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简短的爱老敬老故事
古语云“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是的,每个人都会变老,但是,敬老、爱老却是每个人的本分。中华民族之所以血溶于水,敬老、爱老、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简短的爱老敬老 故事 ,供大家参考。 简短的爱老敬老故事1 尊老敬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的这句话,想必大家都知道,这是我们每个年轻人应该做的事。——题记 时光有如落叶,悄悄而过。这么多年过去了,我忘不了的还是对奶奶的不敬,对于 这个我深感愧疚。 奶奶从小对我就好,十分疼爱我,事事都为我想。可我却觉得奶奶太唠叨了。每天在我耳边唠叨,就像唐僧念“紧箍咒”似的,好像我耳朵都长茧了。从这开始,我就十分讨厌奶奶,恨不得马上远离她。 记得有一次,我们一家人在桌上吃饭,每个人都狮子大张开,吃的津津有味,有的人狼吞虎咽。可饭桌上唯独奶奶吃的最慢,而且一小口一小口的吃,于是,我大发雷霆,对奶奶说:“为什么我们一家人吃饭的样子和你的样子一点也不一样,到底是不是一家人呀?”奶奶直瞪瞪地看着我,后来什么也没说。这件事恶化了我们之间的关系。 妈妈 教育 我说:“老人都是长辈,作为年轻人应该去尊敬老人,更何况是亲人哪。”妈妈的一番话,我没放在心上。 直到有一天,爸爸伤心地对我说:“瑶瑶,你奶奶去世了。”我有点惊讶,但也什么没说。可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我有点开始想念奶奶了,想起了与奶奶的争吵,想起了奶奶对我的无私的爱,想起了我对奶奶的大不敬,我的眼眶有点涩,似乎也有点湿…… 通过我自身的这件事,更让我明白 :“世间上的老人,青春已被岁月偷走,再也不会回来,他们的生命即将到头,我们作为年轻人,更应该让老人感受温暖开心地离去,这是我们应该做的。” 老人是我们的长辈,年轻人都应该 关爱老人,尊敬老人。直到今天,我对敬老有了比较深的理解了,可是,我那亲爱的奶奶却再也回不来了。 窗外下起了淅淅沥沥的雨,雨点打到窗前,放眼一望,是一个令人惊心动魄画面。 一个老奶奶倚着拐杖,正在过马路。她的背显得有些驼,行动起来相当不便。老奶奶的老花镜挂在鼻子上一看就是眼睛不好使 。她准备过马路了,由于下过雨的地很滑,老奶奶不小心滑倒了。我打算跑过去把老奶奶扶起来,在那刻有一个小女孩也跑了过来,她连忙把老奶奶给扶了起来。而且还掂量了老奶奶全身,看到老奶奶没事,她放心多了。这是多么善良的小女孩啊!懂得去敬老爱老 我顿时感到十分后悔,我对奶奶那样不敬,小女孩愿意去帮助一个与她素昧生平的老人,这种精神值得赞叹。 不论祖辈、还是父辈,我们都要去敬爱他们。他们的一生付出很多,他们的青春都已不在,留下的是那一根根银白发。他们最需要的不是青春,而是有人去帮助自己,关爱自己,敬重自己 。 让我们从现在开始,把以前留下的遗憾弥补回来,大胆的去做,敬重、尊敬老人吧!让他们心中留下一丝温暖! 简短的爱老敬老故事2 白昼里,始终都有他们孤独的背影;心灵中,总是有他们流不出的泪;白发间,镌刻着多心酸与泪。这里住着许多年过六旬的老翁老妇,他们有的是孤家寡人;有的被子女送来了这里。不知怎么的,这里很安静,却有一丝若隐若现的悲凉,这里就是——敬老院。 我时常在家里细细咀嚼这个词,心想:敬老院?不就是尊敬老人的地方吗?可是,我在这里,却看不到一丝的欢乐,却只能嗅到那股深深的离愁。 或许有些人良心有些不忍,所以经常主动上门给老人们关怀和温暖。今天,我们在老师的带领下,来到了敬老院关爱老人。进入敬老院,一切都出奇的静,。 