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老年

时间:2024-11-30 06:26:19编辑:流行君

60岁以上人口有多少人?

60岁以上人口有19064万人,占13.5%。是当今世界老年人数最多的国家。预计2025年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将突破3亿,2033年将突破4亿,2053年将达到4.87亿的峰值。并且按照国际通行划分标准,当一个国家或地区65岁及以上人口占比超过7%时,意味着进入老龄化;达到14%,为深度老龄化;超过20%,则进入超老龄化社会。也就是说,目前我国已经有12个省份进入深度老龄化阶段,这12个省份分别是辽宁、重庆、四川、上海、江苏、吉林、黑龙江、山东、安徽、湖南、天津和湖北。这些省份主要位于东北、华北和长江流域。人口老龄化主要呈现的特点是:1、老年人口规模庞大。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有2.6亿人,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1.9亿人。全国31个省份中,有16个省份的65岁及以上人口超过了500万人,其中,有6个省份的老年人口是超过了1000万人。2、老龄化进程明显加快。2010年-2020年,60岁及以上人口比重上升了5.44个百分点,65岁及以上人口上升了4.63个百分点。与上个十年相比,上升幅度分别提高了2.51和2.72个百分点。3、老龄化水平城乡差异明显。从全国看,乡村60岁、65岁及以上老人的比重分别为23.81%、17.72%,比城镇分别高出7.99、6.61个百分点。老龄化水平的城乡差异,除了经济社会原因外,与人口流动也是有密切关系的。4、老年人口质量不断提高。60岁及以上人口中,拥有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的有3669万人,比2010年增加了2085万人;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口比重为13.9%,比十年前提高了4.98个百分点。十年来,我国人口预期寿命也在持续提高,2020年,80岁及以上人口有3580万人,占总人口的比重为2.54%,比2010年增加了1485万人,比重提高了0.98个百分点。

中国60岁以上人口数量

截至2021年,60岁及以上人口为26402万人。国家统计局11日公布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结果。数据显示,0-14岁人口为25338万人,占17.95%;15-59岁人口为89438万人,占63.35%;60岁及以上人口为26402万人,占18.70%(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为19064万人,占13.50%)。与2010年相比,0-14岁、15-59岁、60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分别上升1.35个百分点、下降6.79个百分点、上升5.44个百分点。我国少儿人口比重回升,生育政策调整取得了积极成效。同时,人口老龄化程度进一步加深,未来一段时期将持续面临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压力。60岁及以上人口比重加大的注意事项:1、人民是国家经济的创造者,人口老龄化深刻影响着中国经济发展的驱动力。如今我国出生率和死亡率都在下降,人均寿命在提升,这是我们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成就的一个重要标志。但老龄化的趋势也越发明显。假设按照目前这个趋势不变,到2050年我国老年人口数量可能会达到总人口的30%。2、21世纪初中国就已经进入人口老龄化阶段,此次人口普查公布的数据和人口结构并未出乎预料。我国人口老龄化比例还没有达到欧洲、日本等发达国家和地区的高水平,但是老年人口规模很大,这将给全社会的养老、医疗、保障带来更多挑战。

中国老龄化现状与趋势是什么?

一、老年人口迎来总量高峰,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65岁以上老年人口出现两个增长高峰,第一个增长高峰是在2018年—2022年,主要是由于新中国的首个“婴儿潮”出生人口,在这个时段进入了老龄化时期;第二个增长高峰是在2027年—2038年,是“大饥荒”之后的“婴儿潮”出生人口进入老龄化阶段。二、老龄人口结构转变,高龄化现象日益凸显。老龄人口分为80岁以下的低龄老人和80岁以上的高龄老人。2019年—2038年主要为低龄老人的增长,低龄老人大约占老龄人口的2/3。从2041年开始,高龄老人的数量迅速增长,占比也将快速增大。从人口红利到人口老龄化。我国老龄化的特点离不开一个重要背景,即改革开放以来四十多年,劳动年龄人口不断增加,总抚养比持续下降。总抚养比指的是需要抚养的老年人和少儿(0—14岁)占劳动年龄人口的比例,换句话就是一个劳动年龄人口要支撑多少需要照顾的老人和需要抚养的孩子。刚进入老龄化的前期,总体来看,少儿的抚养比有所下降,但老年人的比例已经开始上升。从人口的发展趋势来看,1960年开始到2049年,总人口大约在2029年达到顶峰,之后开始下降。但我们的劳动年龄人口早在2012年就已经达到了顶峰,目前已经连续下降好几年。因此,抚养比已经开始上升,即每个劳动人口所需要抚养的人数正在上升。

中国老龄化现状与趋势是什么?

中国老龄化现状与趋势:1、我国老年人口呈现基数大、比例高、增长快、空巢多等特点,养老服务的需求不断增加,除了衣食住行的基本生活需求外,不同阶层、不同地区、不同家庭环境的老人养老需求也越来越多样化。2、老年人的基本生活得到了保障。城市初步建立了养老保险制度和包括老年人在内的医疗保险制度,以及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农村实行以土地保障为基础的“家庭养老为主与社会扶持相结合”的养老保障制度。许多地方还对救助贫困老年人和高龄老年人采取了特殊的措施。3、中国正以史上最快的速度步入老龄化社会,到2027年,中国将从一个“老龄化”社会转变为一个“老龄”社会。具体而言,在短短的25年里,中国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比例将从7%上升到14%。法国经历这种转变用了115年,英国用了45年,美国用了69年。4、老年服务事业发展迅速。中国政府修订了《老年人建筑设计规范》、《城市道路和建筑物障碍设计规范》等相关条例,方便老年人的居住与出行。社区卫生站、托老所、老年活动中心、老年学校、老年休闲广场等老年服务设施逐渐增加,服务老年人的志愿者队伍不断壮大。5、老年人口还在不断增长,未来还有加速趋势。统计数据显示,自”十一五”规划以来,十年内,中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增加了7299万人,增加比例48.98%,年平均增速为4.90%。从2006年开始,60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比重逐年上升,至2010年增速达到顶峰,2011年有所减缓,2012到2015年依旧保持年平均4.65%的高连续增长。

上一篇:编者的话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