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诗歌有哪些?
中国的古代诗歌,一般称作旧诗,是指用文言文和传统格律创作的诗,是广义的中国古代诗歌,可以包括各种中国古代的韵文。如赋、词、曲等,狭义则仅包括古体诗和近体诗,是人类许多民族在语言的发展中产生的一种文化表现形式,古代诗歌多是文人墨客,通过诗歌写作吟唱表现心中的思绪。
诗歌是中国文学中最早成形的文学体裁,发展也最为充分。现存的上古歌谣,已生动地反映了中国先民的生活情况和内心祈愿,简短、生动的形式,也已表现出中国民族语言的力量。
发展历程
历史演变
人类许多民族在语言的发展中产生了适合本民族语言的诗歌形式。在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是《诗经》,其中最早的诗作于西周初期,最晚的作品成于春秋时期中叶。
到了战国时期,在南方的楚国华夏族和百越族语言逐渐融合,其诗歌集《楚辞》突破了《诗经》的一些形式限制,更能体现南方语言的特点。
汉代的古体诗
汉代时乐府诗形成。乐府诗是为了配音乐演唱的,相当于现代社会的歌词。这种乐府诗称为“曲”、“辞”、“歌”、“行”等。三国时期以建安文学为代表的诗歌作品吸收了乐府诗的营养,为后来的格律更严谨的近体诗奠定了基础。
唐宋的近体诗
到了唐代,中国诗歌出现了四句的绝句和八句的律诗。律诗押平声韵,每句的平仄、对仗都有规定。绝句的规定稍微松一些。
另外,在宋代达到顶峰的词也是诗歌的一种重要形式。词的格式要依从一些固定的词牌,以便于配以乐曲演唱。
后期发展
自元代开始,中国诗歌的黄金时期逐渐过去,文学创作逐渐转移到戏曲、小说等其他形式。
发展顺序:诗经——楚辞——乐府——赋——辞——唐诗——宋词——元曲
国际影响
汉诗,字面上的意思是汉语的诗歌。但这个概念主要是在汉语世界之外使用。中国的一些周边国家,如朝鲜、日本、越南,因为使用汉字作为书写文字,自然也深受汉语诗歌的影响。随着佛教禅宗在这些国家的流传,汉诗成了禅宗文学的最重要的形式。
日本
在日本,从奈良时代开始,文人因为受中国文化的影响而开始仿照汉语的诗的形式来创作日本诗歌。日本汉诗和日本本土的和歌、俳句最明显的区别是汉诗一首有四句(绝句)或八句(律诗),每句通常五言或七言,而和歌、俳句则有五、七、五或五、七、五、七、七等多种长短句,更像汉语的词。
751年,日本最早的汉诗《怀风藻》出版。之后在平安时代达到全盛期,凌云集 、文华秀丽集、经国集等敕传汉诗集持续出现,风行之盛被人称作“国风黑暗期”。其后鎌仓时代、室町时代日本的汉诗得到持续的发展,譬如一休宗纯的《狂云集》中收录了一休的很多汉诗。江户时代汉诗的发展达到高峰。明治维新时期的受过教育的日本人几乎人人都会作或好或坏的汉诗。明治维新之后日本汉诗的影响开始衰落,迅速衰落则为昭和时期。不过今日初中程度以上的古文教育仍然包含汉诗、汉文的背诵、解释、以及创作等。为中国之外汉诗文化最为发达的地区。
朝鲜
高丽朝时期,汉诗在高丽逐渐普及。高丽诗人如崔冲(985年-1068年)、李奎报(1169年-1241年,号白云居士)、郑道传(?-1398年)等都有大量汉诗流传下来。除此之外,高丽文人还把古老的朝鲜语民歌用汉字纪录下来,形成一种新的诗歌形式,后人称之为“别曲体”,又称为“景几体歌”,大体上采用了334的格式。譬如著名的朝鲜民谣《阿里郎》,或电视连续剧《大长今》的古风片头曲《呼唤》。
高丽朝中期开始,具有朝鲜语特点的时调得以发展,并在李氏朝鲜时期达到顶峰。时调是朝鲜的俚语民歌,但由于是汉诗诗人整理记录,而且汉诗诗人创作了很多时调,时调在发展中自然地融入了汉诗的因素。诗人申钦(1566年-1628年)在《放翁诗馀序》中说:中国的歌极具风雅,可载籍流传,而我国所谓的歌却只能用于宾筵娱乐,不能丰我载籍。
越南
越南作为中国的一个郡县(交趾)时汉字即作为官方文字。中国五代十国时越南从南汉的治下独立,但官方文告和科举考试仍通用汉文,一般著作也以汉文撰写。是以作为汉文文化的一种重要形式,汉诗在越南也得到发展。陈朝末年,著名的汉诗作家有陈艺宗、胡季牦等人。后黎朝时,尤其是黎圣宗(名灏、思诚)时,汉诗达巅峰状态。
古代的诗歌都有哪些?