几个老爷爷下着象棋沉默不语,几个老婆婆凑在一起扇着凉扇看电视,可是,这里并没有其他地方那种悠闲的气氛,相反,却是一片悲凉…… 耐不住性子的灵一下子冲到了前面,站在大厅中央振振有词的说:“爷爷奶奶们!请允许我这样称呼你们!今天,您的“孙子孙女”来看你啦!希望我们这样 会让你们感到温暖,要知道,你们是我们尊敬的上一代,你们不会感到寂寞的,因为,有我们!”大厅里顿时轰动了,老人们投来灼灼的目光,时间凝固了十几秒 后,投来了欣慰的目光,有的老人甚至流下了激动的泪水!是啊,他们是多么希望他们的“孙子孙女”来看他们啊。这时,我们大家伙一起用上去,投入了每个老人 的怀抱。“爷爷!”“奶奶!”“好孙子!”“乖孙女!”……每个老人抚摸着怀中小孩的脑袋,心里像吃了蜜一样甜。 灵在奶奶的怀里撒着娇;乔在爷爷膝前聊着天;伊在爷爷面前和爷爷下象棋,涛在厨房甩开了膀子的打扫卫生;成在爷爷旁边给爷爷讲笑话;蒙在奶奶面前表演舞蹈……每个人都洋溢着幸福的欢笑,每个人心中都打着快乐的节拍…… 而我呢,则静静地坐在一个正在酣睡的奶奶边上,为她轻轻地打着蒲扇,她虽然在睡觉,可她的嘴角却轻微上扬……渐渐地,奶奶醒来了,此时已是夕阳西下 了她眨了几下眼皮,看着我,露出了一副吃惊的表情,我为奶奶解释了一遍,奶奶才明白过来,把我拉到木椅前,说:“好孩子,你们真伟大。不过,孩子,你的力 量是远远不够的。奶奶希望你不要坐外面这西下的太阳,虽然会照耀给了每一寸土地,可他终究是要走的。今天你播下了爱心的种子,十年后,将会有更多的人来播 撒爱心。希望你以后也像现在这样这样关爱他人,给予他人。奶奶希望你作不落的太阳,好吗?”“我一定会的!” 说完,老师便带我们离开了这座敬老院。其他同学都是一步三回头,可我却没有,因为我有了新的目标! 简短的爱老敬老故事3 谈起孝敬长辈,有些人认为那太难了,又要洗脚又要洗脸的,多难为情呀!其实,敬老爱老并不只是洗脚,洗脸。敬老的方式还是有很多种的,其实,只要你多陪陪老人家,多关心关心他们,多与他们交流,聊天,说笑,多逗他们开心,做些自己力所能及的事,为长辈们减轻负担…… 还是和你们 说说 我和我爷爷的爷孙趣事吧! 我的爷爷,是一个十分爱面子的老头,颇像个老顽童,他今年六十多岁了,可别看我爷爷六十多了,可他的身体还硬朗着呢!我的爷爷最爱听别人夸他。 有一次,爷爷载我去上学。当时已经七点五十多分了,爷爷却还在衣柜里精心挑选着他要穿的衣服,我知道他的性格,你越急他就越慢,于是,我就对爷爷说:“这件!就这件!就这件最好看”.爷爷顿时喜笑颜开,说:真的吗?”然后我拍马屁地说:爷像你那么帅的人穿什么都好看!就这样的一句话终于让我踏上了“求学”的道路。 爷爷也很喜欢和我争论,争论一个字读什么或怎么写 有一次,爷爷和我争论“翌”读什么音,我想了一会儿,好像上次语文棵上讲过,好像读“yi”,可爷爷却说肯定不是,于是我们打赌,赌五块钱。接着,我迫不及待的查起了字典来,手指飞快地翻着字典 嘴里念念有词:“立部,六画……呀!我赢了 !就是读“yi”!五块钱啊!愿赌服输!”爷爷无奈地出了钱包。虽然输了,但爷爷却心旷神怡的。毕竟他也学到了知识嘛! 爷爷还是喜欢我问他问题。因为这样才显得他学富五车。 我经常问他问题,告诉你们一个小秘密哦!其实我不是不懂,我就想让他老人家高兴高兴,得意得意…… 我爱你,我的“老顽童”爷爷! 看见了吗?敬老,就是那么简单哦! 简短的爱老敬老故事4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自古以来,“尊老爱幼”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一些家庭中,老人上了年纪,做事慢吞吞的,说话唠唠叨叨的......儿女们对老人产生了厌恶,有的则包容老人,尊敬爱护老人。 在日常生活中,有着许多留守的老人在日日夜夜地期盼着儿女回家看望他们的一天。可老人们的期盼又换来了些什么?他们的儿女把他们当作是一种负担,弃他们于不顾。