杜甫 绝句

时间:2024-12-08 12:36:25编辑:流行君

杜甫有哪些绝句?

杜甫有绝句一、《绝句·其一》1、全文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2、译文江山沐浴着春光,多么秀丽,春风送来花草的芳香。燕子衔着湿泥忙筑巢,暖和的沙子上睡着成双成对的鸳鸯。二、《绝句·其二》1、全文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2、译文江水碧波浩荡,衬托水鸟雪白羽毛,山峦郁郁苍苍,红花相映,便要燃烧。今年春天眼看就要过去,何年何月才是我归乡的日期?三、《绝句四首·其三》1、全文堂西长笋别开门,堑北行椒却背村。梅熟许同朱老吃,松高拟对阮生论。2、译文厅堂西边的竹笋长得茂盛,都挡住了门头,堑北种的行椒也郁郁葱葱的,长成一行却隔开了邻村。看到园中将熟的梅子,便想待梅熟时邀朱老一同尝新;看到堂前的松树,便想和阮生在松下谈古论今。四、《绝句四首·其四》1、全文欲作鱼梁云复湍,因惊四月雨声寒。青溪先有蛟龙窟,竹石如山不敢安。2、译文原想筑个鱼梁忽然乌云盖住了急流,随后又惊讶四月的雨声如此凄寒。也许这青溪里面早有蛟龙居住,筑堤用的竹石虽堆积如山也不敢再去冒险。五、《绝句四首·其五》1、全文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2、译文两只黄鹂在翠绿的柳枝间鸣叫,一行白鹭向湛蓝的高空里飞翔。西岭雪山的景色仿佛嵌在窗里,往来东吴的航船就停泊在门旁。

杜甫的绝句有几首

杜甫的《绝句》有四首,《绝句四首》是唐代大诗人杜甫的组诗作品,这四首诗是杜甫重归草堂时所写的一些绝句诗。全诗用词简练,用字精准,用意单纯,用情至真,是杜诗中寓情于景的佳作。
原文:
其一:
堂西长笋别开门,堑北行椒却背村。
梅熟许同朱老吃,松高拟对阮生论。
其二:
欲作鱼梁云复湍,因惊四月雨声寒。
青溪先有蛟龙窟,竹石如山不敢安。
其三: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其四:
药条药甲润青青,色过棕亭入草亭。
苗满空山惭取誉,根居隙地怯成形。
第一首诗是组诗之纲,先写草堂,举其四景,再写诗人对生活的朴素要求,于平淡的写景叙事中寓含着诗人的淡泊心情;第二首诗写浣花溪,状其水势浩大,谓溪下有蛟龙,显示出诗人身居草堂而对成都局势的担心情状;第三首诗描写早春景象,四句四景,又融为一幅生机勃勃的图画,在欢快明亮的景象内,寄托着诗人对时光流逝、孤独无聊的失落之意;第四首诗赋写药圃,就药寄慨,描述药物出土发苗及枝柯的生长过程,并描绘其生长于隙地的根部形状。


