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洛瓦底江在中国叫什么
伊洛瓦底江在中国叫大金沙江或丽水。伊洛瓦底江,流经缅甸南北,是亚洲中南半岛大河之一,也是缅甸境内第一大河。中国古称“大金沙江”、“丽水”,为滇缅贸易交通枢纽之一。
伊洛瓦底江在中国叫什么
伊洛瓦底江是缅甸最大的河流,其河源有东西两支,东源叫恩梅开江,发源于中国境内察隅附近,西源迈立开江发源于缅甸北部山区。
伊洛瓦底江纵贯缅甸中部,绝大部分流域位于缅甸境内,全长约2170公里,流域总面积约411000平方公里。
伊洛瓦底江流域分属亚热带和热带季风气候带,全年分为3季:3-5月为暑季、6-10月为雨季、11-12月为凉季。
伊洛瓦底江的特征是什么?
伊洛瓦底江及其支流的流量在1年中起伏很大,这主要是由于6~9月间的季风雨影响,同时也因夏季冰川急遽融化,进一步增加了流量。三角洲顶端平均流量在2,300~32,600立方米/秒(82,000~1,152,000立方尺/秒)之间;年平均流量为13,000立方米/秒(460,000立方尺/秒)。最低水位出现在2月份,最高水位出现在8月份。伊洛瓦底江实测最大流量为64000立方米/秒,最小流量1306立方米/秒;各控制站实测的平均含沙量0.62ks/立方米,年平均输沙量3.0亿t。伊洛瓦底江多年平均径流量为4860亿立方米,其中缅甸境内4550亿立方米,约占缅甸全国河川径流量的40%。伊洛瓦底江水能资源也十分丰富,尤其是北部高山峡谷,水位落差大;其主要支流钦敦江蕴藏着丰富的水能资源。缅甸第一大河,长2,288公里,流域面积420,934平方公里。上游分两支,东支称恩梅开江,起源于中国西藏察隅;西支称迈立开江,起源于缅甸克钦邦,在缅甸密支那以北会合后,从北到南贯穿缅甸,在仰光附近流入印度洋孟加拉湾。伊洛瓦底江虽然并非缅甸最长的河流(最长的是流经缅甸东部的怒江-萨尔温江),但由于其航运及灌溉价值,故属该国最重要的河流。扩展资料:源头主流上游恩梅开江之上源为克劳龙,由日东尔美和嘎达曲汇聚而成,日东尔美为伊洛瓦底江正源,它发源于伯舒拉岭南部金拉山口的拉卡错,源头位于中国西藏林芝地区察隅县境内,源头溪流名为金通。支流1、因河(英语:Yin River):马圭省2、蒙河:马圭省、钦邦3、尧河(英语:Yaw River):马圭省4、钦敦江:马圭省、马圭省-实皆省界河、实皆省5、穆河(英语:Mu River):实皆省6、米界河(南渡河):曼德勒省、掸邦7、瑞丽江(上游位于中国境内,同名):实皆省、实皆省-掸邦交界、掸邦、掸邦-中国云南省交界、中国云南省8、大平江(上游位于中国境内,称为大盈江):克钦邦、中国云南省9、迈立开江:克钦邦10、恩梅开江(上游位于中国境内,称为独龙江):克钦邦、中国云南省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伊洛瓦底江
仰光靠近伊洛瓦底江还是伊洛瓦底河?
伊洛瓦底江(缅甸文:erawa.ti mrac,英语原称Irrawaddy,现称Ayeyarwady),简称伊江,缅甸第一大河,长2288公里,流域面积420934平方公里。
外语中一般不区分江和河,统称River。江、河作为地名通名,是水体形式的一种称呼。
古代汉语中,“江”专指长江,“河”专指黄河,而一般的河流多以“水”为通名呼之。然而后来的汉语中,江和河却产生了的差异,一般说来江要比河规模为大,但要确切找出其分界点又很难说清楚,它们只是相对而言的一种说法而已,科学上并没有严格规定江河在长度、宽度、深度、流速等方面的界定数据,所以,一般来说相对较大的水道称“江”,退而次之普通者称“河”(多在北方)或“水”(多在南方),极小者称“溪”。
这种约定俗成的称谓在我国北方比较普遍,在南方则小水往往亦称江,如流经安徽、浙江的新安江,长仅293公里,比新疆境内的额尔齐斯河还少149公里(仅指国内流段),连流经山西、河北、北京的永定河(长650公里)长度的一半还不到。
当然也有有例外,例如广东珠江上源南盘江出云南沾益东北,于黔桂边境纳北盘江后不称江而反称红水河,至广西石龙附近受柳江后名黔江,及桂平纳郁江称浔江,至梧州受桂江称西江,于广东三水汇北江、东江至广州以下始名珠江,可以看出通名上反映出来的“江”、“河”概念含混不分的实际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