可跟老人没有血缘关系的人却把老人的存在是一种幸福,关心他们,帮助他们,给予老人温暖。 临近 春节 ,马路上车来车往,川流不息,人群在狭窄的小道上艰难地行走着,到处一片繁荣景象。不仅马路上热闹非凡,公交车上也是人气爆棚。公交车上挤满了回家过年的乘客。公交车突然停下了,走上来的是一位年过花甲的老奶奶。她的头发花白,一脸慈祥,粗糙的脸上爬满了皱纹。她扶着扶杆,迈着蹒跚的脚步走上车来,客车上没有座位了。我想给老奶奶让座,但最终还是放弃了这个想法。她一脸无助的来到了一位中年妇女的身边,搀着身旁的扶杆。一路颠簸,老奶奶随着公交车的剧烈运动而左摇右晃,所有人都看到了这位老奶奶的窘境,可仍没有人给她让位。一不小心,老奶奶碰到了她身旁的妇女,妇女往另一侧靠去,顺手拍了拍被老人碰到的大衣,一脸嫌弃。见此情景,我想让座给老奶奶,刚想说出口,却被一位叔叔抢先一步了。他起身扶起老奶奶,将她搀扶到自己的位置上坐下,自己却站在了老奶奶的身旁。 过了一段时间,车上的乘客越来越少了,那位帮助老奶奶的叔叔也下车了,看着他离去的背影,想起那位年迈的老奶奶,那位嫌弃老奶奶的妇女,那个犹豫的我,我陷入了沉思中...... 在一开始老奶奶上车的时候,我在内心的犹豫中苦苦挣扎,但我还是选择了沉默,我的行为必将要受到别人的唾骂,那位妇女和没有给老奶奶让座的乘客也会受到内心的谴责。而那位叔叔一定会在生活中受到别人的尊敬。 敬老是一种美德,我们要将‘‘敬老’’二字发扬下去, 让更多的老人得到我们的关心与帮助。 敬老不是说说而已,而是一种实际行动! 简短的爱老敬老故事5 时光飞逝,岁月如梭,不知不觉中一年一度的 重阳节 已来临,九九重阳,不仅仅代表着天长地久它还是老人们的节日,它象征着尊老、敬老、爱老。 孟子说过:“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可见尊老敬老着这一美德早在我国一直遗传下来,是我国的优良传统。子路负米双亲、岳飞敬师孝母,告诉着我们须尊老敬老。 给老人让座,扶老人过马路,尊敬父母,这些等等都是日常生活生活中的小事。我便有一回,在公交车上看到这样一幕:一位老爷爷上公交车被挤得站立不稳,而身旁的人看到老爷爷快摔倒了却熟视无睹,旁边的人不是装睡就是翘着二郎腿玩手机,这时,一个小姑娘用稚嫩的嗓音对老爷爷说:“老爷爷,坐我这儿吧!”众人循声过去,是一个长相可爱的小姑娘,她正热情洋溢的扶老爷爷上座呢!我对这位小姑娘充满了敬佩,爷爷慈祥的面容上十分温柔,她魏魏颤颤的对小女孩说:"谢谢你,好闺女!"小女孩笑了,脸上绽开了一朵花。车又行驶了一会儿,小女孩被人群挤来挤去,脸上闪过一丝痛苦的神色,突然有人大叫了一声:小女孩,你的脚......。大家把视线纷纷转向她,小女孩的脚上打着石膏.我的目光一颤,她的脚受伤了,可是她为什么还要把座位让给别人?大家对小女孩充满了怜悯与敬佩,连那些看到老人快要摔倒却熟视无睹的人都为小女孩的行为感到羞愧,都纷纷为她鼓掌。 美德,是至善、至纯、至高人性的结晶,它源自生活又融入生活,只要我们用心去感悟,就会发现它无处不在。矢志爱国、善待自然、宽以待人、尊师重道的 事迹 如中国的瑰宝,数不胜数,“弘扬中华美德,构建和谐社会”,势在必行。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这首诗是诗人王维写的,表达了自己思念亲人的情感,让我们大家一起行动起来,做到敬老、爱老、助老、尊老。这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有关简短的爱老敬老故事相关 文章 : ★ 有关敬老的简短故事最新 ★ 尊老敬老爱老的感人故事5篇 ★ 爱老敬老故事5篇600字 ★ 有关简短的重阳节故事 ★ 关于尊老爱老的名人名言 ★ 最新孝心简短小故事 ★ 有关小学生敬老事迹的简介 ★ 尊老爱亲事迹材料4篇 ★ 关于孝心简短的故事最新 ★ 简洁又漂亮爱老敬老的手抄报模板内容
尊老敬老小故事有哪些?
