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居

时间:2024-12-02 16:22:03编辑:流行君

关于养生方面的知识?

1、五分钟的温水澡,可以增强早晨食欲早餐是至关重要的,补充营养以及能量,能够让人们一天保持精力充沛,但是有一部分人群工作繁忙,匆匆忙忙吃早餐或者不吃早餐,长时间下去会导致胃病,降低工作效率,导致人们思维迟钝。早晨醒来之后不妨冲五分钟温水澡来提高食欲。当温水冲洗身体时会唤起也没有完全苏醒的细胞,提高了血液循环的速度,加快了新陈代谢,胃肠道功能被唤醒。2、五分钟喝早茶来促进食物消化若是肠胃道功能不好的人群,早饭前可以花五分钟时间吃具有健胃消食食物,比如热茶或者山楂来提高食欲。经过一晚上睡眠时血液浓度会增高,喝茶能够稀释血液的浓度,促进食物消化,同时能够增进食欲,帮助粪便排出。3、五分钟打盹减轻疲劳有一部分人群睡眠不充足,精神不是很集中,而且全身疲乏,长时间下去会导致精神忧郁以及皮肤衰老,对身体健康带来很大的损害。身体代谢合成只会在深睡眠状态下进行,在平时看电视或者坐公交时抽出五分钟时间闭目养神能缓解身心疲劳感。经过研究发现打盹儿可以快速补充体力,同时也能够提高工作效率。4、五分钟按摩避免颈椎病现在颈椎病的发病率变得越来越高,颈椎病一般发生在长时间伏案的人群身上。这主要是因为他们长期保持不良坐姿,没有得到足够休息导致的。工作一个小时之后应该抽出五分钟时间对颈椎部进行按摩,或者做上下左右摇晃颈部的活动。对颈椎按摩具有疏通经络的功效,同时也能够加快血液循环,做颈部活动可以有效的放松紧张神经,减少了患上颈椎病的发生率。

人的体内体外共寄居着多少微生物?

【美联社华盛顿6月13日电】它们存在于你的皮肤上、鼻子中和消化道内―――人体中有足够多的细菌、真菌和其他微生物。它们集合在一起的重量竟然能够不可思议地达到数磅之多。现在,科学家已经查明哪些微生物通常生活在人体内外以及它们所处的部位,并由此认为,健康人可以让1万多种微生物共享自己的身体。
人体有四个大的细菌储存库,即皮肤、口腔、结肠、泌尿生殖道。
种类繁多,多与人类能和平共处,少数是条件致病菌。
论个难以数计。科学家很早就知道人体与数以万亿计的微生物和平共处,他们把这个微生物群系称为“微生物组”。到现在为止,科学家主要研究的是那些会导致疾病的微生物。据信在人体中每存在一个人体细胞,就有大约1 0个细菌细胞。不过这些微生物十分微小,以至于它们集合在一起的重量最多也只能达到人体重量的大约1%至3%。这意味着某个体重2 0 0磅(约合9 1公斤)的人体内可能存在多达6磅的细菌。
  人体内共有大约2.2万种人类基因。而据这项新的研究计划估计,人体内微生物基因的种类是这个数字的数百倍,共有大约800万种。这些细菌基因制造出执行特定功能的物质,其中有些对人类宿主的机体健康和发育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
参考资料:http://news.china.com.cn/rollnews/2012-06/15/content_14701454.htm


养生小知识你了解多少?

1.睡眠一定要充足众所周知,熬夜对身体的危害是很大的,特别是在春季这个需要通过休息来使得阳气升发的季节,如果经常睡不好或者不睡觉,那么身体上的阳气就会受到抑制,长期下来也会引起一些疾病。 专家认为,春季如果不能睡够8小时,那么也要睡满6个小时,中午的时候最好也抽出20-30分钟的时间来午休,这样做也可以抵御春困。2、吃点新鲜的果蔬春季有很多应季水果、蔬菜上市,对于不喜欢吃果蔬的人来讲,在春季也要“勉强”自己吃点水果跟蔬菜。这是因为果蔬里含有较多的维生素,维生素也是人体保健、养生必不可少的元素,如果当当只吃肉类,那么身体也会出现营养不均衡的情况。春季可以吃点草莓、白菜,草莓可以去肝火、心火,而白菜虽然廉价,但是它可以清热、补水,非常适合在春季食用。3、不要停留在潮湿的环境里春季对比起冬天来说是比较湿润的,而且在雨水节气、惊蛰节气过后都会有比较多的下雨天,此时人体内的湿气也是比较大的,这个时候人们最好不要经常待在潮湿的环境里,避免加重体内的湿气。那么春季人们应该如何祛湿呢?建议在有阳光的时候多到户外走走,晒晒太阳,也可以把门窗打开,让新鲜、干燥的空气流通到室内,被褥、衣物也趁着大太阳时搬到露天的地方晒一晒。4、不要盲目大进补有人认为,在冬季没有吃够的补品可以在春季继续食用,但是专家认为最好不要这样做。中医表示,人体的阳气在春季正在慢慢生长,如果此时盲目进补,很容易把阳气“掐”掉,而且没有针对体质的进补也会引起一些不必要的麻烦。 春季最好不吃温热的食物来进补,如果要吃补,那么建议选择平补,吃些味甘、性平的食物,或者吃点清热、祛湿的饮食,这才是有利于养生的春季饮食之道。春天如果认真的养生,那么身体在接下去的一年里也有更好的抗病能力,所以建议大家在春季要注意养生、保健,避免疾病缠上身。

人体内含有的所有化学元素是什么?各多少!

