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是推进全面依法治国的什么?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是推进全面依法治国的总抓手,具有重大的理论创新、制度创新和实践创新意义。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涉及立法、执法、司法、守法、法治监督、法治保障、法学教育,涉及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涉及国家法治、地方法治、社会法治统筹互动、协调发展。在实际工作中必须有一个总揽全局、牵引各方的总抓手,这个总抓手就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依法治国各项工作都要围绕这个总抓手来谋划、来推进。形成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法律体系必须随着时代和实践发展而不断发展,必须不断完善法律规范体系,使之与社会发展相适应。首先,不断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要坚持立法先行,坚持立改废释并举,加快完善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体系,完善包括市民公约、乡规民约、行业规章、团体章程在内的社会规范体系,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提供基本遵循。”其次,深入推进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提高立法质量和效率,以良法促进发展。发展要高质量,立法也要高质量。要以立法高质量发展保障和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再次,要加强重要领域立法,确保国家发展、重大改革于法有据,把发展改革决策同立法决策更好结合起来。加快我国法域外适用的法律体系建设,加快构建保障我国海外利益的法律体系。
全面依法治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什么?
全面依法治国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总结党的十八大以来法治实践和理论的基础上,对全面依法治国方略作了系统阐述,使我们党关于法治的理论和思想趋向完善和成熟。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明确了全面依法治国的总目标和实现步骤。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全面依法治国的意义:1、依法治国是中国共产党执政方式的重大转变,有利于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2、依法治国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保证;3、依法治国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扩大对外开放的客观需要;4、依法治国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显著标志,是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5、依法治国是民主政治的必然要求,也是现代政治文明的基本标志;6、依法治国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