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家将中七郎是怎么死的?
大郎、二郎和三郎战死、四郎和五郎失踪,七郎被潘仁美万箭射死。大郎杨泰,字延平,因其与宋王赵匡义相像,金沙滩双龙会代宋王而死。二郎杨永,字延定,双龙会代南清宫八王千岁而死。闯重围时,为保兄弟们闯出重围力举千斤顶,在没有还手之力时被辽兵乱剑砍死。三郎杨勋,字延光,金沙滩一战,被马踏入泥而死。四郎杨贵,字延辉,善金沙滩一战被俘,将杨姓拆木易,与铁镜公主匹配夫妻,十五年后,过关探母,助宋破辽,多有功勋,得以与家团圆,是七郎八虎中唯一长寿的人。五郎杨春,字延德,金沙滩一战,受伤,后皈依佛门,五台山为僧,后为大破天门阵出山。六郎杨景,字延昭,七郎八虎中唯一在金沙滩一战中返国之人,三关兵马大元帅。后病死于关外。七郎杨希,字延嗣,被潘仁美用酒灌醉后绑在百尺高杆上用箭射死,共射一百零三箭,其中七十二箭箭穿前胸,后六郎杨延昭将潘仁美在黑松林除掉。八郎杨顺,字延顺,据《下河东》:八郎是令公后来收的螟蛉义子,乃是他王令公的遗腹子,本名王顺。当年老令公不肯归宋,河东刘王又受反间计挑拨,派兵围困应州。金沙滩一战中,八郎被辽掳去,改名王司徒,娶妻青莲公主。拓展资料:杨家将讲述了北宋年间杨家名将保家卫国的感人故事。当时,杨家名将可谓一口金刀八杆枪,令辽兵闻风丧胆,对宋朝可谓居功至伟。 怎奈奸臣当道,潘仁美大奸大佞,杨家名将遭到严重迫害。杨家将
杨家将中杨七郎是如何死的?
杨七郎名曰杨延嗣,是北宋名将金刀杨令公的第七子,故而被称为七郎。杨七郎秉性耿直,暴躁,嫉恶如仇,他是死在奸臣潘仁美之手,死的非常悲惨,被乱箭活活射死。杨七郎之死的整个过程是这样的:宋太宗赵光义接到大辽国天庆梁王耶律尙发来的战表要与北宋开战。辽国大将韩昌率大军压境,宋太宗需要派大将火速前往前线抗击辽兵。当时朝中有呼延赞、杨继业、高怀德、郑印等四大名将,但是这几位名将互相谦让,都没有领旨。正在此时太师潘仁美潘仁美率先讨旨,请求挂帅出征。潘仁美的目的是为了掌控军权,然后串通辽国合兵一处攻打北宋试图推翻宋太宗的统治,然后由他自己当皇帝。八王千岁赵德芳提出反对意见,因为潘仁美的能力比起四大名将来相去甚远,他挂帅并不合适。潘仁美反驳自己有三个儿子潘龙、潘虎、潘豹,个个骁勇善战,他们都愿意为国立功报效皇恩。皇上准奏,问潘仁美何人担任先锋官?潘仁美举荐了自己的第三个儿子潘豹。皇上命潘豹到金殿之上展示武艺,呼延赞与杨继业看到潘豹的武艺认为他上战场就是送死,不足以担任先锋之职。但是宋太宗看不出潘豹的真实实力,于是欲封潘豹为前部正印先锋。八王赵德芳阻止了皇上的决定,认为仅凭在金殿上展示武艺看不出潘豹的真实水平来,建议潘豹在东门外天齐庙立擂台一个月,如果一个月内能够打败京城各路好汉就封潘豹正印先锋官。潘仁美知道潘豹的能力不行,于是向皇上提出要求,朝内大臣的儿子不准上擂台比武,否则会让辽国人认为朝内发生内讧,对朝廷不利,皇上准奏。潘豹由于缺少有实力的对手,擂台摆到第三十天上依然没人能打败潘豹,潘豹在擂台上非常嚣张。眼看擂台就要结束,正在此时杨七郎偷着跑出来登台比武,杨七郎大发神威将潘豹劈为两半,由此闯下弥天大祸。潘仁美对杨继业父子恨之入骨,从此两家结下深仇大恨。潘仁美时刻要找机会报复杨家将。后来,金刀杨令公带领自己的几个儿子在金沙滩与辽军浴血奋战,杨继业以死相抗,最终寡不敌众全军覆没,在李陵碑前杨继业扬天大笑:“宁为玉碎不为瓦全,要学苏武,不学李凌。”一头撞死在李陵碑前。七郎杨延嗣冲出重围,来拜见主帅潘仁美搬兵求救。万万没想到潘仁美不但不发兵还对杨七郎怀恨在心,他命人将杨七郎绑在阵前令军士乱箭齐发,就这样,杨七郎杨延嗣被万箭穿心而死。
杨家将有七郎八虎,七郎大家都知道,八虎是什么?