组成人体的元素中,含量最高的是氧,为65%。但是,由于在人体组成成分中,主要以有机物为主,因此,由于水的含量高从而导致含量最高的氧元素,并不是研究人员的主要考虑对象。碳在人体元素成分表中,含量为18%,居第二位。由于碳是有机物的骨架元素,所以,人们往往花很大气力去分析和探讨它的存在。

人体元素中,碳、氧、氮、氢约占了96%,在成分表中具有绝对的多数。在人体中,元素的存在形式主要为水和含碳有机物两种。

人体内所含有的元素,目前已知的达到60多种。现在认为,维持生命的必需元素为:氧、碳、氢、氮、钙、磷、钾、钠、氯、硫、镁、铁、硅、锌、铜、锰、钴、碘、钼、共19种。关于氟的必需性,目前尚存疑问。另外,硼、铝、金、银、汞等元素的必需性也存在疑问。有不少人认为这几个元素是偶然进入人体内的,而并不是人体所必需的。

人体的构成元素,从周期表来看,广泛地分布于第I族到第Ⅷ 族。大多数元素属于第1周期到第4周期,原子序数比较小,因此,大多数是比较轻的元素。

除碳、氧、氮、氢外,对于其他元素成分而言,钙、磷在骨质中很多,钾在细胞内液中比较多,钠在细胞外液中也就是血液和组织间液中比较多。硫是蛋白质成分,氯和镁是存在于体液中的盐类,铁是血红素的成分,铜是酶的成分,锰是辅酶的成分,碘含于甲状腺素中,钴含于维生素B12中(表2-2)。

表2-2 人体的组成元素

元素
质量分数/%
主要含有的分子


65
水,有机物


18
碳水化合物,脂质,蛋白质,核酸


10
碳水化合物,脂质,蛋白质,水


3
蛋白质,核酸


1.5
骨无机质


1.0
碳水化合物中间体,核酸,骨无机质


0.25
蛋白质


0.2
细胞内液


0.15
细胞外液(血浆、组织液)


0.15
细胞内外液


0.05
细胞内外液


0.006
血红素


0.0002
铜蛋白质


0.00003
辅酶


0.00004
甲状腺激素



维生素B2


二、人体所含的主要化合物

人体化合物的分类形式一般如下:

各种成分在人体中的比例,随着人体的年龄、性别、营养状况以及个体差别等而有不同,其中脂质尤为明显。脂质多的人,水分变少。其他的成分则大多数比较稳定。蛋白质的含量一般约为15%~18%(表2-3)

表2-3 人体所含的主要化合物



化合物
含量(占体重的百分数)/%
化合物
含量(占体重的百分数)/%


60~75
碳水化合物
<1

蛋白质
15~18
无机质
2~6

脂质
16~58






构成人体的成分,依人体的部位、器官、组织、细胞等的不同也有差别,例如,血液中的水含量为77%~81%,牙齿的珐琅质中只有2%;就蛋白质而言,在筋肉中其含量达到17%~22%,而在血清中只有7%。

1、水

人体中的水含量及其分布,与年龄直接相关。一般年龄越小,水含量越高,细胞外液中的水分布越多(表2-4)。

另外,人体的水含量与机体内的脂肪含量也存在有一定的关系。由于脂肪组织含水很少,所以胖人机体内的水含量一般比较少。从水对生命体的重要性来讲,同样体重的瘦人和胖人,如果丢失同样重量的水分,则对胖人的损害将更大。

表2-4 不同年龄组的小儿与成人体内水的含量与分布(占体重%)

足月新生儿
1岁
2~14岁
成人

体液总量
80
70
65
60

细胞内液
35
40
40
40

细胞

外液
细胞间液
40
25
20
15

血浆
5
5
5
5




2、无机质

一个体重65㎏的健康男子的化学组成上,无机质的总量约为4㎏,占整个体重的6%。在这4㎏无机质的分布中,骨骼部分占80%以上,筋肉部分占约10%(表2-5)。

表2-5 4.0㎏无机质的体内分布



组织部位
质量分数/%
组织部位
质量分数/%

骨骼
83.1

0.7

筋肉
10.4
血液
0.7

皮肤
1.0

0.6

肝脏
0.8

0.5




另外,在组织的细胞内液与细胞外液中,无机质的构成也存在着差别。其中,细胞内液主要含钾离子,细胞外液主要含钠离子。

3、碳水化合物

机体中的碳水化合物,主要有糖原及粘多糖类成分。糖原是人体的主要碳水化合存在,是维持人体正常血糖值的重要成分,但一般其含量不足1%。


上一篇:再一次作文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