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
对世界上的一切学问与知识的掌握也并非难事,只要持之以恒地学习,努力掌握规律,达到熟悉的境地,就能融会贯通,运用自如。学习需要持之以恒。下面是我给大家整理的一些 一年级数学 的知识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学一年级数学知识点 加数+加数=和 如:3+13=16中,3和13是加数,和是16。从一个数里面去掉一部分求剩下的是多少用减法。 被减数-减数=差 如:19-6=13中,19是被减数,6是减数,差是13。 (一)熟记表内加法和减法的得数 (二)知道以下规律 1、加法 (1)两个数相加,保持得数不变:如果相加的这两个数有一个增大了,则另一个数就要减小,且一个数增大了多少,另一个数就要减少多少。 (2)两个数相加,其中的一个数不变,如果另一个数变化则得数也会发生变化,且加数变化了多少,结果就变化多少。 (3)两个数相加,交换它们的位置,得数不变。 2、减法 (1)一个数减去另一个数,保持减数不变:如果被减数增大,结果也增大且被减数增大多少,结果就增大多少;被减数减小,则结果也减小,且被减数减小多少,结果也减小多少。 (2)一个数减另一个数,保持被减数不变:如果减数增大,结果就减小,且减数增大了多少,结果就减小多少;如果减数减小,则结果增大,且减数减小了多少,结果就增大多少。 (3)一个数减另一个数,保持的数不变:被减数增大多少,减数就要增大多少;被减数减小多少,减数也要减小多少。 小学一年级数学《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知识点 一、十位加、减十位,个位加、减个位。 1、不进位的加法20+30=5067+2=6968+30=98 2、不退位的减法80-50=3069-2=6798-30=68 二、进位加法(凑十法) 1、凑十歌:一凑九,二凑八,三凑七来四凑六,五五相凑就满十。(注:凑十的两个数互为补数) 2、20以内进位加:凑十法:8+72=15十位加1,个位减补数(2+8=10,2是8的补数) 3、100以内进位加362+8=44提炼 方法 :个位用弧线连上,十位加1,个位减补数。(方法和20以内一样) 三、退位减法 1、20以内退位减:破十法:161-9=7个位加补数 2、100以内退位减:361-9=27提炼方法:个位用弧线连上,十位减1,个位加补数。 小学一年级数学加减法方法 1、先易后难算术是比较复杂的,而对孩子来说,如果一开始就让他们学习较难的算术,很难让他们接受。家长可以将生活融入到孩子的数学学习中 2、大数记心里,小数上下加减加法:大数记心里,小数往上数,如4+2=把4记在心里,往上数两个数,5、6,之后得出结果4+2=6减法:大数记在心里,小数往下数,如6-3=把6记在心里,往下数三个数,5、4、3,之后得出结果6-3=3家长需配合每日为宝贝出30道10以内加减法,提升幼儿的算术能力,注意不要让孩子数指头,养成习惯不好改,培养心算能力。 3、运用分解技巧从分解组合开始教孩子,一边分,一边用语言表述,一定要用嘴巴说出来,能说出来的孩子,表示她自己真的掌握了。从5以内的开始。先从分解2开始。每次分开后表述完,要记得在合起来。 4、需要掌握的一些识记的东西第一个需要识记的是:10加几就等于10几,例如:10+1=1110+2=12,一直加到9,第二个需要识记的就是1+1=2、2+2=4、3+3=6、4+4=8、5+5=10、6+6=12、7+7=14、8+8=16、9+9=18、10+10=20,这样记住了以后,进行20以外的加减法运算,对孩子来说,就不会很难学; 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相关 文章 : ★ 一年级数学知识点整理归纳 ★ 北师大版初一数学上册知识点 ★ 一年级数学知识点梳理 ★ 各年级数学学习方法大全 ★ 北师大版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复习计划 ★ 2021一年级数学知识点 ★ 北师大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 小学一年级数学学习方法指导 ★ 初一数学知识点梳理 ★ 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下册《加减法与有趣的图形》知识点归纳
北师大小学一年级数学知识点
