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危机的时间

时间:2024-12-05 22:06:06编辑:流行君

历史上金融危机发生几次?

自17世纪以来,全球范围内一共发生了九次波及范围巨大影响深远的金融危机。金融危机具体详情如下:1.1637年荷兰郁金香危机2.1720年英国南海泡沫事件3.1837年美国金融恐慌4.1907年美国银行业危机5.1929年美国股市大崩盘6.1987年席卷全球股市的黑色星期一7.1995年墨西哥金融危机8.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9.2007年至2010年:美国次贷危机及全球金融危机金融危机是金融领域的危机。由于金融资产的流动性非常强,因此,金融的国际性非常强。金融危机的导火索可以是任何国家的金融产品、市场和机构等。金融危机的特征是人们基于经济未来将更加悲观的预期,整个区域内货币币值出现较大幅度的贬值,经济总量与经济规模出现较大幅度的缩减,经济增长受到打击,往往伴随着企业大量倒闭的现象,失业率提高,社会普遍的经济萧条,有时候甚至伴随着社会动荡或国家政治层面的动荡。拓展资料:理论上而言,“金融”与“经济”本身就存在较大差别。“金融”是以货币和资本为核心的系列活动总称,与它相对应的主要概念有“消费”和“生产”,后两者则主要是围绕商品和服务展开。所谓金融危机,就是指与货币、资本相关的活动运行出现了某种持续性的矛盾,比如,票据兑现中出现的信用危机、买卖脱节造成的货币危机等。就美国次贷危机而言,其根本原因在于资本市场的货币信用通过金融衍生工具被无限放大,在较长的时期内带来了货币信用供给与支付能力间的巨大缺口,最后严重偏离了现实产品市场对信用的有限需求。当这种偏离普遍地存在于金融市场的各个领域时,次贷危机,也就是局部金融矛盾,向金融危机的演化就不可避免了。


全球性金融危机已经爆发过几次?各是什么时间?

影响全球的较大规模的金融危机有六次,分别是:1、1929年至1939年:大萧条;2、1973至1975年:石油危机引发的经济危机;3、20世纪80年代:拉丁美洲债务危机;4、20世纪90年代:日本泡沫经济崩溃;5、1997至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6、2007年至2011年:美国次贷危机及全球金融危机。拓展资料:1、金融危机:金融危机,是指金融资产、金融机构、金融市场的危机,具体表现为金融资产价格大幅下跌或金融机构倒闭或濒临倒闭或某个金融市场如股市或债市暴跌等。系统性金融危机指的是那些波及整个金融体系乃至整个经济体系的危机,比如1930年(庚午年)引发西方经济大萧条的金融危机,又比如2008年9月15日爆发并引发全球经济危机的金融危机。2、泡沫经济:泡沫经济,指资产价值超越实体经济,极易丧失持续发展能力的宏观经济状态。泡沫经济经常由大量投机活动支撑,本质就是贪婪。由于缺乏实体经济的支撑,因此其资产犹如泡沫一般容易破裂,因此经济学上称之为“泡沫经济”。泡沫经济发展到一定的程度,经常会由于支撑投机活动的市场预期或者神话的破灭,而导致资产价值迅速下跌,这在经济学上被称为泡沫破裂。3、次贷危机:次贷危机是指由美国次级房屋信贷行业违约剧增、信用紧缩问题而于2007年夏季开始引发的国际金融市场上的震荡、恐慌和危机。全球“次级抵押贷款危机”,由美国次级抵押贷款市场动荡引起的金融危机。一场因次级抵押贷款机构破产、投资基金被迫关闭、股市剧烈震荡引起的风暴2007年8月席卷美国、欧盟和日本等世界主要金融市场。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次贷危机百度百科-金融危机百度百科-泡沫经济

历史上的经济危机出现过几次?都持续了多长时间?