【故事一】子路,春秋末鲁国人。在孔子的弟子中以政事著称。尤其以勇敢闻名。但子路小的时候家里很穷,长年靠吃粗粮野菜等度日。有一次,年老的父母想吃米饭,可是家里一点米也没有,怎么办?子路想到要是翻过几道山到亲戚家借点米,不就可以满足父母的这点要求了吗?于是,小小的子路翻山越岭走了十几里路,从亲戚家背回了一小袋米,看到父母吃上了香喷喷的米饭,子路忘记了疲劳。邻居们都夸子路是一个勇敢孝顺的好孩子。【故事二】唐朝有个姓杨的人,家贫如洗,但十分孝道,靠讨饭养其父母。故人们叫他杨乞。他所讨食物,都带回家中奉献双亲。父母没有尝过,他虽然饥饿也不敢先尝。如有酒时,就跪下捧给父母,等父母接过杯子即起来唱歌跳舞就像小孩子一样,使父母快乐。有人怜悯他穷困,劝他给人家打工,用所得收入养亲。杨乞答道:“父母年迈,若为人家打工,离家太远,就不能及时奉侍他们。”听的人感到他真是个孝子。后来父母去世了,他又乞讨棺木安葬。每逢初一、十五,就拿着食物去墓前哭祭。【故事三】在三国时,有一个孝子,姓孟,名宗,字恭武,从小就丧了父亲,家里十分贫寒,母子俩相依为命。长大后,母亲年纪老迈,体弱多病。不管母亲想吃什么,他都想方设法满足她。一天,母亲病重,想吃竹笋煮羹,但这时正是冬天,冰天雪地,风雪交加,哪来竹笋呢?他无可奈何,想不出什么好的办法,就跑到竹林抱竹痛哭。哭了半天,只觉得全身发热,风吹过来也是热的。他睁眼一看,四周的冰雪都融化了,草木也由枯转青了,再仔细瞧瞧,周围长出了许多竹笋。他的孝心感动了天地。他把竹笋让母亲吃了,母亲的病就好了。【故事四】黄香,东汉人,少年时就善于写文章,当时的人称颂他:“天下无双,江夏黄香。”但黄香最难能可贵的,还是他很小就知道孝敬父亲。 黄香9岁时母亲去世了。他十分悲伤,就把对母亲的思念和爱全部倾注到父亲身上。 冬夜,天气寒冷。黄香就先钻到父亲的被窝里,躺一会儿才回到自己的床上睡觉。夏天夜里很热,黄香就手执蒲扇,对着父亲枕席使劲扇着。 黄香长大后,朝廷觉得他是个人才,让他担任魏郡太守。有一年,魏郡遭受特大水灾,百姓苦不堪言。黄香拿出自己的钱财赈济灾民,百姓没有不感动的。【故事五】周朝时,有一位叫郯子的,从小就很孝顺。他的父母年老的时候,双目均患眼疾,想吃鹿乳。郯子苦思冥想,终于想出一个办法。于是他穿上了鹿皮,往深山鹿群中走去,想这样去取得鹿乳供奉双亲,没想到被打猎的人发现。正当猎人举起了弓箭要射杀他时,他急忙喊道:”我为了取得鹿乳,给患有眼疾的双亲吃才穿上鹿皮,混到鹿群中采取鹿乳。”猎人知道原来是人不是鹿,才放下弓箭没有射他,并且对他这种孝敬父母的行为赞叹不已。
孝敬老人是传统的美德
在我们的传统中,孝顺老人,该是一种美德。中华文明远远流长,在我们刚刚懂事的时候,接受最早的教育就该是尊老爱幼,老人养育了我们,当他们老了,行动不便了,我们去照顾一下,也是理所当然的。
人老了,住院的时候,是对子女的一次大考验
去年父亲住院的时候,同屋的一个老人引起了我的注意,而同屋其他人也很注意他们,老头很健谈,也很愿意讲自己的故事。
他有个特别的地方就是,我们陪老人的都是中年人,而他是两个年轻的女孩。
他的姑娘怎么这么小啊。他大概也看出别人的疑问,他就主动与大家讲了起来他的故事,原来这是他的一对双胞胎孙女,大儿子离婚之后,就扔下了两个姑娘不管了,是他老两口将两个孙女养大的,儿子离婚去了南方,从此遥无音讯,而他的其他三个儿子,虽然都在本地区,但在他生病的时候,都没有来看过他,他还有两个女儿,都嫁到外地去了,也很少回家。
能够在他生病的时候照顾他的也只有这两个孙女了。
这也是上天赐给他的福吧,他说如果没有两个孙女,他还真的没有人照顾了。
几个儿子都不管他,其中一个因为家庭琐事还与他断绝了父子关系。
好在两个孙女特别孝顺,特别是住院的时候,能够一直陪伴着他。给他跑前跑后,送饭陪夜。
是啊,人老了,行动不便利了,特别是生病住院的时候,需要的是子女的照顾,这个老人的儿女却装聋作哑,不照顾老人,太不地道了。
老年人,许多行动不便利,不能外出,需要儿女常回家看看,排遣寂寞。
