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哙的结局是什么死的,怎么死的?
孝惠帝六年(前189年),樊哙去世,谥为武侯,属于自然死亡。险些被杀樊哙一直跟随刘邦左右,是刘邦的爱将。后娶吕后妹吕媭为妻,生有一子樊伉,因此与皇帝的关系就更加密切了。可是他因是吕后妹夫,也险些被诛。公元前195年,高祖刘邦击败叛军英布归来,创伤发作病倒了。刚回到长安,又听说燕王卢绾叛变,就派樊哙以相国的身份率军去讨伐。樊哙走后,有人对高祖说:“樊哙跟吕后串通一气,想等皇上百年之后图谋不轨。皇上不能不早加提防。”高祖对吕后干预朝政,早已不满,听说吕后又跟她妹夫樊哙串通一气,立时觉得情况严重了,他决意临阵换将,与陈平计议此事,最后,采用陈平的计谋,以陈平的名义前往樊哙军中传诏,在车中暗载大将周勃,等到了军营里,才宣布立斩樊哙,由周勃夺印代替。到了樊哙的军营前,陈平命人筑起一座高台,作为传旨的地方,另外又派人持节(一种信符)去叫樊哙。樊哙得知只有文官陈平一个人前来,认为只是传达平常的敕令,也没多想,立即一个人骑马赶来接诏。不料,台后忽然转出武将周勃,当即将樊哙拿下,钉入囚车。周勃又立即赶到中军大帐,代替樊哙,由陈平押解囚车返回长安。扩展资料司马迁记载得很清楚,樊哙是吕后一党,刘邦在杀掉所有的异姓王后,对吕氏一党猜忌日渐加重,刘邦宠爱戚夫人,也喜欢她的儿子赵王如意,刘邦觉得戚夫人太弱,如果刘邦死了,樊哙恐怕会对他们母子下手。但其实这并非主要原因,主要原因是刘邦担心刘氏江山不稳。首先樊哙有一特殊身份(他跟刘邦是连襟),这层关系既让刘邦更加“重用”他,又让刘邦更加忌惮他。其次樊哙是军中威望很高的将领,仅次于韩信和周勃,他不仅能带兵会打仗,往往冲锋在最前面,具有优秀的指挥能力,而且他有很好的政治眼光,绝非一介草莽武夫。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樊哙
历史年代表
中国历史年代表∶1、原始社会五帝∶炎帝、黄帝、尧、舜、禹约前2528年-前2029年(约500年)2、先秦时期夏朝∶前2070年-前1600年(470年)商朝∶(前1600年-前1046年(554年)周朝∶西周∶前1046年-前771年(275年),东周∶前770年 -前221年(549年)春秋∶前770年 -前476年(295年)战国∶前475年 -前221年(254年)3、秦汉时期秦朝∶前221年-前206年(16年)西楚王朝∶前206年-前202年(5年)汉朝∶西汉∶前202—公元8年11月(210年),东汉∶25年-220年(195年)新朝∶公元8年12月-23年10月(16年)玄汉王朝∶23年10月-25年(2年)4、三国两晋南北朝三国∶220年-280年(60年)包含魏,蜀,吴;魏∶220年-265年(45年)蜀∶221年-263年(42年)吴∶222年-280年(58年)晋朝(266年-420年)包含西晋,东晋;西晋∶265年-316年(51年)东晋∶317年-420年(103年)南北朝(420年—589年)五胡十六国∶304年-439年(135年)南朝(420年—589年)包含刘宋、南齐、南梁、南陈四朝;南朝·宋∶420年-479年(59年)南朝·齐∶ 479年-502年(23年)南朝·梁∶502年-557年(55年)南朝·陈∶ 557年-589年(32年) 北朝(386年—581年)则包含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和北周五朝。北朝·北魏∶386年-534年(148年)北朝·东魏 ∶534年-550年(16年) 北朝·西魏∶535年-557年(22年)北朝·北齐∶550年-577年(27年)北朝·北周∶ 557年-581年(24年)5、隋唐时期隋朝∶581年-619年(38年)唐朝(618年—907年)包含唐朝前期,武周,唐朝中后期唐朝前期∶618年-690年(72年)武周∶690年-705年(15年)唐朝中后期∶705年-907年(202年) 6、五代十国五代十国∶891年-979年(89年)包含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前蜀,后蜀,杨吴,南唐,吴越,闽国,马楚,南汉,南平,北汉;7、宋元时期宋∶960年-1279年(320年) 含北宋,南宋;北宋∶960年-1127年(167年)南宋∶1127年-1279年(152年) 大蒙古国∶1206年-1271年(66年)元∶271年-1368年(98年)北元∶1368年—1402年(35年)8、辽金夏辽朝∶916 年-1125年(210年)西辽∶1124年-1218年(94年) 西夏王朝∶1038年-1227年(190年) 金朝 ∶1115年-1234年(120年) 大理国包含前大理,后大理937年-1094年,1096年-1253年(316年)。