缢死是什么意思
缢死,俗称吊死,是指以绳索将人的脖子吊在半空而死亡的方法。缢死,属于绞刑的一种,比起活埋、火焚、等残酷折磨犯人身心的行刑方式来说,绞刑能很快致人死命,不会出现恐怖、血腥场面,并保留完整尸体。因而,绞刑是绝大多数古代文明民族常用极刑之一。上吊会导致脑和全身器官造成严重损害,但由于吊绳的厚度、身体的重力和时间长度不同,损伤程度也有所不同。缢死与勒死的区别缢死一般情况下是死者本人的个人行为,即使用绳子之类的东西套在颈部,通过自己的身体力量止息而亡,缢死是本人行为。而勒死形式差不多,但性质不同,勒死一般情况下是借助于外力作用套住颈部同样的止息而亡。大部分是犯罪分子所违法行为。
缢的意思
缢(缢)yì(一)⒈ 吊死,用绳子勒死:缢杀,自缢。统一码缢字UNICODE编码U+7F22,10进制: 32546,UTF-32: 00007F22,UTF-8: E7 BC A2。缢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缢字收录于 现通表 。缢 yì〈动〉(1) (形声,从糸( mì),益声,从糸,与丝绳有关,本义:吊死)。(2) 同本义 [hang]。缢,绞也,——《说文》,段注:“绞缢必两股辫为之,…缢死必两股为之,以其直悬也,故亦谓之经”。十四年春,孔达缢而死。——《左传·宣公十四年》莫敖缢于荒谷。——《左传·桓公十三年》自缢于庭树。——《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3) 又如:缢死(用绳索,布条等套绕颈上挂于高处气绝而死。也称吊死);缢鬼(吊死者的鬼魂)。(4) 用绳子勒颈绝气而死 [strangle]。缢而弑之。——《左传·昭公元年》缢即气绝。——清· 方苞《狱中杂记》缢加别械。(5) 又如:缢杀(勒人之颈使之死)。
缢蛏怎么读 缢蛏的读音和介绍
1、缢蛏拼音:[yì chēng]。蛏子,学名缢蛏,属软体动物,是双壳纲帘蛤目贝类动物,生活在海洋之中,为常见的海鲜食材。贝壳脆而薄呈长扁方型,自壳顶到腹缘,有一道斜行的凹沟,故名缢蛏。
2、宁波沿海一带多滩涂,对养殖蛏子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是宁波大众海特产,宁海长街一带,面临三门湾,常年有大量淡水注入,海水咸淡适宜,饵料丰富,涂质以泥沙为主,因而蛏子生长快,个体大,肉嫩而肥,色白味鲜,故得名长街蛏子。
蛏怎么读音
蛏,这个字读作chēng,是竹蛏科竹蛏属动物。蛏(chēng)子 razor clam为海产贝类。软体动物。介壳两扇,形状狭而长,外面蛋黄色,里面白色,生活在近岸的海水里,也可人工养殖,肉味鲜美。有缢蛏、竹蛏等种类。chēng ,在闽南语里读音类似“摊”,在瓯语里读音类似“青”。蛏子常见於潮间带的泥沙中(尤其在温带)。壳窄长,剃刀状,长可达20公分(8吋)。蛏子适宜生长于海水盐度低的河口附近和内湾软泥海涂中。养殖蛏子要选择风平浪静、潮流畅通,常有淡水注入的港湾或平坦的滩涂,底质以泥质或泥略带沙为宜。在开春清明前后播苗,一般人工养殖在8个月左右即可起捕,(此时平均每公斤在80只左右).如果是自然种植的话,差不多要9到10个月,每公斤要100只左右。蛏子按养殖时间长短,又分为一年蛏、二年蛏、三年蛏。蛏造句如下:1、把一条被冰冻的带鱼放回海里。2、少吃肉类、海鲜类等油峨荤腥食昌,如鹅肉、虾、鸡肉、蟹、带鱼、黄鱼。3、羊肉、狗肉、牛肉、鸡肉及鳝鱼、鲢鱼、鲤鱼、带鱼、虾等肉鱼类;4、盛产黄鱼、带鱼、鲳鱼、墨鱼、弹涂鱼和梭子蟹、蝤蛑、蛏子、对虾等,是一个鲜活的`经年收获的海湾。5、带鱼去处理间的路上,他偶然撞见了第二个渔夫,带着一吊串小鲦鱼。6、我们的主要产品包括冷冻鲭鱼,冻沙丁鱼,冻鲣鱼,冻带鱼等各种海产品。7、红烧带鱼,酱爆茄丁,蔬菜汤,米饭。8、密封圈与阀体有机结合为一体,阀座法兰密封面采用三道o形圈加一道真空带鱼管道法兰连接,达到良好的密封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