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福祥的人物特色
刘福祥是个雷厉风行的人,做起工作来很干脆,说干就干。长期的军事工作也炼就了他不怕困难,迎难而上,把遭遇困难当作一种挑战的性格。在他上任的短短3年里,空军总医院的医疗质量、人才队伍、医德医风、行政管理和院容院貌都发生了很大变化。全院人员精神面貌好,科室凝聚力强,主要医疗数量、质量和效益指标,连年迈上新台阶,创下了建院以来的最好水平。空军总医院2000、2002年被评为空军师旅级先进党委,两次被评为全军为部队服务先进医院,2001年被评为全军卫生信息化建设先进单位。
刘福祥的历程
1968年高中毕业于上海北虹中学。现任安徽省滁州市歌舞团乐团指挥、乐队队长。2007年5月任中国滁州民族乐团团长。曾为舞蹈《牧马战士》、《花鼓乐》、歌剧《刘三姐》、《祝枝山嫁囡》、《王老虎抢亲》、《合家欢》、轻喜剧《路灯下的宝贝》等十余部不同类型的作品担任作曲、配器、指挥;1997年第四届全国残疾人艺术汇演中,笙独奏曲《林海新歌》荣获中央文化部、广播电影电视部、民政部、国家教委、中国残联五部委授予的辅导教师三等奖、安徽省辅导教师一等奖。分别参加过省级各类大赛和演出,并多次获奖。其中创作民歌《琅琊风光美》荣获华东六省一市民歌调演表演奖,舞蹈《母亲的奉献》获安徽省民兵调演作曲三等奖、凤阳花鼓《花鼓春》获安徽省首届花鼓灯会优秀演出奖、优秀作曲奖等。1997年起任滁州市工商业联合会(总商会)执行委员、滁州市交通商城商会会长。2006年组建成立以省、市民族音乐家、演奏家为主与滁州市工商联(总商会)、企业家们强强联合的《中国滁州国乐社》,为传承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发展皖东地区的民族、民间音乐作出了重要的贡献,为该地区的文化体制改革,促进文化产业的发展,文化事业的繁荣,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结合多年的工作经验,撰写了多篇论文和音乐作品,其中《听风阳花鼓调随想》1996年11月在滁州日报上发表,其理论性、针对性、可操作性都很强,对艺术实践有着现实的指导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