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克格勃为什么要花30年抓马卡洛娃?
因为她是逃逸无踪的刽子手,杀害了1500多名同胞 ;1941年,希特勒发布了第35号代号为"台风"行动的命令: 将莫斯科正面战场上的苏联红军分割成两部分,然后加以包围和歼灭,再顺势攻占莫斯科。1941年秋,此时的马卡洛娃是一名苏联女兵,在维亚济马战役中,苏联有超过一百万人战死,还有五十万人被俘虏。马卡罗娃所在的部队在此次行动中遭遇突袭,她从死人堆里爬出来,孤身一人踏上寻找队伍之路。由于苏军败退的太快,马卡罗娃始终无法跟上大部队。当走到洛科特的时候时已精疲力尽,她请求当地人给她一个藏身处和食物,后来偶遇了一个德国警察。在这名警察的劝说下,马卡洛娃答应替德国人工作,成了一名机枪手。所谓的机枪手,就是屠杀苏联游击队。当时苏联军虽然转战其他地区,但在敌占区还是有部分士兵在打游击。德军在抓捕到他们后,就会将这些士兵处死,而马卡洛娃的工作,就是去射杀他们。她充当了纳粹的刽子手。她处决的人中,有一些是游击队员的家属,包括妇女、老人和十几岁的孩子。据保守估计,安东尼娜处死的游击队员及其亲属一共约有1500人。1943年夏天,苏联军队收复了安东尼娜所在的布良斯克地区,绞死了那些为纳粹工作的叛徒,但安东尼娜却逃脱了苏军的惩罚。因为此前,她和其他妇女患了性病,被德国军官送到一个偏远的医院治病去了,因此躲过一劫。二战结束后她依然没有被找到,给苏联留下的,只有那些受到过迫害的百姓的口供。但是克格勃一直坚信,这个女子并没有死去,而是隐匿在苏联的某一个地方。克格勃在全国范围内找到了250位名叫安东妮娜·马卡洛娃的女人,对其进行排查。结果没有一个全部符合条件的人,而安东妮娜只是个假名。1976年,一个姓帕夫诺娃的莫斯科官员在办理去国外的旅行签证时,发现他的亲属里有唯一一位女性叫安东尼娜·马卡罗娃。沿着这一线索,克格勃调查到安东尼娜·马卡罗娃在1945年结婚之后改用了夫姓--金斯伯格,格勃官员立即带上幸存者和当事人来到白俄罗斯小镇利普,对安东尼娜·金斯伯格进行指认。结果,所有证人都异口同声地指认她就是当年的刽子手。于是,克格勃官员立刻逮捕了安东尼娜。后来,安东尼娜也承认了自己为纳粹服务的事实,并详细叙述了那段恐怖日子的每一个细节。1978年8月11日,安东尼娜被处决。
苏军攻下德国后,五十万德国女兵结局如何?
苏军攻下德国后,五十万德国女兵脱去军服,重新系上了围裙,她们并没有被追究战争责任,但是她们也很难回归正常生活,结局并不好。国防女助手二战,由于战争的需要,各国的军队中纷纷出现了女兵,特别著名的就是80万苏联女兵,战斗力彪悍,真是巾帼不让须眉。然而,在德国军队中一直都没有女兵,但是他们有国防军女助手。很多人不明真相,认为这些国防军女助手就是女兵。实际上,两者有着很大的区别。德国的国防军女助手虽然穿着德军的制服,看着跟军人一样,但是细看还是有很大的区别的。德国国防女助手,她们没有没有军职和军衔,更没有配备武器,她们在德军军队中扮演协助者的角色。国防女助手的工作德国的国防军女助手不用上战场,在后方从事一些军队工作,她们具体从事防空、通讯、装备维护等辅助性工作。例如1944年10月,德国的女人们就共承担了350个探照灯连的任务。同时,还有一些长得好看的,条件好一点的德国女人在德军的指挥部,担任一些高官的秘书等工作。对于国防女助手这份工作,德国女人们简直就是趋之如骛。这是因为一旦她们成为国防女助手,就可以摆脱家庭妇女的身份,可以有漂亮的制服,免费的音乐会和电影,下班后可以约会,跳舞,有自己的自由空间,可以尽情地浪呀!特别还有一些人被派往到荷兰、法国、希腊等地,这对她们来说更像是一次出国探险和旅游,更是吸引德国女人加入国防女助手。因此,二战德国的国防军女助手完全都是自愿加入的。战后优待正是由于国防女助手不是军人,没有上战场,没有杀过人,因此战后她们并没有被追究战争责任,反而获得了盟军的优待。50万德国国防女助手脱下了制服,重新又系上围裙。只是一些曾担任高官秘书等重要岗位工作的女人回归平民生活却不像换上一身平民的服装那样简单。这是由于她们工作的特殊性,经常被别人视为和德军有过瓜葛的“军官床垫”。因此,在战后,她们想要找一个人成家就成了一个大难题。德国的男人们总感觉她们怪怪的,难以接受。也正因为如此,她们中有不少人只能孤独终老了。结语在二战后,虽然这50万德国国防女助手没有被追究战争责任,但是一时间她们也都好像蒸发了。她们不写书,不集会,无组织,也无声响,多年之后,更没有没有多少人知道她们的存在,似乎她们从来就没有存在过一样。
苏联克格勃为什么要花30年抓马卡洛娃呢?
