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歇斯底里?
歇斯底里(hysteria)一词,来自于古希腊的医疗典籍,当初的学者以为: 只有女性才会出现歇斯底里(包括转化症与解离症)的症状, 他们并认为:歇斯底里是由于子宫在体内乱跑,移开原本该有的位置所造成的。 从字源上来看,hyster-这个字首,就是子宫的意思。 到了公元两世纪,伟大的医学家盖伦(Galen)大力驳斥此种说法,认为子宫不可能在体内乱跑。 盖伦并郑重宣称,歇斯底里的真正原因,是子宫内的分泌物异常囤积所造成的。 此后一千多年,各种关于子宫是如何产生歇斯底里的理论一一被提出来讨论, 直到十七世纪,一位英国医师Thomas Willis才开始怀疑: 跟歇斯底里有关的,说不定不是子宫,而是脑子。 此后两百年,人们的观念渐渐变了,脑部疾病说开始占上风。 到了十九世纪,人们已经相信:重大情绪 *** 会诱发歇斯底里。 当时,有位法国学者Charcot就宣称,歇斯底里是大脑的功能性疾病,而非器质性病变,因为他发现: 催眠亦可以引发类似的症状。Charcot的理论传给了他的弟子Ja。 Ja宣称:歇斯底里是心灵功能的解体,导致原本统整的思想、情绪、行为、人格产生分裂。 后来,弗罗依德Freud前来请教Charcot,见识到催眠与歇斯底里的关系。 回去后,Freud便建构了他的理论, 他宣称:患者幼年时期,一些跟情绪有关的重大冲突被意识压抑(repression)到潜意识中, 才造成歇斯底里。 Freud认为这些冲突都是跟性有关,而Ja则扩大了冲突的范围。 这样的理论,在一次世界大战中,许多历劫归来的军人都发生歇斯底里,因此得到支持。 至今,尽管歇斯底里一词已经不再被使用,但他的致病理论则保留下来了。 唯一较为特殊的,是1961年Kreschmer提出的理论。 他认为解离现象是正常心理的机转之一,健康者在面对压力时,也会出现类似的症状, 但症状很快就能消解。而那些症状会慢性化为解离症的人, 是因为受到习惯化与自我增强(有secondary gain)的结果。 不过,这理论仍缺乏证据支持,有待近一步研究。 患 者 将 其 不 能 解 决 的 矛 盾 悄 绪 , 不 安 或 忧 虑 , 透 过 其 潜 意 识 的 力 量 , 化 为 各 种 身 体 上 或 精 神 上 的 病 征 , 藉 以 逃 避 其 所 面 对 的 困 难 , 或 藉 以 引 人 注 意 。 歇 斯 底 里 症 病 征 紧 多 怪 异 患 者 将 其 不 能 解 决 的 矛 盾 悄 绪 , 不 安 或 忧 虑 , 透 过 其 潜 意 识 的 力 量 , 化 为 各 种 身 体 上 或 精 神 上 的 病 征 , 藉 以 逃 避 其 所 面 对 的 困 难 , 或 藉 以 引 人 注 意 。 歇 斯 底 里 症 病 征 紧 多 怪 异 , 事 实 上, 任 何 人 所 能 想 像 到 的 身 体 上 或 精 神 上 的 病 征 , 都 可 以 是 歇 斯 底 里 症 的 病 征 , 例 如 : 失 明 , 失 聪 , 全 身 或 局 部 麻 痹 或 瘫 痪 , 抽 搐 , 痉 挛 , 失 忆 , 痴 呆 , 怪 动 作 , 身 体 任 何 部 位 的 疼 痛 或 奇 异 感 觉 , 厌 食 或 狂 食 , 多 重 性 格 等 。
参考: .knowledge.yahoo/question/?qid=7006041800942
歇斯底里
【本文内容主要整理自Sawbones,一个戏说医学史上各种不靠谱疗法的播客。笔者整理的过程中也有参考一些资料添油加醋一番。本文仅供娱乐,请勿将里边的内容作为医疗参考。】
