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刻尔克行动

时间:2024-12-08 08:59:09编辑:流行君

敦刻尔克大撤退的影响是什么

在敦刻尔克的大规模撤退行动使英国及法国得以利用各种船只撤出了大量的部队、 成功 挽救了大量的人力,但是英国派驻法国的远征军的所有重型装备都丢弃在欧洲大陆上,导致英国本土的地面防卫出现严重问题。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敦刻尔克大撤退的影响是什么,希望大家喜欢!
敦刻尔克大撤退的影响
后代 历史 学家普遍对敦刻尔克大撤退这次 军事 行动赞誉非常多,评价说敦刻尔克大撤退是20世纪最伟大的最光荣的一次战役,敦刻尔克大撤退指的是在1940年4月25日,德国成功打败了英法联盟,欧洲大陆上除了英国所有的地方都落入了德国人手中,英国为了最大可能地保全自己的实力,实行了代号为发动机计划的军事行动。把一些宝贵的人力物力资源撤出了欧洲大陆,为以后战略反攻埋下了伏笔。

敦刻尔克大撤退的影响非常深远,如果当时英国远征军主力无法撤回英国,那么这次惨重的损失将是英国人无法承受的代价,虽然英国失去了一大批军需物资和重型装备武器,但是他们保留下了一批官兵,保留下的人才为之后打败了希特勒埋下了伏笔,这些回到英国的官兵绝大部分成为日后反击的骨干力量,敦刻尔克的意义在于英国保留下来了最珍贵的有生力量。

其实敦刻尔克大撤退的影响对于法国来说同样深远,虽然法国在这场撤退中没有挽救出多少人力物力,但是起码法国留下了一些重型装备,日后敦刻尔克也成为了一个装备精良的城市,法国凭借着这些武器装备抵御了德国人的第二轮进攻。敦刻尔克大撤退,对于整个二战来说至关重要,如果没有这次代号为发动机计划的行动,德国的穷追猛打很可能把英国和法国两个国家彻底灭亡,使得欧州大陆完全落入德国人控制之下,使得法西斯控制整个欧洲。
敦刻尔克大撤退具体损失有多少
敦刻尔克大撤退是欧洲历史上最大规模的一次军事撤退行动,由于在1940年5月25日,英法联军的攻势被德国人打败,德国人的重型机械化部队开进了法国领土,所以整个欧洲大陆除了英国之外的土地都落入了德国人的手中,为了不让英国再遭受损害,英国 命令 全部的英国人撤出法国地区,这就是敦刻尔克大撤退的来源,很多 历史学 家都在整理敦刻尔克大撤退具体损失有多少这个问题。

很多后来的历史学家估计,在撤退中英法联军一共有4万余人被俘,还有2万余人死亡,所以敦刻尔克大撤退一共伤亡了68000名英法士兵,在这些伤亡人员中,有的是因为进攻战死的,有的是在海滩上等待上船时丧生在德国空袭和炮火下,有的是在海上被德国的船击沉而葬身海底。除了人之外敦刻尔克大撤退也损失了一些重要的战略资源,英国一共动员了861艘各型船只投入撤退,但是有226艘英国船和17艘法国船被德军击沉,一共有250艘船在这场撤退行动中再也不能服役,英国空军失去了106架豪华飞机,法国人失去了140架战斗机。

后代也有历史学家对于敦刻尔克大撤退具体损失有多少这个问题怀有不同的看法,他们认为这场撤退行动中法国的损失并不大,但是根据法国官方记载,法国在这场撤退行动中不只死伤了4万余人,他们还有一些空军飞行员和优秀将领在撤退中被炸死,所以也应该包括这些人的伤亡。
敦刻尔克大撤退和丘吉尔演讲
敦刻尔克大撤退是发生于1940年5月25日的一次军事撤退行动,当时法国和英国的联盟被德国人的重型机械化部队彻底攻破,眼看着整个欧洲大陆就要落入德国人的魔掌,英国首相丘吉尔率先作出反应,命令抛弃一切重型装备,全部的英国将士撤出法国大陆,回到英国的本土,正是这次战争挽救了英国也挽救了整个欧洲大陆,为日后的战略反攻保留了一大批骨干精英力量,在敦刻尔克大撤退发生后的一个月,丘吉尔发表了历史上著名的演讲。

