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国沙皇

时间:2024-11-21 01:20:18编辑:流行君

沙皇亚历山大一世是如和死的。

沙皇亚历山大一世死因成迷题亚历山大一世是俄国历史上最著名的沙皇之一。他之所以有名,不仅因为他曾经三次打败野心勃勃的拿破仑,而且还因为在他的人生经历中充满了神秘和离奇。有人称他是“俄国历史上的两面神”、“北方的斯芬克斯”、“王座上的演员”,普希金则认为他是“一位懦弱而狡猾的君主”。密谋杀父夺位登基亚历山大出生于1777年12月12日(俄历),他的祖母是俄国著名女沙皇叶卡捷林娜二世。叶卡捷林娜二世很疼爱亚历山大,但对他的要求也很严格。每天早晨,祖母都要求亚历山大在低于15摄氏度的房间里开着窗户洗冷水澡,以磨炼他的意志。在他6岁时,祖母将家里的女保姆赶走,找了12名家庭男教师教育他,以造就他威猛、坚定的性格。亚历山大的父亲保罗大公(1796—1801年任沙皇)狂躁霸道,粗鲁愚钝。保罗在当政时期暴虐蛮横,喜怒无常,就连亚历山大也成了受害者。他对父亲惟命是从,做任何事都要请示,就连自己的时间也不能自主支配。父亲要随时召见他,让他汇报一些琐事的细枝末节,而且在半数情况下,他会因不称职而遭到训斥。渐渐地,亚历山大结交了一些有实权的朋友,他们都对沙皇保罗的统治不满,常常在一起商量如何废除妨碍自由的桎梏,实现全体公民的平等,建立公正博爱的社会。随着保罗自负、狂躁的升级,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反对他,并着手策划推翻他的统治,扶植亚历山大即位。1801年3月11日夜,政变开始。反对党冲进沙皇寝室,将保罗杀死。当夜,亚历山大躲在一个套间里,战战兢兢地守在妻子身旁。当父亲被杀的消息传来时,他嚎啕大哭。虽然父亲是死于他人之手,但自己是这样期望的,因而心里充满了负疚感。反对党的首领进来对他说:“行了,别耍孩子气了,登基去吧!”就这样,亚历山大成了新的沙皇。屡次打败拿破仑19世纪初,雄心勃勃的拿破仑一心想称霸欧洲。1812年9月,拿破仑发动了对俄国的进攻,攻占莫斯科。起初,拿破仑军队势如破竹,但随着隆冬的到来,法军缺少住所和补给,拿破仑无意再战,决定向亚历山大求和。亚历山大对拿破仑的要求不予理睬,决心将战争进行到底。拿破仑不得不撤出莫斯科,亚历山大命令俄军全线追击,法军伤亡惨重。拿破仑第一次尝到了失败的滋味。然而,拿破仑的噩梦才刚刚开始。1813年3月26日,亚历山大接替病重的陆军元帅库图佐夫,亲自率军从维尔纽斯出发,向边境推进,在莱比锡与拿破仑展开了一场生死决战。战场上弹片横飞,炮声震天。亚历山大整天不离战场,左右侍卫劝他躲避一下,他说:“这里的枪弹不会射中我。”他通过望远镜能清楚地看到拿破仑的灰色大衣和宽大的军帽。有一次,亚历山大策马向前,刚走几步,一颗炮弹就落在他刚才站立的地方,将他的随从炸成重伤。这件事使他相信是上帝的力量让他消灭拿破仑的。经过几个月的厮杀,法军开始溃退。