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项令》(董宣)古文翻译
作者或出处:董宣 古文《强项令》原文: 陈留董宣为洛阳令。湖阳公主苍头白日杀人,因匿主家,吏不能得。及主出行,以奴骖乘。宣于夏门亭侯之,驻车叩马,以刀画地,大言数主之失,叱奴下车,因格杀之。 主即还宫诉帝。帝大怒,召宣,欲捶杀之。宣叩头曰「愿乞一言而死。「帝曰:「欲何言?」宣曰:「陛下圣德中兴,而纵奴杀人,将何以治天下乎?臣不须捶,请得自杀。」即以头击楹,流血披面。帝令小黄门持之,使宣叩头谢主。宣不从,强使顿之,宣两手据地,终不肯俯。主曰:「父叔为白衣时,藏亡匿死,吏不敢门。今为天子,威不能行一令乎!」帝笑曰:「天子不与白衣同。」因敕:「强项令出!」赐钱三十万。宣悉以班诸吏。由是能搏击豪强,京师莫不震粟。 《强项令》现代文全文翻译: 光武帝召任董宣为洛阳令。当时湖阳公主的仆人白天杀了人,因为躲进公主府,官吏无法逮捕。等到公主外出的时候,又叫这个仆人陪乘。董宣就在夏门亭等候,他见到公主的乘车走过来,就勒住马纽叫车停下来,用刀画地不准再走,大声责备公主的过错,喝令仆人下车,当场杀死。 公主立即回宫向光武帝告状。光武帝大怒,召见董宣,要用木杖打死他。董宣叩头说:「请让我说一句话再死!」光武帝说:「你想说什么?」董宜回答:「皇帝神圣明智,使汉家天下得到复兴,可是却放纵奴仆残害良民,这又怎能治理国家呢?我不须用杖打,请准我自杀!」随即用头撞柱子,流血满面。光武帝命令小太监拉住董宣,叫他给公主叩头认错。董宣就是不肯;硬使他叩头,董宣用两只手支在地上,始终不肯低头。公主对光武帝说:「文叔当老百姓的时候,保护逃亡的人,官吏不敢进门抓人。现在当了皇帝,还制服不了一个小地方官吗?」光武帝笑着说:「做皇帝和当老百姓可是不二柞呵!」于是赐予董宣为「强项令」,赏钱三十万,董宣把它全部分给了下边官员。从此,他打击豪强,那些豪强没有不心惊胆战的。京城里称他为「卧虎」,歌颂说:「桴鼓不鸣董少平。」 【注释】 [1]《后汉书》:南朝刘宋时范哗编著,原有十纪八十列传,共九十卷。北宋时,把晋司马彪所著《续汉书》八志三十卷,合编成为现在流传的《后汉书》,两书合为一百二十卷。本篇选自《后汉书·董宜传》。 [2]董宜:字少平,河南陈留人。东汉光武年间,曾任北海相,以打击豪强闻名,桩光武帝征为洛阳令。 [3]洛阳令:后汉首都在洛阳。洛阳令即首都地方的行政长官。 [4]湖阳公主:光武帝刘秀的胞姐。 [5]苍头:奴仆的通称,是从秦代「黔首」演化而来的。因为劳动群众面黑,头戴青巾,故称苍头。 [6]骖乘:即陪乘。古时乘车,向导居左,御者居中,另有一人居右陪乘,叫骖乘。骖音参(can),驾车的马。 [7]数:音署(shu),列举、责备。 [8]格杀:声杀。旧时代把行凶,拒捕或违犯禁令的人当场打死,称作格杀。对于上述行为,不以杀人论罪,故称「格杀勿论」。 [9]箠:音垂(chui),鞭子。这里指杖刑,用木杖鞭打犯人。 [10]楹:音盈(ying),殿堂前的明柱。 [11]黄门:在宫内侍从皇帝、传达沼令的官贝,为首的称黄门恃朗。后汉时黄门多由宦官担任,以后通称宙官为黄门。小黄门,即小太监。 [12]文叔:光武帝刘秀,字文叔。 [13]白衣:古时未能取得功名,或者罢官归里的人,都叫白衣,相当于现代的老百姓。 [14]敕:音翅(chi),皇帝的诏令。 [15]强项:脖子硬,不肯随便向人低头。「强项今」是刘秀赐给董宣的称号。 [16]悉:垒郎。 [17]班:分发。 [18]桴:音忱(fu),击鼓槌。
强项令董宣文言文如何翻译?
