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枝汤和麻黄汤的区别
1、麻黄桂枝汤可以有效的治疗内湿引起的风寒,或者四肢关节出现疼痛的现象。而且,麻黄汤还可以有效的消除身上的水肿症状,在春季干燥的季节可以很好的起到润燥功效;
2、桂枝汤可以治疗解肌发汗,调和营卫。治外感风寒,发热恶风,头痛项强,身痛有汗,鼻呜干呕,苔白不渴,脉浮缓或浮弱。现用于感冒,流行性感冒等见上述症状者;
3、麻黄汤与桂枝汤最大的区别是有汗和无汗。无汗是因为风寒束肺,腠理紧闭,视为麻黄汤。有汗是因为毛皮司开阖的功能被破坏,所以汗若有若无,则为桂枝汤。
比较麻黄汤和桂枝汤在临床应用上的异同点。
【答案】:麻黄汤和桂枝汤同属辛温解表剂,都可用治外感风寒表证。麻黄汤中麻、桂并用,佐以杏仁,发汗散寒力强,又能宣肺平喘,为辛温发汗之峻剂,主治外感风寒所致恶寒发热,无汗而喘之表实证;桂枝汤中桂枝、白芍并用,佐以生姜、大枣,发汗解表之力逊于麻黄汤,但有调和营卫之功,为辛温解表之和剂,主治外感风寒,营卫不和所致的恶风发热而有汗出之表虚证。
麻黄桂枝汤简介
目录 1 拼音 2 明·方贤著《奇效良方》:麻黄桂枝汤 2.1 处方 2.2 功能主治 2.3 麻黄桂枝汤的用法用量 2.4 摘录 3 《三因》卷九:麻黄桂枝汤 3.1 麻黄桂枝汤的别名 3.2 处方 3.3 制法 3.4 功能主治 3.5 麻黄桂枝汤的用法用量 3.6 摘录 4 《医方类聚》卷五十三引《神巧万全方》:麻黄桂枝汤 4.1 处方 4.2 制法 4.3 功能主治 4.4 麻黄桂枝汤的用法用量 4.5 摘录 5 《痘疹仁端录》卷十三:麻黄桂枝汤 5.1 处方 5.2 功能主治 5.3 麻黄桂枝汤的用法用量 5.4 摘录 6 《普济方》卷一四七引《保生回车论》 6.1 方名 6.2 组成 6.3 主治 6.4 麻黄桂枝汤的用法用量 6.5 制备方法 7 《保命集》卷中 7.1 方名 7.2 麻黄桂枝汤的别名 7.3 组成 7.4 主治 7.5 麻黄桂枝汤的用法用量 7.6 制备方法 7.7 附注 8 《幼幼集成》卷三 8.1 方名 8.2 组成 8.3 功效 8.4 主治 8.5 麻黄桂枝汤的用法用量 附: 1 古籍中的麻黄桂枝汤 1 拼音 má huáng guì zhī tāng 2 明·方贤著《奇效良方》:麻黄桂枝汤 2.1 处方 柴胡(三钱) 芍药(二钱半) 桂枝(去皮.一钱半) 甘草(炙.一钱半) 黄芩(一钱半) 半夏(一钱三分) 人参(一钱) 2.2 功能主治 治伤寒六七日,发热微有恶寒,表证未解者。 2.3 麻黄桂枝汤的用法用量 上作一服,水二钟,生姜五片,大枣二枚,煎至一钟,食远服。 2.4 摘录 明·方贤著《奇效良方》 3 《三因》卷九:麻黄桂枝汤 3.1 麻黄桂枝汤的别名 加味麻黄汤 3.2 处方 麻黄(去节,汤浸,焙干)3分,桂心3分,白芍药3分,细辛(去苗)3分,干姜(炮)3分,甘草(炙)3分,半夏(汤洗7次)半两,香附(炒去毛)半两。 3.3 制法 上为锉散。 3.4 功能主治 外因心痛,恶寒发热,内攻五脏,拘急不得转动。 3.5 麻黄桂枝汤的用法用量 加味麻黄汤(《得效》卷四)。 