烛之武退秦师佳句
1. 烛之武退秦师中的理解性默写的句子 《烛之武退秦师》 1.《烛之武退秦师》中说出了晋国秦国联合围攻郑国的理由是: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2.烛之武被求着出山时,说了一句隐含着不能早被任用的酸辛和不满的话是: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 3.大敌当前,内忧外患,郑伯贵为一国之君却能礼贤下士,诚恳自责: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 4. 郑伯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劝说烛之武,也略略还有点威胁的话是: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 5. 烛之武见秦伯时,以退为进,态度谦恭,承认郑亡,迎合对方的骄傲心理的语句是: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 6. 烛之武劝说秦伯,貌似谦恭,却极有份量,以一个假设句否定了秦出兵的合理性,也由此掌握了谈话的主动权,以退为进,柔中有刚: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7.烛之武从地理位置说明“亡郑”于秦无益而有害的结果。当时秦在西,郑在东,晋置于两国之间,秦郑并不接壤,秦欲越晋据郑,绝无可能: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8.烛之武紧紧抓住秦穆公欲吞并天下的心理,联系实际,指点迷津,循循善诱,娓娓说理,动之以情,诱之以利,“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亡郑”、“舍郑”的利害关系一目了然,明智的秦穆公自当怦然心动,坐收渔利。 9.烛之武用雄辩的事实指出晋乃背信弃义、出尔反尔、过河拆桥、忘恩负义之徒的话是: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 10.烛之武说晋野心勃勃,贪得无厌的句子是: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11.烛之武阐明了晋对秦的利害关系,希望秦伯能慎重考虑的句子是: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 12. 烛之武说退秦军后,晋文公非常气愤。晋国大夫子犯请求攻打秦军,然而晋文公认为“不可”,他说“微夫人之力不及此”。他又说“因人之力而敝之”,这是不仁道的;“失其所与”,这是不明智的;“以乱易整”,这是不符合武德的。于是晋文公对子犯说“吾其还也”,晋国军队就离开了郑国。 2. 烛之武退秦师 的重要语句语法 词类活用 1、字音: ①汜,fàn,字的左边为“三点水”,故其义必与水相关。指汜水,是位于郑国境内的一条河流。另外,“范”字的读音也是由草字头下面的“汜”的读音而来。 ②缒,zhuì,字的左边为“绞丝旁”,故其义与绳索、丝绸相关。 意为用绳子拴着人或物从上往下送。其造字法采用“形声构字法”,左边为绳索之形,右边是其音,“缒”的读音就是根据“追”而来。 ③共,本为象形字,下面两点为盛食物的器皿之足,意为祭祀用的食品等,而文中是一个通假字,通“供”,供给之意,读gō ng。 ④阙,形声字,“门”为形,“阙”为声,读作quē,意即门户受损。 ⑤逢,是多音字,做姓氏用时,读páng。 2、通假字: 1.无能为也已 已,通“矣”,语气词,了。 2.共其乏困 共,通“供”,供给。(共,通 “供”, 供给、供应。读gōng) 3.夫晋,何厌之有 厌,通“餍”,满足。 4.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阙,通“缺”,侵损,削减。 5.秦伯说,与郑人盟 说,通“悦”,高兴。 6.失其所与,不知 知,通“智”,明智。 3.古今异义 1.贰于楚也 古:从属二主,动词; 今:“二”的大写,数词。 2.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古:东方道路上的主人; 今:泛指设宴请客的主人。 3.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古:使者,出使的人; 今:指外出之人随身携带的物品。 4,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古:那个人; 今:尊称一般人的妻子。 5.敢以烦执事 古:冒昧的 今:敢于,有胆量 6.