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夺天工!《国家宝藏》里的越王勾践剑为何铸就千年传奇?
目前正在热映的《国家宝藏》,让著名的越王勾践剑再次成为公众眼中的焦点。甚至连明星段奕宏都化身剑灵,向观众诉说越王勾践剑的故事。其实,提起越王勾践剑,大家也算得上耳熟能详,而且第一反应都是国宝!但如果问及,这把越王勾践剑到底“宝”在何处?可能知道的人就不多了。也许在大多数人看来,这把剑能出名,主要是因为它的主人是一位著名的越王勾践。自古以来,王者之剑本就不同于一般的剑。《考工记·桃氏》记士阶层由于有上士、中士、下士的层次区别,因而佩剑的尺寸与重量亦有不同的规定,宝剑谓之“上制上士”、“中制中士”、“下制下士”,这也就是 《左传·庄公十八年》所云:“各位不同,礼亦异数。”但其实,越王勾践剑绝不是我国发现的唯一一把吴越王剑。仅荆州博物馆现藏就有越王鹿郢剑、盲姑剑、州勾剑、不光剑四代越王剑。2015年,吴王余昩剑入藏苏州博物馆,上铸铭文75字,为目前所见剑类兵器中最多的一柄,实属稀珍!至于勾践的老对手夫差,现在流传的夫差剑有20多把,其中专家认定的有9把!此外还有越王州句剑,越王州句错金剑等等。那么,在如此之多的吴越王剑中,为什么这把越王勾践剑能成为翘楚呢?因此这把越王勾践剑成为国家级别的宝藏,显然不仅仅是是历史价值。这把勾践剑能成国家级宝藏,靠得也不是历史“后台”,而是本身的“实力”!第一,许多文物展出时的样子和出土时是有较大区别的,一般都经过精心修复才重放光芒。但越王勾践剑则不然,它在出土时就光彩照人,数千年的时光仿佛遗忘了它!▲越王州句剑▲越王者旨於赐剑▲越王勾践剑大家对比一下这三把剑,越王勾践剑年代最早但是样子却看起来最新!另外,由于一些影视作品的误导,关于青铜器物给人的印象是绿油油的青铜器……但其实青铜器显青色是因为铜锈,实际上青铜器本身是金黄色的!因此,越王勾践剑之所以成国家级的宝藏,首先就是因为其能展现出青铜剑原本的样貌!至于勾践剑为什么能数千年而不锈?对于这一现象,半个多世纪以来,中外学术界如复旦大学、北京科技大学、美国弗利尔美术馆、加拿大多伦多大学、上海博物馆、上海材料研究所和南京博物院、镇江博物馆与中科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等纷纷进行研究。有观点认为键还在于剑身上被镀上了一层含铬的金属! 表层金属轻度氧化形成保护膜,阻止了进一步氧化。也有观点认为是表面的硫化物。《国家宝藏》节目中,专家则过比较其他几把青铜剑,认为越王勾践剑保存完好,是因为不含铅与望山一号楚墓中含水的环境有关。另外,勾践剑剑身上精致的格纹,精美的铭文又是怎么制作的?这些尚不得而知。虽然专家根据表面检测发现,那些菱形格属于塌陷的凹槽,上面填充的是锡。可理论很简单但是如何去做去制造这些凹槽却比较难,荆州博物馆藏有另一把菱形纹饰剑,这一把剑与越王勾践剑几乎同时出土,剑身上无铭文,其菱形纹饰与越王勾践剑基本一致。表面填充物有脱落但是也能看出凹槽状态,下图是越王勾践剑表面铭文的位置,虽然对于这些浑然天成的铭文,节目组给了解释,但是还有争议。第二,除了剑本身,越王勾践剑还有一项重要的发现,就是剑正面剑格上装的俗称“蜻蜓眼”的玻璃珠!过去人们认为,春秋时的中国不可能有玻璃制品,但是越王勾践剑的发现打破了这一说法。可惜的是,这种玻璃属于炼铜的副产品,与西方钠钙玻璃有明显区别。并且之后的中国玻璃工艺没有进一步发展,使得国人对玻璃的印象属于外来。在此后的两千多年中,玻璃在中国一直被作为装饰品而非实用器或者光学器具,不得不让人遗憾。第三,不考虑其考古上的价值,其作为兵器本身的实用性能也非常值得称道。根据报道,当它在望山一号楚墓中的黑漆木箱里被发现后,还曾一名考古人员的手指割破。