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夕兵

时间:2024-11-22 00:45:45编辑:流行君

李夕兵的主要贡献

1983年7月毕业于中南工业大学采矿专业,1992年9月在该校获博士学位,现任中南大学资源与安全工程学院教授。李夕兵教授多年来一直从事岩石破裂与岩石动力学方面的教学与科研工作曾在美国密苏里大学岩石力学与爆炸研究中心和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防护技术研究中心从事访问合作研究。在冲击、爆破破岩、岩石动态试验技术、岩体灾害发生机理及防护、冲击机械系统力学等领域有较深入的研究,并作出过一些创新性成果。通过对不同类型矿岩介质进行不同加载条件下的能量耗散规律的研究,建立了无用耗散小、能量利用大为目标的加载体系。提出了岩体动力滑移准则和压电岩体中应力波和电磁波同时存在相互耦合的理论。研制了能进行不同加载波加载的岩石能耗与动力测试实验机。改变了传统的矩形波加载,创造性地提出了似钟形波加载,从而根本上消除了国内外一直未能解决的严重影响岩石动态实验精度的P—C振荡,这一成果获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二等奖(排名第一)。

李夕兵的成就荣誉

师从中国工程院院士古德生教授和世界著名采矿专家D.A.Summers教授。主要学术成果:著有《岩石冲击动力学》等著作,获第九届中国图书奖;有关研究成果7次获省部级奖励,含国家教委科技进步(甲类)二等奖、湖南省科技进步二、三等奖、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一等奖、三等奖等,并获1996年度“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第五届“中国青年科技奖”和第三届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作为项目负责人或主研人,先后主持10多项国家及省部级科研课题,并多次荣获国家及省部级奖励,现已出版著作4本,其中与古德生院士合著的《岩石冲击动力学》获第九届“中国图书奖”,主编的部级重点规划教材《岩石地下建筑工程》已在一些高校使用,并获得好评。累计在二十多种国内外知名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100余篇。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近50篇论著,10多篇论文先后被国外权威刊物摘录。李夕兵同志学风严谨,踏实肯干,多年来一直坚持在国内科研、教学第一线工作。 国家科技奖获得情况:1.2004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金属矿床开采矿岩致裂与控制技术研究及应用(排名第一) 2.2007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隐患金属矿产资源安全开采与灾害控制技术研究(排名第一) 3.2009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磷化工全废料自胶凝充填采矿技术(排名第一) 4.2012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海底大型金属矿床高效开采与安全保障关键技术(排名第二)

中南大学的现任领导

校长田红旗,常务副校长胡岳华,副校长有陈春阳、周科朝、朱学红、陈翔、郭学益、陈立章。中南大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位列国家“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A类“、“985工程”、“211工程”。中南大学由原湖南医科大学、长沙铁道学院与中南工业大学于2000年4月合并组建而成。原中南工业大学的前身为创建于1952年的中南矿冶学院,原长沙铁道学院的前身为创建于1953年的中南土木建筑学院,两校的主体学科最早溯源于1903年创办的湖南高等实业学堂的矿科和路科。中南大学师资力量:截至2021年5月,学校有中国科学院院士1人,中国工程院院士15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30人,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26人,“973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19人(其中青年项目2人),教授及相应正高职称人员1884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412人,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1个。 学校有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30人,新世纪优秀人才162人,教育部高校青年教师获奖者4人,百千万人才工程19人, 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24人,国家级教学名师5人,国家教学团队8个,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1人,近一届教育部教指委委员40人。以上内容参考:中南大学官网—学校领导

中南大学领导班子成员

校长:李建成常务副校长:陈翔副校长:郭学益、陈立章、柴立元、何军、蒋丽忠、黎志宏校长助理:李劼、李夕兵中南大学党委领导名单党委书记:易红党委副书记:李建成、蒋建湘、彭立威、黄健陵、李景升、付刚华纪委书记:彭立威党委常委:马跃如、付刚华、李建成、李景升、何军、陈翔、陈立章、易红、柴立元、郭学益、黄健陵、彭立威、蒋丽忠、蒋建湘、黎志宏其中校长:李建成,男,1964年12月出生,汉族,中共党员,研究生,博士,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校党委书记:易红,男,1963年4月出生,汉族,中共党员,研究生,博士,教授。

上一篇:马克笔手绘效果图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