现在人都很忙,可以说时间就是金钱,但是再忙也要抽出时间来陪一陪自己的父母。
有一首歌叫常回家看看,曾经唱出了多少老年人的心声:“找点空闲,找点时间,领着孩子,常回家看看,带上笑容,带上祝福,陪同爱人,常回家看看……老人不图儿女为家做多大贡献,一辈子总操心只图个平平安安。”
一晃,当年常这首歌的人都快进入老年人的行列了,人太不禁混了,几十年一晃而过,不经意就老了。
正如歌里所唱,老人不图儿女为家做多大贡献,一辈子总操心只图个平平安安。
现在的老人,很多人都有养老金,他们不缺钱,也不需要太多的钱,只图个儿女团圆,平平安安。
他们时刻想着自己的儿女,只想儿女来了说说话,就知足了。
抽空忙里偷闲也要看看自己的爹妈,不要找太多的理由,父母已经老了,再多的理由也是苍白的。
不要等到父母不在了,再去忏悔,有用吗?活着不孝,死了乱叫,这样的人太多了。其实,这不是孝顺,是在装模作样。
孝顺父母,也是在为自己积蓄福报。
孝顺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孝顺不光说在嘴上,更应该做到实处,孝顺父母,也是为自己积蓄福报。
有一个小品,一个小孩子,见父母经常把剩饭给奶奶吃,她于是也把剩饭端给爸爸妈妈吃,妈妈问她为什么要爸爸妈妈吃剩饭,她说每次都见爸爸妈妈这么做,她也这么做了。并且说长大以后,等爸爸妈妈老了,她也会这样对待爸爸妈妈。
父母的言传身教,对孩子的思想是潜移默化影响。如果一个人连自己的父母亲都不孝顺,怎么能教育好自己的后代?
自己孝顺,相当于为自己的孩子树立了榜样。这比说一百遍,一千遍的好听的话经用。
我们都会老的,老了的时候,孩子能够孝顺,就是最大的福分。
中国孝亲敬老的故事有哪些?
1、芦衣顺母孔子有个弟子叫闵损,他生母早死,父亲娶了后妻,又生了两个儿子。继母经常虐待他,冬天,两个弟弟穿着用棉花做的冬衣,却给他穿用芦花做的“棉衣”。一天,父亲出门,闵损牵车时因寒冷打颤,将绳子掉落在地上,遭到父亲的斥责和鞭打,芦花随着打破的衣缝飞了出来,父亲方知闵损受到虐待。父亲返回家,要休逐后妻。闵损跪求父亲饶恕继母,说:“留下母亲只是我一个人受冷,休了母亲三个孩子都要挨冻。”父亲十分感动,就依了他。继母听说,悔恨知错,从此对待他如亲子。2、亲尝汤药刘恒,汉高祖和薄太后所生。高后八年(前180年)即帝位。他以仁孝之名,闻于天下,侍奉母亲从不懈怠。母亲卧病三年,他常常目不交睫,衣不解带;母亲所服的汤药,他亲口尝过后才放心让母亲服用。他在位24年,重德治,兴礼仪,注意发展农业,使西汉社会稳定,人丁兴旺,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他与汉景帝的统治时期被誉为“文景之治”。仁孝临天下,巍巍冠百王。莫庭事贤母,汤药必亲尝。3、埋儿奉母汉朝有个叫郭巨的人,原本家道殷实。父亲死后,他把家产分作两份,给了两个弟弟,自己独取母亲供养,对母极孝。后家境逐渐贫困,妻子生一男孩,郭巨担心,养这个孩子,必然影响供养母亲,遂和妻子商议:“儿子可以再有,母亲死了不能复活,不如埋掉儿子,节省些粮食供养母亲”。当他们挖坑时,在地下二尺处忽见一坛黄金,上书“天赐郭巨,官不得取,民不得夺”。夫妻得到黄金,回家孝敬母亲,并得以兼养孩子。郭巨思供给,埋儿愿母存。黄金天所赐,光彩照寒门。4、卧冰求鲤王祥,琅琊人,生母早丧,继母朱氏多次在他父亲面前说他的坏话,使他失去父爱。父母患病,他衣不解带侍候,继母想吃活鲤鱼。适值天寒地冻,他解开衣服卧在冰上,冰忽然自行融化,跃出两条鲤鱼。继母食后,果然病愈。王祥隐居二十余年,后从温县县令做到大司农、司空、太尉。5、弃官寻母朱寿昌,宋代天长人。七岁时,生母刘氏被嫡母(父亲的正妻)嫉妒,不得不改嫁他人。五十年母子音信不通。神宗时,朱寿昌在朝做官,曾经刺血书写《金刚经》,行四方寻找生母,得到线索后,决心弃官到陕西寻找生母,发誓不见母亲永不返回。终于在陕州遇到生母和两个弟弟,母子欢聚,一起返回,这时母亲已经七十多岁了。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二十四孝
