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强台风海燕的强度比较
下表为海燕、本年度接近中心最高持续风速每小时185公里或以上之热带气旋(按10分钟平均风速,对应1分钟平均风速每小时230公里或以上)、2010年鲇鱼及1979年泰培之强度比较: 接近中心最高持续风速(km/h)热带气旋 日本气象厅 台湾中央气象局 香港天文台 菲律宾大气地球物理和天文管理局 中国中央气象台 联合台风警报中心海燕 10分钟平均风速:230km/h 10分钟平均风速:225km/h 10分钟平均风速:275km/h 10分钟平均风速:235km/h 2分钟平均风速:280 km/h 1分钟平均风速:315km/h 鲇鱼10分钟平均风速:230km/h 10分钟平均风速:235km/h 10分钟平均风速:270km/h 10分钟平均风速:240km/h 2分钟平均风速:260km/h 1分钟平均风速:295km/h 利奇马10分钟平均风速:215km/h 10分钟平均风速:210km/h 10分钟平均风速:210km/h 未进入其责任范围 2分钟平均风速:215km/h 1分钟平均风速:260km/h 范斯高10分钟平均风速:195km/h 10分钟平均风速:200km/h 10分钟平均风速:230km/h 10分钟平均风速:160km/h 2分钟平均风速:225km/h 1分钟平均风速:260km/h 天兔10分钟平均风速:205km/h 10分钟平均风速:200km/h 10分钟平均风速:205km/h 10分钟平均风速:215km/h 2分钟平均风速:215km/h 1分钟平均风速:260km/h 尤特10分钟平均风速:195km/h 10分钟平均风速:185km/h 10分钟平均风速:195km/h 10分钟平均风速:175km/h 2分钟平均风速:215km/h 1分钟平均风速:240km/h 苏力10分钟平均风速:185km/h 10分钟平均风速:185km/h 10分钟平均风速:205km/h 10分钟平均风速:185km/h 2分钟平均风速:200km/h 1分钟平均风速:230km/h 丹娜丝10分钟平均风速:165km/h 10分钟平均风速:185km/h 10分钟平均风速:195km/h 10分钟平均风速:175km/h 2分钟平均风速:200km/h 1分钟平均风速:230km/h 泰培10分钟平均风速:260km/h 10分钟平均风速:305km/h 10分钟平均风速:305km/h 未进入其责任范围 未进入其责任范围 1分钟平均风速:305km/h
有比台风海燕更强的台风吗?
有比台风海燕更强的台风!
目前最强的台风是1979年的泰培,中心最大风力曾达到84米/秒(相当于17级)。
台风泰培(英语:Typhoon Tip)是有纪录以来全世界综合情况最强烈的热带气旋,源于10月4日澎贝岛附近季风槽产生的扰动天气,是1979年太平洋台风季的第19场风暴和第12场台风。泰培的发展和移动起初受到西北方向一场热带风暴的不利影响,但该风暴之后向北移动,泰培于是得以增强。掠过关岛后,气旋得以爆发性增强,于10月12日达到风速每小时305公里的最高强度,海平面气压低至870毫巴(百帕,25.69英寸汞柱),刷新世界纪录。台风在此强度下的风场直径高达2220公里,又创下覆盖范围最大的热带气旋纪录。泰培接下来继续向西北偏西方向移动,之后因受低压槽逼近的影响转向东北,并在这一过程中缓慢减弱。10月19日,气旋登陆日本南部,不久后便转变成温带气旋。
超强台风海燕的介绍
超强台风海燕(英语:Typhoon Haiyan,国际编号:1330,联合台风警报中心:31W,菲律宾大气地球物理和天文管理局:Yolanda,当地华语译名:尤兰达)为2013年太平洋台风季第28个被命名的风暴,为本年度全球最强的热带气旋。“海燕”一名由中国提供,是指海燕鸟。海燕的强度突破2010年台风鲇鱼,成为西北太平洋有纪录以来强度仅次于1979年台风泰培的热带气旋。香港天文台最初评定其接近中心最高持续风速每小时260公里(以10分钟平均风速计算),仅以每小时10公里之差,逊于鲇鱼之每小时270公里;后来更于“2013年11月热带气旋概述”把海燕强度向上修订至每小时275公里,以每小时5公里之差,超过鲇鱼。中国中央气象台评定其接近中心最高持续风速每小时270公里(以2分钟平均风速计算),以每小时10公里之差,高于鲇鱼之每小时260公里,后来于2014年6月12日更新台风路径及强度至每小时280公里,以每小时20公里之差,超过鲇鱼1。联合台风警报中心亦评定海燕的接近中心最高持续风速为每小时315公里(以1分钟平均风速计算),高于鲇鱼之每小时295公里,更超越1979年台风泰培之每小时305公里,成为1979年台风泰培后,34年以来首个1分钟平均风速超过每小时300公里的热带气旋。海燕更一度达到德沃夏克分析法中的“T指数”8之数值。若把下表内官方气象部门评定强度综合考虑,海燕颠峰强度超过台风鲇鱼,并且风速超越泰培,而气压却不如泰培低。