何厌之有 古:满足 今:厌烦 7. 共其乏困 古:缺少的东西。今:疲劳。 4.词类活用: 1烛之武退秦师(退,使动用法,使……撤兵。) 2晋军函陵,秦军汜南(军,名词作动词,驻军。) 3若亡郑而有益于君(亡,使动用法,使……灭亡。) 4越国以鄙远(鄙,名词意动,把……当作边邑;远形容词作名词,远地。) 5领之厚,君之薄也(厚,薄,形容词作动词,变雄厚、变薄弱。) 6即东封郑(东,名词作状语,向东;封名词意动用法,使……成为疆界。) 7若不阙秦(阙,动词使动用法,使……削弱。) 8阙秦以利晋(利,名词使动用法,使……获利。) 9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敝,形容词用作动词,损害。) 10共其乏困(乏困,形容词作名词,缺少的东西。) 11夜缒而出(名词作状语) 三、特殊句 1、判断句式 ①是寡人之过也(“……也”表示判断) ②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否定判断) 2、省略句 ①晋军(于)函陵,秦军(于)汜南(省略介词“于”) ②(烛之武)辞曰:“臣之壮也……” (省略主语“烛之武”) ③若舍郑以(之)为东道主(省略介词“以”的宾主“之”) 3、宾语前置句 夫晋,何厌之有?(“有”的宾语“何厌”前置,“之”作为标志。翻译时要调整为“有何厌”) 4、状语后置 以其无礼于晋(介宾短语“于晋”作状语,后置,翻译时要调整为“于晋无礼”)
烛之武退秦师重点句子
《 烛之武退秦师》选自《左传僖公十三年》。这是一篇记述行人辞令的散文。该文形象鲜明,语言优美,层次分明、组织严密,说理透彻、逻辑有力,是《左传》乃至中国文学史一篇优秀范文,入选全日制高中必修课程。故事讲述郑国被晋、秦两个大国的军队所包围,国家危在旦夕,烛之武奉郑君之命,去说退秦军。他善于利用矛盾,采取分化瓦解的办法,一番说辞,便说服了秦君,撤出围郑的军队,并且派兵帮助郑国防守,最后晋军也不得已而撤退,从而解除了郑国的危机。 烛之武退秦师重点句子 1. 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 2. 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3. 焉用亡郑以陪邻! 4.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 5. 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 6. 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7. 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 8. 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 关于杨武之的家风家训及个人简介 关于杨武之的家风家训及个人简介_ 每饭勿忘素爱永, 有生应感国恩宏。一杨武之给儿子杨振宁和儿媳杜致礼的话。 【简介】 杨武之(1896-1973年),原名杨克纯,号武之。安徽凤阳人。 中国现代数学家、数学教育家。长期在清华大学和两南联合大学数学系任教授、系主任或代主任,培养和造就了两代数学人才,对中国现代数学的贡献很大。他是我国早期从事现代数论和代数学教学与研究的学者。诺贝尔奖获得者杨振宁的父亲。 父亲杨武之是杨振宁除了物理系专业领域老师教授外,给予他影响最大的一个人。杨武之是一位教学极为认真的教授,也是一位教子极为严格的父亲。他早就在日常生活中,循循善诱,潜移默化地将不少数学知识传授给了儿女们。杨振宁在学校里,遇有不懂的问题、碰上难以处理的事,总是经常跑到数学系办公室向父亲请教。杨振宁后来说:父亲对我们子女们的影响很大。 从我自己来讲:我小时候受到他的影响而早年对数学发生浓厚的兴趣,这对我后来搞物理学工作有决定性的影响。 新中国成立后,杨振宁一直留在美国从事科学研究。也因为当时的政治原因,一家人远隔万里,不能团圆。1957年杨振宁获得诺贝尔奖后,和妻子杜致礼及孩子杜光诺去瑞士日内瓦。杨振宁写信请父亲也去日内瓦和他们见面。杨武之以带病之身,经北京、莫斯科、布拉格,一路住医院,于7月初飞抵日内瓦,一家人短暂重聚。在日内瓦期间,杨武之有一天写了这两句话给杨振宁和杜致礼。杨振宁在后来的同忆里说:今天的年轻人恐怕会觉得这两句话有一点儿封建味道,可我以为封建时代的思想虽有许多是要不得的,但也有许多是有永久价值的。 此后,杨振宁的父母义和他们在日内瓦两度团聚。杨振宁同忆说:日内瓦的三次见面,对我影响极大。那些年代在美国对巾国的实际情形很少知道。i次见面使我体会到了父亲和母亲对新中国的看法。