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宫正阳门名称的来历是什么?
一、北京正阳门 正阳门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北京城南北中轴线上,在天安门广场南缘,前门大街北端,现存城楼与箭楼。
正阳门俗称前门,至今已有500余年的历史,元世祖忽必烈在金中都城东北三里处营建大都城,即今日北京城前身。城周60里,辟11门,丽正门为其南正中之门。明灭元后,成祖朱棣迁都北京,于永乐十七年(1419年)将元大都南城垣向南移建0.8公里,丽正门则迁建到今正阳门的位置,时仍称丽正门,正统元年(1436年)改名正阳门。正统四年(1439年),为了加强京师的防御能力,在京师各城门外添建箭楼,正阳门箭楼就是此时建成。在城楼与箭楼之间原有一座巨大的瓮城,南北长108米,东西宽88.6米年为空场。瓮城四向各辟一门,均为拱券式门洞。民国四年(1914年),为改善内外城间的交通状况,改建成了我们今天所见的模样。
正阳门城楼占地3047平方米,坐落在砖砌城台之上,城台南北上沿各有1.2米的宇墙。城楼为灰筒瓦绿琉璃剪边,重檐歇山三滴水结构;楼上楼下均四面有门,面宽七间近深三间,上下有回廊;楼身宽36.7米,深16.5米,高27.3米,整座城楼通高42米,在北京所有城门中最为高大。箭楼占地面积2147平方米,为一座砖砌壁垒式建筑。顶为灰筒瓦绿琉璃剪边、重檐歇山顶;上下共四层,南楼北厦;南侧面阔七间,宽62米,进深12米;楼高26米,连城台通高38米,是北京所有箭楼中最高大者。
正阳门箭楼一直被视为老北京的象征,于1990年1月21日对社会开放,四层均辟为展厅,展陈面积1200平方米。城楼于1991年6月29日首次对公众开放,一层为“历史上的北京“展览,展览内容大体围绕北京历史上的风土人情。
故宫旅游景点介绍视频素材 故宫旅游景点介绍视频素材下载
关于北京故宫的简介(200字左右)故宫位于北京市中心,旧称紫禁城。于明代永乐十八年(1420年)建成,是明、清两代的皇宫,无与伦比的古代建筑杰作,世界现存最大、最完整的木质结构的古建筑群。故宫全部建筑由“前朝”与“内廷”两部分组成,四周有城墙围绕。四面由筒子河环抱。城四角有角楼。四面各有一门,正南是午门,为故宫的正门。这里曾居住过24个皇帝,是明清两朝(公元1368~1912年)的皇宫,无与伦比的古代建筑杰作,世界现存最大、最完整的木质结构的古建筑群。传说,玉皇大帝有10000个宫殿,而皇帝为了不超越神,所以故宫修建了9999个宫殿。故宫博物院选择一两个景点介绍?1、御花园:御花园位于紫禁城中轴线上,坤宁宫后方,明代称为“宫后苑”,清代称御花园。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 (1420年),以后曾有增修,现仍保留初建时的基本格局。全园南北纵80m,东西宽140m,占地面积12000_。园内主体建筑钦安殿为重檐_顶式,座落于紫禁城的南北中轴线上,以其为中心,向前方及两侧铺展亭台楼阁。园内青翠的松、柏、竹间点缀着山石,形成四季长青的园林景观。2、文华殿:始建于明初,位于外朝协和门以东,与武英殿东西遥对。因其位于紫禁城东部,并曾一度作为“太子视事之所”,“五行说”东方属木,色为绿,表示生长,故太子使用的宫殿屋顶覆绿色琉璃瓦。文华殿初为皇帝常御之便殿,明天顺、成化两朝,太子践祚之前,先摄事于文华殿。后因众太子大都年幼,不能参与政事,嘉靖十五年(1536年)仍改为皇帝便殿,后为明经筵之所,建筑随之改作黄琉璃瓦顶。嘉靖十七年(1538年),在殿后添建了圣济殿。明末李自成攻入紫禁城后,文华殿建筑大都被毁。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始重建,其时武英殿尚存,因此“一切规_殆依明制为之”。乾隆年间,在圣济殿遗址上修建了文渊阁。扩展资料:北京故宫博物院是一座中国综合性博物馆,建立于1925年10月10日,位于北京故宫紫禁城内,收藏品包括但不限于明朝、清朝两代皇宫及其收藏。北京故宫博物院是中国最大的古代文化艺术博物馆,是第一批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世界三大宫殿之一。北京故宫是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第一批国家5A级旅游景区、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先进单位,1987年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参考资料:故宫博物院——御花园故宫博物院——文华殿百度百科——北京故宫博物院故宫旅游路线和景点介绍从天安门进入,来到端门,通过端门,来到午门。 午门是成凹字形,有海纳百川的寓意,因此皇帝颁发诏书或者接见大军凯旋“献俘”的时候在午门,彰显皇家威严,“杖打”大臣也是在午门(午门斩首系大臣被杖打致死的误传)。 如今午门是故宫博物院的检票入口,由此进入故宫博物院。 