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知道小兵张嘎的简介
1.故事以1934年的白洋淀为背景,以嘎子梦想参加八路,梦想得到一支属于自己的真枪展开。奶奶为了保护八路老钟牺牲了,嘎子只身上县城找传说中的罗金保,打鬼子替奶奶报仇。嘎子从此以小八路自居,紧接着又和区队八路打了一场挑帘战,嘎子缴获一把真枪。眼看梦想全部实现,枪却被区队长收了。嘎子想不通,和打赌认识的小伙伴胖墩一起重返县城。嘎子要单独替奶奶报仇。特派员刘燕却与孩子们在一起。经过种种误会和巧合,以嘎子为首的孩子们,粉碎了敌人的阴谋,配合区队八路使药品顺利过境,一举歼灭肥田斋藤一伙日本鬼子2.《小兵张嘎》这部影片主要描写了抗日战争时期,生活在冀中白洋淀的小男孩张嘎与唯一的亲人奶奶相依为命。为了掩护在家养伤的八路军侦察连长钟亮,奶奶英勇地牺牲在日军的刺刀下,而钟亮也被敌人抓走了。为了替奶奶报仇、救出老钟叔,嘎子历经艰辛,找到了八路军,当上了一名小侦察员的故事。3.张嘎与日本鬼子斗智斗勇
小兵张嘎内容简介 关于小兵张嘎内容简介
1、小兵张嘎主要内容:抗日战争时期,生活在冀中白洋淀的小男孩张嘎与唯一的亲人奶奶相依为命.为了掩护在家养伤的八路军侦察连长钟亮,奶奶英勇地牺牲在日军的刺刀下,而钟亮也被敌人抓走了。为了替奶奶报仇、救出老钟叔,嘎子历经艰辛,找到了八路军,当上了一名小侦察员的故事。
2、《小兵张嘎》最早发表于1961年,是我国儿童文学的经典之作,至今总发行量超过100万册。《小兵张嘎》的主人公张嘎是我国儿童文学画廊中被广为传颂的经典人物形象之一,影响和激励了几代读者。
《小兵张嘎》的作者是谁?
《小兵张嘎》,出自作家徐光耀的同名中篇小说。一、作品简介《小兵张嘎》是2006年中国电影出版社出版的图书。最早发表于1961年,是我国儿童文学的经典之作,总发行量超过100万册。二、内容简介故事发生在1945年,抗日战争最残酷的时期,冀中平原的白洋淀长期被日寇侵占。鬼不灵村的张嘎,是个机灵勇敢而又顽皮淘气的小男孩。他和奶奶救助了八路军侦察连钟连长。鬼子进村搜捕时,钟连长为保护群众,挺身而出被捕,奶奶为掩护八路军被日本鬼子杀害。张嘎为了给奶奶报仇,参加了八路军。在部队领导的培养和教育下,张嘎进步很快。他与侦察员罗金保化装侦察,活捉了胖翻译;多次随队参加战斗,缴获敌人武器。他在养伤回队途中被捕,在据点里配合游击队拔掉敌人炮楼,救出了钟连长。经过多场战斗的磨练,张嘎最终成长为一名合格的八路军小侦察员。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小兵张嘎
《小兵张嘎》中小嘎子的性格特点?
小嘎子的性格特点:顽皮、机敏、争强好胜、富有心计、聪明、活泼、调皮、灵活。张嘎(小嘎子):是抗战电影和电视剧中的人物,讲述的是抗战时期,河北省保定市安新县境内的白洋淀有个男孩叫张嘎,他聪明勇敢,绰号嘎子。他还有伙伴分别是:善良勇敢的英子,憨厚可爱的胖墩以及胆小但却讲义气的佟乐。扩展资料:小兵张嘎60年代拍摄的黑白片,但影响力却相当大,不仅是因为他是抗战的小英雄,更多是张嘎的形象塑造得非常丰满和成功。我们常常误会50年代后80年代一些国产品有伟光正的很近,但实际上单从张嘎的人物形象看,是非常完整的(不是完美),是符合人性的,是跟我们很近的人,或许你随便在某个地方都能看见他的原型。生活在乱世,张嘎成长得很快,成为家乡壮年们发展的对象,但当了保卫家乡的重任,但在他的成长过程中,也一度有过短暂的彷徨时期,比如他对手枪爱不释手,但却被队长勒令上交。他对日本的痛恨是真切的,奶奶的死亡是重大原因,但张嘎在革命过程中却有着孩子气的冲动,比如跟胖墩之间的交换,实际上都体现出革命人士(特别是农民阶层)在成长过程中,有着的根深蒂固小农意识,战利品不是统一分配,而是想独自侵占。尽管在电影中,可爱的主人公拥有一把梦寐以求的武器是很正常的事情,或者说符合常理,但却不符合共产党的纲领和制度,这就反应了人物与制度之间的矛盾。张嘎生气,赛烟囱等事情就是必然的事情了。如果他没这样做,就反而不正常,因为他淘气,顽皮,好动,爱打架,如果读书,绝对是体育委员兼娱乐委员兼生活委员(反正不是学习委员和班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