天才就是勤奋曾经有人这样说过。如果这话不完全正确,那至少在很大程度上是正确的。学习,就算是天才,也是需要不断练习与记忆的。下面是我给大家整理的一些 一年级数学 的知识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 总结 1、数数:根据物体的个数,可以用11—20各数来表示。 2、数的顺序:11—20各数的顺序是:11、12、13、14、15、16、17、18、19、20、 3、比较大小:可以根据数的顺序比较,后面的数总比前面的数大,或者利用数的组成进行比较。 4、11—20各数的组成:都是由1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20由2个十组成的。 如:1个十和5个一组成15。 5、数位: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个位,第二位是十位。 6、11—20各数的读法:从高位读起,十位上是几就读几十,个位上是几就读几。20的读法,20读作:二十。 7、写数:写数时,对照数位写,有1个十就在十位上写1,有2个十就在十位上写2。有几个一,就在个位上写几,个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写0占位。 8、十加几、十几加几与相应的减法 (1)、10加几和相应的减法的计算 方法 :10加几得十几,十几减几得十,十几减十得几。 如:10+5=15,17-7=10,18-10=8 (2)十几加几和相应的减法的计算方法:计算十几加几和相应的减法时,可以利用数的组成来计算,也可以把个位上的数相加或相减,再加整十数。 (3)加减法的各部分名称: 在加法算式中,加号前面和后面的数叫加数,等号后面的数叫和。 在减法算式中,减号前面的数叫被减数,减号后面的数叫减数,等号后面的数叫差。 9、解决问题 求两个数之间有几个数,可以用数数法,也可以用画图法。还可以用计算法(用大数减小数再减1的方法来计算)。 一年级数学知识点 1元=10角=100分 1角=10分 1元=(2张)5角=(10)张1角=(5张)2角 5元=(5)张1元 10元=(10张)1元=(5张)2元=(2张)5元 20元=(2张)10元=(20)张1元 50元=(5张)10元=(50张)1元=()张20元+()张10元 100元=(10张)10元=(100)张1元 付出的钱数-用去的钱数=找回的钱数(剩下的钱数) 用去的钱数+找回的钱数=付出的钱数 付出的钱数-找回的钱数=用去的钱数(商品的价钱) 自主探究 1、认识不同面值的人民币 你们认识人民币吗?请你从盒子里找出认识的人民币,介绍给本组的小朋友听。分组活动。 组汇报:让学生在实物投影仪上逐一介绍面值不同的人民币,教师随机补充,并把不同面值的人民币分别展示出来。 认识人民币单位间的进率。 让学生辨认不同面值的人民币,对学生进行爱护人民币和节约用钱的思想 教育 。 提问:小朋友,你们能把这些人民币分分类吗?请学生拿出盒子里的人民币,小组合作分类。 学生汇报分类情况,并 说说 分类的依据。总结学生的回答,引出人民币的种类有:硬币、纸币;人民币的单位有:元、角、分。 一年级小朋友 数学 学习方法 方法一 课内重视听讲,课后及时复习。新知识的接受,数学能力的培养主要在课堂上进行,所以要特别重视课内的学习效率,寻求正确的学习方法。上课时要紧跟老师的思路,积极展开思维预测下面的步骤,比较自己的解题思路与教师所讲有哪些不同。然而由于各种原因,往往会有一部分学生不能跟上老师的思路,在学习中出现漏洞,这时候就需要在职老师对学生进行一对一的辅导,在辅导过程中老师会帮助学生把一天所学的知识点回忆一遍,引导学生正确掌握各类公式的推理过程,从某种意义上讲,这样有利于学生养成不懂即问的学习作风。 方法二 如何培养孩子的口算能力口算也称心算,它是一种不借助计算工具,主要依靠思维、记忆,直接算出得数的计算方式。新大纲指出:口算既是笔算、估算和简算的基础,也是计算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由此可见,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首先要从口算能力着手。那么怎样培养学生的口算能力呢?我的体会是教师念好“基(抓基本)、教(教方法)、练(常训练)”三字经是至关重要的。念好“基”字经“基”是指基本口算。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口算分为基本口算、一般口算和特殊口算三类。这三类口算以基本口算的内容为主,它是计算的基础,基本口算必须要求熟练,而熟练的程度是指达到“脱口而出”, 其它 两类口算只要求比较熟练或学会。 方法三 手脑速算是以人的不同器官模拟电脑的相应构件、原理运作,模拟电脑开发人体的运算、记数潜力。它是通过模拟电脑0、1理论分解计算为一位数的运算和记数,模拟电脑归纳法处理信息的方式(软件)来实现快速计算的。它既是一种计算方法,又是一种训练人的手脑模拟电脑快速运算、记数的方式。 北师大小学一年级数学知识点相关 文章 : ★ 小学一年级数学知识点整理 ★ 一年级数学知识点梳理 ★ 2021一年级数学知识点 ★ 北师大版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复习计划 ★ 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下册《加减法与有趣的图形》知识点归纳 ★ 小学一年级数学学习方法指导 ★ 各年级数学学习方法大全 ★ 北师大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 北师大小学一年级数学试卷 ★ 北师大版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教学目标(教师看)
