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功补偿的作用和原理是什么?
无功补偿的基本原理是:电网中的电力负荷如电动机、变压器等,大部分属于感性负载,感性负载是根据电磁感应原理工作的。它们在能量转换过程中建立交变磁场,在一个周期内吸收的功率和释放的功率相等,这种功率叫无功功率。电网在感性负载运行过程中需向这些设备提供相应的无功功率。在电网中安装无功补偿设备以后,可以提供感性电抗所消耗的无功功率,减少了电网电源向感性负荷提供、由线路输送的无功功率,由于减少了无功功率在电网中的流动,因此可以降低线路和变压器因输送无功功率造成的电能损耗,这就是无功补偿。无功补偿可以提高功率因数,是一项投资少,收效快的降损节能措施。
无功补偿的作用和原理是?
无功补偿的基本原理是:把具有容性功率负荷的装置与感性功率负荷并联接在同一电路,能量在两种负荷之间相互交换。这样,感性负荷所需要的无功功率可由容性负荷输出的无功功率补偿。由于进行了无功补偿,可使补偿点以前的线路中通过的无功电流减小,从而使线路的供电能力增加,减小损耗。总之,增加无功补偿后会减少无功在电网中流动,其主要目的是降低线损,其次,能很好地改善电压质量,从而提高供电企业的经济效益。无功补偿注意事项处理高压无功补偿柜内部的故障时,首先必须断开电容器组的断路器以及上下隔离开关。尽管无功补偿柜的电容器组通过放电线路进行放电,但内部仍然残留有电荷,如果直接触摸它,将会造成人身伤害。因此,为了人身安全,维护人员必须戴上绝缘手套,然后再进行一次人工挂接地线放电。在执行维护工作之前,通过外挂接地线将故障电容器的两极短路,以消除内部电荷。
无功补偿的三种方式
法律分析:(1)随机补偿随机补偿就是将低压电容器组与电动机并接,通过控制、保护装置与电机,同时投切。随机补偿适用于补偿电动机的无功消耗,以补励磁无功为主,此种方式可较好地限制用电单位无功负荷。随机补偿的优点:用电设备运行时,无功补偿投入,用电设备停运时,补偿设备也退出,而且不需频繁调整补偿容量。具有投资少、占位小、安装容易、配置方便灵活、维护简单、事故率低等。(2)随器补偿随器补偿是指将低压电容器通过低压保险接在配电变压器二次侧,以补偿配电变压器空载无功的补偿方式。配变在轻载或空载时的无功负荷主要是变压器的空载励磁无功,配变空载无功是用电单位无功负荷的主要部分,对于轻负载的配变而言,这部分损耗占供电量的比例很大,从而导致单位电价的增加。随器补偿的优点:接线简单、维护管理方便,能有效地补偿配变空载无功,限制农网无功基荷,使该部分无功就地平衡,从而提高配变利用率,降低无功网损,具有较高的经济性,是目前无功补偿最有效的手段之一。(3)跟踪补偿跟踪补偿是指以无功补偿投切装置作为控制保护装置,将低压电容器组补偿在大用户0.4kV母线上的补偿方式。适用于100kVA以上的专用配变用户,可以替代随机、随器两种补偿方式,补偿效果好。跟踪补偿的优点:运行方式灵活,运行维护工作量小,比前两种补偿方式寿命相对延长、运行更可靠。应优先选用跟踪补偿方式。法律依据:《电力系统和无功电力管理条例》 第十二条 用户在当地供电局规定的电网高峰负荷时的功率因数,应达到下列规定:高压供电的工业用户和高压供电装有带负荷调整电压装置的电力用户功率因数为0.9及以上;其他100kVA及以上电力用户和大、中型电力排灌站功率因数为0.85及以上;销售和农业用户功率因数为0.80及以上。凡功率因数未达到上述规定的新用户,供电局可拒绝供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