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灵鼓是什么样的乐器
摘要:爱音乐的人多少都会一种乐器,乐器有多种多样,比如我们常见的吉他、钢琴、小提琴、架子鼓...而有些古老的乐器却鲜有有人知道,比如空灵鼓。空灵鼓是一种碟形钢舌振动时发声的新型打击类乐器,广泛用于宗教佛学、禅茶养生、瑜伽冥想等。感兴趣的话就一起接着往下看吧。空灵鼓是哪个国家的乐器在国外的名称叫钢舌鼓,但是类型有不一样,钢舌鼓是一种碟形打击类乐器,又包含手碟。设计原型是20世纪中叶中美洲的钢鼓。2000年,瑞士两位钢鼓制作者发明了一款结合钢鼓的高音和印度Ghatam陶罐鼓低音的新世纪乐器,统称“Hangpan”(非线性调音乐器)。但在传入中国之后,开始取长补短,继承了钢舌鼓的强烈穿透的特点,但是又融入了中国古典乐器磬、古琴、古筝乐器的婉转灵秀的声音,改名为空灵鼓。因为空灵鼓的演奏出来的声音婉转悠扬、纯净空灵、还有极强的穿透力。钢舌鼓虽诞生在国外,但是空灵鼓在中国得到了发展,所以空灵鼓应该算中国的民族乐器。空灵鼓是什么样的乐器1、简介无忧鼓又叫钢舌鼓,是一种碟形钢舌振动时发声的新型打击类乐器,具有手碟和马林巴,木舌鼓等(主要靠音舌带动共鸣腔震动的乐器)综合特点。是汇集哲学、宗教、文化、艺术,融合现代工艺技术、声音理论和创新设计于一体的乐器。既融入了磬、古琴、古筝等古典乐器的婉转灵秀,也加入了时下流行的(hangdrum)的强力穿透,广泛用于宗教佛学、禅茶养生、瑜伽冥想、身心疗愈,不仅能抒发情志、陶冶情操、还能疗愈身心、提升灵性,发觉自性之美。2、外形无忧鼓采用钢钛合金、纯铜、碳钢精心制作而成,表面覆有不同色泽、不同质感漆面,鼓身呈扁圆形状,八个莲花瓣音舌分布在鼓面上的四周,显得精致大方美观。无忧鼓和空灵鼓的外形十分相似,都是由鲁儒乐器设计而成的,如今市面上有许多其他品牌空灵鼓、色空鼓、无忧鼓的产品,基本都是仿制鲁儒乐器的设计,在购买前需要仔细甄别。3、运用无忧鼓乐音婉转悠扬、纯净空灵、有强有力的穿透力,注意力很容易集中,一呼一吸在鼓的起落中,身心合一,让人自觉进入极其宁静的状态,唤醒深层觉知,倾听灵魂的声音,在灵妙之境中回归内在,是你心灵的伴侣。无忧鼓也适用于胎教和儿童早教,有助于培养乐感,儿童用手演奏玩耍时会刺激手部的神经末梢,增强左右手的协调能力,对于儿童大脑发育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使得孩子的眼耳脑手心更为灵巧协调。无忧鼓还是艺术品,即可用作家居装饰,也可与茶道文化、香道文化、琴道文化、太极、瑜伽、汉服、诗歌、舞蹈、禅修、冥想相结合,融会贯通,这种源自心灵深处的召唤,透过听觉的表像,触动即将遗忘的记忆,让人心胸开阔,舒服,轻快,宁静,甚至随音跳起灵性舞蹈?4、演奏(1)用鼓槌演奏你可以运用橡胶鼓槌选择任何你喜欢的节奏来进行演奏,你可以单手单槌演奏,也可以双手双槌演奏(这是最普遍的演奏方式)。可以根据你的爱好和水平,你可以创造出你自己独特的演奏风格。柔软的橡胶鼓槌能给你带来深沉柔和的声音。(2)徒手演奏你可以直接徒手演奏无忧鼓,你将会发现徒手演奏所发出的音调更响亮。如果你喜欢喜欢徒手演奏并多加练习的话,你可以演奏更快节奏的音乐。作为新兴乐器,无忧鼓没有庞杂的乐理体系,不需要音乐基础,它的演奏没有固定的曲谱,没有固定演奏的模式,可借助鼓槌敲击,也可以直接用手演绎,敲打、拍打、甚至用手指轻弹。无忧鼓的演奏有更多的临场发挥空间,就算相同的曲目,每次演奏都会是独一无二的,完全由演奏者随心所欲的控制,也因此受到许多乐手的喜欢。
