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是什么意思
中国湖北省的别称“鄂”同古“萼”,有花朵盛开的意思,鄂是湖北省的简称,象征着荆楚大地繁花似锦。在四千多年前,长江流域分布着大量的鳄鱼,因此在今山西乡宁县地区形成了一个以捕鳄为生的“噩”族部落,并逐渐形成了“鄂国”。后来,鄂国的土地被晋国吞并,鄂国的遗民只好向南逃窜到了河南南阳一带,仍称为鄂国。周夷王统治时期,周鄂两国战乱频发,鄂国人又被赶到了今天湖北梁子湖畔的“鄂城”。西周中期,楚王将他的第三个儿子封为鄂王,并在此修建鄂王城,从此鄂州进入了鼎盛时期。秦朝统一全国后,在鄂王城及鄂州市设置了鄂州县,三国时期的孙权又把鄂县改为了武昌县。直至清朝,武昌一直都是湖北省的行政中心,鄂州的治所,所以鄂便成为了湖北省的简称。
鄂是什么意思
鄂鄂的解释(1).直言争辩貌。鄂,通“ 谔 ”。 《大戴礼记·曾子立事》 :“ 君子 出言以鄂鄂,行身以战战。” 卢辩 注:“鄂鄂,辨厉也。” 《史记·赵 世家 》 :“诸大夫朝,徒闻唯唯,不闻 周舍 之鄂鄂。是以忧也。” 《礼记·坊记》 “微谏不倦” 汉 郑玄 注:“子於父母尚和顺,不用鄂鄂。” (2).哓哓 不休 貌。 汉 王符 《潜夫论·断讼》 :“啁啾骂詈,昼夜鄂鄂,慢游是好。” (3).花 开放 貌。鄂,通“ 萼 ”。 《诗·小雅·常棣》 “鄂不韡韡” 毛 传:“鄂,犹鄂鄂然,言外发也。” 明 何 景明 《寿母赋》 :“华鄂鄂以含干兮,草 萋萋 以交茎。” (4). 挺立 貌。 汉 徐干 《齐都赋》 :“皓皓乎若白雪之积,鄂鄂乎若景阿之崇。” 《周礼·秋官·雍氏》 “塞井杜擭” 唐 贾公彦 疏:“柞鄂者,或以为竖柞於中,向上鄂鄂然。” 词语分解 鄂的解释 鄂 è 中国 湖北省的别称。 古同“谔”,正直的话。 古同“愕”, 惊讶 。 古同“萼”,花托。 边界:“纷被丽而亡鄂”。 姓。 部首 :阝; 鄂的解释 鄂 è 中国湖北省的别称。 古同“谔”,正直的话。 古同“愕”,惊讶。 古同“萼”,花托。 边界:“纷被丽而亡鄂”。 姓。 部首:阝。
鄂的拼音
鄂拼音:è(声母e,四声)。基本字义:1、中国湖北省的别称。2、古同“谔”,正直的话。3、古同“愕”,惊讶。4、古同“萼”,花托。5、边界:“纷被丽而亡~”。6、姓。作为姓氏有读ao,四声。笔顺:组词解释:1、鄂君[è jūn]鄂君子晳,楚王母弟,官为令尹,爵为执珪。2、鄂渚[è zhǔ]相传在今湖北武昌黄鹤山上游三百步长江中。3、鄂县[è xiàn]现在湖北省鄂城县。4、鄂鄂[è è]直言争辩貌。鄂,通“谔”。5、栋鄂[dòng è]满族复姓。
鄂怎么读
鄂拼音:è(声母e,四声)。基本字义:1、中国湖北省的别称。2、古同“谔”,正直的话。3、古同“愕”,惊讶。4、古同“萼”,花托。5、边界:“纷被丽而亡~”。6、姓。作为姓氏有读ao,四声。笔顺:组词解释:1、鄂君[è jūn]鄂君子晳,楚王母弟,官为令尹,爵为执珪。2、鄂渚[è zhǔ]相传在今湖北武昌黄鹤山上游三百步长江中。3、鄂县[è xiàn]现在湖北省鄂城县。4、鄂鄂[è è]直言争辩貌。鄂,通“谔”。5、栋鄂[dòng è]满族复姓。
湖北省为什么叫鄂
湖北简称“鄂”源于西周早期的鄂国。夏商时期,鳄广泛分布于黄河中下游及长江流域。在今山西乡宁就出现了一个以捕鳄为生,以鳄为图腾的部落,商纣王时封为三公,以“鄂”为国号。西周建立后,周成王“桐叶封弟”将他的弟弟叔虞封在了山西。后来随着晋国的日益强大,鄂国因临近晋都,随之被晋国吞并。到周夷王时,周鄂交恶,周、虢联军出兵征鄂,鄂人只好再次南迁到今湖北鄂州市定居。虽然远离了周天子,但又进入了楚国的势力范围。最终,周夷王八年,楚熊渠攻灭鄂国,以此为别都,鄂国亡。楚王熊渠灭亡鄂国后,仍以鄂为国名,封次子红为鄂王,还营造了规模宏大的“鄂王城”,即今天的鄂王城遗址。这就是湖北简称“鄂”的由来。湖北省地形地貌特征:湖北省正处于中国地势第二级阶梯向第三级阶梯过渡地带,湖北省地势呈三面高起、中间低平、向南敞开、北有缺口的不完整盆地。地貌类型多样,山地、丘陵、岗地和平原兼备。山地、丘陵和岗地、平原湖区各占湖北省总面积的56%,24%和20%。湖北省西、北、东三面被武陵山、巫山、大巴山、武当山、桐柏山、大别山、幕阜山等山地环绕,山前丘陵岗地广布,中南部为江汉平原,与湖南省洞庭湖平原连成一片,地势平坦,土壤肥沃,除平原边缘岗地外,海拔多在35米以下,略呈由西北向东南倾斜的趋势。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湖北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