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子良将都有谁?
1、王平王平(?—248年),字子均,巴西宕渠(今四川省渠县东北)人,籍贯益州。三国时蜀汉后期大将。原属曹操,曹操与刘备争汉中,得以投降刘备。诸葛亮第一次北伐时与马谡一同守街亭,之后深受诸葛亮的器重,率领蜀汉的王牌军队无当飞军,多次随诸葛亮北伐。诸葛亮死后,拜前监军、镇北大将军,镇守汉中,曹爽率领十万大军攻汉中时,被王平所击退,累封安汉侯。2、夏侯霸嘉平元年(249年),司马懿发动政变,诛杀曹爽。征西将军夏侯玄被调入朝,由雍州刺史郭淮接任征西将军。夏侯玄是夏侯霸的堂侄、曹爽的表弟。夏侯霸从前得到曹爽的厚待,与郭淮不和。曹爽被司马懿杀死后,他心中不安,投奔蜀汉,被任命为车骑将军,曾随姜维伐魏。3、张翼张翼(?-264年),字伯恭,益州犍为郡武阳县人。三国时期蜀汉将领。历任梓潼、广汉、蜀郡三郡太守,出任庲降都督,后随诸葛亮和姜维北伐,官至左车骑将军,领冀州刺史。初封关内侯,进爵都亭侯。蜀汉灭亡后,魏将钟会密谋造反,成都大乱,张翼亦为乱兵所杀。4、廖化廖化(?-264年),本名淳,字元俭,荆州襄阳郡中卢县(今湖北省襄阳市)人。三国时蜀汉将领。廖化曾为前将军关羽帐下主簿,关羽败亡后,他归入孙吴,用诈死之计回归蜀汉,被刘备授为宜都太守。刘备去世后,转拜丞相参军,后为广武都督,迁阴平太守,多次参与蜀汉的北伐。官至右车骑将军,假节,领并州刺史,封中乡侯。蜀汉灭亡后,被迁往洛阳,于中途病逝。5、傅佥傅佥(约218年—263年),义阳(治今湖北枣阳)人,傅肜之子,蜀汉后期名将。佥长于谋略,并颇有胆勇,姜维甚爱之。傅佥官至关中都督。魏国攻伐蜀汉时,傅佥和蒋舒防守阳安关,兵败战死。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王平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夏侯霸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张翼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廖化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傅佥
“五子良将”简介
陈寿写《三国志》时,把张辽、乐进、于禁、张郃、徐晃等人合传,叙述诸将生平事迹后点评“太祖建兹武功,而时之良将,五子为先”,后来这无人被称为“五子良将”。
“五子良将”有4人是“半路”投奔曹操甚至投降曹操,真正的“元从将领”只有1人,那就是乐进。乐进字文谦,早年是曹操账下小吏,后来跟着曹操南征北战,称为曹操麾下前锋,经常率领“突击队”(先登)冲锋陷阵。初平元年(190年)担任陷陈都尉,兴平元年(194年)封为广昌亭侯,建安四年(199年)升为讨寇都尉,建安九年(204年)拜游击将军,建安十一年(206年)拜为折冲将军。建安十九年(214年)乐进从征孙权,获得假节。建安二十三年(218年)乐进以右将军任上病逝。
“五子良将”中第一个获得曹操假节钺的是于禁。于禁最初是济北相鲍信部下的都伯,鲍信死后于禁随部隶属于曹操,被上司王朗推荐给曹操,曹操拜于禁为司马。初平四年(193年)于禁被曹操任命为陷陈都尉,建安二年(197年)被曹操拜为益寿亭侯,建安五年(200年)于禁被升为裨将军、偏将军,建安十一年(206年)升为虎威将军,建安二十一年(216年)曹操封为魏王后拜于禁为左将军,假节钺,达到一生的巅峰。可惜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在救援征南将军曹仁时遭遇关羽水淹而全军覆没被俘,黄初二年(221年)忧愤而死。
