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彪西欢乐岛

时间:2024-12-05 02:02:18编辑:流行君

推荐几首 德彪西 的名曲

德彪西的主要作品有:
(1) 管弦乐曲: 《春》(1886); 《牧神午后前奏曲》(1894); 《夜曲》(1899); 《大
海》(1905); 《意象》(1912).
(2) 室内乐: 《弦乐四重奏》(1893); 《大提琴奏鸣曲》(1915); 《长笛、中提琴和
竖琴奏鸣曲》(1915); 《小提琴奏曲》(1916-1917).
(3) 钢琴曲: 《贝加莫组曲》(1905); 《钢琴曲》(1901); 《版画》(1903); 《意象
》(1905和1907); 《儿童园地》(1908); 《前奏曲》(卷I:1910,卷ii:1913); 《练习
曲》(1915); 《白与黑》,供两架钢琴演奏(1915).
(4) 合唱作品: 《浪子》(1884); 《中选的小姐》(1888); 《圣塞巴斯蒂安之殉难》
(1911).
(5) 歌剧: 《佩利亚斯与梅丽桑德》(1902).
(6) 歌曲:五十余首


德彪西的音乐想表达的是什么?

专辑名称:德彪西前奏曲集、意象集、版画集 CD1

演奏家姓名:阿劳 Arrau



乐曲介绍

那种认为德彪西朦胧飘忽的手法,会造成整体结构上的难以辨明的看法,早已被证明是一种误解。其实德彪西在他作品中的精确设计,真是要羡煞古往今来的作曲家们,不如说他是确立了一种新的结构形式,在他的乐句走过之处,一路留下的尽是法兰西的传统:明澈的音色,轻盈的织体,优雅的风度,自然质朴而亲切动人的形式。

德彪西不是那种用一个主题的发展来构筑自己的世界的作曲家,毋宁说他是从感觉和形象的微妙联系中发现世界所蕴含的诗意,其中当然也包含了他所寻觅的感情。

德彪西根本就不去赋予世界什么,而是凭他罕有的敏感,去捕捉一些什么。由此,他构成了自己独特的诗情画意世界。他的那些钢琴作品,对此也许是最好的见证。它表明,一个真正认识到色彩在情感世界中的意义的艺术家,用何等的手段使它们显现无比精妙多姿。

印象派大师德彪西的两套钢琴前奏曲集几乎是他钢琴作品特征的缩影,是集风格和技法之大全。在其中,德彪西的朦胧、神秘而虚无飘渺的印象派风格和独特、新颖而富于色彩的和声技法得以集中体现。如《帆》中的全音阶技法,《沉没的教堂》中的朦胧气氛,《焰火》中魔鬼般的技巧等,犹如二十四幅色彩斑烂的印象主义油画,德彪西用他独到的笔触,将大自然的五光十色、万紫千红,梦幻般地跃然纸上。

德彪西的《前奏曲集Preludes》,共为两集,各有12首乐曲,每一曲均附有标题,但作曲家并没有把标题记在曲首,而是用小字写在乐曲终了的地方。他的用意是希望听众在欣赏时,不要拘泥于标题。这些前奏曲也可以说是一种即兴曲,或幻想曲形态的作品。它们所探究、发现和创立的钢琴技巧都很巧妙地相互配合运用,是集德彪西钢琴技巧大成之作。

《前奏曲第一集Preludes Book I》共有12首作品:
1.《德尔菲舞女》,音乐纯洁而古典,表现德尔斐地区阿波罗神庙宗教仪式中肃穆的舞蹈,灵感来自于对卢浮宫圆柱上雕塑的印象(一说是希腊花瓶上的浮雕)。

2.《帆》,一幅迷蒙的海景图:几只停泊在海面、来回荡漾的小帆船,飞溅的浪花,向着天边延伸的地平线,还有无尽的静寂。两个声部的距离,都是大三度,这在当时是非常新颖的色彩,仿佛是飘动的印象。

3.《原野上的风》,这是迅疾掠过的风,但并不强劲,它飘忽不定,瞬间即逝。左手主题是五声音阶。

4.《黄昏空气中的声音与芳馨》,在这首乐曲中,德彪西将暮色中的天空浸透了美妙的声音和浓郁的芳香。灵感来自于波德莱尔的诗集《恶之花》中的《黄昏的和谐》,下面是这首诗的第一段:
“那时辰到了,花儿在枝头颤震,
每一朵都似香炉散发着芬芳;
声音和香气都在晚风中飘荡;
忧郁的圆舞曲,懒洋洋的眩晕。”

5.《阿纳卡普里的山丘》,阿纳卡普里是位于波斯湾中的卡普里岛上的一个小镇,乐曲开始时几乎处于完全的静寂状态,而乐曲最后部分则有着如火焰般的光亮。

6.《雪上足迹》,有些凄凉的音乐给人以疲惫和负重的感觉,宛如是在雪地里行走,每迈一步都要吃力地从很深的雪中拔出脚来的情景,曾有人这样问:“这些孤独的、寂寞的脚步;将带着人们走向何方?”

