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只能暴露黑暗吗?
作家莫言在一个视频中说,“文学艺术永远不是唱赞歌的工具,文学艺术就应该暴露黑暗”,他还说,这是他的偏见。我倒觉得他很坦率,也很有自知之明。我认为,莫言的这个观点说绝对了,确实应是偏见。
文学可以暴露人性的弱点,反映底层的生活状态,揭批社会的黑暗,但也可以讴歌时代的进步,社会的美好,人性的光茫!好的、坏的,善的、恶的,真的、假的,美的、丑的,彩色的、灰色的……,都可以是文学艺术表达的内容。这取决于作家艺术家个人的情感偏好、叙事偏好、取向偏好。鲜明的个性都可以存在也应允许包容,以成就文学表达的多样性,展现客体世界的丰富性。 不应当把文学艺术的使命和价值绝对化为只能暴露黑暗 。
赞美只要是发自内心的,客观又由哀地为某件事、某个人、某一团队,乃至某个社会唱“赞歌”,颂扬其中客观存在的真、善、美,颂扬其厚重历史与时代成就,又有何不可?难道这不是文学艺术的一项重要功能吗?!
我们应警惕和要反对的,是“粉饰”而不是赞美!是“过誉”而不是赞歌!是“神化”而不是赞颂!
什么是黑暗文学?
黑暗文学(Dark Literature)是一种文学流派,也被称为“超验实在主义文学”,特点是呈现出阴暗、忧郁、可怕、扭曲等负面情绪和题材。这类文学作品往往描写了不幸的遭遇、精神的痛苦、恐惧、死亡等极端情感和历经折磨的生命状态。
黑暗文学在某种程度上是对传统鲜明明显的消极或肯定的文体的一种挑战和批判,它将带有哲学、社会、心理学等多方面思考的精神探索和虚构的文本融合在一起,引发读者内心深处情感的共鸣和思考。黑暗文学的发源与流传的背景与文化生活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在人类文化孕育演变历程中形成了独特的思想和风格,也推动了文学的多元化发展。
有哪些书可以提高文学素养?推荐几本
能提高文学素养的书古今中外都有,最好是兼收并蓄,但由于人的时间精力有限,还是找比较典型的来读。
诗词、散文杂文、小说、戏剧是最重要的文学体裁。
说到诗歌,中国自己的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是必不可少的,还有唐诗宋词,刚刚入门的可以就读家喻户晓的《唐诗三百首》。另外,汉武帝的古诗,建安三曹,曹操、曹丕和曹植的古诗都值得阅读,别有风味!
小说除了常说的中国古典小说四大名著以外,还应该看看清代蒲松龄的《聊斋志异》,明朝冯梦龙的《东周列国志》和《三刻拍案惊奇》为代表的《三言二拍》。中国现代的钱钟书的《围城》,鲁迅的《阿q正传》。外国小说流派繁杂,建议读读英国作家哈代的《德伯家的苔丝》,看看伟大作家笔下的金发碧眼绝色美女,是怎样在命运的漩涡中浮沉的。高尔斯华绥的不推荐大名鼎鼎的诺贝尔文学奖巨著,而是世代给人启迪感染的长篇小说《友爱》,和短篇小说《苹果树》,巨人就是巨人,有资产的名画家和模特的故事,爱情和绝望、阶级和情感在这些小说中,展现了空前绝后的融合与炫目;还有德国作家斯托姆的《茵梦湖》,淡淡清凉惆怅中的令人窒息般的情感,风格独特!德国歌德的《少年维特之烦恼》家喻户晓,是欧洲文艺复兴后再一次扫荡封建陈腐气息的锥心之作!法国作家司汤达的《红与黑》,描写的黑暗时代被压抑的青年枭雄向往火热激情时代的奋斗,情欲与野心,爱恋与决绝,以王后捧着英雄头颅下葬一样的历史重复,达到主人公们生命的高潮时刻。同样法国作家的小仲马的《茶花女》和福楼拜的《包法利夫人》,巴尔扎克的《交际花盛衰记》,都是描写道德上的另类女性,纸醉金迷中的虚幻与真情,挣脱与沉沦!更进一步的探索在俄国作家托尔斯泰的《复活》中,公爵从花花公子游戏人生到幡然悔悟,搭救昔日情人过程中展现的俄罗斯从妓女、农民到公爵、沙皇的广阔社会。美国海明威的《老人与海》,展示了人生苦斗的价值。日本川端康成的《伊豆歌女》,很有细腻清新的特色。丹麦安徒生的童话是妇孺皆知的经典作品,这位终生不娶的作家写出了万古流传的浪漫童话故事。
戏剧读读唐代传奇,各时代的《西厢记》,元杂剧《窦娥冤》、《牡丹亭》;更主要的看看英国莎士比亚的戏剧《李尔王》、《温莎的风流娘们》、《威尼斯商人》等。
郁达夫的散文,鲁迅的杂文几乎是绝响,当代余秋雨的《文化苦旅》值得一读。
特别强调下当代的作家路遥的中篇小说《人生》、贾平凹的小说,还有女作家铁凝、张洁、毕淑敏、王安忆、池莉等的作品都很有可读性。另外韩寒、郭敬明的作品也是开卷有益!
求推荐几本小资文学类的书籍。
小资的话推荐"玛格丽特·杜拉斯"的书,都很不错,真心您可以看看。散文徐志摩的不错,他的散文比诗好太多。还有简祯,她的文笔很灵动。诗可以看顾城的,诗美好辛酸到想落泪。小说《追风筝的人》《灿烂千阳》《橘子不是唯一的水果》,您喜欢村上春树作品吗,他的作品有城市孤独小资的情调,推荐《挪威的森林》。其实书籍无论小资与否,是好书能让人心情愉快,很多游记也是小资的。个人比较中意日本作家(优秀文化无国界),比如川端康成,岩井俊二等。 希望您喜欢,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