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上村位于哪里
岩上村位于西秀区城中心以东20公里,七眼桥镇政府以南7公里,省会贵阳以西87公里,交通便利,历史悠久,自然条件优越。夏无酷暑,冬无严寒,气候属于亚热带气候,是苗家人生活、文化、娱乐的活动场所。岩上村历来以种植业、养殖业谋生,全村共有总户数107户,总人口486人,纯属苗族居住的村寨。规划整治面积达169亩,其中村域耕地面积120亩,荒山49亩,2006年本村经济收入约60万元,人均纯收入1200元。岩上村种植主要以水稻、油菜、玉米等为主,水稻种植面积120亩左右,平均亩产500公斤,油菜种植面积140亩,平均亩产200公斤,玉米种植40亩,平均亩产350公斤;畜牧业以养猪为主,全村共有20余户从事养殖业,年出栏生猪400头。岩上村在外地务工有200多人,在家劳动力少,生产以牲畜为动力,农民劳动强度较大,农业机械化程度较低。--人口总数:486人农业人口:479人非农业人口:7人--行政区面积:0.9平方公里耕地面积:580.0亩--主要民族成分:“汉”、“苗”发展口号:--所辖村:生产总值:450.0万元--主要经济产业:种植名特产品:水稻办公所在地:七眼桥镇岩上村岩上村附近有古屯堡村寨、云山屯古建筑群、安顺龙宫风景区、旧州古镇、云峰八寨屯堡等旅游景点,有安顺山药、旧州山药、黄果树烟、葛花解酒茶、黄果树毛峰等特产。
武平县的自然环境
武平县处于武夷山南西端,属闽西南上古生代覆盖层。北部中低山纵横,间有指伏山间盆谷;南部低山丘岭起伏,多低丘河谷,全县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北高南低。北部的大禾、湘店、永平、桃溪镇大部分地区为低山、高丘地貌区。海拔500~800米低山占该区面积的57.4%,海拔250~500米高丘占36.84%,海拔800米以上的中山只占总面积的5.76%。中部的桃溪镇新澜、新华,中堡镇大绩、梧地、新湖、罗助、林坊、朝岭、章丰一带为中山、低山地貌区。海拔800米以上中山占该区面积的51.91%,500~800米低山占31.29%,250~500米高丘只占总面积的16.8%。西部、西南部的大禾乡西部、东留乡和民主乡大部分地区,属武夷山脉南段主体,为高丘、低山地貌区。海拔250~500米的高丘占该区面积的47.6%,500~800米的低山占38.2%,海拔800米以上的中山占8.18%,150~250米的低丘谷地仅占总面积的6.02%。南部的万安、平川、城厢、中山、中赤、下坝等乡镇,与平川河、中赤河、下坝河流域峡谷山地相排列,为低山谷地地貌。海拔500米以下的高丘占该区面积的68.93%,500~800米的低山占27.54%,800米以上的中山只占总面积的3.53%。东南部的十方、岩前镇及武东、中堡镇的一部分,为丘陵、盆地地貌。海拔250~500米的高丘占该区面积的51.28%,500~800米的低山占44.93%,800米以上的中山和250米以下的低丘仅占总面积的3.79%。 境内群山重迭,溪流密布,流域面积50平方公里以上的溪河有18条,境内总长499.4公里,县内流域面积2283平方公里。呈放射形向东西南北流出县境,分属梅江、汀江、赣江三个水系,多年平均迳流量25.6亿立方米。
岩前村的介绍
岩前村位于广东省汕头市潮阳区西胪镇内八乡岩前村,原属二战时期的革命老区,改革开发以后迅速的发展,全村通路通水通电通网,全村道路硬化,东与河溪镇华阳接攘、南接里溪、西至尖山村、北至外輋村,岩前村地处潮阳区中心地带,半小时生活圈外围直达有潮南区峡山镇、潮阳区谷饶镇、潮阳区棉城街道、潮阳区和平镇,在未来几年汕头经济特区开发属于重点开发地区。民风淳朴,甚至有在相邻村镇流传着”嫁女当嫁岩前郎“的佳话。岩前(Yánqián) 在潮阳市区西北12公里。属西胪镇。人口3600。村后有岩寺,故名。明洪武年间(公元1368—1398年)建村。聚落呈点状。以农为主。有耕地35.67公顷,主种水稻、甘薯;有山地446.67公顷,营造用材林和薪炭林,兼种杨梅、橄榄、番石榴、龙眼等水果。采石业较盛。建有小型水电站。有小学1所。有简易公路接后金公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