7.《西风所见》,这首乐曲中的“风”是具有摧毁性的狂风,是能掀起海上巨浪的“飓风”,音乐给人以冲击感和混乱感。

8.《亚麻色头发的少女》,旋律甜美抒情,流露出少女的青春气息,标题出自L.德里尔的《苏格兰之歌》中的一首诗歌,原诗描写一位苏格兰少女在晨曦中唱着一支纯朴而天真的歌曲,曲调妩媚可爱、无忧无虑。

9.《中断的小夜曲》,音乐模仿吉他的演奏,带有典型的西班牙风格,似乎表现了一个恋人缺乏自信地唱着求爱的歌,歌声在某处具有讽刺意味地中断了,然后他又沮丧地从头唱起,直到无精打采地唱完。

10.《沉没的教堂》,受启于约1500年前被洪水淹没的布列塔尼的一座大教堂,据说当早晨的阳光照耀海面时,一座很久以前沉没海底的城市的教堂会缓缓升出海面,以警示那些不信奉神的人们。音乐中隐约可以听到教堂的圣咏声和管风琴声,当然也有海的深沉。而主要的,则是一种神秘、深远的幻想。乐曲开始时,以很轻力度的演奏来表现平静水面中混合着的被淹没的钟声,当大教堂在钟声中浮出水面时,钢琴的音量逐渐增强,仿佛可以听到管风琴的轰鸣和圣咏的宏伟歌唱在此刻升起并久久回荡,最后,一切又消失在波浪之中。

11.《小精灵帕克之舞》,一首轻盈的、飘忽的、如精灵般的乐曲,据说是从莎士比亚的《仲夏夜之梦》中所得的灵感。

12.《游唱艺人》,音乐明朗欢快,显示出具有幽默感的怪诞。这里的“游吟诗人”指的是当时戴黑帽、涂黑面孔、穿白色燕尾服的演员。

《意象集Images》展现了德彪西钢琴曲令人惊奇的娴熟技巧及对键盘的想象力,共有两集,每一集包括三首曲子,不论其宗旨或效果,都很类似于传统的奏鸣曲形式。

《意象第一集Images Book I》由三首作品组成,它们分别是:
1.《水中倒影》,可以说是德彪西钢琴音乐中最能体现印象派音乐特征的一首作品,是历来最伟大的钢琴曲之一。这些“倒影”是不完整的回音,或是主题音形的重复扭曲,一如莫奈的画作《睡莲》,展现色彩及形状的浮光掠影。主题仅包括三个下降音符,德彪西环绕着它创造出富于想象力的结构游戏,刚开始是温柔的触键,然后逐渐强化成一阵旋涡,最后是令人屏息的静止。德彪西在这里连续使用了数次光灿明亮的和弦和飞速掠过的琶音,表现了听觉世界里对水中倒影的反响。乐曲主题缓慢、沉重,似放慢了数倍的波纹一样摆动、摇曳着。乐曲结尾处,又用了开始时三个音符滴落水中的手法,音乐空寂、悠长,富有无穷的回味与幻想。

2.《向拉摩致敬》,是一首庄重的萨拉班德舞曲,优雅,高贵,但非常热情且充满思乡情愁,它是一段精彩的沉思,显示出了德彪西的成熟与创新精神。拉摩是法国音乐史上享誉世界的音乐家之一,是当时区别于德国作曲家格鲁克的代表人物。德彪西在校订拉摩的总谱《波里米尼的节日》时创作了此曲,可以将其作为一部不仅是对拉摩个人,而且是对法国民族精神怀有崇敬之情的作品。也许只有法国人才能像德彪西那样深刻感受到音乐所表现的内涵。

3. 《运动》又被称作“无穷动”, 类似于触技曲,以挑战演奏者的触键结束了《意象第一集》,德彪西让音符延续至十六分音符流动的结构中,让一首圣咏从点描画风的薄雾中浮现。音乐情绪欢快喜悦又略带诙谐,描绘了一些如蜜蜂一样的小动物不停地抖动着翅膀,在花丛中、树林里飞来飞去,异常灵活、自由的情景。

钢琴套曲《版画Estampes》,作于1903年,为德彪西在钢琴领域奠定印象派技法的里程碑之作,德彪西由此进入了兴盛的丰收期。周所周知,比起管弦乐,德彪西在钢琴上成就更伟大。他大大拓展了钢琴音乐的表现力,也大大丰富了钢琴音乐的曲库,这部作品至今仍以含蓄的魅力、雅致的意境而令听众痴迷。

