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洁的4演出剧目
开篇《普天同乐共吉祥》(安平饰天神,李洁、王艳、李国静饰众仙女)第一篇流派纷呈百花香(杨派)《四郎探母》(张克)(言派)《让徐州》(言兴朋)(谭派)《定军山》(谭孝曾)(奚派)《珠帘寨》(张建国)(马派)《淮河营》(杜镇杰)(麒派)《追韩信》(陈少云)(荀派)《卖水》(耿巧云、管波)(程派)《锁麟囊》(刘桂娟、迟小秋)(张派)《诗文会》(王蓉蓉、赵秀君)(尚派)《双阳公主》(邓敏)(梅派)《贵妃醉酒》(李胜素)第二篇菊苑似锦结硕果《赤桑镇》(赵葆秀,邓沐玮)《九江口》(杨赤,江其虎)《火烧裴元庆》(黄齐峰)《金钱豹》(孙亮)《火神阻路》(年金鹏)《虹桥赠珠》(李红艳)第三篇艺海神韵绽奇葩《智取威虎山》(打虎上山)(关栋天)《江姐》(张火丁)《蝴恋花》(李维康)第四篇与时俱进铸辉煌李洁《廉吏于成龙》(尚长荣)《梅兰芳》(于魁智,孟广禄)尾声《继往开来谱华章》2005年2月8日,农历甲申年十二月三十日:2005年春节戏曲晚会播出2005年春节戏曲晚会在央视播出。节目单一、挂红灯1、 内蒙古二人台《挂红灯》(彭关心、张玉兰、武力平等)2、 评剧《花为媒》(于文华、王冠丽)3、京剧《锁麟囊》(郭伟(北京)、江汁(江苏)、赵欢(上海)、吕洋(天津)、刘桂娟(天津)、迟小秋(辽宁)、朱世慧(武汉))二、大拜年1、京剧《贵妃醉酒》(殷秀梅、朱世慧、武力平)2、京剧《双喜临门》(孙晓梅、石晓亮、鞠萍、毕福剑)3、 豫剧《花木兰》(常如玉、王惠)4、 武戏组合《争奇斗艳》(孙亮、阎虹羽、崔欣欣、张强、潘月娇、徐孟珂)5、 越剧《梁祝》(黄慧、王志萍)6、京剧《四五花洞》(梅葆玖、李世济、刘长瑜、孙明珠)三、阖家欢1、 戏歌《点播时间》:主持人与各戏迷联欢夸栏目2、京剧《曹操与杨修》(尚长荣、言兴朋)3、 越剧《红楼梦》(萧雅)4、京剧《沙桥饯别》(张克)5、 川剧《凤冠梦》(蒋淑梅)6、京剧《二进宫》(杨赤(旦)、李海燕(生)、郑子如(净))7、 黄梅戏《孔雀东南飞》(赵媛媛、董家林)8、 评剧《凤阳情》(曾昭娟)9、京剧《大登殿》(李维康、张云、张笠媛、王璐、周婧)10、 秦腔《火焰驹·表花》(齐爱云、张雅琴)11、 广东粤剧《楚河汉界》(欧凯明、梁淑卿)四、绽新蕾1、京剧《大登殿》(田磊)2、京剧《上天台》(严阵、贾劲松)3、京剧《妈祖》(王艳)4、京剧《岳母刺字》(康静、翟墨)5、京剧《诗文会》(赵群(上海)、刘铮(北京)、姜亦珊(天津))6、京剧《飞虎山》(安平、金喜全)7、 昆曲青春版《牡丹亭》(俞玖林、沈丰英)五、金鸡鸣1、 《画鸡唱鸡》(宋宝罗(浙江))2、 《春蕾勃发》(南空小百灵艺术团)3、 《闻鸡起舞》(濮存昕、京胡伴奏王彩云)4、 《金鸡颂春》(黄齐峰(天津)、李丹(北京)、黄桦(中国京剧院)、冯蕴(中国戏曲学院))六、春来了《春来了》李洁(江苏省京剧院)其他节目《龙凤呈祥》(奚中路饰赵云,谭孝曾、谭元寿、谭正岩分饰刘备,杜镇杰饰乔玄,黄德华饰乔福,李鸣岩饰吴国太,邓沐玮饰孙权,梅葆玖、史依泓、李洁分饰孙尚香,张学津饰鲁肃,叶少兰、金喜全分饰周瑜,杨赤饰张飞)
请介绍一些京剧言派的历史知识。
言菊朋(言派创始人),男,京剧老生。姓玛拉特。名延寿,字锡其,号仰山。延、言谐音,遂取以为汉姓。因嗜戏曲,诩为梨园友,乃自名菊朋。蒙古正蓝旗世家子。出生于北京,其父为清末举人。高祖松筠,清嘉道间名臣,曾官武英殿大学士,军机大臣,卒谥文清。曾祖熙昌,官工、刑两部侍郎。祖父曾任职粤海。父为清季孝廉,伯叔辈多三、四品京卿。菊朋行三,兄泽、森。