台风海燕的介绍
台风海燕(英语:Tropical Storm Haiyan,国际编号:0716,联合台风警报中心:27W)是2007年太平洋台风季的一个没有被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升格的热带风暴。在事后报告中,联合台风警报中心把海燕定为热带气旋27W。“海燕”是由中国所提供的名字,意指“海燕鸟”。“海燕”是2007年太平洋台风季中第16个被日本气象厅命名的热带气旋。中国中央气象台认定为2007年第17号热带气旋。
去年台风是什么名字
2021年第1号台风杜鹃,英文名称:Dujuan,编号2101,名称来源中国,含义:一种花; 2021年第2号台风舒力基,英文名称:Surigae,编号2102,名称来源朝鲜,含义:一种鹰; 2021年第3号台风彩云,英文名称:Choi-wan,编号2103,名称来源中国香港,含义:天上的云彩; 2021年第4号台风小熊,英文名称:Koguma,编号2104,名称来源日本,含义:小熊星座; 2021年第5号台风蔷琵,英文名称:Champi,编号2105,名称来源老挝,含义:一种花; 2021年第6号台风烟花,英文名称:In-Fa,编号2106,名称来源中国澳门,含义:烟花; 2021年第7号台风查帕卡,英文名称:Cempaka,编号2107,名称来源马来西亚,含义:以其芬芳的花闻名的植物; 2021年第8号台风尼伯特,英文名Nepartak,编号2108,密克罗尼西亚语含义:著名的勇士; 2021年第9号台风卢碧,英文名Lupit,编号2109,菲律宾语含义:残酷; 2021年第10号台风银河,英文名Mirinae,编号2110,韩语的意思就是银河系; 2021年第11号台风妮妲,英文名Nida,编号2111,泰国语含义:女士的名字; 2021年第12号台风奥麦斯,英文名Omais,编号2112,含义漫游; 2021年第13号台风康森,英文名Conson,编号2113,越南语的含义:古迹; 2021年第14号台风灿都,英文名Chanthu,编号2114,柬埔寨的一种花; 2021年第15号台风电母,英文名Dianmu,编号2115,名称来自中国,传说中雷电之神; 2016年第16号台风蒲公英,英文名Mindulle,编号2116,朝鲜,含义是一种小黄花; 2021年第17号台风狮子山,英文名Lionrock,编号2117,香港的象征; 2021年第18号台风圆规,英文名Kompasu,编号2118,日本语含义:圆规星座; 2021年第19号台风南川,英文名Namtheun,编号2119,老挝一条河的名称; 2021年第20号台风玛瑙,英文名Malou,编号2120,名称来自澳门,玛瑙是一种玉石; 2021年第21号台风妮亚图,英文名Nyatoh,编号2121,来源马来西亚,含义:一种树; 2021年第22号台风雷伊,英文名Rai,编号2122,密克罗尼西亚雅浦岛石币; 2021年第23号台风马勒卡,英文名Malaks,编号2123,菲律宾语强壮的意思; 2021年第24号台风鲇鱼,英文名Megi,编号2124,名称来自韩国,一种鱼的名称; 2021年第25号台风暹芭,英文名Chaba,编号2125,泰国热带花; 2021年第26号台风艾利,英文名Aere,编号2126,美国风暴名。 2021年第27号台风桑达,英文名Songda,编号2127,含义:越南西北部一河流; 2021年第28号台风翠丝,英文名Trases,编号2128,来源:柬埔寨,含义:啄木鸟; 2021年第29号台风木兰,拼音:Mulan,编号2129,名称来源中国,含义:一种原产于中国的花。
台风的名字有多少个?
台风名字有140个。
分别有:海葵、悟空、玉兔、白鹿、风神、海神、杜鹃、电母、海马、海棠、启德、珊珊、万宜、玲玲、凤凰、白海豚、彩云、狮子山、马鞍、榕树、三巴、贝碧嘉、蝴蝶、琵琶、黄蜂、莲花、烟花、玛瑙、梅花、珊瑚等等。
人们对台风的命名始于20世纪初,据说,首次给台风命名的是20世纪早期的一个澳大利亚预报员,他把热带气旋取名为他不喜欢的政治人物,借此,气象员就可以公开地戏称它。
在西北太平洋,正式以人名为台风命名始于1945年,开始时只用女人名,以后据说因受到女权主义者的反对,从1979年开始,用一个男人名和一个女人名交替使用。
直到1997年11月25日至12月1日,在中国香港举行的世界气象组织(简称WMO)台风委员会第30次会议决定,西北太平洋和南海的热带气旋采用具有亚洲风格的名字命名,并决定从2000年1月1日起开始使用新的命名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