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氏

时间:2024-10-24 01:20:17编辑:流行君

戴姓起源

戴姓出自春秋时期姬姓诸侯国戴国,属于以国名为氏。据史料记载,春秋时期有戴国,为姬姓诸侯国,在今河南省商丘市民权县东,鲁隐公九年(公元前713年)亡于郑国,一说为宋国所灭,其族人以国名“戴”为氏。
戴国的都城戴城东距宋都(今河南商丘)仅有三十公里,近在咫尺,而西距郑国都城(今河南新郑)却远达数百里之遥,因此,郑虽灭戴,但因鞭长莫及,未能久占其地,故而戴国之地后被并入宋国。姬姓戴国灭亡后,其王族子孙及其部分国民为表示对故国的思念,即以故国名称为姓氏,形成了戴氏的另一支系。后有简笔写作“代”者。


戴姓起源怎么来的?

戴姓源于姬姓。出自春秋时期姬姓诸侯国戴国,属于以国名为氏。据史料记载,春秋时期有戴国,为姬姓诸侯国,在今河南省民权县东,一说在今河南省兰考县,鲁隐公九年(公元前713年)亡于郑国,一说为宋国所灭。其族人以国名“戴”为氏。戴国的都城戴城东距宋都(今河南商丘)仅有三十公里,近在咫尺,而西距郑国都城(今河南新郑)却远达数百里之遥,因此,郑虽灭戴,但因鞭长莫及,未能久占其地,故而戴国之地后被并入宋国。姬姓戴国灭亡后,其王族子孙及其部分国民为表示对故国的思念,即以故国名称为姓氏,形成了戴氏的另一支系。后有简笔写作“代”者。扩展资料:人口特征:先秦时期,戴氏世为宋国上卿,活跃在河南地区。秦汉时期,戴姓向东迁移到安徽、山东、江苏、浙江等地。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戴姓在长江三角洲地区广为分布,并向西散播到湖北等地。唐朝时期,戴姓在华北、西北、四川等地有定居点,中原几次南下移民潮中,戴姓进入福建、广东等地区,清初进入台湾省。宋朝时期,戴姓约有11万人,约占全国人口的0.15%,排在第107位。浙江为戴姓的第一大省,约占全国戴姓总人口的35%。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浙江、江西,这两省戴姓占戴姓总人口的47%,其次分布于湖南、江苏、山东、河南、湖北五省。全国以浙江为中心向西、向北散发,形成浙、赣、湘、鄂、苏、豫、鲁七省联成一片的戴姓人口聚集区。明朝时期,戴姓约有37万人,约占全国人口的0.4%,为明朝第65位姓氏。浙江仍为戴姓第一大省,约占戴姓总人口的28%。在全国的分布仍主要集中于浙江、江西,这两省戴姓大约占戴姓总人口的46%,其次分布于江苏、山东、安徽、湖北、福建五省。

戴姓历史名人

戴恶、戴德、戴圣、戴胄、戴叔伦等。
1、戴恶:春秋时宋国大夫。子姓。戴族。戴氏。鲁昭公八年(前534)九月,楚公子弃疾(即后来的楚平王)率师围攻陈国,恶亦领兵前来与其会合。冬十一月壬午日,遂灭陈。见《左传》及其晋人杜预注、唐人颜师古《急就章注》等。戴恶是见于可靠文献的最早的一位戴氏人物。
2、戴德:生卒年不详。字延君。西汉时梁(郡治今河南商丘)人,又据《成安县志》为魏郡斥丘(今河北成安东南)人。汉代礼学家,今文礼学“大戴学”的开创者。任信都王(刘嚣)太傅。宣帝时立为博士,称“大戴”,也叫“太傅《礼》”。
3、戴圣:西汉官员、学者,汉代今文经学的开创者。生卒年不详,字次君,世称小戴,西汉梁国睢阳(今河南省商丘市)人。与叔父戴德同学《礼》于后苍,宣帝时以博士参与石渠阁论议,任九江太守,今本《礼记》,即《小戴礼记》传为圣编。
4、戴胄:唐初大臣。字玄胤,谥号忠,相州安阳(今属河南)人。隋末入仕,归唐为秦王府曹参军,太宗立擢大理少卿,数犯颜执法,帝益重之,历迁尚书左丞、民部尚书、以检校吏部尚书主选事。贞观四年参预朝政,谏止帝修复洛阳宫。
5、戴叔伦:唐代诗人,字幼公(一作次公),润州金坛(今属江苏)人。年轻时师事萧颖士。曾任新城令、东阳令、抚州刺史、容管经略使。晚年上表自请为道士。其诗多表现隐逸生活和闲适情调,但《女耕田行》《屯田词》等篇也反映了人民生活的艰苦。


戴姓的现状

戴姓的现状挺好的,遍布世界各地。根据《全国百家姓大全》统计,戴姓在华人口中排名第135位,近年来华人对起名越来越讲究个性化和创意,不再拘泥于常规百家姓的限制,戴姓也可能被更广泛地采用。从全球范围来看,戴姓分布广泛,主要分布在中国大陆、台湾、香港等地。2023年的戴姓发展趋势不太好预测,不过可以通过调查、研究和交流,加深人们对戴姓文化和历史的了解、传承和发扬。无论戴姓的现状如何,希望更多的人能够了解和认同戴姓,继承和弘扬优秀的戴姓传统,为促进社会和谐、文化多样性和民族团结做出贡献。戴姓历史的迁徙与分布先秦时期,戴氏世为宋国上卿,活跃在河南商丘。秦汉时期,戴姓向东迁移到安徽、山东、江苏、浙江等地。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戴姓在长江三角洲地区广为分布,并向西散播到湖北等地。唐朝时期,戴姓在华北、西北、四川等地有定居点,中原几次南下移民潮中,戴姓进入福建、广东等地区,清初进入台湾省。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浙江、江西,这两省戴姓占戴姓总人口的47%;其次分布于湖南、江苏、山东、河南、湖北,这五省的戴姓又集中了37%。全国以浙江为中心向西、向北散发,形成浙赣湘鄂苏豫鲁七省联成一片的戴姓人口聚集区。

上一篇:葫芦娃2

下一篇:没有了