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挺项英简介
叶 挺,字希夷,出生于广东惠阳县周田村一农民家庭,15岁考入中等蚕校,后考入陆军小学、升军官学校,毕业后加入国民党,到粤军一支队任副官、少校参谋,后到孙中山警卫团任营长,1922年6月15日粤军总司令陈炯明叛变,包围了总统府要杀孙中山,他率部接连击溃敌人五次大规模进攻,使孙中山安全转移。1924年得到孙中山的支持,到苏联留学并加入共产党,回国后任国民革命军第四军参谋处处长,后任中共组织的第四军独立团团长,北伐战争中他率独立团打先锋,在汀四桥、贺胜桥战役中,足智多谋、指挥若定、身先士卒、屡建战功,被誉为“北伐名将”、接连升为副师长、师长。北伐军在武汉庆功会上,蒋介石亲自给他授勋,并继续提升为第11军副军长。1927年,蒋介石发动反革命政变,指使夏斗寅、杨森部袭击武汉,他临危受命,率部将叛军击溃。8月1日,他以前敌总指挥的身份参与领导了“南昌起义”,占领南昌城后,任代理前敌总指挥兼第11军军长。12月11日以起义军总指挥的身份参与领导了“广州起义”,占领广州城后,任中国工农红军总司令。广州起义失败后逃往香港,被中共广东省委作出“留党察看[]”不恰当处分。1928年周恩来、项英在莫斯科参加中共“六大”,他闻讯赶去,准备在总结南昌、广州起义的经验、教训时诉说自己的意见,共产国际代表说他政治动摇,遭到冷漠,他一气之下不告离去,被共产国际开除了党籍,从此脱党,在德国柏林、奥地利维也纳、法国巴黎流浪生活。日本侵略东北“九一八”后的第二年,他怀着报国之心回到澳门,开始与有关方面接触,曾以客座参谋身份参加19路军将领蔡廷锴、蒋光鼐与李济深等反蒋抗日的“福建事变”,成立“中华共和国人民革命政府”。1936年5月在香港见到从莫斯科回国的中共潘汉年,得知王明[]的《八一宣言》“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主张,潘希望他利用自己影响对两广及其他反蒋实力派做疏通工作,他即偕同中共华南工委书记宣侠父等到李济深家转达中共这一策略,随即举家迁居上海。1937年9月28日被蒋介石任命为新四军军长。项 英,原名项德龙,出生于湖北武昌一职员家庭,15岁考入武昌纺织厂,成功地领导了一次工人罢工并取得胜利而成立工会,1921年底筹备京汉铁路工人俱乐部,从此开始了职业工人运动,1922年4月加入共产党,同年7月到上海参加中共“二大”,8月在郑州被选为京汉铁路总工会总干事,在三大中心站组建立16个工会,会员发展到2万多人,举行京汉铁路全线大罢工,推动了全国工人运动发展。1923年到广州参加中共“三大”,当选为中央执行委员,任中央职工运动委员会书记,使上海的罢工斗争迅速扩大到22个工厂3.5万工人,并乘胜成立了上海纱厂工人总工会,使共产党在上海工人中的威信大大提高,上海工人罢工运动为五卅运动作了组织上的准备。1926年秋,回武汉成立总工会和工人纠察总队,任总队长,率部配合北伐军作战。中共“四大”、“五大”连续当选中央委员,1928年春任中共江苏省委书记,6月赴莫斯科参加中共“六大”,当选中央政治局常委,随即参加共产国际“六大”,当选国际监察委员,斯大林单独接见了他,并赠送他一支刻有斯大林姓名及日期的甘纳式手枪和钢笔,对他寄于很大希望。扩展资料抗日战争期间,新四军军长叶挺和副军长(实为政治委员)项英之间,出现了严重的矛盾,酿成皖南事变的悲剧。叶挺、项英二人在新四军创建初期的合作还是很愉快的。他们在新四军的改编、组建、集整训等工作中,有过密切的配合。他们的分工很明确,叶挺主要管外,跟国民党打交道,争取港澳和海外侨胞的支持,军内工作则侧重军事训练、作战指挥。项英主要管内,与党中央、东南分局的直接上级长江局打交道,军内主要抓干部配备、党的建设等。项英在军事上不尊重叶挺,在日常工作和生活方式上,对叶挺也有不满。新四军的前身是项英、陈毅领导的南方八省红军游击队。作为中共六大选出的中央政治局委员,项英成为新成立的中共中央东南分局和军委新四军军分会书记,同时兼任新四军唯一的副军长。在实行党委负责制的新四军军中,项英享有至高无上的权力和权威。而作为国共两党商定的新四军军长人选、非党军事干部叶挺,无法参与党委的决策。叶挺、项英二人的矛盾就此产生了。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项英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叶挺
为什么说武汉市英雄的城市武汉市人民英雄的人民这句话简要说明?
近一百多年来,在武汉曾发生多起重大的事件:
1、武昌起义:又称辛亥首义、武汉首义,是指1911年10月10日(农历辛亥年八月十九)在湖北武昌发生的一场旨在推翻清朝统治的兵变,让革命的风暴席卷神州大地,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轰然倒塌,它也是辛亥革命的开端。
2、八七会议:是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失败以后,在关系党和革命事业前途和命运的关键时刻,中共中央政治局于1927年8月7日在汉口召开的紧急会议。它给探索中国革命道路的中国共产党指明了新出路,为挽救党和革命作出了巨大贡献。
3、武汉会战: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军队在武汉地区同日本侵略军展开的一场会战。中华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6月至10月,这里的殊死抵抗,挫败了侵略者“速战速决”的迷梦,成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重大转折。
这就是武汉,一座英雄的城市。
今年,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严峻斗争中,武汉人民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再次彰显了中华民族同舟共济、守望相助的家国情怀。
“武汉不愧为英雄的城市,湖北人民和武汉人民不愧为英雄的人民。”
叶挺项英简介
叶挺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创始人和新四军重要领导人之一,是闻名国内外的军事家,他带领的独立团在北伐中被誉为“铁军”,他参与指挥南昌起义并出任前敌总指挥,...
项英(1898.5—1941.3.14),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工人运动的著名活动家,党和红军早期的领导人之一,新四军的创建人和主要领导人之一,抗日名将;历任平汉铁路...
新四军具体领导体制上的缺陷始终不能消弥项、叶矛盾。叶挺是新四军军长,理应负责新四军的军事工作,项英是副军长,协助军长工作。但军长叶挺不是共产党员,副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