“五子良将”中第三位加入曹操阵营的是徐晃,河东郡的郡吏出身,曾跟随黄巾起义将领出身的杨奉,还随杨奉投奔董卓部将李傕,并在李傕、郭祀混战中追随杨奉独立门户。兴平二年(195年)徐晃跟随杨奉护送汉献帝东归有功,被拜为骑都尉、都亭侯,建安元年(196年)曹操奉迎天子迁都许县,徐晃投奔曹操,不久拜为裨将军,跟随曹操征讨张绣、吕布、袁术、刘备等人,在与袁绍大战中大放异彩,被拜为被拜为偏将军,再次封为都亭侯。建安十二年(207年)征讨乌丸,徐晃被封为横野将军。建安十三年(208年)徐晃随曹操征讨荆州,建安十四年(209年)参加南郡保卫战,建安十五年(210年)随夏侯渊平定太原叛乱,建安十六年(211年)随曹操参加关中之战大破马超,建安二十年(215年)随曹操征讨张鲁因功升为平寇将军,建安二十三年(218年)汉中之战击败刘备部将陈式但无法扭转汉中败局,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徐晃率军救援荆州击败关羽被曹操称为“有周亚夫之风”。建安二十五年(220年)曹操去世,曹丕即魏王位,封徐晃为右将军,进封逯乡侯,不久击破刘封夺取上庸,后来升为前将军。黄初三年(222年)参加南征江陵,黄初七年(226年)魏文帝去世徐晃与司马懿到襄阳抵挡诸葛瑾北伐,太和元年(227年)徐晃去世。
“五子良将”中独立建功的不少,但成为武庙“古今六十四将”之一的却只有张辽。张辽还是“跳槽专家”,最初从属于并州刺史张懿,后来从属于并州刺史的丁原,再后来从属于大将军何进,并在何进死后从属于董卓,董卓死后从属于丁原与董卓的旧部吕布,建安三年(198年)吕布被曹操擒获后张辽投降曹操,从此开启了张辽的传奇人生。曹操拜张辽为中郎将,建安五年(200年)官渡之战后张辽升为裨将军,建安七年(202年)张辽行中坚将军,建安十一年(206年)张辽升为荡寇将军,不久拜为都亭侯。建安十二年(207年)张辽在白狼山之战中名声大噪,建安二十年(215年)张辽逍遥津之战名扬天下,帮助张辽进入“古今六十四将”行列。建安二十一年(216年张辽升为征东将军,建安二十五年(220年)曹丕即位魏王,张辽升为前将军。曹丕称帝后,封张辽为晋阳侯。黄初三年(222年)张辽病逝,成为第三个病亡的“五子良将”。
“五子良将”中最后投奔曹操的是张郃,张郃早年参加镇压黄巾起义的战斗,称为冀州牧韩馥的部下军司马。初平二年(191年)韩馥把冀州让给袁绍后张郃转归袁绍,攻打公孙瓒有功封为宁国中郎将。建安五年(200年)官渡之战中张郃因为袁绍听信谗言而投奔曹操,被拜为偏将军、都亭侯。张郃随后参加了曹操平定河北之战,建安十二年(207年)拜为平狄将军。建安十六年(211年)张郃随曹操参加关中之战大破马超,又跟随夏侯渊消灭宋建等割据势力,建安二十年(215年)参加平定汉中之战,次年被张飞击败但保存了实力,接替张辽生任荡寇将军。建安二十三年(218年)张郃参加汉中之战,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夏侯渊败死后张郃被推荐为西征大军临时主帅稳定局势。延康元年(220年)曹丕即魏王位后任命张郃为左将军,进封都乡侯爵。太和二年(228年)诸葛亮北伐,张郃转为右将军督军在街亭击败马谡从而导致诸葛亮首次北伐失败。此后张郃在西北几乎是无敌的存在,直到太和五年(231年)被诸葛亮设计伏击袭杀。张郃在早年有些默默无闻,但在建安十六年(211年)参加平定马超叛乱后几乎是西北战场曹军头号猛将的存在,名气反超早就成名的徐晃等人。
三国时期的五子良将有谁呢?