歇斯底里这个词是洋文hysteria的音译,它现在的意思意思是形容人抓狂暴走的状态。你可知道这个词本来是指一种只有女人会得的病?你可知道这种病其实并不存在?这篇文章讲的就是这种“病”的历史,顺便看看外国人的祖先是多蠢多有偏见。这篇文章不太好整理,因为内容太蠢而且涉及性别歧视。女性朋友看了估计会生气,不过起码你看完后就更不愿意穿越到古代了。
公元前1900年的埃及纸草文里记载了女人会有一种精神不稳定的焦虑易怒的情况发生,并且认为这是一种疾病。这种病被称作hysteria是发生在古希腊,上节讲鸦片时我有大致提了一下。古希腊医学理论认为子宫是可以在身体里自由移动的,hysteria这个词就是“移动的子宫”的意思。子宫到处乱跑,所以女人心神不宁歇斯底里了。
其实子宫是不会在身体里到处跑的,这个不用我解释。不过古希腊人就是这么认为的。哲学家柏拉图认为子宫是循着气味到处跑的,他说子宫其实是“动物身体里的动物”。所以你可以用带着好气味的东西把子宫吸引到好的位置去。
到了公元二世纪的罗马,盖伦(又出镜了)说女人有这个问题,是因为她们没能从“女性精液”(别问我这是什么玩意,鬼知道)中解放出自己来。后来这种病又被叫做“寡妇病”,因为观点认为,歇斯底里是性生活不足导致的。所以,作为发过希波克拉底誓言的医生,你需要帮寡妇们解除困境,该干什么你懂的(妈的啥玩意嘛)。人家还有一个专业术语,叫骨盆按摩。基本观点是如果女人没有性生活,她的子宫就会很难过,于是在身体里到处跑,于是就歇斯底里了。
也有完全相反的观点,同时代的另一个名医索兰纳斯就认为跟性生活没关系,只要洗洗澡按按摩逛逛街吃点巧克力啥的就好了。他还认为子宫不会乱跑(只是偶尔会),不过他的观点没有成为主流。
嗯其实古代的医生没那么恶心,他们只会用手,而且的确只是为了治病,别想歪了。
中世纪。你可以用芳香的东西擦下体,味道好了,歇斯底里也就好了。
如果你的歇斯底里用了各种方法都没治好,那么我们有充分的理由认为你是被魔鬼占据了,这时我们需要对你进行驱魔,如果驱不动,我们也许需要把你烧掉。
歇斯底里作为一个“病”,它的定义不可谓不广泛。只要行为“不对”,就可以归为歇斯底里症。神经质,头晕,失眠,肌肉痉挛,易怒,性冷淡,性饥渴,厌食,暴食,或者“爱惹麻烦”,这些都算。其实换句话说,只要男人对你不满意,就可以给你一顶歇斯底里的帽子。歇斯底里就是男权社会控制女人的一种方式。
实际上女性确实更容易发生生理性精神状态失调,比如月经期,产后,更年期,但这些其实并不是歇斯底里这个“病”的来源,这个病就是来自男人想控制女人。一些真正的生理性疾病,例如癫痫,也被归入了歇斯底里。女人本来就比男人低级,所以一种精神疾病就够了。
虽然“子宫会移动”这个说法后来不流行了,但用性高潮治疗歇斯底里一直是主流。
1600年代一个著名英国医生认为女性高潮是基本不可能的,因为你需要同时按摩小腹并且拍击前额,这个动作难度太大了,只有体操运动员才能做到。另一个医生做出论断,说所有的女人都会得歇斯底里。
1800年代人们对歇斯底里的认识得到了进一步扩展,认为现代社会生活压力增大也是歇斯底里的病因,于是各个社会都以诊断出更多的歇斯底里为荣,因为这说明他们的社会更摩登。
虽然社会是越来越摩登了,但人们的认识还是没啥变化,1859年一个法国医生列出了75种歇斯底里症状,还说这个列表远远不完整。
基于性高潮可以治疗歇斯底里的理论,在1860年以后,人们发明了很多促进女性高潮的方法。比如说一开始有一种往阴道里灌水的工具。1869年美国人发明了蒸汽动力的震动台,就是一张大桌子伸出一个可以震动的球,然后你可以把人捆绑固定在上面。1880年又有人发明了电池驱动的震动器,说是一个用手解决病人需求实在太累关节都要坏掉了的医生发明的。
1890年,弗洛伊德说这个病治起来不一定需要这么麻烦,我们可以用对话疗法。这就是心理咨询的始祖。心理咨询对于一部分焦虑的人还是有帮助的,所以弗洛伊德可能的确帮到了一部分女性。当然弗洛伊德对歇斯底里的认识一样不靠谱,能帮上忙也是他走运。