古代的诗歌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源远流长,历经千年而不衰。古代的诗歌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1. 《诗经》:又称《诗三百》,是中国古代最早的诗歌总集,收录了周、商、西周时期的诗歌,以及一些民间歌谣,内容涉及政治、爱情、生活等方面。
2. 《楚辞》:是中国古代楚国的诗歌总集,收录了楚国诗人的作品,内容丰富多彩,表达了诗人对生命、爱情、国家、家庭等的思考和感悟。
3. 《唐诗》:是中国古代盛世唐朝的诗歌总集,是中国古代诗歌的巅峰之作,涵盖了政治、爱情、自然等方面的内容,具有高度的艺术价值和文化影响。
4. 《宋词》:是中国古代宋朝的诗歌总集,是中国古代词的代表作品,以抒情为主,表达了词人对生命、爱情、自然等的感悟和思考。
5. 《元曲》:是中国古代元朝的诗歌总集,是中国古代戏曲的代表作品,以歌唱和舞蹈为主,表达了诗人对生命、爱情、社会等的思考和感悟。
以上是古代诗歌的主要类型,每一种类型都有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文化内涵,是中国文化宝库中的珍贵遗产。
现代的古诗有哪些
1、《断章》
卞之琳
你站在桥上看风景,
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
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
你装饰了别人的梦。
2、《春暖花开,面向大海》
海子
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
喂马,劈柴,周游世界
从明天起,关心粮食和蔬菜
我有一所房子,
面向大海,春暖花开
从明天起,和每一个亲人通信
告诉他们我的幸福
那幸福的闪电告诉我的
我将告诉每一个人
给每一条河
每一座山
取一个温暖的名字
陌生人,我也为你祝福
愿你有一个灿烂的前程
愿你有情人终成眷属
愿你在尘世获得幸福
我只愿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3、《再别康桥》
徐志摩
轻轻的我走了,
正如我轻轻的来;
我轻轻的招手,
作别西天的云彩。
那河畔的金柳,
是夕阳中的新娘;
波光里的艳影,
在我的心头荡漾。
软泥上的青荇,
油油的在水底招摇;
在康桥的柔波里,
我甘心做一条水草!
那榆荫下的一潭,
不是清泉,
是天上虹揉碎在浮藻间,
沉淀着彩虹似的梦。
寻梦?撑一支长蒿,
向青草更青处漫溯,
满载一船星辉,
在星辉斑斓里放歌。
但我不能放歌,
悄悄是别离的笙箫;
夏虫也为我沉默,
沉默是今晚的康桥!
悄悄的我走了,
正如我悄悄的来;
我挥一挥衣袖,
不带走一片云彩。
4、《笑》
林徽音
笑的是她的眼睛,口唇,
和唇边浑圆的漩涡。
艳丽如同露珠,
朵朵的笑向
贝齿的闪光里躲。
那是笑——神的笑,美的笑:
水的映影,风的轻歌。
笑的是她惺松的鬈发,
散乱的挨着她耳朵。
轻软如同花影,
痒痒的甜蜜
涌进了你的心窝。
那是笑——诗的笑,画的笑:
云的留痕,浪的柔波。
5、《错误》
郑愁予
我打江南走过
那等在季节里的容颜如莲花的开落
东风不来,三月的柳絮不飞
你的心如小小的寂寞的城
恰若青石的街道向晚
蛩音不响,三月的春帏不揭
你的心是小小的窗扉紧掩
我达达的马蹄是美丽的错误
我不是归人,是个过客
五首古代诗歌,一首现代诗歌
唐 贺知章《咏柳》:“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线.不知细对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唐 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唐·东方虬《春雪》:“春雪满空来,触处似花开.不知园里树,若个是真梅.”
宋·苏舜钦《淮中晚泊犊头》:“春阴垂野草青青,时有幽花一树明.晚泊孤舟古祠下,满川风雨看潮生.”