1814年1月,亚历山大率大军进入法国境内。3月31日,攻占法国首都巴黎。拿破仑大势已去,被迫退位。尽管一年以后拿破仑从流放地厄尔巴岛逃脱,又重整旗鼓,但在俄军为首的反法同盟军打击下,拿破仑惨败于滑铁卢,第二次退位,从此一蹶不振。1815年7月,亚历山大第二次进驻巴黎,举行了盛大的阅兵式。当他的军队通过检阅台时,同盟国的首脑们都赞不绝口,亚历山大为俄罗斯帝国赢得了无限的荣耀。不爱美女迷恋亲妹妹亚历山大即位后,那些垂涎他地位的女人纷纷对他投怀送抱,但在亚历山大心中却始终只有一个女人的位置———她就是叶卡捷琳娜公主。叶卡捷琳娜公主是亚历山大的大妹妹,二人年龄相当,从小一起长大,朝夕相处的岁月竟让两人产生了超出兄妹的感情。在亚历山大的婚姻名存实亡的时候,兄妹二人的感情达到了顶峰。他们经常单独闲坐,彻夜长谈,有时动作过分亲昵。他们都住在皇宫,但却要天天通信。如果亚历山大一世外出巡视或是出国访问,兄妹俩的书信往来就更加频繁。亚历山大在给妹妹的信中这样写道:“知道你爱我是我幸福的源泉,因为你是世界上最完美的尤物之一”,“我像疯子一般爱你!……看到你,我高兴得如痴如狂,我像个着魔的人,四处奔波,多希望能在你的怀里甜蜜地松懈下来”。1808年,威震欧洲的法兰西皇帝拿破仑突然向叶卡捷琳娜公主求婚,这使亚历山大非常不高兴。他不能忍受将心爱的妹妹嫁给法国的“食人怪物”,婉言谢绝了。后来,他害怕拿破仑又来求婚,于是匆忙将叶卡捷琳娜嫁给相貌平常、地位一般且性格懦弱的德国奥尔登堡公爵。婚后,叶卡捷琳娜仍常住在圣彼得堡。当她的丈夫病死后,兄妹之间的感情又像以前一样无所顾忌了。离奇死亡众说纷纭1825年9月,亚历山大遵照医生的嘱咐,离开圣彼得堡,到气候适宜但位置偏僻的亚速海上小镇塔甘罗格疗养。起初,疗养的生活还算惬意,可过了不到两个月,俄国皇宫突然宣布,亚历山大一世于11月19日在疗养地驾崩。亚历山大的突然死亡,引起人们的纷纷猜测。有人说,他的确是死于疾病;也有人说,他根本就没有死,而是看破红尘,借疗养之机遁入山林过起了隐居生活。此后,亚历山大的死成了一桩悬案。亚历山大去世10年后的一天,在乌拉尔山区的一个村子出现了一位雍容高雅、仪表超俗、自称费道尔·库兹米奇的老人。由于他说不清自己的来历,被警察局驱逐到了西伯利亚。在那里,他居无定所,含辛茹苦,生活十分艰难。但他学识渊博,待人宽厚,深得当地群众爱戴。人们慢慢发现,他对当代的政治事件了如指掌,对一些名人事迹如数家珍。他能绘声绘色地讲述俄军开进巴黎时的盛况,甚至能一个一个地说出当时沙皇身边的随员。有人说他在某段时间内经常收到一个名叫玛丽亚·费多罗芙娜(这是亚历山大一世母亲的名字)的女人寄来的钱和衣物。1864年1月20日,费道尔·库兹米奇以87岁的高龄寿终正寝,而他给后人留下了许多疑问:一位曾参与医治亚历山大疾病的医生,从不参加11月19日纪念亚历山大之死的祷告仪式,而1864年1月的一天,他却亲自领着大家为亚历山大的亡灵祈祷。他流着泪说:“沙皇这下真是死了。”而在继任沙皇亚历山大二世办公室的墙壁上,一直挂着费道尔·库兹米奇的画像。