《版画》以三首小曲组成:
1.《宝塔》 ,是从中国音乐中获得的灵感,用五声音阶来表达钟声的效果。七和弦与五声音阶音程使旋律如入烟云之中,清新而秀美,颇具中国神韵。在自然表情发展中,浓与淡、庄与谐、虚与实的对对比俯拾皆是,高潮处五光十色,婉转处暗香浮动,最终乐曲如潺潺流水般消逝......大有绕梁三日之感。

2.《格拉纳达之夜》,是一幅西班牙民间风俗画,据称作品的素材来自拉威尔。格拉纳达是西班牙南部的一个城市,描写夜幕降临,有曼陀林声从远处传来,有哈巴涅拉舞曲的节奏,表现出西班牙后巷夜市酒场的气氛,有浓烈的西班牙气息。可以说,这首曲子固然短小,但任谁聆听都会永生难忘。

3.《雨中花园》,乐曲以两首古老的法国民歌为素材,通过雨、云、阳光、晴空的瞬息变幻,逼真地描绘了法国的田园景象以及孩子们天真烂漫的形象。


德彪西是哪国人

法国作曲家:克劳德·德彪西杰出的法国作曲家克劳德·德彪西。他于1873年进入巴黎音乐学院。十余年才子,合唱《浪子回头》获罗马奖。之后和以马拉美为首的一小群诗人画家走得很近,以他们的诗为歌词写了很多声学音乐。根据马拉梅的同名诗歌,创作了管弦乐前奏曲《田园午后》和根据比利时诗人梅特林克的同名戏剧改编的歌剧《珀利阿斯与梅利桑德》。他摆脱了瓦格纳歌剧的影响,创造了独特的表现手法。钢琴创作贯穿了他的一生,早期的《阿拉布斯克与贝加莫组曲》接近浪漫主义风格。《布局》、《欢乐岛》、《两集影像集》、《二十四首前奏曲》都是印象派的代表作。管弦乐《夜曲》、《海》、《贝利亚》中有很多生动的篇章。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他写了一些表达对苦难人民同情的作品,他的写作风格发生了变化。此时,他身患癌症,在1918年德国进攻巴黎时去世。在30多年的创作生涯中,他形成了一种被称为“印象主义”的音乐风格,对欧美国家的音乐产生了深远的影响。1.德彪西的“梦幻世界”现代音乐的创始人德彪西开拓了一个从未有音乐家发现的奇异声音世界。他出生于1862年。他的前辈中没有音乐家。他的父亲是一个店主,他太穷了,无法让他的儿子接受任何形式的教育,所以他计划让他的孩子成为一名水手。但一位曾经是肖邦学生的好心妻子对这个音乐孩子很感兴趣,于是免费给他上课。德彪西非常珍惜这个机会,他努力学习。十一岁时,德彪西被巴黎音乐学院录取。

德彪西什么意思

彪彪的解释(1).迅猛;威猛。 清 胡天游 《女李三传》 :“豪出入乘马,从僮奴彪彪然,势不得逞。” (2).浓密;郁盛。 唐 独孤 及 《自东都还濠州奉酬 王八 谏议见赠》 诗:“ 关 西仕时俱稚容,彪彪之鬓始 相逢 。” 宋 夏侯嘉正 《洞庭赋》 :“彪彪玢玢,若太虚之含万汇,各循其生而合乎羣者也。” 清 袁枚 《书鲁亮侪》 :“余避东厢,窥伟 丈夫 ,年七十许,高眶大颡,白须彪彪然,口析水利数万言。” (3). 颜色 鲜丽貌。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 卷二:“红彪彪地戴一顶纱巾,密砌著珍珠。” (4).犹赫赫。 程善之 《拟古》 诗:“彪彪功名士,乃出 蓬蒿 间。” 词语分解 彪的解释 彪 ā 虎身上的斑纹,引申为有 文采 :彪炳。 小老虎。 身躯魁悟:彪悍。彪壮。彪形大汉。 姓。 部首 :彡; 彪的解释 彪 ā 虎身上的斑纹,引申为有文采:彪炳。 小老虎。 身躯魁悟:彪悍。彪壮。彪形大汉。 姓。 部首:彡。

德彪西属于哪个时期的

  克劳德·德彪西,法国人,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欧洲音乐界颇具影响的作曲家、革新家,同时也是近代“印象主义”音乐的鼻祖,对欧美各国的音乐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德彪西自幼年起即受到印象派艺术的熏陶。他在马斯奈等前辈作曲家开创的法国音乐传统的影响下,结合了东方音乐,西班牙舞曲和爵士乐的一些特点,将法国印象派艺术手法运用到音乐上,创造出了其别具一格的和声,其音乐对自他以后的作曲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上一篇:提高电脑性能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