宋·赵师秀《有约》:“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宋·陆游《初夏绝句》:“纷纷红紫已成尘,布谷声中夏令新.夹路桑麻行不尽,始知身是太平人.”
唐·王昌龄《长信秋词五首》:“金井梧桐秋叶黄,珠帘不卷夜来霜.熏笼玉枕无颜色,卧听南宫清漏长.”
春夏秋冬四季之景的诗句
春
1、早春: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韩愈《早春》
2、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孟浩然《春晓》
3、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
——杜甫《登楼》
4、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叶绍翁《游园不值》
5、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晏殊《浣溪沙》
6、早春: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贺知章《咏柳》
7、早春: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8、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9、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王之涣《凉州词》
10、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11、春风双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王安石《泊船瓜舟》
12、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
现代诗
春天
夏的深邃,秋的宁静和冬的冷竣.
都无法比拟那孕育着生命的春.
你的轻盈,
你的纯净,
你的美,
总是时时围绕在我的心中.
我的春天,我生命的春.
是你给我希望的源泉,
是你给我对青春的懵懂.
我愿做你身边的牙牙学语的孩童,
我愿做那奋飞的雏鹰.
去用一生的时间去了解你的美丽,
去徜徉在你绿色的海洋中.
天在梅雨季谢幕后上场.我真希望
它就是那雨后第一抹虹霓,第一处清凉
可是除了梅雨后的热烈,夏天什么也没带
夏天只带来一群聒噪的知了
它们爬上高高的树,对着耳膜演奏
它们靠着青绿的干,一会儿引来一阵风
一会儿引来一阵暴雨,但唯一坐得住的听众
是极富耐心又执着的老太阳.
它每天爬呀爬呀在夏天的大礼堂
不留一处阴凉给我储藏秘密储藏忧伤
只有在黄昏的间歇,我才可以把荷香
想象成通往秋天的路;只有在这短暂的中场
我在萤火点点中等待下一季星空的清旷
夏天来了.
夏天的传说里只有盼望.
秋天消亡,犹如春天茁壮
最后的西风扫过所有的道路
最后的夕阳带走所有的辉煌
一匹马,宁静低到达一座白色的山冈
秋天的力量在荒芜之上
阻止时间的流淌,穿过旧日的创伤
生命似乎不再是生命
美好的事物已经被掠去芬芳
活着,但情感已不再生长
褪去繁华的枝头,已难以承受住
一滴秋霜的分量.在心灵易碎的地方
一种忧伤正接近另一种忧伤
秋天消亡,道路日渐宽广
飞鸟的天空深邃而漫长.在这个季节
谁没有成熟,谁就永远年轻
谁随风流浪,谁就永远流浪
即使幸福和痛苦都已挥霍干净
生命依然一如既往
在秋天最杰出的部位,激情高涨
像揉碎骨血喂养灵魂的鹰
穿过死亡的黑夜,飞越白骨的山冈
抵达鲜花怒放的黎明广场
秋天消亡,犹如春天茁壮
所有的黯哑在黯哑中重生歌唱
所有的埋葬在埋葬中复活希望
冬天的脸 残酷成一种绝望的哀伤
穿行在寒冷的眼睛
我衣衫褴褛 赤脚 在冻裂的黄土地上流浪
从一个冬天 到另一个冬天
雪 纷纷扬扬 洁白却埋没了希望的色彩
而流浪 却还在寻找幸存的春天
流浪
身后 牵着许许多多文字 瑟瑟发抖
它们在北风的威胁中即将丧失生命
高高举起的心情 是唯一的温度
用来抵御 冷若冰霜表情的讨伐
上路
寻找温暖的海港 可以让诗歌自由飞航
放牧诗歌
文字成了可悲的囚犯 排着队 上刑场
撕开华丽的外观 赫然发现 丰富的内涵已荡然无存
空洞的白 刺伤了眼睛
让眼泪打湿了生活的心情
上路
用心温暖 那是春天的种子
寻觅幸福的温床
十二月 横据了十年的长度
白雪 飞舞漫天 遮蔽了阳光
我每一根骨子 爆裂成诗歌的呼喊
冬天 在世界散播谣言
春天 还遥遥无期
被许多心冻结成的门 关在到来的路上
来源:http://tieba.baidu.com/f?kz=69731330参考资料: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171364049.html
中国古代十大名诗
1、《静夜思》作者: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译文:提到思乡,诗仙的这首诗是所有只要是稍识文墨的中国人第一时间想起的。这首诗明白如话,读起来琅琅上口,表达的是人们普遍共鸣的思乡之情,所以千百年来广为传诵,成了炎黄子孙最熟悉的古典诗歌。它不追求想象的新颖奇特,也摒弃了辞藻的精工华美;它以清新朴素的笔触,抒写了丰富深曲的内容。境是境,情是情,那么逼真,那么动人,百读不厌,耐人寻绎。无怪乎有人赞它是“妙绝古今”。2、《游子吟》作者:孟郊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译文:这是一首母爱的颂歌。诗中亲切真淳地吟颂人类最伟大的情感——母爱。尤其是诗的最后两句,以通俗形象的比喻,寄托赤子炽烈的情怀,对于春日般的母爱,被广为传颂;全诗无华丽的词藻,亦无巧琢雕饰,于清新流畅,淳朴素淡的语言中,饱含着浓郁醇美的诗味,情真意切,千百年来拨动多少读者的心弦,引起万千游子的共鸣。