珊瑚海海战的历史影响 珊瑚海海战起到什么作用
珊瑚海海战 1942年5月4日-1942年5月8日的珊瑚海海战,以日本战术性胜利、盟军战略性胜利告终,这场战役是日本海军在太平洋第一次受挫。 珊瑚海海战的历史影响 尼米兹宣布这是“一个具有决定性深远意义的胜利”。意义究竟多么深远,他在后来的一个月里还无从知道。其实说得具体一点,翔鹤号受损、瑞鹤号严重减员,而第五航空战队的这两艘航母原本要参加中途岛计划,但以无法实现了。那么从算术的角度,珊瑚海海战的对随后太平洋战争进程的直接影响就是,用一艘航母的沉没换取了两艘航母不能参加。否则在中途岛美日航母的比例将是4比6,而不是3比4,而从1个月后的中途岛大战看,这种差别绝对是非常重要的。 是海战史上第一次航母之间的较量,也几乎是太平洋战争中最公平的一役,其中基本反映出双方的战斗力。它可以说是太平洋史诗最恰到好处的一个引子。如果联合舰队是第一或第二航空战队参加珊瑚海海战,那么约克城号很有可能就回不到珍珠港,这样中途岛对美国就太残酷了一点;如果美军没有自作聪明地去袭击东京,那么美国可以有四艘航母参加珊瑚海,不能保证完胜,损失也不会到一艘航母那么严重,那么在中途岛中也就有少了一份精彩和一份悬念。 珊瑚海海战起到什么作用 这是一场历史上从未有过的海战,双方舰队都是在双方视距之外进行交战的。从战术上看,珊瑚海海战可以说是日军略胜一筹。虽然日军飞机和伤亡人数多于美国,但他们以损失1.2万吨“祥凤”号和在图拉吉岛外围被击沉几艘小舰的较小代价,换取了击沉“尼奥肖”号、“西姆斯”号和3.3万吨大型航空母舰“列克星敦”号的胜利。然而从战略上看,则是美国赢得了胜利。开战以来,日军的武力扩张第一次遭到遏制,进攻莫尔兹比港的作战计划只得向后推迟。更为重要的是,被击伤的“翔鹤”号航空母舰需要修理,损伤惨重的“翔凤”号需要重建,大大削弱了日方在即将举行的中途岛海战中的实力。 珊瑚海海战是太平洋战场上战局发生逆转,进入战略相持阶段的标志。曾打算让弗莱彻舰队留在珊瑚海,因为哈尔西正在迅速赶往珊瑚海,可以把“约克城”号及其护卫舰并入第卫6特混舰队,以寻找新的战机。但是,他最终放弃了这一想法。他那富有战略素养的目光已经投向了即将展开的中太平洋遭遇战。于是,他命令“约克城”号必须尽快得到修缮,以便以较完整的阵容投入新的决战。同时,尼米兹命令潜艇部队对受伤返航的日航空母舰发动袭击,又向普吉特海峡海军船厂发报,敦促他们加速修复“萨拉托加”号,以备急需。 5月10日,日军采取了一次军事 *** 行动,意在挽回珊瑚海战中丢失的面子。他们派一支部队占领了大洋岛和瑙鲁岛这两个岛屿。尼米兹将计就计,电令哈尔西赶赴东所罗门群岛500海里内的海域。让“大黄蜂”号和“企业”号及第16特混舰队摆开阵势,意在迷惑对方,使日军相信太平洋舰队的所有航空母舰都已抵达南太平洋,从而牵制日军北上进攻的兵力。此招果然奏效,日进攻部队发现美航空母舰之后,慌忙撤出了所占岛屿,并在南太平洋海域排兵布阵。至此,有关珊瑚海海战的烟云完全消散,日美双方开始在表面的平静中酝酿新的攻势。
珊瑚海战役介绍资料
1942年5月3日-8日,在珊瑚海战役中,美国的航空母舰机群对驻扎在莫尔兹比港的日军力量进行打击。这次海战是美、日航空母舰在太平洋战场上的首次交锋,双方参战兵力相当,所受损失也不相上下。从战术角度来看,不分胜负;但从战略角度来分析,美军积极迎战取得的战果,有力地鼓舞了盟军胜利的信心。迫使日军放弃攻占莫尔兹比港的企图,日军的南进势头受到扼制。 [45]
1942年6月3日-6日,日本海军出动联合舰队全部主力,计舰艇350艘、飞机1000架,兵力10万,发动了大规模的中途岛战役,并企图诱歼美国在太平洋上残存的航空母舰舰队。结果,美国舰队击沉了日本4艘航空母舰,1艘巡洋舰,250架飞机;日军有3500人死亡,包括许多飞行员。由于损失了4艘航空母舰,日本被迫转入战略防御。 [46]
