獐子岛财务造假的过程
獐子岛财务造假的过程如下:证监会定性是“寅吃卯粮”。中国成语里的意思是:这一年吃了下一年的粮,比喻入不敷出,预先挪用了以后的收入。16年的净利润,7600万。17年净利润,亏损7.26亿。造假的就是这两年,手法非常隐蔽。利润调节,既不靠货币资金并游、也不靠大量的贷款,主要靠存货。这种造假相比康美和康得新,更难以察觉。在东窗事发前,几乎没有大的预兆。所以,我们一般都不会去投资养殖和种植的企业。这种类型的企业,由于经营属性的特殊,它的存货不像消费品、白酒、医药,它自身无法清晰的盘点。比如山上的药材怎么盘点。又比如獐子岛的扇贝都在海底,审计人员难道穿个潜水服下海?这种经营模式,容易滋生造假,投资者与其下注它会不会造假,还不如敬而远之。怎么看造假根据证监会的结论,我们来做事后诸葛亮。对于净利润的调节,最重要的是两个因素,营业收入和卖巧营业成本。正常情况下,两者应该是存在一定的比例。但是,如果说某些年份,偶尔出现不对称的比列,也不能就判定为造假。还需要看当时的行业情况。比如说,中蔽键今年的煤炭和钢铁价格大涨。与之对应的水泥和家电,成本端就受会到挤压,表现出的现象就是营业成本的涨幅远大于营业收入。
扇贝又跑路了吗?
近日,多家A股上市企业公布了最新财报,雷声不绝于耳,伴随着乐视亏损百亿,保千里24个跌停的消息,“扇贝又跑路了”的段子也在网上疯传。这个段子到底是怎么回事呢?原来2018年1月30日晚,獐子岛宣布2018年1月31日开市起停牌,同时发布2017年业绩预告修正公告,预计去年净利润从盈利变为巨亏数亿元。而变化原因在于:部分海域的底播虾夷扇贝存货异常,公司可能对部分海域的底播虾夷扇贝存货计提跌价准备或核销处理。消息一出,立即引来广泛关注,因为獐子岛曾在3年前发生过“扇贝失踪”事件,没想到这次扇贝的失踪与上次一样,事先毫无预兆。扇贝是双壳动物,在人们的印象中爬的非常慢,怎么会跑路呢?原来扇贝有一块无比强壮的闭壳肌,就是它可以让扇贝快速游泳的。游泳时,只要快速开壳,从前方吸水,然后用缘膜遮住前方开口,再闭上壳把水从后方喷出去,就实现了游泳。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尽管会游泳,但效率跟鱼类还是没法比,一次最多游五六米就会精疲力尽地掉回海底,而且需要休息好几个小时才能游下一次。不过海洋中不乏各种洋流,扇贝可能搭上“顺风车”,或许扇贝跑路也不是不可能的。
獐子岛财务造假涉及哪些会计要素
对财务报表进行肆意操纵,寅吃卯粮,造假抽检数据,短期内业绩大变而不及时披露。这些违法行为致使外界不能准确判断其公司对数据与掌控,投资者损失惨重。从14年到19年,六年间獐子岛就发生了四次的扇贝大逃亡事件,这般侥幸的心理如何不会吸引大众的目光?真是太想忽悠人了,一次事件是偶然那么一而再再而三何其“偶然”?内控不足,无法有效地对数据进行检验,致使员工极为相信“数据”。16年连续亏损,为了不影响公司正常上市,为了“盈利”,采取谎报采捕面积,虚减成本已达“利润”。从而使得公司能够停留在“上市”之位。而天网恢恢,百密一疏,该公司未料到自己的谎报行为早已被数十颗卫星一一记录。“账面盈利”已经被发现,而这一发现致使下一个漏洞的破初。故弄玄虚,肆意捏造数据。对该进行抽测的点位选择视而不见,为掩盖自身资产问题,将“创造”出的数据进行上报审查,而这样的行为,可谓是愚弄大众,而最终也会被识破不是吗?本是发现了问题,却对问题进行隐瞒。对于该在两日内进行公布的重大事件,一拖再拖,直到无法隐瞒才选择上报,对投资者产生了严重的误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