言菊朋幼年就学于清末的陆军贵胄学堂,满业后,曾在清末的理藩院,民国以后的蒙藏院任职。是时正值北京京剧兴盛之际,言菊朋好听京剧,常出入北方戏场、茶园,常至“春阳友会”票房彩唱,并与梨园界广有交往。曾从名票红豆馆主和名琴师陈彦衡学习演唱,同时与钱金福、王长林学身段练武功,又得到杨小楼、王瑶卿的指导。初唱为票友身份,专学谭鑫培,以演《战太平》、《四郎探母》、《桑园寄子》、《捉放曹》、《南天门》、《空城计》、《汾河湾》等谭鑫培常演出的剧目受到好评,被誉为“谭派名票”。
1923年梅兰芳赴沪演出,约言菊朋同行,协助梅兰芳演剧,因此时言任职于北京的蒙藏院,遂托人请假以名票身份同梅赴沪演出。言除与梅合演《探母》、《汾河湾》之外,亦单独主演了《战太平》、《骂曹》、《卖马》、《定军山》等谭派戏,由陈彦衡操琴,演出颇受好评。然而,由于旧时代对演剧业的轻视,言菊朋亦以“请假唱戏,不成体统”的名义,被革退职位。言迫于生活,加之对京剧的酷爱,遂“下海”为专业演员,此年言33岁。
言菊朋做了专业京剧演员后,学习更加刻苦、勤奋,他日出而练,日落而息,加上频繁的舞台实践,技艺大进。常为名班争聘,有时以双头牌合作演出。如1925年与王幼卿组班南下上海,演出了《汾河湾》、《武家坡》、《回龙阁》、《琼林宴》等剧。同年又搭双庆社,与尚小云合演了《汾河湾》、《林四娘》,与王长林合演了《琼林宴》等戏。1926年与王幼卿、孙毓堃合组又兴社;1928年与徐碧云合组云庆社。言虽票友出身,因其有着较好的文化修养,对谭的演剧,有着深入的研究,他不仅在唱念上下过苦功,而且学习谭的身段做派,颇能领会谭演剧之神态。因此,被誉为谭派须生而著名于大江南北。
20世纪20年代末,随着社会风尚的改变,京剧舞台也发生了变革,在演唱上更追求于工巧细腻,身段动作更重于柔顺圆美。此时,言在学谭上虽然能得其神似,但由于他在近40岁的时候,嗓音发生了变化,缺少谭嗓所特有的高亮醇厚。在这一主客观均出现了变化的情况之下,言不得不改弦更张。于是,他根据时尚的需要,并结合自己嗓音的特点,在谭派演唱艺术的基础上,进行创造变革,通过不断的舞台实践,遂创造了精巧细腻、跌宕婉约,在轻巧中见坚定,在朴拙中见华丽的言派特有的演唱风格。
言派艺术的主要特点,在其演唱。言菊朋有较好的文学修养,对音韵学研究颇深。言派演唱的特色之一是能够根据语音和声乐科学的道理,正确地处理字、声、腔的关系。按一般道理,声音的优劣,在于用气之道;吐字的真切与否,与唇、齿、舌、牙、喉位置的运用有密切联系;行腔则是声、字结合的不同频率、节奏变化的表现。言演唱所遵循的“腔由字而生,字正而腔圆”,正是他演唱实践的概括性总结。听言菊朋演唱,字清而不飘不倒,声音清润响亮而不焦不暴,腔高苍劲圆柔富于变化,是他科学地进行演唱实践所获得的声乐效果。言派演唱艺术的另一特色是在表达感情时的真切细腻,尤其擅长表达悲苦、凄凉的感情。他常说表演艺术“必须求其神似,而不能求其貌似”。他认为创造言派唱腔的目的,“不但在于娓娓动听,而且在于表现复杂细腻的感情”。言的代表作《卧龙吊孝》中[反二簧]唱段的“料不想大将军命短”、“空留下美名儿万古流传”唱句和《让徐州》中[西皮二六)唱段中的“众诸侯分疆土各霸一方”等唱句,人们正是在委婉动听的旋律中,感受到了孔明的悲恸和陶潜心情上怨望、不安的复杂心情。又如《击鼓骂曹》一剧的“鼓套”,一般演来多注重鼓点的流利稳健,而言演该剧时,却十分注重击鼓时祢衡心态的表现,他认为“在这出戏中,祢衡无端遭受贬辱,他的一肚子闷气直到打鼓这一刻间,才得一吐为快。这是这个人物显示才学、一露光彩的重要时刻,所以,这个鼓非打得听众动容不可。”言菊朋“击鼓”的一段表演,以鼓点流利、情感饱满受到观众的称道,正在于他用击鼓技巧抒发了祢衡怀才不遇的满腹怨愤感情。艺术的个性表现,是艺术存在发展的重要条件之一,也是艺术家水平的反映。言菊朋在重视对生活的观察和吸收的基础上。他更注重发挥自身的天赋条件,他反对“依样画葫芦”的方法去学别人,更反对“死学别人的毛病”,反对削足适履地“贬抑自己的天赋,去迁就人家的弱点”。当言菊朋在学谭的基础上,根据自身条件创立言派演唱艺术,被一些人攻击为“怪腔”后,他曾发表了这样一段谈话:“人家老以为言腔为‘怪腔’,可他们就不肯研究一下,它‘怪’在哪儿,也不肯研究一下我言某人为什么要创造这样一种‘怪腔’。像我这样一个没嗓子的人,如果换了别人,早就不吃这一行了。可我偏要吃这一行,偏要唱戏,而且偏要唱好。”言菊朋创立的言派唱腔艺术,是对京剧艺术的丰富和发展。
