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家的养生
道家的养生。并不只是养这个肉体。而是养心性。心并不是指胡思乱想的妄想心。而是接近于不生不灭的道,养生养的其实是心性。也许有人会问。心境本来是不生不灭的。那么还有必要去养吗?答案是肯定的。道心,不显现出来的时候。完全被妄心覆盖了。道心刚开始萌芽的时候。如果不养,就很可能又被妄心覆盖了。所以修心养性。并不是平常认为的。修养道德。琴棋书画。弹弹琴,聊聊天。养养花。打打太极拳。练练书法。而是想方设法让本心本性显露出来。而且让它不断茁壮成长。这个过程就是道家的养生。也可以说是养生命。真正生命的本质是心性而不是肉体。虽然肉体可以暂时作为心性
的居所,但他毕竟是有限的。无常的,变化的,
而心境。却是天长地久。常乐我净。就像佛家讲的法身慧命。光辉灿烂,亘古长新的生命。
在心与身,心与物的关系中,道家看重的是心。,因为心是主宰。心是根本。而物和身是枝未。安祥禅的创立者耕云先生也讲,人要活得幸福安乐的一个很重要的条件就是要宰制官能,惩治我欲。现代科学医学也证明了,心态可以影响到身体,心态也可以影响到自然的灵气。当心养得和谐安宁的时候,一个人的身体也就慢慢健康,当地球上所有国家的人们,心灵清静的时候,大自然的灵气就会显得特别的安宁,宜居,生机盎然||
道家文化的精髓是什么?
精髓是主张“道德”。道家的主要著作有《老子》《庄子》等。庄子是道家学派的代表人,思想精髓是主张“道德”。庄子继承和发展了老子的思想,故历史上老庄并称,道家思想又称为老庄思想。道家的核心思想是有对象的,对象只有两个,就是人和自然,但是在实行上却是以人为本。道家尊重人的本性也尊敬自然的法则。所以,人,作为行动之源,首先在学习道家文化时,要搞清楚自己,然后搞清楚自然,最后怎么处理好人和自然的关系。道家文化的现实意义:当今社会有些人由于戾气严重而在处理事务时易于冲动,欲望的张扬与权力的霸道对个人人性造成伤害的同时也破坏了社会价值。以自我为中心、不知反省、不接受异己的存在是一个重要原因。道家要求收敛自己的性情,谨慎对待周遭的世界。既要坚守自己的原则,也要接受他者的不同,求同存异,和而不同,应是我们应当遵循的处事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