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伦乐队

时间:2024-11-14 22:25:45编辑:流行君

有哪些加入了人声演讲之后更有味道的后摇

一般而言,摇滚乐在进入九十年代以后,可说是承继了八十年代的面貌而更加茁壮丰饶,许多新衍生的音乐类型或名词接连地出现并具体描绘出属于九十年代的音乐新世代。甚至我们可以说,摇滚乐进入九十年代之后,到处充满了未知的潜力与无法预期的新势力。不过后摇滚(Post-Rock)虽然已经先有了一个较为正式的称呼,但其实在最初的时候,许多音乐杂志对这一群人所玩的音乐,基本上都还是无法做一定论。像是滚石杂志当初在介绍这些团体时,还只是用"Instrument Rock"一词来称呼他们,其原因主要是这些乐队大部分都较偏向纯乐器演奏而且也没有主唱。但有的刊物又因针对其乐风或渊源,于是有人又称之为"DroneRock"、"Space Rock"、"Out Rock"、"Neo-shoegazer-rock"或"Kraut-Rock"等各种名词。然而,"后摇滚"这个名称被正式采用,则还是后来英国《Wire》音乐杂志,持续有系统的用"Post- Rock"一词做大幅度的介绍报导后,整个所谓的"后摇滚运动"才慢慢地传开来。只不过到现在为止,仍有许多乐评人或被贴上后摇滚乐队的团体都仍非常讨厌或否认"后摇滚"这一名词。因为他们认为这一名词卷标根本都不足以形容他们自己所玩的音乐风格,甚至被视为现今"后摇滚"大本营之一的芝加哥,在当初的时候,当地的另类音乐刊物或乐评,也几乎不提"后摇滚"这个名词来形容当时刚崛起的代表乐队Tortoise或Sea And Cake,更甚者,许多乐评家还认为所谓"后摇滚"这个观念根本早在七十年代就已出现,只是这些观念还只是蕴含在各种非主流的乐派及几个关键性乐队中,而且那时出现的还都只是零散的创作概念构想,而现在只不过经由西蒙先生的一番介绍,才这样由媒体的运作,就俨然成为新一代的音乐种类。

花伦乐队的乐队介绍

2004年冬天,源于一次偶然的拼字游戏,花伦乐队意外诞生。成立于武汉,被当代西方新音乐场景吸引,几个年轻人不断探索,花伦在2006年底开始器乐摇滚之旅。秉承武汉朋克先辈们原始粗糙的美感,又擅长于用旋律表达内心的诚挚情感,所以在早期的花伦现场,旋律优美且有着高能量质感,奠定乐队风格并自成一派,被誉为“中国后摇滚浪潮先锋”。2007年,在经历12个城市的第一次全国巡演后,经惘闻乐队谢玉岗(Vocal&Guitar)推荐乐队在北京独立厂牌狐狸尾巴唱片发行了首张专辑《SilverDaydream》(银色白日梦)。正像唱片名一样,这张专辑用简约直白的情感,讲述了摇滚梦想、青春热血与悲怆的少年故事。2008年初,参与第一张专辑创作的乐队成员左翼(现AV大久保bass手)离队,新鼓手李京加入。乐队在08年完成了“飞行员与盲山”的全国巡演后,开始找到新的创作方向。到2009年底,完成了第二张专辑《AsianRiver》所有歌曲的创作。2010年,花伦签约摩登天空,成为旗下第一支器乐摇滚乐队,前上海戈多乐队吴峻(Guitar)帮助乐队完成了第二张唱片的前期录制。2011年,花伦在摩登天空发行了乐队第二张专辑《AsianRiver》(亚洲河)。宛如“亚洲之河,川流不息”,专辑依然用简练的意象,表达了几个年轻人善意的野心——摇滚乐生命力之所在,是让我们在遭遇日常生活的琐碎之后,依然对生活充满寄托与期待。整张专辑散发出充沛的能量和包容感,它属于青春期完结前的一次爆发,是关于理想与现实,是一代年轻人的故事。同年,经历了第三次全国巡演后,由于人员生活变动,花伦在武汉解散。吉他手丁茂和朱明康移居北京,在好朋友兼经纪人Road(牛磊)的帮助下,2011年花伦乐队在北京重组。2011-2014这三年期间,新任成员独立音乐人Rubey(Guitar)、冯俊华(Drum)、王伟(BASS)陆续加入,为花伦注入了新的活力。无论是营造出加州海岸公路之声,还是宇宙兄弟辽远的空寂声响,花伦都呈现出一种更加开放和摇滚的姿态,不断探索器乐摇滚的新方向,再次开启能量之门,形成新的美学风格。

上一篇:剑侠贰外传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