买不起电池震动棒的,你可以去骑骑马,坐坐车,或者拼命摇摇椅,来减轻你的症状。你还可以买一个电子马鞍,它的工作原理和便利店门口的电子儿童摇椅是一样的。
到1900年代各种震动机器都问世了,但这些设备都是“医疗器械”,是不可以在家里乱用的。1920后这些东西开始在色情内容中出现,到1952年,美国精神病协会终于说话了,说这个歇斯底里嘛其实不是一种病,于是这个故事就可以结束了。
直到2009年,阿拉巴马的法令还一直有规定,震动器械只可作医疗用途,购买的时候要填保证书,否则不卖给你。
其实也有男人被诊出歇斯底里的,不过极少,历史上加起来只有十来个吧。
歇斯底里病的病因
歇斯底里的病因
歇斯底里症患者都有歇斯底里性格,感情丰富、多边,容易感情用事,而且情感反应强烈、夸张,对事物的认识容易从一个极端跳到另一个极端。另外,这种性格容易受暗示,对己对人好猜疑、多心。
歇斯底里性格的人还有过多的幻想,自己往往分不清所讲的哪些话是真的,哪些话是假的。这种人喜欢听人赞扬,爱己胜于爱人,过于自私,喜欢炫耀自己的才能、美貌,同时也爱羡慕、嫉妒别人,喜欢说大话,好哗众取宠。
歇斯底里症的基础是特定的气质与性格,而发作的客观原因是环境的刺激。有个女病人每次发作时,都感到眼前火光熊熊,楼梯折断。原来这个女病人家中曾遇到一场大火,并烧死了一个女佣人。所以每当发作都出现当年遭受创伤的情景与体验。这种病人在生病前遇到较大的情感刺激,如亲人突然亡故、家庭夫妻不和、婚姻破裂、失恋、失学、邻里纠纷、与领导不和或事业上的失败,加上病人不能正确的总结原因,造成大脑高级神经活动的过度紧张而致病。
歇斯底里症实际上是一种精神情绪的发泄,是一种社会逃避行为。病人一旦觉得承受不住社会的种种压力,就“逃进病中去”,从而得到别人的同情、关心、谅解。在极端残酷的战中时期,有些士兵容易发生肢体瘫痪的歇斯底里症。而战争一结束,大部分人不治自愈。有一个病人从小丧母,在参观了幼儿园之后,突然像孩子似的在床上爬,吐舌头。当他在一旁听别人说,孩子要尿尿的,他也把小便尿在床上。这实际上是一种需要得到别人爱抚的“装病”。有些病人发病具有表现性,亲朋在出兵侵犯而发作得更厉害。如一个男人两腿不能行走,有人在时连腿都不能动,一碰就大叫,但到了半夜竟然能够下床去倒水喝。故护理这种病人人不宜太多,更不能给他不良的暗示。过渡的照顾、过多的提供享受条件也不利于病情的改变。一旦病情转好,就应该鼓励他们做些正常的家务活,并投入工作。
请问歇斯底里是一种病症吗?
歇斯底里,英文hysteria,是一种常见的精神障碍,又称癔症,其临床表现多种多样,故有人称其为“疾病模仿家”。其具体表现形式如下:
●癔症性意识障碍
主要表现意识朦胧状态,即病人突然发生的意识范围缩小,言语可反映出其精神创伤内容,而对外界其他事物却反应迟钝,历时数十分钟,然后自行停止,恢复后对发病经过通常不能完全回忆。
●癔症性情绪障碍
主要表现为情绪爆发,在遭到精神刺激后突然发生哭喊吵闹、捶胸顿足、撕衣毁物、碰壁撞墙。有人围观时表现更为剧烈,历时数十分钟后可自行缓解,事后部分遗忘。
●癔症性遗忘
表现为受精神刺激后,患者对所经过的一段时间的部分内容遗忘,而那一段经历或那一类事件对病人来说往往是创造性的、令人痛苦的。
●癔症性漫游
患者在白天突然从家中或工作场所出走,出走地点可能是以往熟悉和有情感意义的地方,外出时能进行基本的自我料理和社会交往,一般历时数小时至数天,开始和结束都是突然的,清醒后对发病经过不能回忆。
●癔症性感觉障碍
精神刺激后,或对一般的声、光刺激难以忍受,或对刺激的感觉性降低或缺失。有的还表现为突然失明、耳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