9、明清时期明 ∶1368年-1644年(277年)南明 ∶1644年-1662年(19年)后金∶1616年-1636年(21年)清前期∶1636年-1840年(205年) 10、近代时期晚清∶1840年-1912年(73年)辛亥革命(公元1911年至1912年初)中华民国∶1912年-1949年(38年)11、新中国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1949——至今)扩展资料∶中国历史经历了几个社会形态∶一、原始社会人类蒙昧时代∶公元前100世纪以前 旧石器时代∶ 约公元前100世纪-公元前41世纪华夏文明初始时代之三皇(部落联盟首领)传说时期∶公元前41世纪到公元前26世纪华夏文明初始时代之五帝(部落联盟首领)传说时期∶约前26世纪-前2070年二、奴隶社会1、萌芽阶段∶ 前2070年-前1559年2、发展阶段∶前1559年-前1046年3、衰落阶段∶前1046年--前221年三、封建社会1、萌芽发展阶段∶前841年--前221年2、大一统时期∶前221年--316年3、大分裂时期∶420年--581年4、民族大融合时期∶581年-907年5、民族分裂时期∶916年--1271年6、封建没落时期∶1271--1840年四、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封建崩溃时期∶1840-1912年2、封建终结时期∶1912-1949年 五、新民主主义社会社会主义改造时期∶1949-1956年六、社会主义社会初级阶段∶1988年-至今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中国历史年表
樊哙的结局是什么
孝惠帝六年(前189年),樊哙去世,谥为武侯,属于自然死亡。险些被杀樊哙一直跟随刘邦左右,是刘邦的爱将。后娶吕后妹吕媭为妻,生有一子樊伉,因此与皇帝的关系就更加密切了。可是他因是吕后妹夫,也险些被诛。公元前195年,高祖刘邦击败叛军英布归来,创伤发作病倒了。刚回到长安,又听说燕王卢绾叛变,就派樊哙以相国的身份率军去讨伐。樊哙走后,有人对高祖说:“樊哙跟吕后串通一气,想等皇上百年之后图谋不轨。皇上不能不早加提防。”高祖对吕后干预朝政,早已不满,听说吕后又跟她妹夫樊哙串通一气,立时觉得情况严重了,他决意临阵换将,与陈平计议此事,最后,采用陈平的计谋,以陈平的名义前往樊哙军中传诏,在车中暗载大将周勃,等到了军营里,才宣布立斩樊哙,由周勃夺印代替。到了樊哙的军营前,陈平命人筑起一座高台,作为传旨的地方,另外又派人持节(一种信符)去叫樊哙。樊哙得知只有文官陈平一个人前来,认为只是传达平常的敕令,也没多想,立即一个人骑马赶来接诏。不料,台后忽然转出武将周勃,当即将樊哙拿下,钉入囚车。周勃又立即赶到中军大帐,代替樊哙,由陈平押解囚车返回长安。扩展资料司马迁记载得很清楚,樊哙是吕后一党,刘邦在杀掉所有的异姓王后,对吕氏一党猜忌日渐加重,刘邦宠爱戚夫人,也喜欢她的儿子赵王如意,刘邦觉得戚夫人太弱,如果刘邦死了,樊哙恐怕会对他们母子下手。但其实这并非主要原因,主要原因是刘邦担心刘氏江山不稳。首先樊哙有一特殊身份(他跟刘邦是连襟),这层关系既让刘邦更加“重用”他,又让刘邦更加忌惮他。其次樊哙是军中威望很高的将领,仅次于韩信和周勃,他不仅能带兵会打仗,往往冲锋在最前面,具有优秀的指挥能力,而且他有很好的政治眼光,绝非一介草莽武夫。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樊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