揭秘欧洲双面沙皇亚历山大一世:“战神”和“懦夫”

一面是跃马香榭丽舍大街的战神,一面是屈服于农奴主的好好先生,缺乏对内的魄力让这位沙皇空留下许多令人慨叹的遗憾。他是俄国历史上最难以捉摸的沙皇,他打败了不可一世的拿破仑称霸欧洲,却被普希金蔑称为“一个懦弱而狡猾的君主”。亚历山大一世·巴甫洛维奇:他只是个演员。 皇家夹缝中的“乖孩子” 要讲亚历山大就不得不提一下他那位赫赫有名的祖母——叶卡捷林娜二世,这位彼得大帝的德国孙媳妇为俄国建立的丰功伟绩并不在彼得大帝之下,她不仅给俄国打下了一片大大的疆土——“克里米亚和波兰是我的嫁妆”,而且在她的努力下俄国终于跻身列强,成为一个真正的帝国。1777年亚历山大做为长孙一出生,叶卡捷林娜女皇便将他抱进宫中亲自抚养。亚历山大的父亲保罗身为太子日子却过得很憋屈,这个太子看上去幼稚木纳而且脾气暴躁,叶卡捷林娜怎么看他怎么像那个爱在床上摆弄玩具兵最后被自己推翻掉的死鬼丈夫——前沙皇彼得三世,看来保罗的遗传到位得有点过头。亚历山大的出生给了女沙皇新的选择,她要自己培养接班人。 亚历山大一出生就成为了自己父亲的王位争夺者。祖母与父亲势如水火,这个不幸的孩子所幸在讨大人喜欢这方面有着过人的天赋。他9岁就会给自己的奶奶写赞美信,而且每封信都无比煽情地用“吻您,吻您的手”做为结尾。他的这个奶奶生性浪漫即使到了晚年依然男宠成群,收到自己宝贝孙子这样深情款款的赞美怎能不心花怒放大加恩宠?而且这种不符合年纪的圆滑竟然是全方位的,在自己失宠的父亲面前,亚历山大也处理得很到位。 他的父亲保罗一世是普鲁士绯特烈大帝的粉丝,所以亚历山大展现给父亲的形象就是一个一脸严肃站得笔直的军人。虽然俄国历史上脾气不好的沙皇打死亲儿子的事情屡见不鲜,但即使亚历山大曾经威胁到自己的王位继承权,这个历史上脾气也很不好的保罗一世在即位后对这个乖巧的儿子还比较满意,将亚历山大立为皇储,并在后来的几年里陆续加封了不少诸如近卫军团炮兵上校之类官衔。 保罗一世即位后果然显露出了他从父亲彼得三世继承过来的不良基因,这个42岁的中年沙皇用一种幼稚的方式宣泄自己对母亲叶卡捷林娜二世的不满——凡是叶卡捷林娜二世时期制定的制度法规甚至包括制服款式,不管对错,能扳倒的他全给扳了。这种倒行逆施的做法引起了军队和贵族们的不满,一场宫廷政变开始酝酿,而背后的主谋便是保罗面前站得笔直的儿子——亚历山大。 无奈的新沙皇 1801年3月11日,和大多数成功的宫廷政变一样,前任沙皇保罗一世成了一具尸体。但是当政变的军官告诉亚历山大他们杀死了保罗一世的时候,一晚上一直躲在老婆怀里的他居然号啕大哭起来——他一直以为发动政变只是胁迫他父亲退位,而从来没有想过政变是要杀人的。以保罗一世的暴躁脾气,他不死是不会退位的,身为儿子他不可能不明白这点。新沙皇一边哭鼻子一边登上了皇位,这里面更多的或许是为登基的喜极而泣。 亚历山大首先废止了父亲执政时期对叶卡捷林娜二世时期法律法规的各种不合理修改,恢复了与欧洲的贸易往来,并解除了贵族子弟出国的禁令。他对政治和经济的理解水平远在父亲之上。1803年,他就已经开始尝试解放农奴,但这个本将名垂青史的大胆革新被俄国农奴们的集体沉默泼了一盆冷水,大多数农奴居然自愿继续呆在农奴主的庄园里,因为他们不知道出了庄园他们还能干什么。贵族们也认为解放农奴会引起社会动荡。彼得大帝曾经提出过许多无人响应的改革而且依靠沙皇的权威强制执行了,但同是沙皇的亚历山大却没这个魄力——他发现解放农奴这事情连农奴都没讨好到的时候,他毫不犹豫地选择了不了了之,即使他明白这个改革能让俄国焕然一新。 站在欧洲之巅 1812年,那位将让亚历山大彪炳史册的拿破仑来了。