漏电起痕试验机主要特点有哪些?
固体绝缘材料在潮湿条件下相比电痕化指数和耐电痕化指 数 的 测 定 方法
GB/T 4207-2003/IEC 60112:1979
名词解释:漏电起痕试验仪 jay-90b(触摸屏款-独家专利技术)
相比电痕化指数comparative tracking index(CTI)
材料经受50滴电解液而没有电痕化的以伏特为单位的最大电压值。
注:各个试验电压值以及CTI值应能被25整除。
试样:
使 用 具 有平整表面的试样,其表面应使得在试验时液体不会从试样边缘流出。尺寸最好是不小于5 mmX75 mm的平整表面试样厚度应大于或等于3 mm,并在报告上注明
注 1:在特殊情况下,为得到平整的表面,可以进行研磨。然而,这应在试验报告中注明
注 2:在厚度小于3m m的试样上得到的 CTI值相互间不能进行比较。例如,如果薄试样放在金属或玻璃的垫板上 ,则 垫 板 能 很 快 地散发热量并改变CTI值 因此,对厚度小于3 mm的试样最好把两块或必要时把多块试样 叠 起 来 做 实 验。
注 3:如果电极的方向对于材料某些结构影响显著的话,则应在报告上注明电极的方向。应采用侧得的〔TI为最小的那个方向。
注 4:宜在没有伤痕的面积内进行试验。如果不可能做到,则应将在伤痕面积内侧得的结果与试样表面状态的叙述一起写人报告。
试样表面伤痕增加了试验结果的分散性。如果电痕化电流是沿着伤痕方向流过,则试样有可能在电痕化电压比电痕化电流横过伤痕时还要低的电压(或较少的液滴数)下出现破坏。
CTI的测定
调 节 电 压到一个预先选择好的值并进行50滴试验试样不发生破坏或在 50滴以内直到出现破坏接着在试样的其他试验点上施加更低或更高的电压做试验,一直到得出在五个不同点上对于50滴溶液不发生破坏的最大电压值,这个最大电压的数值就是CTI(例如CTI425 )。它是表示将这个最大电压值降低25 V在另外的五个点上再进一步做试验,并在100滴溶液下试样没有发生破坏。有一些材料可能不会满足后面这个规定,对于这些材料要确定出试样在五个试验点都能经受住100滴或更多滴溶液的最大电压值,并将这个电压数值附在CTI中表示出来,例如CT1425(375)。
高压漏电起痕试验仪技术参数有哪些?
漏电起痕试验是在固体绝缘材料表面上,在规定尺寸(2mm×5mm) 的铂电极之间,-施加某一电压并定时(30s)定高度(35mm)滴下规定液滴体积的导电液体(0.1%NH 4CL),用以评价固体绝缘材料表面在电场和潮湿或污染介质联合作用下的耐漏电性能,测定其相比电痕化指数(CTI) 和耐电痕化指数(PTI) 。
技术参数:
1.电极材料 :试验电极 - 铂金,电极接杆 - 铜(铂金纯度达到标准要求99%)
2.电极尺寸 :( 2mm ± 0.1mm )×( 5mm ± 0.1mm )×( 40mm ± 5mm )
3.铂电极 12mm ,30°±2°斜面
4.电极距离:4.0mm ± 0.01mm ,夹角 60°±5°
5.电极压力:1.00N±0.01N
6.试液电阻:A液 0.1%NH4Cl,3.95±0.05Ωm;B液 1.98±0.05Ωm
7.滴液装置:试验时不需要调整,操作简单
8.液滴高度:35mm ± 5mm ( 可调节 )
9.液滴时间 :30s±0.01s(优于标准)(数显,可预置调节 )
50滴时间 24.5min±2min
10.液滴滴数 :1 ~ 9999( 数显,可预置
11.试验风速 :0.2m /s( 新标准 )
12.试验电压 :100V ~ 600V(25V 分度,可调节 )
13.电源压降 :1.0A ± 0.1A 时 8%
14.起痕判断 :0.50A ±10% , 2.00s±10%
15.施加电压在100~600V(48~60Hz)之间可调,短路电流在1.0±0.0001A(优于标准0.1A)时电压下降不超过10%;
16. 排气孔:?100mm
17.空气环境:温度0~40℃ 相对湿度:≤80% 无明显振动及腐蚀性气体的场所
18.当试验回路中,短路电流大于0.5A时间维持2秒钟继电器动作,切断电流,指示试品不合格; 19.试验电源 :220V 0.6kVA 50-60Hz
20.外型尺寸:宽1160mm×深600mm×高1295mm
21.燃烧试验区容积:0.5m3,宽900mm×深560mm×高1010mm, 背景黑色,背景照度≤20Lux
高压漏电起痕试验仪实验方法有哪些?