有人再试其锋芒,稍一用力,便将16层白纸划破。这主要是因为越王勾践剑的铜和锡的比例达到了最佳比例。这使它兼有铜的韧性和锡的坚利,又避免了铜过软容易变形,锡过多容易折断的缺陷。要实现这一点,则依赖复合铸造工艺。我们知道青铜属于铜锡合金,锡的含量影响青铜的硬度,多了不行少了也不行。通过复合铸造可以使的锡在不同部位分布不同,达到各部位硬度不同的结果。当今,曾有人试图用复合铸造法,仿制青铜剑但是工艺非常难控制,三千把剑里只有五把成品!▲春秋战国时期的典型青铜剑如果工艺控制不好,那么青铜剑的实用性能就会大打折扣。比如兵马俑中出土的秦剑检测硬度数据是296HV。(《秦俑坑出土的兵器》《丝绸之路》 1999年01期)。 鄂州博物馆的董亚巍研究员复制的战国青铜剑,采用复合铸造法,用18%锡含量,5%铅含量实验外部硬度约290HV。它们硬度虽然超过早期铁制武器(两把Basel博物馆里的凯尔特长剑,含碳量0.04~0.1%,也是熟铁,不过硬度达到160~191HV,另一个,含碳量0.15~0.5%,最高硬度达到286HV),但却牺牲了韧性,非常容易折断。比如秦陵俑坑发现过折断的青铜剑(也有观点认为,兵马俑坑里的兵器是明器而非实战武器);一些博物馆也发生过青铜剑摔断的事件。(1997年8月,寿县博物馆在挑选文物进京参加“中华文物精品展”时,由于违反操作规程而将馆藏国家一级文物越王剑摔断为三节)另外,在这里要特别指出的是,越王勾践剑的实用性是相对于青铜剑而言的。越王勾践剑确实代表了青铜兵器的辉煌,但那个时候铁制兵器也已经出现了。以楚国为例,春秋晚期的杨家山铁剑,在剑身断面上可以用放大镜看出反复锻打的层次,约7-9层。这是一把用块炼铁打成片后,进行固体表面渗碳,使两面形成高碳层,中间夹着低碳层,经过对折锻合,并用若干片迭搭锻打成的长剑。该剑的含碳量为0.5%-0.6%,金相组织均匀,可能进行过热处理。其虽然不及青铜剑华美,在硬度和强度上已经超过了青铜剑。因此也有观点认为,春秋末期著名的那些宝剑,如干将莫邪,其实都是铁剑!▲宝鸡益门铁短剑▲杨家山铁剑总之,越王勾践剑,完美的将历史价值、文化价值与实用价值融合为一体,代表着中国青铜剑的最终水准,无愧于“国家宝藏”的称号!本文系冷兵器研究所原创稿件。主编原廓、作者清正之风、双尾猫,任何媒体或者公众号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春秋晚期越国青铜器,中国一级文物,越王勾践剑,为何会被誉为天下第一剑?
对于越王勾践,大家首先想到的是卧薪尝胆,其实越王勾践剑在文物界非常有名,这是越国青铜器,中国一级文物,越王勾践剑,为何会被誉为天下第一剑?第一个就是宝剑历经千年,竟然没有生锈。经无损科学检测,其主要合金成分为铜、锡、铅、铁、硫等。花纹处含硫高,因硫化铜可防锈。这个是非常厉害的,在春秋战国时期的时候,竟然都知道这样的工艺,可以将宝剑进行这样的打造,这个思维还是比较优秀的,可见当时最好的铸剑师郑勤是多么的优秀。第二个是经历了千年之久,依旧锋利如初。宝剑若是生锈就会钝,但是,这把宝剑却没有,所以,说明当时的锻造技术有多么的厉害。还有就是在青铜器时代的打仗,不是用锋利的宝剑,而是靠着兵器的重量,之后随着冶铁技术的进步,才有了锋利的铁剑,所以,才会有之后的临阵磨枪,不快也光的说法。第三个就是锻造工艺的先进,到目前为止,都不能放造出来。造出来的宝剑也是宝剑,也只是一个仿制品,仿制的宝剑也是一个高仿的,而不是有实际东西的。也就是说当年制作宝剑的技艺还是很先进的,到目前为止,我们都无法按照当年的那种工艺来完成,可见当时著名的铸剑师是多么的优秀。所以,勾践才会杀掉郑勤,防止造成来更好的宝剑。勾践这个人是只能同患难,不能共富贵的,你在生活中遇到过这样的人吗?
越王勾践剑是谁造的?
到底是谁制造了闻名天下的“越王剑”?