其实敦刻尔克大撤退和丘吉尔演讲之间的关系非常密切,丘吉尔的演讲就是针对敦刻尔克大撤退作出的解释,6月4日丘吉尔在英国伦敦发表了丘吉尔演讲,说我们将战斗到底,我们将在法国作战,敦刻尔克大撤退,不是一次耻辱的失败,而是一次以退为进的军事行动,在敦刻尔克大撤退中保留下来的力量将会成为日后战略反攻的基础,将会成为新世界的栋梁。后代历史学家普遍认为,敦刻尔克大撤退和丘吉尔演讲之间有联系,丘吉尔的演讲一定程度上代表了敦刻尔克大撤退的立场,也是对敦刻尔克大撤退的最好诠释,因为当时欧洲人民普遍不理解英国的做法,是丘吉尔的演讲,使他们认识到敦刻尔克大撤退的力量。其实敦刻尔克大撤退构成了丘吉尔演讲的主要内容,如果没有这次欧洲历史上最大规模的撤退行动,丘吉尔也不会发表这次著名的演讲,也就不会鼓舞整个欧洲人民反法西斯的信念。


敦刻尔克大撤退的意义是什么

二战敦刻尔克大撤退的历史意义:为以后的战争保留了一大批具有战斗经验的官兵,这些回到英国的官兵,绝大部分都成为日后反攻的骨干力量。敦刻尔克的意义就在于,英国保留了继续坚持战争的最珍贵的有生力量

敦刻尔克大撤退(英语:DunkirkEvacuation,法语:BatailledeDunkerque)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初期的英法联军的军事撤退行动。1940年5月25日,英法联军防线在德国机械化部队的快速攻势下崩溃之后,英军在敦刻尔克这个在法国东北部、靠近比利时边境的港口小城进行了当时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军事撤退行动。虽然这项代号为“发电机计划”的大规模撤退行动使英国及法国得以利用各种船只撤出了大量的部队、成功挽救了大量的人力,为未来的反攻保存了有生实力。但是英国派驻法国的远征军的所有重型装备都丢弃在欧洲大陆上,导致英国本土的地面防卫出现严重问题。此次撤离,标志着英国势力撤出欧洲大陆,西欧除英国、瑞士和西班牙以外的主要地区被德国占领。


英法联军敦刻尔克大撤退 30万大军成功逃离纳粹德国虎口(3)

希特勒最愚蠢的命令原因分析
实际上,希特勒的这一命令是有他的考虑,而且不能完全归结为他一人的责任。

首先是在法国北部的战事明朗后,德军需要为下一步作战行动保存装甲部队实力。加上戈林向希特勒保证空军可以消灭敦刻尔克的联军。敦刻尔克地势遍地沼泽和低洼,不利装甲部队前进,没有必要让装甲部队遭受损失。德军总司令部曾计划由B集团军群统一完成最后包围的作战。

其次联军零碎的反击虽然效果不大,但是加重了部分德军高级指挥官对装甲部队损耗的担心,因为快速突进的装甲部队使步兵部队落后很远。24日,希特勒在走访了A集团军群司令部,伦斯德司令部的战争日志记载了会面时伦斯德建议在离敦刻尔克不远的运河一线上的装甲师应当停止前进,等候更多的步兵部队的接应。希特勒同意了这个建议,并且认为装甲部队应当保存下来,留待进攻松姆河以南的法国军队时使用。同时纳粹德国空军司令戈林保证空军可以担当消灭包围圈中联军的任务。

另一个可能也被认为是促成希特勒下达命令的原因,担心装甲部队受困于敦克尔克外围的河道纵横的地带陷入阵地战,无法快速阻截英法部队的撤退。

此外,也有人认为希特勒有政治上的打算,让一部分英军撤回英国,政治上有助于与英国媾和。包括前线装甲部队指挥官的一些人表示反对,他们认为应该继续前进。不过此说和希特勒24日下达的13号指令不符,在13号指令中,希特勒下令B集团军和空军配合,尽快消灭包围圈中的英法比荷军队。

这个命令执行的结果是,英法联军在当面的德军B集团军群的压迫下向敦刻尔克撤退,而截断他们退路的A集团军群距离敦刻尔克更近,却在敦刻尔克以西的运河地区停止进攻,并没有集结兵力沿著海岸包抄,这给了英法联军一个机会。联军在为生存而战斗,加强了敦刻尔克接近地的防御阵地。虽然同年5月27日德军装甲部队为阻止英法联军从敦刻尔克撤退而恢复攻势,但他们面临敌人有组织的防线而无法突破。英法联军成功地延迟了德军进攻,并且为部队撤离敦刻尔克赢得更多时间。但是古德里安的回忆也提到24日之后他的部队并没有停止攻击,而卡莱斯的英军更是一直坚持到26日下午16点45分才投降。而当天希特勒已经下令恢复攻击,因此停止命令究竟对A集团军造成多大影响,还有很多说法。 上一页 2 /3 下一页


