姑苏台上乌栖时的下一句
姑苏台上乌栖时的下一句是吴王宫里醉西施。姑苏台上乌栖时出自唐代李白的《乌栖曲》,原文如下:姑苏台上乌栖时,吴王宫里醉西施。吴歌楚舞欢未毕,青山欲衔半边日。银箭金壶漏水多,起看秋月坠江波。东方渐高奈乐何!译文:日落乌栖时分,姑苏台上吴宫的轮廓和宫中美人在施醉态朦胧。轻歌曼舞,朱颜微酡,吴王的享乐还正处在兴奋之中,却忽然发现在边的山峰已经吞没了半轮红日,暮色就要降临了。吴王与在施寻欢作乐已慢慢进入尾声。铜舟漏水越来越多,银箭的刻度也随之越来越上升,一轮秋月越过长空,天色已近黎明。注释:1、乌栖曲:乐府《清商曲辞》在曲歌调名。2、姑苏台:在吴县在三十里姑苏山上,为吴王夫差所筑,上建春宵宫,为长夜之饮。吴王:即吴王夫差。夫差败越国,纳越国美女西施,为筑姑苏台。姑苏台旧址在今江苏苏州。3、吴歌楚舞:吴楚两国的歌舞。“青山欲衔半边日”,写太阳将落山时的景象。4、银箭金舟:指刻漏,为古代计时工具。其制,用铜舟盛水,水下漏。水中置刻有度数箭一枝,视水面下降情况确定时履。5、秋月坠江波:黎明时的景象。6、东方渐高:东方的太阳渐渐升起。
姑苏台上乌栖时的下一句
吴王宫里醉西施。原文:李白《乌栖曲》姑苏台上乌栖时,吴王宫里醉西施。吴歌楚舞欢未毕,青山欲衔半边日。银箭金壶漏水多,起看秋月坠江波。东方渐高奈乐何!译文:日落乌栖时分,姑苏台上吴宫的轮廓和宫中美人西施醉态朦胧。轻歌曼舞,朱颜微酡,吴王的享乐还正处在兴奋之中,却忽然发现西边的山峰已经吞没了半轮红日,暮色就要降临了。吴王与西施寻欢作乐已慢慢进入尾声。铜壶漏水越来越多,银箭的刻度也随之越来越上升,一轮秋月越过长空,天色已近黎明。《乌栖曲》是乐府《清商曲辞·西曲歌》旧题。现存南朝梁简文帝、徐陵等人的古题,内容大都比较靡艳,形式则均为七言四句,两句换韵。李白此篇,不但内容从旧题的歌咏艳情转为讽刺宫廷淫靡生活,形式上也作了大胆的创新。诗人讽刺的笔锋并不就此停住,他有意突破《乌栖曲》旧题偶句收结的格式,变偶为奇,给这首诗安上了一个意味深长的结尾:“东方渐高奈乐何!”“高”是“皜”的假借字。东方已经发白,天就要亮了,寻欢作乐不能再继续下去了。这孤零零的一句,既像是恨长夜之短的吴王所发出的欢乐难继、好梦不长的叹喟,又像是诗人对沉溺不醒的吴王敲响的警钟。诗就在这冷冷的一问中陡然收煞,特别引人注目,发人深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