面对美澳联合,日本遭受反攻压力陡增,日本如想反制,就必须占领西南太平洋岛屿,切断澳美之间的战略联系。这预示着西南太平洋岛屿将接受战争的严酷考验,而它的重要性也随着盟军与日军的正面交锋而凸显。于是日本大本营于1942年夏将作战方针调整为:占领东部新几内亚和所罗门群岛中的重要岛屿,巩固西南太平洋日军的控制地位,切断美澳交通线,保护日军在拉包尔和特鲁克的重要 军事 基地,以使“澳大利亚今后将不可能靠美国的援助来增强其抗战能力,美国将失去在南太平洋上对日反攻据点,美澳通过太平洋的联系将陷入瘫痪状态” [47] 。
面对日军的战略调整,7月,美军参谋长联席会议也适时颁布了新的作战计划,准备采用有限的反击战重夺新不列颠、新爱尔兰、所罗门群岛和新几内亚东部。而日军也在许多岛屿登陆,试图抢占据点,但大多无功而返。与此同时,日军布重兵在新几内亚东北海岸的戈拉登陆,用来攻袭莫尔兹比港。日军对丛林战训练有素,他们 成功 地越过赤道,发动了一场对澳大利亚军人来说完全陌生的战争。在一个月的殊死战斗中,日军到达距离莫尔兹比港只有22英里的山脊。由于补给困难,加上澳军的顽强狙击,日军被迫撤退,重新集结。 [48]
日军进攻莫尔兹比港是整个战争中路途最漫长、最痛苦的一次行动。此役是盟军在太平洋战争中所取得的第一次陆战胜利。为了确保与澳大利亚的联系,并建立对日反攻基地,美国 决定 夺取瓜岛。
8月7日,美军在瓜达尔卡纳尔登陆, 占领了几近竣工的机场。
11月,日本海军在所罗门海战中损失惨重,1艘战列舰、5艘巡洋舰和12艘运输舰被击沉、击毁。
1943年2月1日至7日,约10800余名日军分三批撤出瓜岛,瓜岛被美军占领,日军的反攻被挫败。在对该岛长达半年之久的攻守争夺战中,美日双方共进行大小海战达30余次。美国太平洋舰队协同各国盟军,先后参战兵力约60000余人,伤亡5000多人,日军入侵瓜达尔卡纳尔岛的兵力约35000人,仅在战场上伤亡的就约24000多人。更沉重的打击是,日军至少损失600架飞机及其大批训练有素的飞行员。 [49]
在这次殊死战斗中,日军不仅海军、航空兵损失惨重,甚至开战以来从未失利的陆军,最精锐的第二师团等部也蒙受了巨大损失,特别是日军的大型军舰、飞机和训练有素的飞行员的损失,更是短时间里所难以弥补的,战役结束时日军兵力上的优势已荡然无存,双方的战略态势也随之改变。
经过中途岛、瓜达尔卡纳尔岛等战役,盟军不仅取得对日反攻军事上的优势,而且也建立了对日反攻心理上的优势,逐步扭转了战争初期的被动,夺取了战略主动权。盟军在取得瓜岛等战役胜利后,便开始准备第二阶段的联合进攻。
1943年中,美军欲对拉包尔的日军发起攻击,其第一个战略目标是攻占所罗门群岛中部的新乔治亚群岛和西北部的布干维尔岛。
10月初,美军占领新乔治亚后,日本加强了布岛的防御,守军增至6万人。
11月1日,美军开始在布岛登陆,受到日军拼死狙击。美军虽没有占领全岛,但岛上的日军孤立无援,难有作为。布干维尔登陆战的胜利为美军进一步夺取日军在西南太平洋上的防御中心拉包尔建立了邻近基地。
11日美国再次空袭拉包尔,日本进行了空中还击,但损失严重。为对日本本土的防御施加压力,盟军决定攻打马绍尔群岛,但欲取该岛,必须先拿下西南太平洋的吉尔伯特群岛,然后以此为基地,再发动进攻。为此,美军开始有计划地进行前进基地建设,从萨摩亚群岛出发,沿图瓦卢群岛向吉尔伯特群岛逐步推进。
11月下旬,盟军占领了吉尔伯特群岛。
1944年2月,美军解放了马绍尔群岛中的其他岛屿。
3月20日,美军在俾斯麦群岛登陆,完成了对日本要塞拉包尔的包围圈。
自3月30日起,驻守赛多尔的美第5航空队属下的远程轰炸机向新几内亚沿岸的日军基地发动猛烈空袭, 日军机场遭到轮番轰炸,日军约40架飞机被毁在机场的跑道上。在新几内亚战役中,麦克阿瑟成功地实施了其独创的“越岛战术”,仅动用有限的兵力即达到了收复新几内亚全岛的战略目标。虽然仍有日军残留在新几内亚内陆山区和个别日军据点,但由于与外界的联系被切断,他们的存在对盟军的主要作战行动已不构成威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