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新一代空间站舱外航天服是什么样的?总体来看,这种衣服有何特点?
航天服,是指宇航员离开母船,进入外层空间或其他行星时穿戴使用的个人防护装备,按使用环境分为轨道舱外服和星际舱外服。为宇航员提供安全有效的环境保护,密闭空间环境控制和生命保障,相当于一架小飞机。与普通飞机不同,航天服具有独特而重要的功能——工效保障。也就是说,有必要确保宇航员能够在穿着太空服的条件下完成舱外活动。航天员在空间站中的舱外活动属于在轨舱外活动。他们面临着300~450km高度的空间环境,即真空、失重、90分钟内±120℃的冷热交替、阳光面和黑暗面之间巨大的温差,甚至还有微流尘埃/碎片和空间辐射的风险。在此之前,宇航员必须穿复杂的宇航服才能进行航天员出舱工作。为了保证宇航员在复杂的空间环境中维持正常的生活活动和体外操作,体外服务应具有五个基本功能:环境保护、生命保障、人体工学支持、通信支持和安全保障。空间站的舱外服属于轨道基舱外服,即舱外服在进入轨道后不会返回地面。在其生命周期内,舱外服将在轨道上进行维护和维修,以确保良好的条件和舱外活动的完成。根据张万欣的说法,在神舟七号发展的基础上,改变了宇航服的结构布局,以满足空间站任务中航天员活动的需要,提高了宇航服的使用寿命和人员服务能力。它具有更长的使用时间、更高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更好的机动性以及更好的测试和维护能力。随着新一代太空站外航天服的改进,一套外航天服可以根据尺寸大小调整到能满足1.6米至1.8米的高度,也可以根据宇航员的身体大小调整到能满足所有宇航员穿着修理工的要求,降低了站位向上负荷的重量和占用空间。它重达130公斤,但穿上和脱掉都很容易。训练有素的宇航员可以在大约5分钟内穿上并起飞。舱外航天服可以将宇航员的身体与恶劣的太空环境隔离,并为他们提供与地球相当的环境。舱外服的背部装有便携式生命维持系统,可以提供包括氧气在内的各种生命条件。
我国舱外航天服上新了,新舱外航天服有哪些亮点?
新舱外航天服有三个亮点:1、宇航服更轻。2、穿戴更便捷。3、不但可以在航天服内饮水,还可以吃东西。1、宇航服更轻:传统的宇航服为了抗极低极高的温差,宇宙射线,宇宙真空状态,一般都设计的很重,一般都200多千克,而我国的新款宇航服只有150公斤,不但比原来早起的宇航服更轻,因为是金属纳米材料制成,所以具有更好的抗温差,抗射线,抗真空外环境的特性,所以新版的航天服更精致,更小的体积和重量还方便收纳,十分的方便。2、穿戴更方便:这是因为新版的航天服在膝盖部位,肩部,腰部,头部有接口,可以把这些接口先拆分开再逐步的穿上,所以穿起来更加的便捷,而旧版的航天服只有背部一条特制的拉链,可以说是需要在另一个人的协助下,宇航员要从背部的拉链口钻进去。现在新版的航天服,只要熟练掌握,15分钟就可以独自成功的穿戴好。宇航服的接口应用的是液压三重锁扣系统,密闭性极其良好,只要穿戴好,效果和整体一体化的宇航服效果一模一样。3、不但砸航天服内可以饮水,还可以吃东西。这是在空间站外的作业一次就起码6个小时,而且舱外的工作量又巨大,以往宇航员都是空着肚子,忍受着饥饿完成作业,而现在宇航服内就设计了两条管子可以解决这个问题,一条是喝水,渴了就可以喝水,也可以根据自己喜好换成茶水,快乐,芬达,果汁都行,吸水的管子的旁边是另外一条管子,宇航员只需要在宇航服里轻轻的一吸这根管子,就有条状的食物进入口内,柔软又美味,十分的便捷好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