德军为何要在敦刻尔克放走34万联军?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出去,德国军队占尽了优势,打的盟军无力反击。致使联军在敦刻尔克进行了大撤退,撤退了总共有34万的军人。但是在这里却有一个让人琢磨不投的迷团,就是德国将34万的联军给逼到了敦刻尔克的海滩上后确停止了进攻,如果继续前进,直接发起进攻,这些撤军也许就一举歼灭了,就可避免后患了。那么这是为什么德军停止进攻了呢?并给了充足的时间让联军撤退,现在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下吧。

1940年5月10日,刚刚攻克波兰的德军出乎英法意料,没有对苏联发起进攻,而是制订了向西攻击荷兰、比利时,然后进攻法国的“黄色计划”。后来又增添了德国元帅曼施坦因制订了穿越阿登森林突击法军的“曼施坦因计划”,准备对法军实施大规模歼灭。曼施坦因计划并非放弃了黄色行动,而是继续用“黄色行动”将联军牵制到靠近英吉利海峡一侧,穿越阿登森林的部队则彻底截断联军主力。

5月20日,德军将走投无路的40万比利时、法国和英国的联军逼到了敦刻尔克,他们三面被围,背面就是大海。尽管分出了几万法军牵制德军,但根本没有什么效果,德军如果愿意,几个小时内就可以开着坦克对敦刻尔克沙滩上剩下的34万三国联军进行碾压。然而5月24日,德军最高统帅部突然发起了一道令前线将士大为恼火的命令:坦克停止推进。随后英国在全国动员了850艘船只,在1940年6月4日把34万联军撤出了敦刻尔克,被今天的英国人视为该国历史上最为辉煌的一次大胜利。

前线指挥的德军军官对此非常不满意,因为眼看到手的功劳溜走了,如果歼灭了这34万人,几乎每个参与战争的德军军官都会得到晋升。然而除此之外,对于这样重大的战略、战术失误,德国上下几乎没有人对此有异议。上到元首,下到纳粹党,以及与纳粹党有党争对立关系的德国陆军等等,某些人除了在战后写书时纷纷各种甩锅之外,当时却没有任何表示。而在该命令执行期间,更是无一人反对。对此,我们首先要分析一下,德军为什么释放了34万敦刻尔克的联军。笔者查阅了资料,历史学界通常从军事、政治以及战略影响将原因分为三:

1、丘吉尔曾经从战后缴获的德军司令部战争日志中分析,这一停止前进的命令是冯·伦德施泰特元帅所下达的,此人是著名的曼施坦因元帅的顶头上级。伦德施泰特元帅当时从军事角度去看,认为需要等待后面的步兵跟进,然后再发起冲锋。后世一些人认为伦德施泰特不懂装甲作战,但事实上,纯装甲军团确实不能战胜纯步兵,失去了步兵的保护,装甲车被敌方步兵近身,很容易被摧毁。沙滩地形不容易坦克发挥机动性,此战德军纯装甲兵并没有战胜的把握。

2、德军帝国元帅戈林最初是空军元帅,一直在央求希特勒,要求由德国空军单独完成对这34万人的歼灭,他还要求德国陆军拉开一定的距离,防止误炸。德皇威廉下台之后,贵族出身的冯·兴登堡主政德国多年,德国陆军也多由这些名字里带“冯”字的贵族组成,戈林作为德军二号人物,是希特勒政治平衡的重要手段,因而他支持让戈林完成这个人物。毫无疑问,戈林争夺功劳是放走联军的最主要原因!

可事实上,戈林太能吹牛了,德国空军根本没有能力干掉这34万人。他曾经许诺希特勒,不会有敌机在柏林上空出现,希特勒准备建造一座人类历史上最大的艺术馆。然而事实证明,戈林就是个笑话,战争中期开始主张向盟军投降,战争最后几天,主动向苏联投降。正如保卢斯元帅在斯大林格勒战役中投降时所说的话“我不会为那个陆军下士去死(希特勒一战时是陆军下士,德军普遍认为他没有摆脱一个步兵的军事视野)”,戈林作为一个一站时的空军士兵,视野也极度局限。

3、一旦这34万人被歼灭,德国将再也没有退路,未来英法与德国之间将成为深仇大恨。事实上,这34万人纵观整个二战,对战局的影响并没有多大,反倒是二战结束后,对防御苏联彻底占领德国起到了巨大作用。与此同时,投降英国的曼施坦因、古德里安、伦德施泰特等人,由于没有杀掉多少英法联军的人,所以尽管他们都干掉了数以十万计的苏联人,却依然在战后得到了轻判。