五大名将指的是三国时期曹魏军队中的五位将军,即前将军张辽、右将军乐进、左将军于禁、征西将军张允、右将军徐晃。曹操在行军打仗时常以这五人为先锋,撤退时也常以这五人为先锋。陈寿写《三国志》时,把这五个人列为传记。在他的总评中,他说 "太祖建武,时之良将,五子为先"。近代以来,人们开始对他们进行统称。武子是良将,而子只是一个量词。"武子 "的意思是 "这五个人"。张辽(169-222),字文远,生于雁门关马邑(今山西朔州)。张辽先是追随丁原,后又依附于董卓和吕布。199年,曹操斩吕布,收张辽。此后,张辽跟随曹操南征北战,抗击袁绍,平河北,攻克荆州,攻克宿州,立下了赫赫战功。他一生中最辉煌的时刻是合肥之战。215年,孙权在合肥率领10万军功,张辽率领800名敢死队参战。乐进(?-218年),字文谦,阳平郡卫国县(今山东深县)人。曹操打败董卓的时候,乐进已经跟随曹操了。乐进在官渡之战中立下大功,又跟随曹操打败吕布,平定荆州。他逢战必先,这是曹操看重的。后与张辽、李典一起驻扎在合肥,多次击败宿州的攻势。后迁为右将军,218年卒。于禁(?-221年),字文则,泰山居平(今山东泰安南)人。于禁早年跟随鲍信,后来鲍信问鼎黄巾军,被曹操接管。虞晋打败了吕布,在官渡之战中充当先锋。受到曹操的高度重视。后一路迁至左将军。张嘉(?-231),字君毅,河间郡(今河北任丘北)人。先是跟随韩馥镇压黄巾军,后韩馥被袁绍打败,后归附袁绍,多有军功。官渡之战中,郭图被陷害,愤然投靠曹操。继曹操平定河北后,曹操远征乌桓,张合、张辽为先锋,破乌桓。
三国曹营五子良将是谁
五子良将是指三国时期,曹魏势力的五位将军,即前将军张辽、右将军乐进、左将军于禁、征西车骑将军张合以及后将军徐晃。 张辽 张辽(169年-222年),字文远,雁门马邑(今山西朔州)人。张辽先跟丁原,后又依附过董卓,吕布。199年,曹操斩吕布收张辽,之后,张辽就跟随曹操南征北战,战袁绍,平河北,征荆州,讨东吴,立下了赫赫战功。 其一生之中最为辉煌的时候是合肥之战,215年,孙权亲率10万大军功合肥,张辽带800敢死队大战,先声夺人。后于逍遥津打败东吴大军。后张辽以征东将军之职镇守东线,直至病逝。 [ 乐进 乐进(?-218年),字文谦,阳平郡卫国县(山东省莘县)人。曹操讨伐董卓时乐进就已经跟随曹操了,乐进在官渡之战时曾立下过大功,后又随曹操败吕布,平荆州,每战必争先,为曹操所看重。后和张辽,李典一起屯兵合肥,多次打败过东吴的进攻。后迁右将军,218年逝世。 于禁 于禁(?-221年),字文则,泰山钜平(今山东省泰安南)人。早年,于禁跟随鲍信,后鲍信讨黄巾军身死,被曹操所收编。于禁打败过吕布,并在官渡之战中充当先锋,身先士卒,奋勇作战,协助曹操取得了胜利。为曹操所器重。 后一路迁至左将军。219年,关羽围樊城,曹操令于禁和庞德领军解救,后被关羽水淹七军,兵败被俘。后关羽被吕蒙所杀,于禁被孙权发回魏国,不久阴郁而死。 张颌 张郃(?-231年),字儁乂,河间郡鄚县(今河北省河间市)人。汉末三国时期魏国名将。 早年参与镇压黄巾起义。归属袁绍后,击破公孙瓒有功,迁宁国中郎将。参加官渡之战,被曹洪击退,随后投降曹操,授偏将军。 跟随曹操攻取河北,跟随张辽定淮南,跟随夏侯渊平凉州,跟随曹操夺汉中,屡建战功。建安二十年(215年)末,进军巴西,迁徙民众到汉中,后被蜀将张飞击败。接任荡寇将军。建安二十三年(218年),跟随夏侯渊在汉中定军山迎战刘备。次年正月,夏侯渊战死,张郃代理主帅,率部安全撤退。后屯陈仓。 曹丕称帝后,张郃迁左将军,受封鄚县侯,跟随曹真击平安定羌胡,又随夏侯尚围攻江陵。太和二年(228年),转为右将军,随曹真抵御诸葛亮,在街亭之战大破蜀国马谡,迫使诸葛亮退回汉中,迁征西车骑将军。 太和五年(231年),受司马懿所迫而领兵追击蜀军,追至木门,中箭身亡,谥曰壮侯。张郃用兵巧变,善列营阵,善估形势,善用地形。蜀军自诸葛亮起,皆忌惮张郃。 徐晃 徐晃,字公明,是三国时期曹魏的名将,同时,也是曹操手下的“五子良将”之一。 在官渡之战中,徐晃先后击败刘备、颜良、文丑等人,因此被拜为偏将军。随后,徐晃与史涣带着几千骑兵打败袁绍将领韩猛,又因功被封为都亭侯。在白狼山之战中,徐晃大败敌军,助曹操讨平乌桓以及彻底铲除袁氏残余。 公元215年,徐晃跟随曹操征讨张鲁,因功升为平寇将军。襄樊之战时,樊城守将曹仁一面死守关羽的进攻,一面向曹操请求支援。随后,曹操派出徐晃前往救援,他长驱直入并成功解围。在此战役中,徐晃因为治军严整,被曹操称赞“有周亚夫之风”。 曹丕称帝后,被封为杨侯的徐晃与夏侯尚击败蜀将刘封,攻克了上庸城。公元227年,徐晃去世,谥号为壮侯。 以上就是我整理的五子良将都有谁,感谢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