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字圣教序

时间:2024-11-27 04:40:43编辑:流行君

唐怀仁集王羲之圣教序原稿有多大

唐怀仁集字圣教序,展一~二开,尺幅:24.5x11.9公分。 唐太宗贞观二十二年(648),为褒扬玄奘西行取经及译经的功劳,赐予“圣教序”,内容提到佛教东传及玄奘西行的事迹。由京师弘福寺僧怀仁,集内府所藏王羲之书迹,于高宗咸亨三年(672),由诸葛神力勒石,朱敬藏镌刻成此碑。其中还包括太宗的答敕、皇太子(李治,后为高宗)的“述三藏圣教序”及答书,最后附玄奘所译的“心经”。由于直接从唐代所存王羲之真迹中摹出,保留原貌,是历代临书的楷模。【摘要】
唐怀仁集王羲之圣教序原稿有多大【提问】
唐怀仁集字圣教序,展一~二开,尺幅:24.5x11.9公分。 唐太宗贞观二十二年(648),为褒扬玄奘西行取经及译经的功劳,赐予“圣教序”,内容提到佛教东传及玄奘西行的事迹。由京师弘福寺僧怀仁,集内府所藏王羲之书迹,于高宗咸亨三年(672),由诸葛神力勒石,朱敬藏镌刻成此碑。其中还包括太宗的答敕、皇太子(李治,后为高宗)的“述三藏圣教序”及答书,最后附玄奘所译的“心经”。由于直接从唐代所存王羲之真迹中摹出,保留原貌,是历代临书的楷模。【回答】
如果我的回答对您有所帮助,希望在您方便的情况下,给个赞哦,感谢!【回答】


《圣教序》是唐代的怀仁收集了哪位书法家( )各种作品中的字而成的一部作品。

《圣教序》是唐代的怀仁收集了哪位书法家()各种作品中的字而成的一部作品。A.欧阳询B.颜真卿C.王羲之D.柳公权答案C《圣教序》:全名《大唐三藏圣教序》,由唐太宗撰写。最早由唐初四大书法家之一的褚遂良所书,称为《雁塔圣教序》,后由沙门怀仁从王羲之书法中集字,刻制成碑文,称《唐集右军圣教序并记》,或《怀仁集王羲之书圣教序》,因碑首横刻有七尊佛像,又名《七佛圣教序》。亦称《慈恩寺圣教序》。永徽四年(653)立。凡二石,均在陕西西安慈恩寺大雁塔下。前石为序,全称《大唐三藏圣教序》,唐太宗李世民撰文,褚遂良书,21行,行42字。后石为记,全称《大唐皇帝述三藏圣教记》,唐高宗李治撰文,褚遂良书,20行,行40字,文右行。二石皆为楷书,万文韶刻。现所选为前石拓本。此碑是褚五十八岁时书,《雁塔圣教序》是最能代表褚遂良楷书风格的作品,字体清丽刚劲,笔法娴熟老成。褚遂良在书写此碑时已进入了老年,至此他已为新型的唐楷创出了一整套规范。在字的结体上改变了欧,虞的长形字,创造了看似纤瘦,实则劲秀饱满的字体。在运笔上则采用方圆兼施,逆起逆止;横画竖入,竖画横起,首尾之间皆有起伏顿挫,提按使转以及回锋出锋也都有了一定的规矩。唐张怀瓘评此书云:“美女婵娟似不轻于罗绮,铅华绰约甚有余态。”秦文锦亦评曰:“褚登善书,貌如罗琦婵娟,神态铜柯铁干。此碑尤婉媚遒逸,波拂如游丝。万文韶(刻者)能将转折微妙处一一传出,摩勒之精,为有唐各碑之冠。”王偁曾评说:“……同州、雁塔两圣教序记是其自家之法,世传《兰亭》诸本,亦与率更不类。盖亦多出自家机杼故也。”此碑“记”中两个“治”字,为避高宗讳,缺末笔。

圣教序是唐代的怀仁收集了哪位书法家

圣教序是唐太宗撰写的一部作品,他的这部作品有独特的文学魅力,对我国文学的影响甚大。下面是我整理的唐怀仁集王羲之圣教序书法作品。《唐怀仁集字圣教序》主要内容简介:唐代玄奘取经归来,便始翻译经文。唐太宗亲自作序,太子李治为其作记。后来,长安弘福寺僧人怀仁从唐内府所藏王羲之行书遗墨中集字,将太宗序、太子记以及太宗答、太子笺答、玄奘所译心经等五种集出。高宗咸亨三年(公元六七二年)由诸葛神力勒石,朱静藏镌刻,将其共刻一石而立。此碑计三十行字,行八十三字至八十八字不等,碑高三米多,宽一点四米多,碑首刻有七佛像,因而此碑又名“七佛圣教序”。现此碑存于西安碑林。王羲之圣教序书法作品《圣教序》全名《大唐三藏圣教序》,由唐太宗撰写。后由沙门怀仁从王羲之书法中集字,刻制成碑文,称《唐集右军圣教序并记》,或《怀仁集王羲之书圣教序》,因碑首横刻有七尊佛像,又名《七佛圣教序》。怀仁集王《圣教序》有着深厚的历史人文背景,即初唐崇王风尚和唐代自上而下的尚法书风,对唐代佛教的兴盛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怀仁收集王羲之墨迹,采用假借、放大缩小等方法组合、编排而成,碑文具有字数多、字体多、碑刻水平高等特点,是现存碑刻中研究王羲之书法的重要载体,成为后人学习王字的范本

上一篇:子网掩码计算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