之前这个法国皇帝在欧洲所向披靡,反法同盟建了散、散了再建,到了第五次反法同盟被他打得七零八落时,拿破仑的面前只剩下亚历山大了。 亚历山大手心发凉。 在七年前的“三皇之战”中,拿破仑以少胜多,打得他和奥地利皇帝弗兰西斯二世并肩逃跑。但这次拿破仑的50万多国部队杀进了俄国境内,亚历山大没处躲了。 说没处躲也不一定,看到拿破仑一路势如破竹,亚历山大干脆连莫斯科都不要了。虽然彼得大帝迁都圣彼得堡,但莫斯科仍是俄国的心脏,俄国的工业大半集中在这里。俄国人总是敢于舍弃别人不敢舍弃的东西,这次他们自己把莫斯科一把火烧了——当拿破仑兴冲冲地冲进这个俄国的心脏时,这颗心脏火光冲天。 亚历山大坚壁清野的命令无比歹毒,拿破仑那华丽的多国部队深入俄国腹地缺乏补给又饿又冻,占领莫斯科没几天就求和了。但这个时候的拿破仑居然还坚信亚历山大会慑于自己的威名而向他妥协。哪有占着别人首都向人求和的道理?亚历山大对战神的求和不予理睬并开始全线反击痛打落水狗,在寒冷和饥饿中撤退的法军溃不成军全线崩盘。这次亚历山大其实什么军事才能都没运用上去,只是清空了俄国这个大冰箱,把不可一世的拿破仑和他的五十万大军骗了进去,结果他们华丽地进去,哆嗦着出来,最后只有不到一万人活着回到法国。 俄国君主数百年对领土的持续而疯狂的追求为亚历山大留下了一片外人无法想象的辽阔大地,而当这片辽阔大地被加上荒凉以及寒冷这两个形容词之后便会成为所有西方入侵者的恶梦。无论是之前的瑞典国王查理十二还是后来的希特勒,以及眼前这位战神拿破仑无一例外地在俄国的寒冷荒原上折戟沉沙,只有来自东方茹毛饮血的蒙古大军曾经真正征服过这里,大纵深的战略防御和进攻都源自这些来自东方的征服者,而俄国人是他们最好的学生。 亚历山大乘胜追击,并第六次建立了反法同盟,1813年秋天在莱比锡战役中再一次击败法军,战斗中这位俄国沙皇一直在最前沿指挥战斗,甚至曾经从望远镜里看到了气数将尽的对手拿破仑。1814年3月31日,俄国历史上最辉煌的时刻到来了。俄国军队开进了巴黎,这个曾经把融入欧洲视为最大理想的民族今天走在了香榭丽舍大街上,而领头的就是骑着白马的亚历山大一世。 这是俄国历代沙皇们包括彼得大帝想都不敢想的无尚荣耀,但亚历山大一世做到了。之后的拿破仑又一次复辟,但很快在滑铁卢被反法同盟彻底击败,1815年7月,赢得滑铁卢战役的俄军再一次进驻巴黎,并举行了盛大的阅兵式,复辟这个小插曲并不影响俄国在欧洲之殿俯视群雄摆手陶醉。 演员谢幕 凯旋回国的亚历山大希望能够借助称霸欧洲的余威开始改革,改革农奴制,改革农业,想法很多。但一年一年过去,亚历山大的改革方案一个又一个地石沉大海。 俄国愚钝的农奴跟顽固的贵族都认为这个沙皇在异想天开,或许只有那些随亚历山大征服欧洲的年轻贵族军官们明白皇帝的苦心。看到所有的改革方案都被守旧势力轻而易举地束之高阁,这位征服了欧洲的沙皇居然缺乏他的前辈们几乎都有的暴虐脾气和独裁欲望,在剩下的十几年光阴里他成了彻底的好好先生,好让贵族和农奴们都爱戴他。 但俄国又落后了——法国大革命之后欧洲的社会经济改革开始加速,而“欧洲宪兵”却开始原地踏步了,游历过欧洲各国的亚历山大不会不清楚现状,但一贯圆滑的性格使他只能选择当一个“好人”。 1825年11月,皇宫忽然宣布沙皇亚历山大一世在亚速海疗养的时候因感冒病逝。有传说他并没有死,而是看破红尘隐逸山林。 这个传说的真假无从考证,但却能从一个侧面表现出这位曾经站在欧洲之巅的沙皇对这段交织着光荣和遗憾的历史的无奈与彷徨。也许真如传说所说,这个王座上的演员厌倦了终日戴着人皮面具的生活,悄悄走下王位消失在西伯利亚的那片皑皑白雪之中。