有关尊老敬老的经典故事
“百善孝为先”,敬老爱老是美德之始,幸福之源。杨阿姨是一个平凡的人,她的敬老行为也看似平凡。敬老并不难,只要行动起来,让我们从点滴做起,从细微处做起,共同谱写敬老的爱老的美德华章。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尊老敬老的经 典故 事,供大家参考。 尊老敬老的经典 故事 1 “敬老爱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我们祖先传承下来的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也是我们国家进步的表现。是成功之人,都具备有这个好品德。 比如说陈毅吧,他不远千里 出国 回家探亲。还帮母亲洗尿裤,为报答她的养育之恩。 作为少先队员,我们更应该传承发扬这一光荣传统,不要让这一传统在我们这个时代消失。 而在我们身边却经常看到这样的事。一些同学们敬老爱老放在嘴边,但在行动上却恰恰相反。家里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日子,自己只要稍不顺心,就对长辈大发雷霆,你们想象一下,如果一个连自己长辈都不会尊重,他还能对其他的人充满爱心吗? 援藏干部孔繁森,他被党组织选派进西藏,他只是一个普通的干部,却可以把藏族同胞当成自己的亲人。一次,他到敬老院去探望老人。发现了一位老人的鞋子破了,脚冻得又红又肿,赶紧放进自己的怀里。家里人知道他在西藏生活艰苦,不断托人送去干菜和一些营养品。孔繁森不但不吃,竟然把这些东西都送给了敬老院里的老人。那他自己该怎么办呢?他自己只是经常吃榨菜泡饭或者开水泡馒头。孔繁森动人的 事迹 ,不正诠释了“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美德吗?一个品德高尚的人,不仅尊敬自己的老人,同时也尊敬社会上的老人。 “ 敬老爱老”不是一个空洞的 口号 ,而是一个小小的举动,是一句贴心的话语,也是一个理解的微笑。亲爱的同学们,我们要以真情敬老,实际行动敬老,为了人间温情。为了每个老人的幸福微笑,为了发扬敬老爱老的社会风尚,让我们手拉手一起行动起来吧! 尊老敬老的经典故事2 孟子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这句话的意思是,在赡养自己的长辈时,不应忘记其他与自己没有亲缘关系的老人。我们在生活中,应该多去帮助儿女常年在外打工的孤寡老人和行动不便的老人,让他们能够天天露出那幸福的笑容。 在市场旁,你会看到老人弓着背弯着腰,吃力地提着一袋袋重物正准备回家;在马路上,你会看到老人拄着拐杖,步履蹒跚的走在路上;在楼梯间,你会看到老人弯着腰,困难地走着每一节台阶……但是,你会伸出双手去帮助他们吗? 假如碰到老人遇到困难,我会尽力地帮助他们。 记得一天下午,我放学回家,在马路边看见一个老奶奶刚从超市里走出来,双手提着一个大购物袋,袋里装了满满的一大袋生活用品,好像有几个东西会掉出来似的。由于老奶奶上了年纪,所以没走几步就已经累得气喘吁吁。我忽然想起一句话:“孝,天之经,地之义,民之行也。”于是,我连忙走上前,对老奶奶说:“奶奶,我帮您拿一些吧!”老奶奶停了下来,看了看我,笑着对我说:“小妹妹,谢谢你,我一个人就行了。”说罢,她又继续向前走。我认真地对老奶奶说:“奶奶,老师曾经教过我,要学会尊老敬老……”老奶奶听完我的一番长篇大论后,又看了看我,说:“小妹妹,那……麻烦你了。”我摇了摇头,说:“没关系。”我提起一袋大米,得意地想着:哈哈,想必老奶奶被我的真诚打动了! 到了老奶奶家,我把大米放在厨房里。我和老奶奶挥手道别后,便手足舞蹈地回家了。晚饭时,我把这件事告诉爸爸妈妈,他们表扬了我。