3.6 摘录 《三因》卷九 4 《医方类聚》卷五十三引《神巧万全方》:麻黄桂枝汤 4.1 处方 麻黄1两(去根节),桂枝1两,赤芍药1两,甘草半两(炙微赤,锉),杏仁1两(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 4.2 制法 上为末。 4.3 功能主治 太阳病脉浮紧,无汗,发热身痛,89日不解,表证仍在,复发汗,服汤已微除,其人发烦目瞑,剧者必衄。又大汗后似疟者。 4.4 麻黄桂枝汤的用法用量 每服4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大枣3枚,煎至5分,去滓热服,不拘时候。 4.5 摘录 《医方类聚》卷五十三引《神巧万全方》 5 《痘疹仁端录》卷十三:麻黄桂枝汤 5.1 处方 麻黄、桂枝、赤芍、杏仁、甘草、当归、牛蒡、黄连、黄芩、川芎、蝉蜕、蚕蜕。 5.2 功能主治 发汗。主痘疹,身痒咳嗽。 5.3 麻黄桂枝汤的用法用量 水煎服。 5.4 摘录 《痘疹仁端录》卷十三 6 《普济方》卷一四七引《保生回车论》 6.1 方名 麻黄桂枝汤 6.2 组成 麻黄2两(去根节),桂枝1两,葛根3两,芍药3两,甘草1两(炙紫色)。 6.3 主治 伤寒。 6.4 麻黄桂枝汤的用法用量 每服4钱,以水1盏半,加生姜5片,大枣2枚,同煎至7分,去滓温服,日3服,夜1服。 6.5 制备方法 上为粗末。 7 《保命集》卷中 7.1 方名 麻黄桂枝汤 7.2 麻黄桂枝汤的别名 麻黄黄芩汤 7.3 组成 麻黄1两(去节),甘草3钱(炙),桃仁30个(去皮尖),黄芩5钱,桂枝3钱。 7.4 主治 疟病,头痛项强,脉浮,恶风无汗,发于夜间者。 7.5 麻黄桂枝汤的用法用量 每服半两,水1盏半,煎至1盏,温服,迎发而服。 7.6 制备方法 上为细末。 7.7 附注 麻黄黄芩汤(《校注妇人良方》卷十四)。 8 《幼幼集成》卷三 8.1 方名 麻黄桂枝汤 8.2 组成 净麻黄2钱,柳枝1钱2分,桂枝1钱2分,片黄芩1钱,光桃仁15粒,炙甘草1钱,大生地1钱,鲜红花5分,葱白1茎。 8.3 功效 发散血中风寒。 8.4 主治 夜疟,血分有邪。 8.5 麻黄桂枝汤的用法用量 水煎,热服。 古籍中的麻黄桂枝汤 《专治麻痧初编》:[卷三朱氏《痘疹传心录》]附治验 疹尽出,客冒风寒,没早,喘胀,不治。亦有急用麻黄桂枝汤而疹复见愈。一儿元月发疹身肢隐见不振,而头面... 《医学纲目》:[卷之十六·心小肠部]心痛 或温利之。温散,谓治身受寒气于外者,如陈无择麻黄桂枝汤,治外因心痛之类是也。(方见表条。)温利,谓... 《续名医类案》:[卷二十八·小儿科]疹 ,浑身变青紫,烦躁闷乱,喘胀,欲出不出,急用麻黄桂枝汤加葛根以升发之,得冷汗微出而愈。一儿疹半出,... 《症因脉治》:[卷三肿胀总论]外感肿症 【寒湿身肿之治】恶寒身痛,先宜温经散湿,冬月麻黄桂枝汤,余月羌独败毒散。湿气壅滞者,胜湿汤。肺经伤... 《普济方》:[卷一百四十七伤寒门]伤寒杂治(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