拥趸者

时间:2024-10-25 05:23:11编辑:流行君

名词解释:什么是赫氏反应?

赫氏反应也叫暂时性矛盾反应,原指在治疗晚期梅毒时,开始即用青霉素或砷剂等抗梅毒螺旋体作用较强的药物,在注射后24h内可发生局部和全身反应,使原有症状加剧;赫氏反应也常发生于钩体敏感抗菌药物的治疗过程中,系治疗时大量钩端螺旋体被杀死释放出大量异体蛋白所致,多在首剂青霉素治疗后0.5—4小时内发生。扩展资料:最早由奥地利皮肤病学家JarischAdolfHerxheimer、KarlHerxheimer两兄弟在应用汞、砒霜及铋治疗梅毒过程中发现,因发现者而命名。患者表现为高热、大汗、盗汗、恶心及呕吐症状,皮肤病变扩大、恶化等;甚至出现体温骤降、四肢厥冷,诱发肺弥漫性出血。结核病化疗初期也发现了类似反应,被称为类赫氏反应 。其诱因是由于异烟肼和利福平联用时,体内大量的结核杆菌在短时间内被杀死,游离的菌体成份磷脂、蛋白质及内毒素等刺激机体,使已致敏的机体发生变态反应。赫氏反应与类赫氏反应表现相似,但在所涉及的内容上仍有所区别。参考资料:百度百科 赫氏反应

拥趸者的释义

在“拥趸”这个词流行之前,“趸”是一个不常用到的字。“趸”读作“dun(上声)”是一个会意字,关于这个字的解释有两种说法。一种说,趸是一万只脚,表示众多,引申为聚集;另一种说法是,趸是唯万是足,只有到了一万才足够,达不到就是不足,从而引申为囤聚、聚集,也有整批的意思。还有一种说法,是说“趸”这个字指代码头上用以束绑船缆的短柱,引申即为码头和泊位(香港有“趸船”一词,就是指作为中继泊位的船只)。“拥趸”字面理解就是船只拥向泊位,也显然说明这个码头来往的船只很多,引申的意义自然就是受欢迎。据查,“趸”字在港台地区有特殊的用法和意义:它一般加在动词或名词的后面,表示“久于此道者”。如“监趸”,表示长期坐牢的人。这个义项是普通话中所没有的。再加上“趸”也不是一个常用的字,部分人不明就里,只知道“拥”的意思,于是望文生义地把它当作了“拥护”的同义词。其实,“拥趸”指的是“人”,就是坚定的支持者和拥护者。无论是一个球队、一个歌手、一辆跑车、一只马桶,都可能有各自的“拥趸”群。

上一篇:belial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