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棋的起源,是怎样的?
围棋起源于中国,这一点毋庸置疑。相传,尧舜禹的时代,尧为了教育自己的儿子丹朱,发明了围棋。尧是为了儿子开蒙,后来舜也效仿了尧的做法,造了围棋教自己的儿子,因为舜以为自己的儿子不够聪慧。尧教子围棋是为了教导他,让他成为有品德的人,而舜是为了让儿子变得聪慧,可见在流传的故事里,围棋一开始是为了小孩开发智力,陶冶性情的。这是围棋最初的意义。现代社会经过考古研究,根据考古发现的古棋盘来推测,围棋在原始社会就已经产生了,这一点是确定的。而且,在原始社会,围棋就已经是纵横交错的棋盘,只不过棋盘或者是十路,十三路,十五路不等而已,略区别于今天的十九路棋盘。因为在中国众多的古墓中,无论是围棋方桌,围棋棋盘,棋子,都发现过很多次。古代称对弈,指的只是围棋,所谓的琴棋书画,也指的是围棋。东汉的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说:“弈,围棋也。从丌、亦声。”围棋在中国古代,盛行于知识分子之中,名仕必定精通围棋,他们通过围棋对战来对话。而今,铺天盖地的围棋学校袭来,而这些学校多喜欢用“弈”字来命名,如今对弈已经扩展为多个领域的对战,然而其本义依然不可否认。唐朝时,围棋传入日本,日本修改了围棋规则,包括黑棋先行的规则,判断胜负采用数目法。虽然他们也指的执黑具有明显的优势,但是还没有制定出贴目的规则。直到近代,才发明了贴目制度来限制黑棋的优势。后来日本围棋界采用黑方贴四目半,并且制订了《日本围棋规则》。这是最初的贴目规则。近代围棋规则就在此基础上不断发展,制定了当今通用的规则。
围棋的起源是怎么样的?
围棋相传由尧所作,《博物志》载“尧造围棋,以教子丹朱”。有关记载最早见于《左传》。春秋战国之后,围棋记载逐渐增多。从历史上围棋盘的道数逐渐增加,可以推断围棋的发展经历了一个很长的历史时期。围棋子分黑白两色,但棋子数的多少,随棋盘的道数而定,而棋盘的道数又因时代不同而不断变化。从我国发掘的文物中有关围棋盘道数的记载,少则10道,多则17道,内蒙古发掘的一座辽代古墓中挖出围棋方桌,桌上画有长宽各30厘米的围棋盘,纵横各13道,共有棋子155个。东汉时围棋已发展成19道线的棋盘,361个棋子。比赛规则比赛游戏分对子局和让子局两种。前者执黑子者先行,后者上手执白子先行。开局后,双方在横竖的交叉点轮流放子,一步棋只准下一子,下定后不再移动位置。棋盘盘面为正方形或略呈长方形,上面各画横竖十九条平行线,构成361个交叉点。棋子分黑白两色,通常为圆形扁片,一面凸或两面凸均可。着法复杂多变,运用多种技术和战术吃子和占有空位,战胜对手。通常分布局、中盘、收束三个阶段。终局时将实有空位和小数相加计算,多者为胜。
围棋是哪个国家发明的?
围棋是中国发明的。围棋起源于中国,传为帝尧所作,春秋战国时期即有记载。隋唐时经朝鲜传入日本,流传到欧美各国。围棋蕴含着中华文化的丰富内涵,它是中国文化与文明的体现。围棋使用方形格状棋盘及黑白二色圆形棋子进行对弈,棋盘上有纵横各19条线段将棋盘分成361个交叉点。棋子走在交叉点上,双方交替行棋,落子后不能移动,以围地多者为胜。因为黑方先走占了便宜,所以人为规定黑方局终时要给白方贴子。中国古代围棋是黑白双方在对角星位处各摆放两子(对角星布局),为座子制,由白方先行。围棋的发展围棋使用矩形格状棋盘及黑白二色圆形棋子进行对弈,正规棋盘上有纵横各19条线段,361个交叉点,棋子必须走在空格非禁着点的交叉点上,双方交替行棋,落子后不能移动或悔棋,以目数多者为胜。因为黑方有先手优势,故而人为规定黑方局终时要给白方贴目。中日韩等各国制定的竞赛规则略有不同。2019年11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围棋保护单位为中国围棋协会、北京棋院(北京桥牌院、北京市棋牌运动管理中心)。
围棋是哪个国家的人发明的?
中国发明的,百度词条里有,还有一个小故事:日本王子来到中国下棋,后面差一点全都打不过,最后用"一子解双征"的方法打败了日本王子:(后面是粘贴的,如有侵权,请评论提醒。天元小学堂复制链接【围棋故事】一子解双征 2018-01-24 16:21一子解双征初唐,一派盛世景观,博文艺于四海,达国威于八邦。正是在这种氛围中,围棋也步上了一个中外交流的良好平台。唐宣宗年间,到访的日本国王子与当时的棋待诏顾师言就有过一次著名的中日围棋交流事件——“一子解双征”。日本国王子来朝,献宝器音乐,唐宣宗设宴款待。宴中,王子提出要与中国高手切磋棋艺,起初皇帝并没有太在意,只找来几个一般的棋手与之对弈。结果王子连番皆胜,弄得唐宣宗有点失面子,这才把当时的棋待诏顾师言召了来。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王子见高手出场,马上着人拿出日本带来的特制楸木棋具和“冷暖玉棋子”。楸木棋具是当时最高级的木制棋盘的一种,表面看似没有多少加工,实则光亮如镜,连人的影子也隐约可见。再说那棋子,天然成色,冬暖夏凉,也是佳物。一番寒暄后,顾师言猜中执白先行。王子因已先胜几盘,下得颇为凶狠,对顾师言的小飞挂角以飞镇应对,当顾师言外靠时,又采取强硬的顶断。当王子行至第42手时,顾师言已知是双征,自己的两块棋必丢其一。再看日本王子得意的表情,俨然已是取胜的样子。关键时刻,顾师言突然想起前代棋待诏王积薪曾经下过一子解双征之局,再看眼前棋盘,不禁大喜过望,“啪”地落下第43手——一子解双征。结果,王子只得推盘认输。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王子输棋,询问顾师言是几品棋士,唐官回说“第三品”。王子想向一品棋手请教,唐官回说“只有胜了三品才能与二品下。”于是,这位起先还颇为得意的王子不禁感叹起国之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