我的心里比吃了蜜还要甜。我下定决心:以后还会坚持做下去,做一个敬老爱老的人。 尊老敬老是中华传统美德,而这种美德是跨越地域,穿越光阴的,是日常持久的承继和延续。我们是青少年,是新一代接班人,就让我们一起来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做好传承美德的接班人吧! 尊老敬老的经典故事3 尊敬老人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从小,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就把我们当作掌上明珠,在他们无微不至的关爱和照顾下我们一天天长大,但他们却一天天变老了。我也应该像他们爱护我一样爱护他们。 作为学生的我应该为老人们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比如,给爷爷奶奶倒水,捶捶背,讲讲学校里发生的一些有趣的事逗他们笑一笑,有好吃的东西要和爷爷奶奶一起分享,让他们先品尝……虽然这对我来说只是一些小事,但不管我做什么,只要我用心去做,相信他们一定会心花怒放,心里感到欣慰。因为老人最大的心愿不是物质上的享受,而是我们的关心和爱护。 其实我不仅要对自己的爷爷奶奶,对别的老人也要一样。为老人做好事的方式有很多。例如:我在坐公共汽车时,主动给老个人让座,早上起床,放学回家,见到长辈主动向他们问好,看到行动不便的老人过马路要上前帮忙。下雨时看见老人没带伞要主动与他们共撑一把伞…… 在我们国家还专门设定了给老人的节日— 重阳节 ,也就是每年的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这一天,人们都会表达对老人的尊敬和关爱。但我们尊老爱老不能仅限在这一天。我们是二十一世纪的小主人,要把中国的“孝道”发扬光大。所以我们在家不能做“小皇帝”。不能在家里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日子,或者稍不顺心,就对长辈大发脾气。一个人如果连自己的长辈都不热爱,又怎么可能对其他的人充满爱心呢?“尊老爱老”它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它是我们的一个小小的举动,一句贴心的话,一个甜甜的微笑。 今年暑假我和爸爸妈妈陪爷爷奶奶去了厦门。其实厦门我和爸爸妈妈已经去过了,但是爷爷奶奶没去过,他们没看过海。为了陪爷爷奶奶看海所以我们就旧地重游。出发前一天我爸爸还特地给我爷爷买了一双新鞋呢! 同学们,作为新时代的小学生,我们应当是传播美德的先锋。让我们从现在做起,从自己做起,从身边的每一件小事做起,做一个尊老爱老的好少年!如果你们的爷爷奶奶不是和你们住在一起记得常回家看看哟! 尊老敬老的经典故事4 尊老敬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家家都有老人,人人都会老。在我们身边,时常会涌现出令人感到的敬老故事,这不,您看—— 一天下午,一个叔叔正快速地骑着自己新买的 赛车 在街上兜风,突然,一位老奶奶停在了马路中间,她正在捡地上人们乱丢的塑料罐。那位叔叔看见了,慌张得立即把赛车的车头转向右边,不慎摔倒在地上,车头刮擦到旁边的花圃,车轮歪了,那位老奶奶被吓得魂飞魄散,也跌倒在地! 那位叔叔不顾自己的伤势立即爬起来去看那位老奶奶有没有受伤。叔叔看见老奶奶的膝盖受伤了,马上撕下自己衣服的衣角给老奶奶包扎,包扎完后,他又扶起老奶奶,温和地对老奶奶说:“老奶奶,您的伤还疼吗?”老奶奶轻声说:“不疼了,谢谢你啊。”叔叔说:“那就好,那就好。老奶奶,对不起啊,是我不小心,差点撞到您,吓着您了吧,对不起啊!”老奶奶见这位叔叔不断地向自己道歉,也不好意思地说:“没关系,我自己也有不对的地方,不应该站在马路中间停留那么久。”