译文:董宣,字少平,是陈留郡圉地(在今河南开封县陈留镇)人。后来被特别征召为洛阳县令。当时湖阳公主的家奴白天杀了人,因为藏匿在公主家里,官吏无法抓捕。等到公主出门,就用这个家奴陪乘,董宣在夏门外的万寿亭等候,拦住(公主的)车马,用刀圈地,大声数说公主的过失,呵斥家奴下车,接着便把家奴打死了。公主立即回到宫里向光武帝告状。光武帝极为愤怒,召来董宣,要用鞭子打死他。董宣磕头说:"希望乞求说一句话再死。"光武帝说:"想说什么话?"董宣说:"皇帝您因德行圣明而中兴复国,却放纵家奴杀害百姓,将拿什么来治理天下呢?臣不用鞭子打,请求能够自杀。"当即用脑袋去撞击柱子,(顿时)血流满面。光武帝命令小太监扶着董宣,让他磕头向公主谢罪,董宣不答应,(刘秀让小太监)强迫他磕头,董宣两手(用力)撑地,不肯低头。公主说:"陛下过去做百姓的时候,隐藏逃亡犯和死刑犯,官吏不敢到家门。现在做皇帝,难道威严还不能施加给一个县令吗?"光武帝笑着说:"(做) 皇帝和(做)百姓不一样。"当即命令:"硬脖子县令出去!"(光武帝)赏赐三十万钱,董宣把它全部分给手下众官吏。从此捕捉打击依仗权势横行不法的人,没有谁不害怕得发抖。京城称之为"卧虎"。歌颂他说:"有董少平在的地方就没有人击鼓鸣冤。"(董宣)当了五年洛阳县令。七十四岁时,死在任上。(光武帝)召令派遣使者探望,只看见布做的被覆盖着尸体,(董宣的)妻子和儿女相对而哭,家里只有几斛大麦,一辆破车。光武帝很伤心,说:"董宣廉洁,到他死我才知道这件事。"因董宣曾经做过年俸二千石的官员,便赏赐(系印钮的)绿色丝带,并按大夫的礼节安葬。原文:出自 南朝 范晔《后汉书》董宣,东汉人,为洛阳令。时湖阳公主奴白日杀人,匿公主家,吏不得逮。及公主出行,以奴为骖乘。宣候之,乃扣马,以刀画地,大言数公主之失,斥奴下车,即格杀之。公主还宫诉帝,帝大怒,召宣,欲棰杀之.宣叩头曰:”愿乞一言而死。”帝曰:“欲何言?”宣曰:“陛下纵奴杀良人,将何以理天下乎?臣不许棰,请自杀!”即以头撞楹流血满面。帝令小黄门持之,使宣叩头谢公主,宣不从,两手据地,终不肯俯。公主曰:“汝为天子,威不能行一令乎?”帝笑,令强项令出,并赐钱三十万。扩展资料:董宣主要成就江夏郡有巨贼夏喜等侵扰郡境。朝廷任命董宣为江夏太守。董宣到了江夏郡边界,发布文书说:“朝廷认为本太守能够捉拿奸贼,故接受了这个任务。在江夏郡界统帅兵马,檄文到达之日希望你们考虑自己的下场。”夏喜等听了心里害怕,立即投降解散,外戚阴氏是江夏郡都尉,董宣轻视侮慢他,因此被免职。人物评价京师称呼他为“卧虎”,唱歌表扬他说:“董宣衙前无人击鼓鸣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