俄国历史上第一位沙皇称号恐怖的什么?

俄国历史上第一位沙皇称号为恐怖的伊凡。恐怖伊凡来源:著名的画作伊凡雷帝杀子,在这幅画中可以看出伊凡铁血暴君的性格;在伊凡四世统治期间,对人民进行恐怖统治、虐杀臣民,烧毁城镇和村庄。俄罗斯的第一位沙皇叫做伊凡四世,他是沙皇帝国的创立者,同时他也是一位暴君,在他统治的时期,被称之为恐怖的伊凡。伊凡四世生长在阶级斗争,和统治集团内部斗争极其复杂的环境中,自幼即养成意志坚强和冷酷无情的性格,有很强的猜忌心理,好激动,残忍,对贵族们严厉镇压。13岁时就下令处死了反对他的世袭大领主,盛怒之下,竟然用手杖打死了长子伊凡太子,使人感到特别惊骇和恐怖。雷帝,即可怕的伊凡或恐怖的伊凡的外号由此而来。一个如此上进,热爱生活的人,是不应该被称为雷帝的。另一种说法是,雷帝实际上是大帝的意思,伊凡大帝的称号是这样得来的:早期俄罗斯人认为拜占庭帝国是罗马帝国的继承人,是宇宙的中心。俄罗斯人尊称拜占庭的君主为沙皇,而认为俄罗斯的大公们是拜占庭沙皇的大臣。蒙古鞑靼人的骇人听闻的统治,使俄罗斯人转而尊称蒙古大汗为沙皇,俄罗斯大公是蒙古沙皇的大臣。强盛的蒙古大汗还娶了拜占庭的公主为皇后,但随着蒙古人的衰落,俄罗斯人不乐意再尊称蒙古大汗为沙皇了,但始终不敢正式自称沙皇。

俄国历史上那三个沙皇被赋予“大帝”称号

伊凡大帝 伊凡四世,即广为人知的伊凡大帝,是俄罗斯的第一位沙皇;彼得大帝,是后世对沙皇彼得一世的尊称;叶卡捷琳娜大帝——罗曼诺夫王朝女皇叶卡捷琳娜二世,扩张的君主。 1、伊凡大帝 1547年,伊凡大帝即位后发表了重要讲话,宣布自己亲政并正式自称沙皇。 从此,伊凡大帝成了第一位沙皇,莫斯科公国(1263—1547年)成为俄罗斯沙皇国,俗称沙皇俄国。 2、彼得大帝 彼得大帝(1672─1725),俄罗斯罗曼诺夫王朝的第四代沙皇。 1682年即位,1689年掌握实权,他是俄罗斯历史上最杰出的皇帝。 3、叶卡捷琳娜大帝 叶卡捷琳娜二世,即叶卡捷琳娜大帝,她是沙俄历史上唯一一位被冠以“大帝”之名的女沙皇,同时也是沙俄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女沙皇。 从1762年到1796年,其统治时间长达34年。 扩展资料: 伊凡四世在位期间,进行了一系列政治、经济、军事改革,尤其是军事改革,使俄罗斯走向强大。 在伊凡四世时代,莫斯科公国从金帐汗国手中获得大量领土,实力大大增强。 伊凡雷帝推进了莫斯科公国脱离金帐汗国而独立。 他宣称自己为蒙古金帐汗帝国的继承者,其后又宣称自己为东罗马帝国的继承者。 彼得大帝之前的俄罗斯,是一个自然科学无人问津,文学艺术暗淡无光的一个落后国家。 彼得大帝继位后,游历了整个西欧,他尽一切努力学习西方的文化、科学、工业及各种知识。 回国后,彼得大帝于1696年开始进行彼得大帝改革。 终于在1721的大北方战争打败瑞典,取回自古斯塔夫大帝时代交给瑞典的俄国东北部海岸线。 彼得大帝因此称帝,成立俄罗斯帝国。 1762年,在沙俄已经有自己势力的叶卡捷琳娜指挥禁卫军发动政变,推翻了她的丈夫,自己成为俄罗斯帝国的女沙皇。 在叶卡捷琳娜统治期间,沙俄不断向南、向西扩张,从奥斯曼帝国和波兰立陶宛联邦手中将克里米亚、北高加索、乌克兰、白俄罗斯、立陶宛和库尔兰在内的大片领土纳入囊中。 在她统治期间,俄罗斯增加了67万平方公里的疆域,统治地域甚至逼近欧洲心脏地带。 三次瓜分波兰,掠夺46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以至于当时波兰在地图上彻底消失了。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伊凡四世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彼得一世

上一篇:南遥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