3、《赋得古原草送别》作者:白居易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译文:白居易的这首诗尤以第二句最为有名,影响最大。“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极为形象生动地表现了野草顽强的生命力,激励了多少辈中国人奋发向前,人不死,奋斗不止。其全诗章法谨严,用语自然流畅而又工整,写景抒情水乳交融,意境浑成,堪称绝唱。4、《七步诗》作者曹植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译文:这首诗连同这个典故,都广为中国人熟知。曹植运用了十分贴切、浅显生动的比喻表达出自己的情感,并因此逃过一劫。每当再出现兄弟相争时,中国人都会想起这首诗,“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5、《登鹳雀楼》作者:王之涣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译文“欲穷千里目”,写诗人一种无止境探求的愿望,还想看得更远,看到目力所能达到的地方,唯一的办法就是要站得更高些,“更上一层楼”;这两句诗形象地提示了一个哲理:登高,才能望远;望远,必须登高。这首诗写诗人在登高望远中表现出来的不凡的胸襟抱负,也激励着中国人昂扬向上。6、《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作者:王维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译文:此诗写游子思乡怀亲。异乡异土生活的孤独凄然,因而时时怀乡思人,遇到佳节良辰,思念倍加。诗意反复跳跃,含蓄深沉,既朴素自然,又曲折有致。“每逢佳节倍思亲”千百年来,成为游子思念的名言,打动多少游子离人之心。中国人所特有的佳节思亲就来源于此。7、《夏日绝句》作者:李清照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译文:女词人李清照这一首慷慨激昂的诗起调高亢,鲜明地提出了人生的价值取向:人活着就要作人中的豪杰,为国家建功立业;、死也要为国捐躯,成为鬼中的英雄。爱国激情,溢于言表,确有振聋发聩的作用。诗人鞭挞南宋当权派的无耻行径,借古讽今,正气凛然;全诗仅二十个字,连用了三个典故,但无堆砌之弊,因为这都是诗人的心声。如此慷慨雄健、掷地有声的诗篇,出自女性之手,实在是压倒须眉了。8、《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作者:王勃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岐路,儿女共沾巾。译文:此诗是送别的名作。诗意慰勉勿在离别之时悲哀。第三联“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奇峰突起,高度地概括了“友情深厚,江山难阻”的情景,伟词自铸,传之千古,有口皆碑;尾联点出“送”的主题。全诗开合顿挫,气脉流通,意境旷达。一洗古送别诗中的悲凉凄怆之气,音调爽朗,清新高远,独树碑石。9、《悯农》作者李绅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译文:这首诗是写劳动的艰辛,劳动果实来之不易。“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感叹和告诫免于空洞抽象的说教,而成为有血有肉、意蕴深远的格言;这首诗没有从具体人、事落笔,诗人选择比较典型的生活细节和人们熟知的事实,道出了一个浅显的道理,劳动果实来之不易。10、《登鹳雀楼》作者:王之涣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译文:夕阳依傍着山峦慢慢沉落,滔滔黄河朝着大海汹涌奔流。想要看到千里之外的风光,那就要再登上更高的一层城楼。
古代名诗
古代名诗有:《静夜思》、《游子吟》、《赋得古原草送别》、《登鹳雀楼》、《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春晓》、《望庐山瀑布》等。一、《静夜思》唐代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二、《游子吟》唐代孟郊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三、《赋得古原草送别》唐代白居易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四、《登鹳雀楼》唐代王之涣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五、《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唐代王维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六、《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唐代王勃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七、《春晓》唐代孟浩然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八、《望庐山瀑布》唐代李白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