二战中期,包括包括我们听说过的隆美尔、曼施坦因等人,纳粹党中的戈林等人,都主张向英军投降,由此分析,敦刻尔克大撤退其中必然有着一定的布局。由此推论,有人称盟军放跑了希特勒真身,也未必完全没有可能。从这个角度去看,也就难怪放跑了34万联军,德军上下都挺满意的。


敦刻尔克大撤退撤走了多少人 敦刻尔克大撤退伤亡损失如何

  1940年英法联军历史最大规模军事撤退行动——敦刻尔克大撤退,此次撤退标志着欧洲除英国以外的主要地区落入德国之手。   敦刻尔克大撤退撤走了多少人   敦刻尔克大撤退,从1940年5月26日至6月4日历时九天,总共有338226人撤回英国,其中英军约21.5万人,法军约9万人,比利时军约3.3万人。但这些部队撤离时将重装备全部丢弃,带回英国的只不过随身的步枪和数百挺机枪而已,在敦刻尔克的海滩上,英法联军共丢弃了1200门大炮、750门高射炮、500门反坦克炮、6.3万辆汽车、7.5万辆摩托车、700辆坦克、2.1万挺机枪、6400支反坦克枪以及50万吨军需物资。   敦刻尔克大撤退损失如何   很多后来的历史学家估计,在撤退中英法联军一共有4万余人被俘,还有2万余人死亡,所以敦刻尔克大撤退一共伤亡了68000名英法士兵,在这些伤亡人员中,有的是因为进攻战死的,有的是在海滩上等待上船时丧生在德国空袭和炮火下,有的是在海上被德国的船击沉而葬身海底。除了人之外敦刻尔克大撤退也损失了一些重要的战略资源,英国一共动员了861艘各型船只投入撤退,但是有226艘英国船和17艘法国船被德军击沉,一共有250艘船在这场撤退行动中再也不能服役,英国空军失去了106架豪华飞机,法国人失去了140架战斗机。   后代也有历史学家对于敦刻尔克大撤退具体损失有多少这个问题怀有不同的看法,他们认为这场撤退行动中法国的损失并不大,但是根据法国官方记载,法国在这场撤退行动中不只死伤了4万余人,他们还有一些空军飞行员和优秀将领在撤退中被炸死,所以也应该包括这些人的伤亡。


什么是敦刻尔克大撤退?

  敦刻尔克是法国东北部与比利时边境接壤的港口城市,背倚法国以及欧洲大型钢铁、能源、造船、纺织等产业,历来就是一个综合性大港。  从传统的金属、管道、木材货物码头,糖类货物码头到谷物、钢铁、煤炭、石灰、烧结矿石、铁合金,以及石油化工液体、集装箱、拖车滚装等,敦刻尔克港几乎囊括了传统与现代运输方式所有货类。  敦刻尔克大撤退:  1940年5月25日,英法联军防线在德国机械化部队的快速攻势下崩溃之后,英军在敦刻尔克这个在法国东北部、靠近比利时边境的.港口小城进行了当时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军事撤退行动。  虽然这项代号为“发电机计划”的大规模撤退行动使英国及法国得以利用各种船只撤出了大量的部队、成功挽救了大量的人力,为未来的反攻保存了有生实力。  但是英国派驻法国的远征军的所有重型装备都丢弃在欧洲大陆上,导致英国本土的地面防卫出现严重问题。此次撤离,标志着英国势力撤出欧洲大陆,西欧除英国、瑞士和西班牙以外的主要地区被德国占领。作为传统媒体报刊的作用依然不可小觑,特别是与现代科技技术相结合的媒体,在互联网经济的发展下,报刊媒体也不断下调整产业结构,与时俱进。我们老百姓需要的就是与时俱进,报道及时,有深度的媒体曝光平台。今天小编给大家介绍成都发行量和影响力最大的主流媒体曝光平台——成都商报成都有影响力的主流媒体曝光平台成都商报背景:成都有哪些影响力大的媒体曝光平台?成都商报是目前西部地区发行量和影响力最大的主流媒体。日发行量稳定60万份,最高发行量78万份,同时也是是西部地区唯一进入全国报业广告收入前十强的报纸。该报刊创刊于1994年1月1日,其发行范围以成都中心向四川省内各城市辐射。成都商报作为中国综合性日报走向真正新闻纸的一个典型,在创刊以来一直坚持创新的新闻理念,传媒大众化、坚持管理市场化、整合资源、扩张新的事业平台不经如此还不断坚持,目前已是深受读者尊重和喜爱的畅销日报。


上一篇:透明雨棚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