午门的东侧是太庙(如今更名为劳动人民文化宫),西侧是社稷坛(如今更名为中山公园),这两个地方可从午门前面的东西两侧进入,故不属于故宫博物院的一部分,各需要另外购票。 太庙是明清祭祀祖先的地方,社稷坛是祭拜土地神(社)与谷神(稷)的地方,现在两处基本上成了休闲公园,有不少古树和先迹,值得一提的是,在中山公园里可以看到由五色土拼接成的社稷坛,每种色土代表九州不同的地方,寓意着天下王土,还可以看见与孙中山先生相关的塑像、古迹等。 由午门进入博物院,便是太和门,午门的从正面看是三个门,从后面看(即从太和门前看)是五个门,素有三明五暗的说法,现在两个暗门里貌似是寄放行李和工作人员休息的地方。从午门后面即可上城墙,可从城墙上环绕紫禁城一圈(从午门到神武门)(如果全开放的话) 进入太和门,便是著名的巨大的太和殿广场,以及故宫的中心建筑三大殿: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它们位于三层汉白玉栏杆围护的平台上,三层汉白玉即借佛教里的莲花台之意象,象征皇权的至高无上。汉白玉栏杆上的龙头不仅是装饰,也是排水口,下雨的时候水会从龙嘴里射出。 太和殿就是俗称的金銮殿,但是太和殿及太和殿广场只有在大型的庆典里才会使用,并不是文武百官每天上朝的地方。 保和殿(三大殿的最后)后是天街,天街及正中的乾清门(中轴线上)是外朝与内廷的分界线,外朝是国,内廷是家。文武百官不可到达乾清门以后的内廷里,后宫众人也不能随便僭越到乾清门之前的外朝中去。文武百官在乾清门前露天的天街上上朝听政,意在国家大事上达天听。三大殿(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天街西侧是军机处,雍正设立,作为皇帝的亲信组织,只有经过钦定的重臣才可以跨过军机处的门槛。 乾清门后面是内廷三大宫: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乾清宫是皇上的住所,坤宁宫是皇后的住所,中间的交泰殿寓意乾坤交泰,交泰殿也是中轴线上第一个出现凤凰图案彩绘的宫殿。 三大宫东西两侧是东西六宫及它们前面的养心殿、斋宫。六宫的排布状似八卦里的坤卦图案,象征女人。东西六宫是古代嫔妃的住所。如今这十二个宫殿有些成了文物与中外文化展览区,有些则并不开放。后三宫(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 西六宫前面是养心殿,是雍正及其以后的皇帝的居所(雍正以前的皇帝住在乾清宫,养心殿是仓库、工艺作坊),养心殿正殿西边是著名的三希堂,三希,指“士希贤,贤希圣,圣希天”。东六宫前面是斋宫。 坤宁宫后面是坤宁门,门后是御花园,园里假山亭榭古木众多,但是假山都不让游客攀爬或钻洞。园后是钦安门与钦安殿,殿的造型独特,供奉代表北方的玄武大帝。 其后便是神武门,是当年末代皇帝逃出紫禁城的宫门,也是故宫博物院的出口。 与神武门隔路正对的是景山,景山西面是北海公园。都是单独的景点需另外买票。 出神武门前也可以上城墙,绕回午门,或在途中下至东华门。 西轴线可以由太和门西侧进入,最前面的是家具馆,其内陈列各种精美的家具,后面是武英殿,曾用做皇家书籍的刊印的地方。武英殿正殿的西侧是浴德堂,它是罕见的欧式(实为土耳其式)建筑风格的澡堂(有争议)。有关它的用途争议颇多。 武英殿往后有18棵槐,再后是冰窖,是用来存放冬天在金水河及北京各处开凿的冰块以在夏天取用、冷藏的地方,现在已变成游客服务区,喝茶休息买东西的地方。 冰窖后,是慈宁宫区,包括慈宁宫御花园、慈宁宫主殿、寿康宫等,是各朝皇太后、太妃居住、礼佛、生活的地方。现主要有典型人物乾隆皇帝的母亲崇文皇太后为例,以单元展览的形式,介绍了太后的晚年的安乐生活。另外,(慈宁宫)御花园里的佛阁特别漂亮。 东线也可由太和门东侧进入,在三大殿东侧是文华殿和文渊阁,也就是内阁的所在,可惜两个宫区都未开发。 顺东侧路往后是箭亭,展览的是历代君主的甲胄、武器等等,箭亭后面是奉先殿(钟表馆)和宁寿宫区(珍宝馆),这两个景点需要单独买票。 奉先殿靠近西北端,与太庙差不多,是平时祷告祖先的地方。钟表馆应该在奉先殿里展出,但是笔者参观时,钟表馆是在奉先殿前面的小殿展出的,钟表馆展出的是各国送给清朝廷的钟表,非常精致,神奇,巧妙,值得一看。故宫钟表馆(奉先殿区)珍藏的写字人钟,报时的时候人会在纸上面自动写下特定的字。 宁寿宫区还要往东南一些,展出的是各国的珍宝、故宫文物。宫区的宫殿里包括皇极殿、宁寿宫、颐和轩、养性殿、戏台、阅是楼等。 著名的九龙壁在皇极殿的皇极门前。珍妃井在宫区最后。 宁寿宫区是乾隆准备当太上皇时养老的地方,但是因为贪恋政治权术,在嘉庆即位的前几年仍是实际的政权操纵者,实际上也并未住过宁寿宫区。倒是后来慈禧住过一段时间。 宁寿宫区主要凸显出“修身养性、和乐安宁”的雅趣。三层的高大戏台在养性殿东,三层层层有匾有对联,非常宏伟,人可以坐在戏台北边的阅是楼观戏。戏台也是故宫里罕见的朝北的建筑。 从宫区后面出来,往西即可到神武门。 关于故宫角楼、御路、雄狮、水缸、门钉、神兽及更为详细的宫殿历史介绍可以去看纪录片《故宫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