世界性的、大的、经济金融危机主要有四次。1:最初的1857年和1920-1922的金融危机只发生在一两个国家(英国和意大利)。2:1929-1933“大萧条”持续4年时间,1973年的资本主义“滞胀”在资本主义国家持续了十年。3:1997年“亚洲金融风暴”,1997-1998年两年,波及范围扩展到整个亚洲。4: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次贷危机”),规模是空前的,直到现在还未停止。在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过程中,经济危机是周期地重演的,危机与危机之间的间隔表现了一定的规律性。自1825年英国第一次发生普遍的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以来,随后发生危机的年份是1836年、1847年、1857年、1866年、1873年、1882年、1890年和1900年。在资本主义自由竞争阶段以及向垄断资本主义阶段过渡时期,差不多每隔十年左右就要发生一次这样的经济危机。进入20世纪,在1900年危机之后,迄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又发生了1907年、1914年、1921年、1929~1933年、1937~1938年的经济危机,差不多每隔七八年就发生一次危机。战后的周期虽然发生了某些形态变化,但四个阶段的交替仍然是周期的基础。 关于经济危机的周期性,有两个问题需要研究。一个是周期性的原因,一个是周期长短的原因。关于周期长短的原因,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当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还没有占统治地位的时候,主要是由固定资本更新的周期决定的。不但在资本主义以前的社会中,没有周期性的经济危机,就是在资本主义的早期,其经济危机也是不规则的。当时,由于资本主义大工业还不够发达,固定资本的再生产还没有能够成为影响整个社会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尽管当时的英国频繁出现过1788年、1793年、1797年、1803年、1810年、1815年和1819年的经济危机,但它们的出现和交替是没有规则的,而且从整个社会来看,危机还是一种局部性的或地方性的。固定资本的更新固然是经济周期的物质基础,对危机间隔时间的长短有重大影响,但也不能把这一点绝对化了。但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占统治地位的时期,情况却发生了变化。决定周期长短的因素,除了固定资本的更新以外,还有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加强干预经济的政策和措施。这些政策和措施在一定的范围内可以延缓或加速经济危机的爆发,情况是错综复杂的,在当代,不能只用固定资本更新这样一个因素去解释经济周期的长短。自1825年英国开始出现第一次周期性普遍的生产过剩危机以来,每隔一定期间就要发生一次。除了上面谈到的19世纪发生的几次危机以外,进入20世纪,在1900年危机之后,又发生了1907年、1914年、1921年、1929~1933年和1937~1938年的经济危机。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又发生了次数不等的经济危机。到目前为止,就几个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看,发生经济危机的次数是: 美国7次(1948~1949、1953~1954、1957~1958、1960~1961、1969~1970、1973~1975、1980~1982) 日本7次(1954、1957~1958、1962、1965、1970~1971、1973~1975、1981) 联邦德国7次(1952、1958、1961、1966~1967、1971、1974~1975、1980~1982) 法国5次(1952~1953、1958~1959、1964~1965、1974~1975、1980~1982) 英国7次(1951~1952、1957~1958、1961~1962、1966、1971~1972、1973~1975、1979~1982) (2008年爆发的目前仍处于金融危机阶段)

世界经济危机有哪几次

全球有九次经济危机,分别是1637年郁金香狂热、1720年南海泡沫、1837年恐慌、1907年银行危机、1929年大崩溃、1987年黑色星期一、1994年墨西哥金融危机、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和2008年9月美国次贷风暴。经济危机指的是一个或多个国民经济或整个世界经济在一段比较长的时间内不断收缩(负的经济增长率)。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过程中周期爆发的生产相对过剩的危机,也是经济周期中的决定性阶段。自1825年英国第一次爆发普遍的经济危机以来,资本主义经济从未摆脱过经济危机的冲击。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体制的必然结果。由于资本主义的特性,其爆发也是存在一定的规律。


金融危机有几次

金融危机有九次。第一次:1637年,荷兰郁金香危机。第二次:1720年,英国南海泡沫事件。第三次:1837年,美国金融恐慌。第四次:1907年,美国银行业危机。第五次:1929年,美国股市大崩盘。第六次:1987年,席卷全球股市的黑色星期一。第七次:1994-1995年,墨西哥金融危机。第八次: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第九次:2007-2009年,美国次贷危机。金融危机的前兆:1、经济过热。都说股市是经济的晴雨表,经济过热的首要表现就是股票的暴涨。无论是最近的2008年金融危机,还是1929年的大萧条,大危机之前的股市都在疯狂地暴涨,且越到危机前,经济过热越严重。而过热带来的风险一释放,危机也就发生了。2、楼市暴涨。尤其是主要经济体国家,一旦地产过热,且没有能力化解风险,就难免会出现危机。日本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卖掉东京可以买下一个美国的“段子”是的确存在的。2、楼市暴涨。尤其是主要经济体国家,一旦地产过热,且没有能力化解风险,就难免会出现危机。日本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卖掉东京可以买下一个美国的“段子”是的确存在的。

上次金融危机是哪一年?