叔叔见老奶奶没什么事,就扶起赛车,问老奶奶家在哪儿,要不要送她回去。老奶奶喃喃地说:“不用,不用,谢谢你的好意,小伙子,如今,这样的人不多见了呀!”就这样,叔叔只好走了,可老奶奶的目光还却一直追随着叔叔远去的方向…… 是啊,相比一些连自己家的老人都不照顾的人,这位叔叔真是位值得赞扬的敬老典范!作为中华儿女,就应该尊老爱幼,既要孝敬自己家的老人,也要尊敬别人家的老人! “老吾老及人之老,幼吾幼及人之幼”,这是老祖宗留给我们的宝贵精神财富,我们应当好好地继承和发扬。 尊老敬老的经典故事5 尊老敬老,从身边做起,在我国,养老敬老传统在原始社会便已经形成。千百年来,尊老爱老,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代代相传。每一个人,都有年幼和年老的时候。在年幼时,我们得到的是父母的疼爱;在年老时,所有的老人,都在渴望着得到儿女的照顾。父母的养育之恩是我们一辈子报答不尽的,尊老敬老,孝敬父母是子女应尽的责任。 作为后人,我们应该继续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的父母,天天在我们的身边,用行动关心着我们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使他们能健康长寿,才是我们最大的快乐。因此,尊老敬老,应该从我们身边做起。 由此,我想起了不久前刚发生的一件事。 那天下午,我乘车到姑妈家去,车上人不多,稀稀拉拉的站着几个。我望着车窗外一闪而过的景色,心里又想起了和那里的小伙伴一起玩耍的情景,嘴角不禁漾起了笑容。 汽车又到了一站,上来一位拄着双拐的老爷爷,只见他满头大汗,似乎特别累了,刚站稳,车就开动了,售票员阿姨大声叫道:“谁给这位老人让个座呀?”叫声打断了旁边的小红的思路,她连忙站起来,不好意思地对那位老爷爷说:“老爷爷,对不起,我刚才没看见您,您快坐下吧!”老爷爷一边坐下,一边夸奖小红是个好孩子,车上的乘客也在啧啧称赞她,小红此时更不好意思了,红着脸,低下头。 亲爱的同学们,只要我们都自觉尊老敬老,人人从自己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把尊老敬老当做一种自觉的行为,那么,我相信,这个社会才能稳定和谐发展,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才会代代相传,发扬光大。 尊老敬老,从身边做起。 有关尊老敬老的经典故事相关 文章 : ★ 尊老敬老爱老的感人故事5篇 ★ 高一敬老的故事范文 ★ 尊老爱幼的历史典故 ★ 关于尊老爱老的名人名言 ★ 爱老敬老故事5篇600字 ★ 关于敬老爱老的名言警句 ★ 尊老爱亲事迹材料4篇 ★ 尊老爱老敬老的演讲稿 ★ 尊老敬老作文500字 ★ 尊老敬老的800字作文范文5篇
尊敬老人的寓言故事
冬去春来,森林里,许多花草树木都开始发芽生长,动物们也纷纷出来活动。小松鼠也到处跑来跑去,天天玩个不停。
有一次,小松鼠和朋友们一起在森林里玩。他们正玩得兴高采烈时,看见一只年迈的老虎经过,小松鼠就用一些令老虎伤心的话去嘲笑他,说他已经老弱无力,不中用了,可是老虎没有理会小松鼠。一天,小松鼠在河边玩水,忽然有一只狐狸走过来,对小松鼠说:“小朋友,你想玩吗?我带你到一个有很多东西可以玩的地方去,好吗?"小松鼠一口答应了,跟着狐狸到了一个陌生的地方,周围静悄悄地。这时,狐狸露出了它的狰狞面目,想把小松鼠吃掉。小松鼠万分惊恐。突然,那只曾经被小松鼠嘲笑过的老虎出现了,他勇猛地扑过去,紧紧地把狐狸按住了。事后,老虎对小松鼠说:“孩子,你以后不要再随便相信别人的话,也不要贪玩了。”小松鼠很惭愧地向老虎道歉。老虎说:“小孩子要尊重老人。你知道错了,以后可要改正。”
从此以后,小松鼠对老人十分尊重,也不嘲笑他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