越王剑
1994年3月1日,举世闻名的“世界第八大奇迹”——秦始皇兵马俑二号俑坑正式开始挖掘。这是本世纪以来巨大的考古发现之一。
在二号俑坑内已出土有铜矛、铜弩机、铜镞、残剑等,其中还发现了一批青铜剑,长度为86厘米,剑身上共有八个棱面。考古学家用游标卡尺测量,发现这八个棱面的误差不足一根头发丝,已经出土的19把青铜剑,剑剑如此。这批青铜剑内部组织致密,剑身光亮平滑,刃部磨纹细腻,纹理来去无交错,它们在黄土下沉睡了2000多年,出土时然光亮如新,锋利无比。科研人员测试后发现,剑的表面有一层10微米厚的铬盐化合物。这一发现立刻轰动了世界,因为这种铬盐氧化处理方法,只是近代才出现的先进工艺,德国在1937年,美国在1950年先后发明并申请了专利。
在清理一号坑的第一过洞时,考古工作者发现一把青铜剑被一尊重达150千克的陶俑压弯了,其弯曲的程度超过45度,当人们移开陶俑之后,令人惊诧的奇迹出现了:那又窄又薄的青铜剑,竟在一瞬间反弹平直,自然恢复。当代冶金学家梦想的“形态记忆合金”,竟然出现在2000多年前的古代墓葬里。
事实上,关于铬盐氧化处理的方法,绝不是秦始皇时代的发明,早在春秋战国时期,中国人就掌握了这一先进的工艺。
春秋五霸时期,越王勾践“卧薪尝胆”,一举击败了吴王夫差,演出了历史上春秋争霸的最后一幕。岁月的流逝,使这场惊心动魄的战争静静沉睡在历史的长卷里,忙忙碌碌的后人几乎把它遗忘了。
然而,一支考古队在挖掘春秋古墓时,却意外发现了一把沾满泥土的长剑,剑身上一行古篆———“越王勾践自用剑”跃入人们眼帘。这一重大的考古发现立即轰动了全国,但是,更加轰动的消息却来自对古剑的科学研究报告。最先引起研究人员注意的是:这柄古剑在地下埋藏了两千多年为什么没有生锈呢?为什么依然寒光四射、锋利无比呢?通过进一步的研究发现,“越王勾践剑”千年不锈的原因在于剑身上被镀上了一层含铬的金属。大家知道,铬是一种极耐腐蚀的稀有金属,地球岩石中含铬量很低,提取十分不易。再者,铬还是一种耐高温的金属,它的溶点大约在4000℃。
中华文明中曾有过太多的秘密,谁能想象,本世纪50年代的科学发明,竟然会出现在公元前二百多年以前?又有谁能想象,秦始皇的士兵手里挥舞的长剑,竟然是现代科学尚未发明的杰作?问题是在发现以后,我们用什么态度来解释这种超常规的科技早熟现象?我们真不希望看到有些人用“偶然”来解释,它应该有一个更加具体的说明。假如以上的事实是真实的话(至少铬盐氧化处理不是假的),那么我们就会问:他们的技术源渊是什么呢?
越王勾践的剑是谁做的
据《拾遗记》记载:“越王勾践,使工人以白马白牛祀昆吾之神,采金铸之以成八剑之精,一名掩日,二名断水,三名转魄,四名悬翦,五名惊鲵,六名灭魄,七名却邪,八名真刚。”并没有明确说是何人所铸。不过春秋晚期,吴越交战时,越王确实曾寻铸剑大师欧冶子到越地铸剑。
越王勾践剑是谁铸的?
欧冶子是当时的铸剑大师,他最早给越王铸了五把剑,那么可以说,闻名天下,湛庐、纯钧、胜邪、鱼肠、巨阙五剑,这几把都是青铜剑。
欧冶子铸的这五把剑就是古籍《越绝书》中所记载过的越国五剑,这些剑都曾在春秋各国的争霸中起到了关键的作用。在民间,关于欧冶子所铸之剑的传说更是数不胜数。直到今天还有人猜测,在湖北出土的越王勾践剑就可能就是欧冶子所铸的纯钧剑。
越王勾践剑是谁造的
是欧冶子,他是龙泉剑的创始人,他在当年比干将莫邪还出名。而且莫邪是他的女儿。说他不是有名的铸剑师就是瞎几把乱说。
越王勾践剑真的是兵器吗 闻名天下的越王剑是谁打造的
越王勾践剑,春秋晚期越国青铜器,出土于湖北江陵马山5号楚墓出土。因剑身上被镀上了一层含铬的金属而千年不锈。经无损科学检测,其主要合金成分为铜、锡、铅、铁、硫等。花纹处含硫高,因硫化铜可防锈。
剑通高55.7厘米,宽4.6厘米,柄长8.4厘米,重875克,极其锋利。刻有“钺王鸠浅,自乍用鐱”八字。
越王勾践的剑是谁打造出来的?