高电压漏电起痕试验仪 TG-335D依据GB/T6553-2014/ IEC60587-2007《评定在严酷环境条件下使用的电气绝缘材料耐电痕化和蚀损的试验方法》等标准规定的模拟试验项目。主要是做电压1000V-6000V的,GB/T6553-2014标准上有规定高电压漏电起痕试验仪有两种试验方法:方法1:恒定电痕化电压法在污染液以表1规定的流速均匀流下时,合上开关,并将电压升到2.5 kV.3.5 kV或4.5 kV中-个较为合适的电压值,并开始计时,应保持电压恒定6h。如果还需要在更高或更低的电压下试验,则对于每一一个优选的试验电压再另取- -组五个试样进行试验。恒定电痕化电压为五个试样经受6 h后均无破坏的最高电压。材料按如下分级:1A0或1B0级: 按照5.4判断标准A或判断标准B在2.5kV下若任--试样在6h以内破坏;1A2.5或1B2.5级: 如果五个试样均能经受2.5 kV电压6 h而且如果在3.5 kV下任一试样在6 h以内破坏;1A3.5或1B3.5级: 如果五个试样均能经受3.5 kV电压6 h而且如果在4.5 kV下任一试样在6 h以内破坏;1A4.5或1B4.5级: 如果五个试样均能经受4.5 kV电压6 h。在每种情况下F都应报告最大蚀损深度。方法2: 逐级电痕化电压法选择一个其值为250 V倍数的起始电压,从起始算起,使得在第三级电压之前,不发生按判断标准A(电流超过60 mA)的破坏(可能需要做一-次预备性试验)。在污染液以规定的流速均匀流下时,合上开关并升高电压到选定值,保持该电压1h,以后每小时按250V逐级增加电压直至发生按判断标准A的破坏,并记录。当电压升高时,污染液流速和串联电阻器的电阻值也应按表1的规定增加。逐级电痕化电压是五个试样经受1h后均无破坏的最高电压。材料按如下分级:2Ax级或2Bx级,这里x为被试材料耐受的最高电压,单位用kV表示。注1:必然会出现显著的闪烁现象,如果没有,则应仔细检查电路、污染液流动情况和污染液电阻率。闪烁是指施加电压几分钟内,在下电极齿的正上方出现小的黄色到白色(有些材料偶尔出现蓝色)电弧。尽管在最终发生稳定小光亮“热点”之前,放电可能从一个齿跳到另一个齿,但这些放电基本上是以连续方式进行。这些“热点”会烧坏试样表面,且可能最终导致电痕化破坏。在两电极间的试样表面快速移动的放电可能不会导致电痕化。显著的闪烁现象也可用阴极射线示波器观察。可以从与过电流装置串联的电阻器(例如:3300,2W)两端取得信号。正常的闪烁可以从每半周期的连续、但不均匀和中断的电源频率电流波形中观察到。注2:在电痕到达上电极以前,当60mA电流流经导电的电痕和保留在试样表面的电解液液流时,过电流装置应动作。注3:蚀损深度应在刮去或用其他方法除去分解的绝缘物和碎片后测量。注意不要去掉未受损坏的试验材料。以上是上海泰规检测设备有限公司对高电压漏电起痕试验仪的一些见解,很感谢您能认真读完,希望对您有帮助,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