上次金融危机是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引发全球金融海啸。发生次贷危机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三点:(一)基础资产质量差引起美国次贷危机的真正原因不是资产证券化工具本身,是资产证券化的基础资产次级贷款质量差和对资产证券化的过度运用导致的。问题出在资产证券化产品的基础资产次级贷款,由于次级贷款发放的风险防控不严导致了次级贷款的质量差。21世纪初始,美国在遭受了科技股泡沫破灭和恐怖袭击双重打击下经济严重不景气,美国政府为了刺激经济采取了各种措施,其中最重要的一项就是要提高美国家庭的住房拥有率。美联储从2001年到2003年连续降息13次,名义利率从6.5%降到1%,还推出了《美国梦首付法案》要求降低中低收入家庭的首付比率,并且要求房利美、房地美等政府金融机构在购买的银行房贷中必须包含一定的穷人房贷。房屋贷款还推出了零首付、无证明贷款等,使很多完全不具备偿还能力的家庭和个人也可以贷款买房。这些风险大、偿还能力低的房贷被称为“次级贷款”。这些次级贷款在当时的宏观环境下规模迅速扩大,到2007年次级贷款规模已经占据了证券化市场的半壁江山。(二)资产证券化的过度运用资产证券化诞生于20世纪的美国,这一金融创新打破了美国金融市场的分业经营,把直接融资市场和间接融资市场连接了起来。资产证券化简单来说就是投资银行家们把银行的贷款打包做成债券,债券卖出后的钱银行又可以继续发放贷款,因此资产证券化解决了银行的流动性问题,银行的放贷能力又被数倍地放大了。银行贷款属于商业银行体系也就是间接融资市场,债券属于投资银行体系也就是直接融资市场,这两个市场体系在资产证券化以前是分业经营的,而资产证券化打通了两个市场的界限,建立了统一的金融市场体系,因此也促进了金融业的快速发展。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美国的资产证券化已经延伸到了各类资产,如住房抵押贷款、汽车贷款、助学贷款、应收账款等,资产证券化产品遍布美国的资本市场,并且对资产证券化产品又进行再次证券化,证券化的过程中还加大了杠杆率,因此资产证券化大大延长了资产的链条,也放大了资产的风险。导致美国次贷危机的根源就是次级抵押贷款,到2007年,美国次级贷款的规模达到了7800亿美元,这些次级贷款再经过多次的证券化,制造出了73万亿美元的金融交易,是基础资产的数倍,并且规模巨大的金融交易渗透到了美国经济体系的很多领域。所以当房价下跌,次级房屋抵押贷款便出现了违约,随着违约率的升高,就出现了以次级贷款做基础资产的次贷危机,随后顺着多次资产证券化的链条蔓延到了美国整个金融业以及美国经济体系乃至世界经济体系,次贷危机爆发了。(三)金融监管体系难以控制次贷风险如美国有52个州,但是美联储却只划分了12个储备区,每一个储备区要覆盖好几个州。而每个储备区都具有很高的独立性,而且与所管辖的当地政府的利益部分趋同,各个储备区的金融监管者都为自己所管辖区域的利益代言。此外,除了美联储,美国还有储蓄机构监理局、证券交易委员会、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等多家金融监管机构,这些机构有些是行业协会性质的,有些是国会其他部门所属的,各自的监管力度不同,监管的费用也高低不同。美国的金融类企业往往会通过变更自己的注册机构,来寻求更为宽松的经营环境和更低的监管费用,而各个监管机构也会通过实施各种优惠措施来吸引更多企业纳入到自己的监管体系,以期获得更大的影响力和更多的监管收入,整个监管体系呈现出的是严重碎片化特征。

上一篇:vivoy50参数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