八虎其实指的是杨继业的第八个儿子,前七个儿子对应的就是七郎,所以这第八个的儿子就被称之为八虎。估计很多人都认为这八虎是八个人,其实错了,这指的只是一个人而已,他本名叫做王顺,后来成为杨家继子之后改名为杨延顺。杨家将的故事想必大家都不陌生,从宋元开始,这就是我国戏曲艺术中最引人注目的传奇故事之一。从杨继业到佘太君,再到七郎,八虎,都是人们心中为国为民的英雄。就连他们家的丫头,都能称得上是女中豪杰,尤其是在戏台上,他们的英雄事迹更加是被艺术化了,在我们心中,他们就是不折不扣的大英雄。无论是在正史的记载中,还是在各种戏曲小说中,这七郎的名字都有所变化,直到清朝晚期的时候,他们的名字才正式确定了下来。并且还加入了八虎杨延顺和八妹,九妹。其实本来是没有这个杨八郎的,但是随着京剧和河北梆子的兴起,杨家将就多了这么一个人物。自他出现之后,七郎八虎这个称呼才广为流传。八虎本姓王,他的父亲也是四大令公之一,在他父亲临终前把他托付给了杨继业,这他才改名为杨延顺。并且评书还有这么一个情节,就是八虎在金沙滩被辽国抓住,本来他想舍生取义的,但是觉得自己这样对国家没有贡献,所以就假装投降。辽人对他很是欣赏,还把公主许配给他,最后他帮助杨七郎脱离了险境。
宋代杨七郎有其人?死因真是万箭穿心?
确有其人。历代杨家将传说中,以为杨延昭是杨业第六子,故称杨六郎。但是据史所载,杨延昭应为长子。史书上记载,杨业的儿子除延朗外,还有延玉、延浦、延训、延环、延贵和延彬。小说中因在争帅印擂上打死太师潘仁美之子潘豹,被潘仁美用酒灌醉后绑在百尺高杆上用箭射死,共射一百零三箭。历史上并没有奸臣潘洪或潘仁美这一人物,其原型是潘美。杨家浴血奋战,潘美应该负一定责任。扩展资料真实的杨家将从史实角度来看,杨家将的故事只是戏曲小说对杨业血战陈家谷,最后忠勇殉国的悲剧性历史事件的艺术化演绎。历史上真正的杨业死后,只有他的儿子延昭(即六郎)、孙子文广曾是宋朝守边的名将。民间之所以演绎出“杨家将”这一反抗外族侵略的英雄“群像”,源于宋元以来深受外族侵扰的北方人民对这位民族英雄的纪念和向往。民间小说、戏曲与历史最大的不同在于,传说中的诸多人物和事件是不存在的。根据传说以及演义等的记载,杨家将的谱系是这样的:杨门男将:第一代,金刀令公杨继业,继业有八个儿子,其中第六个儿子名叫杨延昭,又名杨六郎,六郎生子名文广,文广之子名宗保,宗保生子名怀玉。杨门女将:主要人物有佘太君、王怀女、穆桂英等。杨门谱系,特别是杨门女将是从《杨家府世代忠勇通俗演义》及《杨家将》二书而来,由于这些人物艺术形象塑造得好,深为老百姓所喜爱。然而,在正史中,杨业、杨延昭、杨文广三人确实存在,但他们的事迹远没有小说中描写的那么神奇。而其他人物则难寻踪迹,或者身影模糊。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杨家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