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欣赏国画?
1、看“四看”原则:一看气韵;二看意境;三看笔墨;四看诗书画搭配。对人物画的欣赏要像看电影、看小说、看环画那样看其是否用笔精准,看其是否细腻传神,看其是否主题突出、故事精彩、情节感人。2、游对待山水画欣赏要像旅游区旅客观景一样一路仔细地观览过去。北宋画家郭熙提“高、深·平”的“三选法”,就是对待一幅完整的山水画要采取“平远、深远、高远”的办法来进行鉴赏。3、悟对待花鸟画欣赏要像在花园里赏花在古玩店里鉴赏古玩一样认真观赏,最后参悟出其精神内涵和表达的主题思路。最后,简单的说说当前中国画鉴定:一是看纸质(新老渲纸、麻纸、帛,有别于老画新画);二是看笔墨(是否是印刷品再添笔,现今行画有本刻水印,作坊拼图等高仿作品);三是看结构(是否属于拼凑成图);四是看绘印(书法、印章是否真实)。扩展资料:一、中国画的特点1、讲究“气韵生动”,不拘泥于物体外表的肖似,而多强调抒发作者的主观情趣。中国画讲求“以形写神”,追求一种“妙在似与不似之间”的感觉2、讲究笔墨神韵,笔法要求:平、圆、留、重、变。墨法要求墨分五色,焦、浓、重、淡、清。3、讲究“骨法用笔”,不讲究焦点透视,不强调环境对于物体的光色变化的影响4、 讲究空白的布置和物体的“气势”。二、中国画的分类1、人物画我国的人物画,历史悠久。据记载,商、周时期,已经有壁画。东晋时的顾恺之专尚画人物画,是在我国绘画史上第一个明确提出"以形写神"主张的画家。唐代阎立本也擅长人物画。还有吴道子、韩斡等等。都为人物画做出了的贡献。唐以后画人物画的画家就更多了,历代都有。2、山水画山水画(俗称风景画、风光画),是专门的艺术学科,历史悠久。自唐代以来,每一时期,都有著名画家,专尚从事山水画的创作。尽管他们的身世、素养、学派、方法等不同;但是,都能够用过笔墨、色彩、技巧,灵活经营,认真描绘,是自然风光之美,欣然跃于纸上,其买相同,雄伟壮观,气韵清逸。3、 花鸟画中国花鸟画多姿多彩,引人入胜。它与山水、人物画并列为中国绘画艺术的专门学科。花鸟画就广义讲,应包括花鸟、禽兽、昆虫、鱼介等。
如何欣赏国画?
中国传统绘画的特点:一、首重立意胸有成竹的构思 中国传统绘画创作,以立意为先,许多绘画理论家都首先强调这一点,不管是画山水、画人物、还是画花鸟。唐代张彦远在《历代名画记》中有一段关于"六法"的论述:"夫象物必在于形似,形似须全其骨气。骨气形似.皆本于大意而归乎用笔。"他认为立意在完.画中才能有变态、有奇意。二、以线造型以形传神的造型规律 "以形写神"是晋代画家顾恺之的一句名言,确立了中国艺术神高于形的美学观。它与纯以抽象性为高的近代欧洲美学观具很大的区别,即画人不仅仅于形似.还要升高于神似,画出人的精神面貌,不停止于外形之模拟,不拘泥于自然之真实,这一论见为艺术家建立起艺术应竭力企求之高度。三、多点透视、计白当黑的构图法则 中国传统绘画既用焦点透视法,也用散点透视法,既有严守真实的画面空间和布白.也有打破真实按构图需要而平列的空间和布白,这样就使物象在画面出现时,可以按实物在画面上的艺术需要。伸长或缩短变化其形象,更换其位置。一株低于视平线的牡丹花.也可架高于祝平线之上,而取得透视的最佳效果。四、随类赋彩色彩相和- -中国画的色彩法则 中国画的色彩,不拘泥于光源冷暖色调的局限,比较重视物体本身的固有色,而不去强调在特殊光线下的条件色。画那一件物品,就赋予那一件物品的基本色,达到色与物、色与线、色与墨、色与色的调和。五、情景相生气韵生动的意境 中国传统绘画要求笔与墨合,情与景合、现实中无限丰富的景象,绘画家以强烈的形象感染力。画家凭借着这种感受,激起描绘这些景象的激情,于是作品作为情景相生的复写而重现,使情景交融在一起。至于气韵生动,即是画家所创造的艺术灵境,不同于一般的写生画,应成为富有生气,新鲜而活泼,有诗一般的韵味,使观者神往无穷。六、诗书画印纸笔的独特形式 只有中国传统绘画,才有题字盖印的做法,不仅文人画,可以显示其诗、书、画三绝之长,即是一般的画作,也总要题字盖印,这样才有传统艺术的浓厚风味。 