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团鱼是什么鱼?
江团鱼一般指长吻鮠,又名鮰鱼。不同的地方,鮰鱼有不同的叫法,上海称“鮰老鼠”、四川名“江团”,贵州则唤之为“习鱼”。扩展资料:长吻鮠分布于中国东部的辽河、淮河、长江、闽江至珠江等水系及朝鲜西部,以长江水系为主。在40°N以北的浅水水域,包括西欧的法国、英国东部、挪威西部、俄罗斯的西伯利亚、美国的阿拉斯加和加拿大等国和中国的黑龙江水系和新疆的额尔齐斯河均有分布。石首鮰鱼指产地在石首、名字叫石首的长江鮰鱼。参考资料:百度百科:长吻鮠
江团鱼是什么鱼?
中国特有的名贵淡水经济鱼类。江团鱼属鲶形目,鲿科,鮠属,又名鮰鱼,它俗称江团鱼、肥坨鱼、肥王鱼,淮南人又称淮王鱼。因为它的鼻子比其它鱼长,所以被称为长鼻子。主要分布于长江干流部分河段和主要支流下游水域。一般个体重量为1.0-5.0kg,为中型鱼类。江团鱼肉质鲜美细嫩,营养丰富,历来被作为朝廷贡品。20世纪70年代以前,所有的渔业都依赖河流,人工养殖始于80年代,由于长期过度捕捞,该物种的生态资源已经严重枯竭。它们大多在池塘、笼子和工厂里养殖。江团鱼的分布范围江团鱼分布于中国东部的辽河、淮河、长江、闽江至珠江等水系及朝鲜西部,由于长期的区域差异,与长江相比,淮河长鼻鱼体型较小,生长速度较慢,体色不同。淮王鱼主要产于淮河寿县正阳关至凤台黑龙潭段。江团鱼头较尖,吻特别肥厚,显著突出。须短,4对。眼睛很小,上面覆盖着一层膜。背鳍棘的后缘有锯齿。胸鳍棘前缘光滑,后缘薄弱。尾鳍上方有一个肥鳍。尾鳍14-18。尾鳍分叉。鱼体呈梭形,鲜黄色,光滑无鳞。随着季节和水温的变化,鱼的体色呈灰、蓝、白、粉红相间的状态。
江团鱼是不是就是鲶鱼
江团鱼不是鲶鱼。江团鱼不是鲶鱼,江团一般是指长吻鮠,也称为鮰鱼,它是鲿科、鮠属鱼类,但是鲶鱼是鲶形目鲶科下的鱼类总称,它们两个的品种都是不一样的。江团鱼是我们常说的鮰鱼,常见于年夜江年夜河中,是糊口于深水中的。具体区别如下:1、江团鱼口呈新月形,就是说江团鱼的嘴像鲨鱼的嘴一样,在下面而不是前面;鲶鱼嘴巴在前端、短而宽圆,两对鼻孔,口裂大,下颌稍突出。2、江团鱼唇肥厚、眼小,须4对、细小,没有两根长胡须、只有四根细小的短须,而鲶鱼有两撇长胡须。3、江团鱼体长,嘴巴是锥形,向前显著地突出。鲶鱼的头部会明显的比江团鱼头大,而且鲶鱼头部扁平,一般鱼头大过身体。4、江团鱼背鳍有2个,一个在前面,一个在尾部。鲶鱼背上只有1个背鳍,而且小。5、江团鱼背鳍及胸鳍的硬刺后缘有锯齿,鲶鱼没有。6、江团鱼脂鳍肥厚,鲶鱼没有脂鳍。7、江团鱼尾巴不是圆扇形的,而鲶鱼的尾巴是圆扇形的。江团鱼鮠,鱼名。亦称“江团”、“白吉”,也叫回鱼。体延长,前部平扁,后部侧扁,长达1米左右,浅灰色。眼小,体无鳞。吻圆突,口腹位,具须4对。尾分叉,身长可达三四尺。生活于江河中。鲶鱼胡子鱼,学名鲇鱼,又称作鲶鱼、胡子鲢、粘鱼、塘虱鱼、生仔鱼,是鲇科中分布最广的鱼类。俄罗斯东部、朝鲜、日本,整个亚洲东部都有分布。在我国广布于东部各水系和台湾省。
江团鱼是不是就是鲶鱼
江团鱼不是鲶鱼。江团鱼是我们平时说的鮰鱼,常见于大江大河中,是生活于深水中的。而鲶鱼是我们常见的鱼类,刺很少,肉质鲜美,受到大家的喜爱,所以在菜市场都能随意购买到。
具体区别如下:
1、头部。鲶鱼的头部扁平,比身体大,也比江团鱼头大。
2、尾巴。江团鱼尾巴和普通鱼一样是分叉的,而鲶鱼的尾巴是圆扇形的。
3、鱼鳍。江团鱼背鳍有2个,一个在前面,一个在尾部。鲶鱼背上只有1个背鳍,而且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