言菊朋的擅演剧目,早期以谭派风格演唱的有《击鼓骂曹》、《捉放曹》、《武家坡》、《汾河湾》、《战太平》、《卖马》等;建立言派演唱艺术后的代表剧目有《让徐州》、《卧龙吊孝》、《上天台》、《白蟒台》、《法场换子》、《贺后骂殿》、《除三害》、《宫门带》等剧。言除演出唱工戏外,以念白、做工吃重的《审头刺汤》、《失印救火》、《天雷报》、《琼林宴》和以武功动作吃重的《定军山》、《镇潭州》等戏,他演来均称当行出色。
言菊朋生性耿直,为人忠厚,不善交往,不屈从于势力,因此也使他晚境不佳。他业余喜植花草,尤善种梅、兰、竹、菊,这也是他清秀、素雅艺术风格在生活中的体现。
言有二子三女,长子言少朋,工老生,马连良弟子;次子言小朋,原工武生,后从事电影事业;长女言伯明;次女言慧珠,工青衣花衫,梅兰芳弟子;三女言慧兰,亦为演员。
一九三一年第四次来上海时正式收了两位高徒,这二人皆为沪上票界名宿,一位弟子是中国第一台钢丝录音机的发明者宋湛清先生,另一位弟子是李家载先生。言派传人有:张少楼、毕英琦、刘勉宗等。其孙言兴朋,颇能承继祖业。
1942年6月20日,言菊朋卒于教场小六条寓所。长子少朋、长女伯明、婿游乐三及又女慧兰在侧。下午3时入殓,4时移棺。衣衾购自瑞蚨祥,计费五百余金,棺木九百余金。由长兄言荫先(泽)主持料理后事,丧资由慧珠负全责。言夫人高洁尚在上海。言氏既殁,京津沪各报刊竞相发表悼念文字,谓为“梨园界的相当损失”。
言菊朋毕生致力京剧艺术,在谭鑫培以后,将京剧老生表演发展到了一个新阶段,其以后的老生演员多从其艺术中汲取营养。尤其在提高京剧艺术的文化品格方面,言氏之功厥伟。而一生不为人所理解,致在孤寂无奈中郁郁以终。
言菊朋所处之时代,正是传统文化广受冲击、日趋衰落之际,言氏以全部生命投入京剧艺术,其所受之痛苦正非言辞可以尽述;而言氏义无返顾之精神,亦足令后人景仰。言菊朋一生悲剧,自有其深刻而广远的意义。
李洁的演出剧目
《龙凤呈祥》(奚中路饰赵云,谭孝曾、谭元寿、谭正岩分饰刘备,杜镇杰饰乔玄,黄德华饰乔福,李鸣岩饰吴国太,邓沐玮饰孙权,梅葆玖、史依泓、李洁分饰孙尚香,张学津饰鲁肃,叶少兰、金喜全分饰周瑜,杨赤饰张飞)2006年10月2日,农历丙戌年八月十一日,19时30分:长安大戏院重张十周年演出第六场长安大戏院重张十周年演出第六场,为旦行折子戏专场。《棒打无情郎》(唐禾香)《失子惊疯》(李国静)《女起解》(刘薇)《断桥》(王艳)《贵妃醉酒》(李洁)《锁麟囊》(吕洋)《合钵》(常秋月)《状元媒》(王蓉蓉)2006年11月16日,农历丙戌年九月廿六日:2006年“百花芬芳——京剧名家演唱周”第五场“百花芬芳——京剧名家演唱周”举行。第五场为旦角名家专场二,演员有(按姓氏笔画):邓敏、刘薇、刘桂娟、吕慧敏、张萍、张艳玲、张慧芳、李洁、李国静、李胜素、李海燕、迟小秋、赵秀君。2008年1月2日,农历丁亥年十一月廿四日,晚:长安大戏院2008年1月2日演出本晚长安大戏院由中国戏曲学院京剧优秀青年演员研究生班的12名研究生联袂演出京剧。演出剧目《四郎探母》(杜鹏、刘建杰、杨少彭]、[[杜镇杰分饰杨延辉,张慧芳、张虹、李洁分饰铁镜公主,张艳玲饰萧太后,马宝旺饰大国舅,徐孟珂饰二国舅,李宏图饰杨宗保,翟墨饰佘太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