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鸟画代表人物及作品
花鸟画代表人物及作品:写意花鸟画从摸索至成熟的发展过程中,名家辈出、高峰林立。五代的徐熙、宋代的崔白、元代的王冕、明朝徐渭和陈淳、明末清初的八大以及近现代的齐白石、潘天寿等,他们炉火纯青的艺术创造将写意花鸟画推向历史的巅峰, 给后世留下了无数的艺术珍宝。徐熙,五代南唐杰出画家。他改变前人细笔勾勒、填彩晕染的方法,自创“落墨法”。即用粗笔浓墨作画,略施杂彩,色不碍墨,不掩笔迹。宋代沈括形容徐熙画"以墨笔为之,殊草草,略施丹粉而已,神气迥出,别有生动之意"。其作品,有“意出古人之外”而创立了“清新洒脱”的风格。有“徐熙野逸”之称。主要作品《玉堂富贵春》、《雪竹图》。崔白,字子西,北宋杰出画家。其花鸟画写意写真并举,是融洽五代而又别创的比较活泼、清澹的画风。依靠超越前人的观察研究及描绘能力,探索花木鸟兽的“生”意,开创新的发展方向。笔墨用法表现力相当丰富,工细的笔触一丝不苟,粗放的笔调苍劲厚实,运墨干湿并见,设色较淡。主要作品《双喜图》、《寒雀图》、《秋蒲蓉宾图》等。
花鸟画代表人物及作品
花鸟画代表人物及作品如下供参考:徐熙,五代南唐杰出画家。他改变前人细笔勾勒、填彩晕染的方法,自创“落墨法”。即用粗笔浓墨作画,略施杂彩,色不碍墨,不掩笔迹。宋代沈括形容徐熙画"以墨笔为之,殊草草,略施丹粉而已,神气迥出,别有生动之意"。其作品,有“意出古人之外”而创立了“清新洒脱”的风格。有“徐熙野逸”之称。主要作品《玉堂富贵春》、《雪竹图》。王冕,字元章,号煮石山农、梅花屋主等,元朝著名画家。以画梅闻名于世,用笔遒逸,自成一家。所作《墨梅图卷》,画横向折枝墨梅,笔意简逸,枝干挺秀,穿插得势,构图清新悦目。用墨浓淡相宜,花朵的盛开、渐开、含苞都显得清润洒脱,生气盎然。其笔力挺劲,勾花创独特的顿挫方法,虽不设色,却能把梅花含笑盈枝,生动地刻画出来。崔白,字子西,北宋杰出画家。其花鸟画写意写真并举,是融洽五代而又别创的比较活泼、清澹的画风。依靠超越前人的观察研究及描绘能力,探索花木鸟兽的“生”意,开创新的发展方向。笔墨用法表现力相当丰富,工细的笔触一丝不苟,粗放的笔调苍劲厚实,运墨干湿并见,设色较淡。主要作品《双喜图》、《寒雀图》、《秋蒲蓉宾图》等。
属于中国国画的特点的是
中国画有立意、造型、构图、意境等四个特点。中国画的立意:首重立意胸有成竹,中国画创作,不管是画山水、画人画还是画花鸟,都会以立意为先。中国画的造型:以线造型以型传神,中国画是以线存形的,通过线勾出轮廓、质感、体积来。中国画无论对山水的破线或是衣服的纹线,都积累了非常丰富的线型,巧妙地描绘着各种形象。"以形写神"是晋代画家顾恺之的一句名言,从而确立了中国艺术神高于形的美学观。中国画与纯以抽象性为高的近代欧洲美学观具很大的区别,即画人不仅仅于形似,还要升高于神似,画出人的精神面貌,不停止于外形之模拟,不拘泥于自然之真实。
简述中国画中的花鸟画
简述中国画中的花鸟画如下:用中国的笔墨和宣纸等传统工具,以“花、鸟、虫、鱼、禽兽”等动植物形象为描绘对象的一种绘画。中国花鸟画,是中国传统的三大画科之一。花鸟画描绘的对象,实际上不仅仅是花与鸟,而是泛指各种动植物,包括花卉、蔬果、翎毛、草虫、禽兽等类。分类:花鸟画是以动植物为主要描绘对象的中国画传统画科。又可细分为花卉、翎毛、蔬果、草虫、畜兽、鳞介等支科。中国花鸟画集中体现了中国人与作为审美客体的自然生物的审美关系,具有较强的抒情性。它往往通过抒写作者的思想感情,体现时代精神。间接反映社会生活,在世界各民族同类题材的绘画中表现出十分鲜明的特点。其技法多样,曾以描写手法的精工或奔放,分为工笔花鸟画和写意花鸟画(又可分为大写意花鸟画和小写意花鸟画)。又以使用水墨色彩上的差异,分为水墨花鸟画、泼墨花鸟画、设色花鸟画、白描花鸟画与没骨花鸟画。花鸟画是中国画的一种。北宋《宣和画谱.花鸟叙论》云:“诗人六义,多识于鸟兽草本之名,而律历四时,亦记其荣枯语默之候,所以绘事之妙,多寓兴于此,与诗人相表里焉。”在中国画中,凡以花卉、花鸟、鱼虫等为描绘对象的画,称之为花鸟画。花鸟画中的画法中有“工笔”、“写意”、“兼工带”写三种。工笔花鸟画即用浓、淡墨勾勒动象,再深浅分层次着色;写意花鸟画即用简练概括的手法绘写对象;介于工笔和写意之间的就称为兼工带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