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侃惜谷

时间:2024-11-21 14:22:05编辑:流行君

陶侃惜谷的故事是什么?

《陶侃惜谷》原文及翻译如下:原文:陶侃尝出游,见人持一把未熟稻,侃问:“用此何为?”人云:“行道所见,聊取之耳。”侃大怒诘曰:“汝既不田,而戏贼人稻!”执而鞭之。是以百姓勤于农植,家给人足。译文:陶侃曾经外出游玩,看到人拿着一把还成熟的稻穗,陶侃问:你为什么用这个呢?那坏说:我走在路上看见的,姑且取来玩玩罢了。陶侃非常生气地说:你既然不种田,还随意戏弄别坏的庄稼,抓住那人用鞭子抽打。因此老百姓都勤恳地耕地,家家生活宽裕,坏坏丰衣足食。作者简介司马光,字君实,号迂叟,汉族,陕州夏县涑水乡人,世称涑水先生,北宋史学家、文学家。宋仁宗宝元元年,进士及第,累迁龙图阁直学士。宋神宗时,反对王安石变法,离开朝廷十五年,主持编纂了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以“日力不足,继之以夜”自诩,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历来受人景仰。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稽古录》、《涑水记闻》、《潜虚》等。以上内容参考百度汉语-《陶侃惜谷》

陶侃惜谷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陶侃惜谷》告诉的道理如下:《陶侃惜谷》这个故事体现了陶侃珍惜粮食,珍惜劳动成果,正直、重视农耕,爱护农业生产,保护农民利益的品质。一粒粮食,从春天的播种到夏天的成长,再到秋天的收割,都浸泡着农民伯伯辛劳的汗水。要尊重弄民伯伯的劳动成果,就要珍惜粮食。节约粮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五千年来经久不息。节约粮食,端牢人民饭碗,我国人口众多、地子薄的现状并没有得到彻底改变,应当树立粮食危机感,厉行节约。节约粮食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浪费是可耻的行为。故事介绍陶侃曾经外出游历,看到一个人拿着一把没熟的稻穗,陶侃问:“拿这些东西干什么?”那人说:“我走在路上看见的,随便取来玩玩罢了。”陶侃非常生气地对他说:“你既不努力种田,竟然还为了玩乐而破坏农民的庄稼!”于是陶侃就把那人抓起来用鞭子打。因此老百姓都勤恳耕种,家家生活宽裕,人人丰衣足食。

上一篇:哪个品牌的护肤品好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