1978年夏天,苏联克格勃在经过30多年的排查寻找之后,最终抓获了一名叫做安东尼娜·马卡洛娃的苏联妇女。那么,这位女子是谁,作为全世界最强大的情报机构之一的克格勃,为何要花费30多年的时间来抓她呢?(安东尼娜·马卡洛娃)二战之前,马卡洛娃只是一名普通的苏联乡村少女。高中时期,马卡洛娃选择了辍学离开家乡,前往莫斯科追寻梦想。1941年5月,纳粹德国举大军入侵苏联,马卡洛娃随即加入志愿兵,开始到前线做后勤工作。1941年秋,德军一路摧枯拉朽,苏联军队节节败退。在维亚济马战役中,苏联军队的死伤和被俘人数超过百万。当时马卡洛娃所在的部队被德军全歼,而她本人也被炮弹震晕,陷入了昏迷。当她醒来的时候,发现自己正躺在死人堆里。为了回到部队中,马卡洛娃踏上了一段艰难的旅程。在苏联居民的不断帮助下,马卡洛娃成功进入了洛科特。但此时的洛科特早已经被德军占领,马卡洛娃根本没有地方可去。就在她走投无路的时候,一个德军军人找到了马卡洛娃,并表示可以为她提供一份工作。这份工作非常简单,马卡洛娃只需要用枪处决一些犯人,既可以拥有免费的食宿,并且还能收获不菲的报酬。而这些犯人,其实就是苏联游击队队员和他们的亲属。为了避免马卡洛娃产生畏难情绪,德国军人没有透露被处决者的身份。而马卡洛娃在短暂的犹豫后,最终接受了这一份工作。(二战德军旧照)在第一次执行处决任务时,马卡洛娃喝了很多伏特加。当她喝得迷迷糊糊后,终于放开胆子处决了自己的同胞。而有了第一次之后,马卡洛娃也渐渐变得冷酷起来。一旦进入到工作状态,马卡洛娃便会默不作声地处死目标。哪怕她明明知道犯人就是自己的同胞。在工作之余,马卡洛娃常常会精心打扮一番,然后参与到德国军人的舞会之中。有时候玩得开心了,马卡洛娃还会去监狱中瞧一瞧第二天即将处死的犯人。尽管有同胞用俄语向她求救,但马卡洛娃只会报以冷漠的眼光。这样的日子并没有持续太久。1943年夏,马卡洛娃所在的布良斯克地区被苏联军队收复。苏军第一时间对为纳粹提供帮助的“苏奸”进行了清洗。然而,杀人如麻的马卡洛娃却偏偏逃过了一劫。原来,早在苏军攻陷布良斯克之前,马卡洛娃就因为患上了性病,被送到了偏远地区的医院中进行治疗。1945年5月,德国正式宣布无条件投降。苏联国内兴起了一场惩治“苏奸”的运动。由于有大量逃出生天的苏联游击队员共同举报,马卡洛娃便成为了“苏奸”的典型人物之一。(苏军旧照)不过,自从在布良斯克消失之后,马卡洛娃便再也没有出现过。苏军所掌握的情报,仅仅只有马卡洛娃的姓名和出生年份。在一段时间的搜查无果后,当时有不少人认为,马卡洛娃肯定是逃到了中欧和西欧的一些地区。最终,马卡洛娃的资料被转移到了克格勃人员手中。克格勃具有强大的情报网络,他们先是排查了整个苏联,发现仅仅是和安东尼娜·马卡洛娃同名同年的人,就有200多个。随后他们又向当年苏联游击队中的幸存者进行了确认。在众多幸存者的帮助下,克格勃大体掌握了马卡洛娃的外貌特征。之后他们开始对目标人物进行逐一比对,不过却根本没有人符合。直到1976年,终于才有人找到了破局的关键线索。有一名姓帕夫诺娃的莫斯科官员,在办理去国外的旅行签证时,写下了所有近亲的名字。这家的所有人都姓帕夫诺娃,只有一位女性叫安东尼娜·马卡洛娃。而之所以会出现马卡洛娃这个姓氏,则是由于马卡洛娃在上小学时,忘记了自己的姓氏。她的小学老师只得以她父亲的名字马卡,把她的姓氏记作了马卡洛娃。之后这个名字就被保留了下来。顺着这条线索,克格勃人员很快查出一名叫做安东尼娜·帕夫诺娃的女性,在1945年嫁人后,将姓氏该作夫姓金斯伯格,目前正居住在白俄罗斯一个叫做利普的小镇里。随后,克格勃人员立即带上游击队的幸存人员,前往白俄罗斯进行指认。在逃逸了30多年后,马卡洛娃终于被抓获。被抓之后,马卡洛娃希望法院能判处她三年以下的刑期,并表示可以离开利普。但法院拒绝了这一请求。最终,马卡洛娃于1978年8月被执行枪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