空灵鼓是中国乐器吗
空灵鼓是一种来自于云南的打击乐器,被许多人称为中国传统乐器之一。该乐器是由一个漏斗形的鼓身和鼓膜组成。漏斗形的鼓身用不同材质和大小制作,鼓膜则经过精心制作,质地柔软,手感舒适。
空灵鼓曾经常被用于族群庆典和宗教仪式中,以表达人们对生活的赞美和对祖先的敬仰。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空灵鼓也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认知和喜爱。现在,在中国某些地方,民间音乐团体已将其加入到表演中,成为一道别具特色的音乐风景。
虽然空灵鼓并不是所有人都熟悉的中国乐器,但它确实是一件非常特别的文化遗产。它代表了一个早期,纯朴,原始的历史时期。现今,空灵鼓在中国的音乐界越来越受欢迎,也传承着一种独特的人文精神。
手碟是什么乐器
手碟是一种打击乐器。空灵鼓和手碟的区别:外形不同,直径不同,振动方式不同。空灵鼓又叫做钢舌鼓,是钢舌鼓的一种,是碟形钢舌振动时发声的新型打击类乐器,具有手碟和马林巴,木舌鼓等(主要靠音舌带动共鸣腔震动的乐器)综合特点。一、外形不同空灵鼓上层表面有八个大小不等的舌状叶片。手碟整体外形是浑然一体的。二、直径不同空灵鼓的直径在20~35cm之间。手碟的直径在50~55CM之间。三、振动方式不同空灵鼓主要是由几个舌状叶片振动发声。手碟则是壳体整体振动,另外,手碟受体积庞大的影响,其腔体的共鸣音响更加具有空灵感。
手碟是什么乐器
手碟是什么乐器 手碟(Hang)是一种打击乐器,由两名瑞士人菲力‧霍那(FelixRohner)和萨宾娜‧谢雷(SabinaSchärer)于2000年所创。 手碟由两个半球型的钢模通过氮作用过程(gas-nitriding)组合而成,形同UFO。其上部有八到九个音,中心点为基础音Ding,其余七或八个音环绕分布。底部的中心有个孔,为低音Gu,也可为调音用。 手碟的演奏方法 手碟置于盘腿上,以手掌,手心拍打或手指敲点出声,也可置于立架上,不同于钢鼓(steelpan)以槌敲击,声音也较钢鼓(steelpan)细柔温暖。 手碟依乐手的手法,声音可能类同竖琴,钟,或是调过音的钢鼓(steelpan)。每个"音场"(tonefield)在基础音的周围有几个泛音共鸣区。 手碟的发展 一、第一代手碟自2000年至2005年间,两位创始人在他们的工作室里,设计了约15至45种不同的音环。中心Ding的音高从F3至A3都有,这便是第一代的手碟。 他们的灵感来自于人类音乐学,民族乐器中的五声调式。 二、第二代手碟2006年起,第二代的手碟在氮化钢表面镀了一层铜,亥姆霍兹共鸣器的基础音定为D2,中心Ding为D3,往下五阶为音环中最低音A3,包括其八个度音阶中的D4与A4,以上是所有手碟的音阶结构,Gu多定为D5,但调音者保有四个音阶可自由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