题字和诗句,可以提高或补充观者对作品的欣赏和理解,也丰富了构附的变化,起到互相衬映,互为显彰,点缀与平衡构图的多方面作用。 中国传统绘画的工具和材料之性能,也决定着中国传统绘画的特色。中国传统绘画是运用绢和纸作画,特别是生宣纸的出现,更加发挥了笔趣和墨彩。宣纸的渗性,毛笔的尖锥,使得笔锋无穷变化,产生出奇妙的效果。同时形成了各种效法和描法,画法和笔法。扩展资料欣赏初看国画,要欣赏的不是画面如此简单,还要看一下几项是否精美。画工画家作品,可表现出作者成就。画面的形象,就是画工的具体,我们往往主观批判该画的好与坏,就是受画工的影响最大。书法中国画与西方绘画不同之处,其中一项就是书法。国画画面上常伴有诗句,而诗句是画的灵魂,有时候一句题诗如画龙点睛,使画生色不少,而画中的书法,亦影响画面至大。书法不精的画家,大多不敢题字,虽然仅具签署。亦可窥其功底一二。印章画面上常见印章有各方面使用:画家的印玺、题字者私章、闲章、收藏印章、欣赏印章、鉴证印章等。而各种印章的雕工、印文内容、印章位置,都在评介之列。尤其古画,往往有皇帝、名家、藏家及鉴赏家的印鉴,可佐真伪。装框中国画装裱独具一格,常见有纸裱、绫裱两大类。纸裱较粗,绫裱较精。裱边的颜色、宽窄、衬边、接驳、裱工等都十分讲究。功力从事书画修养越久的人,他表现出的功力,是初学者无法掌握。尤其是书法,老手多仓劲有力,雄浑生姿。国画方面,其线条、设计、意景亦表现出作者功力。所以人生经验丰富的艺术家,其作品往往较年轻画家有不同表现,这就是功力。布局布局看来似是画面的设计,其实是作者胸怀中的天地,从画面布局中表现出来。中国画与西方绘画不同地方甚多,最明显之处就是"留白",国画传统上不加底色,于是留白甚多,而疏、密、聚、散称为留白的布局。在留白之处,有人以书法、诗词、印章等来补白。亦有让其空白,故从布局可见作者独到之处。诗句字画中的诗词,往往代表主人的心声。一句好诗能表现作者的内涵和学养,一句好诗,亦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例如:明代画家张宏所作的《村径柴门图》,画家自题:“村径绕山松叶暗,柴门流水稻花香。”描绘松林环抱,崇山拱卫的庭院山庄,高大葱郁的苍松分为两组,如同两把打开的摺扇,掩护着山坳中的村落。村前稻田临水,田园丰美,正有辛弃疾“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的词意。印文无论字或画,常有"压角"的闲章出现。所谓闲章就是画面或书法留白的角落。而印上的文字,有时影响字画甚大。从印文中也可看到者作者心态,或当时的环境。好的印文,配以好的雕刻刀法,盖在字画上,使作品更添光彩。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国画(中国传统绘画形式)
国画蝉的画法
国画蝉的画法步骤如下:1.蘸取浓墨,以侧锋点缀蝉的背部。2.选取羊毫笔,用浓墨点画出蝉头部、眼部。3.以淡墨虚笔勾画蝉的翅膀,体现蝉翅薄而透明的特点。4.点使画用出浓背墨部,细中节锋。5.蘸取重墨,用破墨法点画蝉腹部。6.选用狼毫笔蘸取浓墨,中锋用笔画出蝉的足。7.选用小号羊毫笔蘸取赭石,加水调和,点画在蝉头部、胸部及腹部留白处。蝉体黑色,四翅透明,翅膀纹路清晰,不动时前翅叠压后翅,飞行时四翅展开。在翅膀的表现上,主要运用墨色的变化表现其薄透的质感。胸、足、翅根等部位有赭色。绘制时,对蝉的描绘虽不必层层渲染,但要做到细致入微,注重突出特征形态。蝉,俗称知了,每到夏季,蝉蛹蜕去僵壳爬上树梢,鸣噪响亮。自古以来,人们对蝉最感兴趣的莫过于它的鸣声。更有甚者还用小巧玲珑的笼装养着蝉来置于房中听其声,以得欢心。蝉朝饮甘露,暮吟高枝,夏生秋亡,它的这一生命特征博得了古来众多人的喜爱,有着独特的审美情趣。蝉在古代是永生和高洁的象征。想好画面的构图,选用小号狼毫笔,以深浅不同的墨色画出蝉的形态结构特征;赭石加清水调和,分染蝉的头部、胸部、翅膀、腿部等;染画腹部翅膀遮挡的部分时,墨色要淡一些,以表现翅膀的透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