小学数学(北师大版)1至6年级概念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1-6年级上下册》百度网盘资源免费下载链接:https://pan.baidu.com/s/1g3RDYpPYqzE0kzMO194RiA提取码:z6tq北师大版小学数学1-6年级上下册|下册|北师大6年级下册数学电子课本高清版.pdf|北师大5年级下册数学电子课本高清版.pdf|北师大4年级下册数学电子课本高清版.pdf|北师大3年级下册数学电子课本高清版.pdf|北师大2年级下册数学电子课本高清版.pdf|北师大1年级下册数学电子课本高清版.pdf
小学数学(北师大版)1至6年级概念
1.每份数×份数=总数
总数÷每份数=份数
总数÷份数=每份数
2.1倍数×倍数=几倍数
几倍数÷1倍数=倍数
几倍数÷倍数=1倍数
3.速度×时间=路程
路程÷速度=时间
路程÷时间=速度
4.单价×数量=总价
总价÷单价=数量
总价÷数量=单价
5.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
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
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工作效率
6.加数+加数=和
和-一个加数=另一个加数
7.被减数-减数=差
被减数-差=减数
差+减数=被减数
8.因数×因数=积
积÷一个因数=另一个因数
9.被除数÷除数=商
被除数÷商=除数
商×除数=被除数
小学数学图形计算公式
1.正方形
C周长 S面积 a边长
周长=边长×4
C=4a
面积=边长×边长
S=a×a
2.正方体
V:体积 a:棱长
表面积=棱长×棱长×6
S表=a×a×6
体积=棱长×棱长×棱长
V=a×a×a
3.长方形
C周长 S面积 a边长
周长=(长+宽)×2
C=2(a+b)
面积=长×宽
S=ab
4.长方体
V:体积 s:面积 a:长 b:宽 h:高
(1)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2
S=2(ab+ah+bh)
(2)体积=长×宽×高
V=abh
5.三角形
s面积 a底 h高
面积=底×高÷2
s=ah÷2
三角形高=面积 ×2÷底
三角形底=面积 ×2÷高
6.平行四边形
s面积 a底 h高
面积=底×高
s=ah
7.梯形
s面积 a上底 b下底 h高
面积=(上底+下底)×高÷2
s=(a+b)× h÷2
8.圆形
S面积 C周长 ∏ d=直径 r=半径
(1)周长=直径×∏=2×∏×半径
C=∏d=2∏r
(2)面积=半径×半径×∏
9.圆柱体
v:体积 h:高 s;底面积 r:底面半径 c:底面周长
(1)侧面积=底面周长×高
(2)表面积=侧面积+底面积×2
(3)体积=底面积×高
(4)体积=侧面积÷2×半径
10.圆锥体
v:体积 h:高 s;底面积 r:底面半径
体积=底面积×高÷3
总数÷总份数=平均数
和差问题的公式
(和+差)÷2=大数
(和-差)÷2=小数
和倍问题
和÷(倍数-1)=小数
小数×倍数=大数
(或者 和-小数=大数)
差倍问题
差÷(倍数-1)=小数
小数×倍数=大数
(或 小数+差=大数)
植树问题
1.非封闭线路上的植树问题主要可分为以下三种情形:
⑴如果在非封闭线路的两端都要植树,那么:
株数=段数+1=全长÷株距-1
全长=株距×(株数-1)
株距=全长÷(株数-1)
⑵如果在非封闭线路的一端要植树,另一端不要植树,那么:
株数=段数=全长÷株距
全长=株距×株数
株距=全长÷株数
⑶如果在非封闭线路的两端都不要植树,那么:
株数=段数-1=全长÷株距-1
全长=株距×(株数+1)
株距=全长÷(株数+1)
2.封闭线路上的植树问题的数量关系如下
株数=段数=全长÷株距
全长=株距×株数
株距=全长÷株数
盈亏问题
(盈+亏)÷两次分配量之差=参加分配的份数
(大盈-小盈)÷两次分配量之差=参加分配的份数
(大亏-小亏)÷两次分配量之差=参加分配的份数
相遇问题
相遇路程=速度和×相遇时间
相遇时间=相遇路程÷速度和
速度和=相遇路程÷相遇时间
追及问题
追及距离=速度差×追及时间
追及时间=追及距离÷速度差
速度差=追及距离÷追及时间
流水问题
顺流速度=静水速度+水流速度
逆流速度=静水速度-水流速度
静水速度=(顺流速度+逆流速度)÷2
水流速度=(顺流速度-逆流速度)÷2
浓度问题
溶质的重量+溶剂的重量=溶液的重量
溶质的重量÷溶液的重量×100%=浓度
溶液的重量×浓度=溶质的重量
溶质的重量÷浓度=溶液的重量
利润与折扣问题
利润=售出价-成本
利润率=利润÷成本×100%=(售出价÷成本-1)×100%
涨跌金额=本金×涨跌百分比
折扣=实际售价÷原售价×100%(折扣<1)
利息=本金×利率×时间
税后利息=本金×利率×时间×(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