《绝句》杜甫全诗

绝句以一副富有生机的自然美景切入,仿佛给人营造出一个清新轻松的情调氛围。下面是《绝句》杜甫全诗,希望对你有帮助。 《绝句》杜甫全诗 篇1 绝句 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注释 黄鹂:属黄鹂科,又名叫黄莺、黄鸟,广泛分布于我国东部各省。 鸣翠柳:在翠绿的柳树上鸣叫。 鹭:一种水鸟名,鹭鸶。 窗含:就是从窗子可以看到的意思。含:包含。 西岭:指岷山。岷山,在四川和甘肃的交界。 千秋雪:终年不化的积雪。 泊:停靠。 东吴:指长江下游一带,三国时期的孙权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建立的政权,史称“东吴”。泛指现在江苏、浙江一带。 万里:指东吴到成都相距遥远的路程。 翻译 两只黄鹂在翠绿的柳树间婉转地歌唱, 一队整齐的白鹭直冲向蔚蓝的天空。 我坐在窗前,可以望见西岭上堆积着终年不化的积雪, 门前停泊着自万里外的东吴远行而来的船只。 赏析 《绝句》是唐代诗人杜甫写作的《绝句四首》其中的第三首。安史之乱平定之后,诗人杜甫的好朋友严武重新镇守四川,于是杜甫也跟着回到成都草堂。这时杜甫的心情特别好,面对这生气勃勃的景象,情不自禁,写下了这一组小诗。兴到笔随,事先并没有想好题目,诗成之后也不打算拟题,干脆以“绝句”为题。 古诗前两句先写草堂的春日景色,“黄鹂”与“翠柳”显出活泼的气氛,“白鹭”与“青天”给人以平静安适的感觉。黄、翠、白、青,色泽交错,展示了春天的明媚景色,也传达出诗人欢快自在的心情。 后面两句随着诗人视线的游移、景物的转换、江船的出现,触动了他的思乡之情。一个“含”字,表明诗人是从窗户向外望去,西岭的雪常年不化,万里长江停泊远道而来的`船只。这幅场景仿佛是嵌在窗框中的一幅图画,表现出诗人心情的舒畅和喜悦。 这首流传千年的古诗因为它的“诗画合一”而影响深远。黄鹂、翠柳、白鹭、青天、江水、雪山,色调淡雅和谐,图像有动有静。从颜色和线条看,作者把两笔鹅黄点染在一片翠绿之中,在青淡的空间斜勾出一条白线,每句诗都是一幅画,而整首古诗又组成一幅咫尺万里的壮阔山水画卷,不愧为千古名句。 《绝句》杜甫全诗 篇2 杜甫《绝句》 朝代:唐代 作者:杜甫 【原文】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赏析】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两个黄鹂在鸣,这就有声音了。“一行白鹭上青天”,这就有一个行为、一个行动。一横一纵,“两”和“一”相对;一横一纵,就展开了一个非常明媚的自然景色。这句诗中以“鸣”字最为传神,运用了拟人的手法把黄鹂描写的更加生动活泼。那么接下来杜甫又讲到“窗含西岭千秋雪”,我的窗子里包含了岷山千万年累积的雪,西面的岷山,是千年的积雪的一个岷山。“门泊东吴万里船”我的门口停着长万里的船只。这样就形成了一迎一送,迎这个积雪的山头来进入你的视野,送这个船到下游去。那么这个“万里船”能够通行,也说明这个“安史之乱”已经进入了尾声了,已经接近要平定了,这个时候那航船也可以通行了,做生意的人可以在这条江上来来往往了。 那么这么一首诗,它本身是非常有修饰之美的,在加之它四句都是对仗的。从六朝开始就有绝句,到了唐代以后绝句就形成了非常圆熟的一种艺术,我们很多著名的诗都用绝句。绝句就是四句,四句往往或者四句都不对仗,或者四句前面两句写景对仗后面两句抒情不对仗,或者是前面两句不对仗后面两句对仗,那么现在他这首诗四句都对仗,可以说是一首非常工整的、写得非常认真的一首诗。杜甫有一个写诗的时候让人“语不惊人誓不休”,所以他就把这首诗千锤百炼。 【诗人简介】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绝句杜甫全诗

杜甫的《绝句》全诗为: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作者:唐代杜甫。释义:两只黄鹂在翠绿的柳树间婉转地歌唱,一队整齐的白鹭直冲向蔚蓝的天空。我坐在窗前,可以望见西岭上堆积着终年不化的积雪,门前停泊着自万里外的东吴远行而来的船只。创作背景:公元762年,唐朝鼎盛时期,成都尹严武入朝,当时由于安史之乱,杜甫一度避往梓州。第二年,叛乱得以平定,严武还镇成都。杜甫也回到成都草堂。当时,他的心情很好,面对这一派生机勃勃,情不自禁,写下这一首即景小诗。《绝句》鉴赏:“两个黄鹂鸣翠柳”引发了“应节趋时”的话题,又从侧面见证了雪存在的久远、船来泊惊起了“一行白鹭上青天”,而又说明了学成要出山的事件。水中有天,人将坐船出行,暗喻将与高洁之士一同纵横天下。“窗含西岭千秋雪”暗示:“寒窗苦读”、“修炼得道成仙”又应承了“应节趋时”功夫不负有心人的话题;而东吴之船更点明了全篇的关键,感恩之情溢于言表。所有的意象意境都在那里有机地碰撞回荡融合,一切都让人回味无穷。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绝句四首

上一篇:数位板画漫画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