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进《夜的钢琴曲5》描述了一种什么意境?
在喧闹的现实社会中静下心来,有感而发,整天想对它进行单曲循环呢?我觉得这样的歌,所表达的内容必定是与你曾经有过类似经历,又再次勾起你对往事美好回忆或者是使你想起影响你最深的事情的歌。而石进的这首《夜的钢琴五》正好有这种功效,听着他的这首歌让我的心情得到释然,心灵找到了诗意的栖息地。一架钢琴,一个人的夜。记录生活的方式有多种。有人用文字,有人用摄影,有人用述说。但作者用音乐这种方式来记录生活,所展现出来的内容却感动了我,这音乐让我们知道,失去的日子,我们都需要回忆,适时我们都需要宁静……听着这歌曲,会让你觉得,每一首曲子背后,都或多或少有一个小故事,不同的人听后脑海里就会浮现出自己的小故事。
石进的人物经历
石进来自柳州,在南宁工作,从2005年开始创作至今,他已经写了50余首钢琴曲和多首通俗歌曲,大学学的是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现是区内一家国有网络企业的工程师。写钢琴曲对他来说只是业余爱好,“当初根本没想到会有这么多人喜欢”。石进说,自己小学时学过两年电子琴,由于学业忙就停止了对音乐的学习。到了2002年,因为看了一场周杰伦的音乐会,他决定自学钢琴。2004年,自学到有一定基础后,他开始自己写歌。2005年离开柳州到南宁工作生活,也就是从那时候起,有了《夜的钢琴曲》系列。他把《夜的钢琴曲》(五)(以下简称“夜五”)等音乐小样传到网上,和朋友分享。2010年,这首曲子被《非诚勿扰》剧组的工作人员发现,作为备选音乐推荐给冯小刚导演,冯导一听,当即决定用这首钢琴曲作为片中川川朗诵诗歌《见与不见》的配乐。 石进写的钢琴曲不是多么精深、高妙,演奏起来也不需要什么高难度的技巧,但却打动了包括冯导在内的众多听众,南宁钢琴家陈斯凡也很喜欢“夜五”,他觉得石进的作品非常真诚。对于“夜五”,石进坦言背后没有太多复杂的故事,“录音是即兴的,弹了三遍,夜五花了40分钟就完成了,只是记录爱与被爱的体会。”
乐评系列24:石进《夜的钢琴曲十》
夜的钢琴曲十 - 石进 点击欣赏
夜色淌徉于心中
夜色渐浓,又到了音乐分享时光,窗外万籁俱寂,屋内琴声叮咚响起。石进《夜的钢琴曲十》,旋律前半段舒缓、沉重,后半段轻快、欢乐,此时此刻,音乐已淌徉于夜色,夜色正淌徉于你我心中。
听曲的你,仰望星空,那舒缓、沉重的旋律,每一声都是,发自你内心的叹息。感恩上苍的造化,让我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辛劳了一整天的你,终于可以面对着,这浩瀚的夜空,静静地听上一曲,将满腹牢骚话,向着夜空去倾诉。茫茫的夜空,便是这世上,最忠诚的听众。她的幽静,她的深邃,足可以稀释掉,人间的一切烦恼、痛苦,然后,还你心如止水,还你满血复活。
如果要问,什么时候的你最脆弱,其实答案很简单,夜色中的你最脆弱。多少忧郁徘徊的夜晚,你为自己痛下决心,为自己设计了无数的路,然而第二天早上,当浑浑噩噩地醒来,穿上那双旧鞋子,才如梦初醒,现实生活里,留给你的,就只有一条路,便是脚下你正在走的路。这世上,谁又不是挣扎于夜晚和白天,幻想和现实之间呢?既然现实残酷无比,很多时候,你都是咬着钢牙,在苦苦地支撑,那到了夜晚,又奈何不,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如果要问,什么环境的你最真实,答案近在咫尺,那就是,音乐里的你最真实。今夜的你我,跟着石进的音乐节奏,从沉重里走出来,迎来了轻快的欢乐颂。苏轼有诗云: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俗话又说:花无百日红,人无千日好。浅白地说,上天对每个人都是公平的,人生如大海,总会有潮起潮落,唯有保有一颗淡泊之心,才不至于在潮起之时,狂妄自大,忘乎所以,更不至于在潮落之时,悲天悯人,妄自菲薄了。
感恩石进,感恩夜色,一曲奏罢,总能让你我,脆弱的灵魂变坚强,历经了音乐和夜色的双重洗礼,脑海里的一切浮华,都已如过往云烟,你依然是原来的你,我始终还是最初的我,唯有温和从容,才能岁月静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