记得1962年我们住在RoutedeFlorissant,有一个晚上,父亲说新中国使中国人真正站起来了:从前不会做一根针,今天可以制造汽车和飞机(那时还没有制成原子弹,父亲也不知道巾国已在研制原子弹)。从前常常有水灾旱灾,动辄死去几百万人,今天完全没有了。从前文盲遍野,今天至少城市里面所有小孩都能上学。从前,今天。正说得高兴,母亲打断了他的话说:你不要专讲这些。我摸黑起来去买豆腐,排队站了三个钟头,还只能买到两块不整齐的,有什么好?父亲很生气,说她专门扯他的后腿,给儿子错误的印象,气得走进卧室,砰的一声关上了门。 我知道他们二位的话都有道理,而且二者并不矛盾:国家的诞生好比婴儿的诞生,只是会有更多的困难,会有更大的痛苦。 杨振宁于1964年春天加入美国籍。他在论文集中这样写道:从1945至1964年,我在美国已经生活了19年,包括了我成年的大部分时光。然而,决定申请人美国籍并不容易。对一个在中国传统文化里成长的人,作这样的决定尤其不容易。一方面,传统的中国文化根本就没有长期离开中国移居他国的观念。 迁居别国曾一度被认为是彻底的背叛。另一方面,中国有过辉煌灿烂的文化。她近一百多年来所蒙受的屈辱和剥削在每一个巾国人的心灵巾都留下了极深的烙印。任何一个中国人都难以忘却这一百多年的历史。我父亲在1973年故去之前一直在北京和上海当数学教授。他曾在芝加哥大学获得博士学位。他游历甚广。但我知道,直到临终前,对于我的放弃故国,他在心底里的一角始终没有宽恕过我。 秦牧语句 1、有时,望着莽莽苍苍的大地,我骑着思想的野马奔驰到很远很远的地方,然后,才又收住缰绳,缓步回到眼前灿烂的现实中来。 2、仪表、衣着、装饰的美好固然可以给人以美感,而心灵的美、智慧的美、行为的美所能够激发起人们的美感,总是要比前者强烈得多。外表美的缺陷可以用内心美来弥补,而心灵的卑污却不是外表美可以抵消的。 3、要把平常的东西写得光彩照人,就要注意观察事物,发挥想象力,抓形象,用这比那,用那比这,使之相得益彰,才能达到平中有奇。 4、掌握知识一定得要求精确,错误的知识,有时比无知更加可怕。 5、这些缺陷者、残废者捧出来的艺术花束往往是格外鲜艳的,他们的汗水,化成花朵上晶莹的露珠了。把阻力化成动力,使坏事尽可能变成好事,这些缺陷者在艺术上的卓越成就不正是些雄辩的例证吗? 6、那些最好的散文,有的使人想起了银光闪闪的匕首,有的使人想起了余音袅袅的洞箫,有的象明净无尘的水晶,有的象色彩鲜明的玛瑙……,一切的散文形式都应该提倡,各种形式都应该尽量具有丰富多彩的内容。 7、优秀的书籍像一个智慧善良的长者,搀扶我一步步向前走,并且逐渐懂得了世界。 公输重点句子翻译 《公输》是古代战国时楚国大夫鲁班(公输班)的字或者姓;古文公输记述的是鲁国大夫墨子出使楚国,用自己的智慧说服楚国大夫公输盘(公输班)和楚国国王意欲侵略宋国的企图,其语言水平和用心精巧为世人所共慕。选自《墨子公输》。《墨子》一书现在一般认为墨子的弟子极其再传弟子对墨子言行的辑录。 公输重点句子翻译 1、公输盘曰:吾义固不杀人。 公输盘说:我坚守道义,决不能平白无故地杀人。 2、荆国有余于地,而不足于民,杀所不足而争所有余,不可谓智; 楚国有多余的土地,却没有足够的人民,发动战争去杀害缺少的人民,却去争夺多余的土地,损失不足的而争夺有余的,不能算这是明智; 3、知而不争,不可谓忠;争而不得,不可谓强;义不杀少而杀众,不可谓知类。 明知这样做不智不仁却不去劝阻,不能说这是尽忠;去谏诤了然而没有成功,不能说这是尽力;你遵守道义不杀少数人却杀多数人,不能说这是明白事理。 4、舍其文轩,邻有敝舆而欲窃之;舍其锦绣,邻有短褐而欲窃之;舍其粱肉,邻有糠糟而欲窃之。 舍弃自己华丽的车子,却想去偷邻居的破车;舍弃自己锦绣衣裳不穿,却想去偷邻居的粗布衣服;放着自己的好饭好菜不吃,却想去偷吃邻居粗劣的食物。 5、公输盘九设攻城之机变,子墨子九距之。公输盘之攻械尽,子墨子之守圉有余。 公输盘一连多次用了攻城的巧妙战术,墨子一次又一次的抵御他。公输盘的攻城器械用完了,墨子的守卫方法还有绰绰有余。 6、公输盘诎,而曰:吾知所以距子矣,吾不言。 公输盘屈服了,但他说:我知道用什么方法来对付你了,但我不说。
能否指点下东坡肉的美味做法?
食材:
五花肉300g,老抽30ml,生抽70ml,黄酒200ml,冰糖100g,香葱100g,生姜30g
做法:
1、五花肉洗净切成大方块,姜切片
2、五花肉冷水下锅,煮开后焯5分钟,然后捞出备用
3、将洗干净的香葱铺在锅底
4、把姜片放在香葱上
5、将五花肉肉皮朝下放在锅内
6、将冰糖、酱油、黄酒依次倒入锅内
7、盖好高压锅锅盖,选择炖肉按键
8、第一步压制结束后,将肉块翻一下,让猪皮朝上,再压10分钟即可出锅
小贴士:
1、这次过程中完全没有加水,直接用的酒,用酒代替水烧肉,不但去除腥味,而且能使肉质酥软
2、五花肉的肉质瘦而不柴、肥而不腻,以肉层不脱落的部位为佳
3、装盘时,盘底可以垫一些焯熟的青菜装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