纯钧 :
为铸这把剑,千年赤堇山山破而出锡,万载若耶江江水干涸而出铜。铸剑之时,雷公打铁,雨娘淋水,蛟龙捧炉,天帝装炭。铸剑大师欧冶子承天之命呕心沥血与众神铸磨十载此剑方成。剑成之后,众神归天,赤堇山闭合如初,若耶江波涛再起,欧冶子也力尽神竭而亡
越王勾践剑有没有造假的可能
你丫造假弄出一把1米1的青铜剑,锋利柔韧,砍整只猪一剑两半,剑身还带美丽的花纹我瞧瞧
你怎么不怀疑你裤裆里DD是假的呢?
我真服了你们这些 *** ,逢中必黑,逢中必反,一切都是洋大人的好,崇洋 *** 的垃圾玩意
越王勾践剑是世界上最锋利的宝剑吗
青铜时代的极品,大师之作,技术含量很高,微妙难以精确考证,表层防锈处理十分高明,至今锋利,因此留下神秘色彩。。。以及,青铜的强度是硬伤,制造工业复杂,所以青铜终究要被更简单粗暴的铁器取代不是没有理由的。。。。现代技术与其说是再也造不出来了,不如说是没人愿意蛋疼地把已经不需要的科技树重新爬一遍.而且我相信以现在工艺,不需要复制千年以前的,就可以造出更好的青铜武器。
麻烦,!
越王勾践剑真那么厉害么?
青铜时代的极品,大师之作,技术含量很高,配方微妙难以精确考证,表层防锈处理十分高明,至今锋利,因此留下神秘色彩。。。以及,青铜的强度是硬伤,制造工业复杂,所以青铜终究要被更简单粗暴的铁器取代不是没有理由的。。。。现代技术与其说是再也造不出来了,不如说是没人愿意蛋疼地把已经不需要的科技树重新爬一遍.而且我相信以现在工艺,不需要复制千年以前的配方,就可以造出更好的青铜武器。
麻烦采纳,谢谢!
越王勾践剑哪里坏了
剑身被划出一条小口子,留下了一道长0.7厘米、宽0.1厘米的划痕。因一个工作人员的失误,导致剑刃卡在有机玻璃上,剑身被划出一条小口子,留下了一道长0.7厘米、宽0.1厘米的划痕,最关键的是,这道损伤,永远都不能修复,因此越王勾践剑从此被禁止出境展览。越王勾践剑简介:越王勾践剑千年不锈的原因在于剑身上被镀上了一层含铬的金属。铬是一种极耐腐蚀的稀有金属,地球岩石中含铬量很低,提取十分不易,再者,铬还是一种耐高温的金属,它的溶点大约在4000℃。越王勾践剑于1965年在湖北江陵望山一号墓出土,保存完好,剑长55.7厘米,出土时寒光闪闪,剑刃仍很锋利。剑身满布黑色菱形花纹,纹饰精美,镂刻最细处仅0.1毫米。剑柄、剑格乌黑,剑格两面铸有花纹,分别嵌有蓝色玻璃与绿松石。剑首向外翻卷作圆箍形,内铸11道宽度不到1毫米的同心圆。越王勾践剑制工精美,显示出铸剑师的卓越技艺,堪称我国国宝。
越王勾践剑有几把?
一把。越王勾践剑于1965年在湖北江陵望山一号墓出土,保存完好,剑长55.7厘米,出土时寒光闪闪,剑刃仍很锋利。剑身满布黑色菱形花纹,纹饰精美,镂刻最细处仅0.1毫米。近剑格处有两行鸟篆铭文:“越王鸠浅(勾践)自乍(作)用剑”八字。剑柄、剑格乌黑,剑格两面铸有花纹,分别嵌有蓝色玻璃与绿松石。剑首向外翻卷作圆箍形,内铸11道宽度不到1毫米的同心圆。越王勾践剑制工精美,显示出铸剑师的高超技艺,堪称中国国宝。春秋越王勾践剑体现了当时短兵器制造的最高水平,被誉为“天下第一剑” 。扩展资料:春秋越王勾践剑的重要性在于它是越王勾践众多剑中的“自用”剑。上海市博物馆的谭德睿在通过3000倍的放大显微镜的观察后,从百分之一毫米厚度的金属表层发现了化学处理痕迹。据质子射线荧光分析对春秋越王勾践剑的成分和表面装饰进行分析的结果,证明春秋越王勾践剑主要用锡青铜铸成,含有少量的铝和微量的镍,灰黑色的菱形花纹及黑色的剑柄、剑格都含有硫。春秋越王勾践剑为青铜武器中的珍品,对研究越国历史和了解中国古代青铜铸造工艺和文字有重要价值。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春秋越王勾践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